德隆重型车战略(PPT51页)_第1页
德隆重型车战略(PPT51页)_第2页
德隆重型车战略(PPT51页)_第3页
德隆重型车战略(PPT51页)_第4页
德隆重型车战略(PPT5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德隆重型车战略德隆重型车战略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20038142一、世界重型车行业介绍一、世界重型车行业介绍二、中国重型车行业与竞争情况二、中国重型车行业与竞争情况三、陕重汽、红岩的发展战略三、陕重汽、红岩的发展战略四、德隆重型车战略四、德隆重型车战略3世界五大地区重型载货汽车销售情况及预测世界五大地区重型载货汽车销售情况及预测95-05世界五大地区市场及预测 (单位:万辆)02040608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北美地区西欧地区东亚地区东欧地区南美地区 注:统计车型总质量M6T;

2、95-97年为实际数据,98-00为估计数据, 全球对载货汽车的需求在未来几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北美和东亚地区对重型车的需求潜力较大。 北美是世界最早进入经济一体化的地区,跨国运输较为普遍,而且是世界高速公路网最发达的地区,所以是世界重型车生产和销售基地。4世界各主要国家重型载货汽车市场预测世界各主要国家重型载货汽车市场预测年 份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北 美 地 区41.142.545.447.048.5美 国36.137.139.540.342.1加 拿 大2.93.13.53.73.8西 欧 地 区25.426.427.327.928.4德 国6.9

3、7.17.27.27.1英 国4.54.74.85.05.0法 国4.24.44.54.74.9意 大 利2.62.72.82.92.9东 亚 地 区61.768.471.774.176.4中 国25.328.030.532.434.2日 本16.016.615.314.413.5印 度8.29.610.611.011.3土 尔 其3.84.24.34.14.1印 度 尼 西 亚2.73.23.43.74.1韩 国2.43.03.33.74.0泰 国1.51.82.22.73.0东 欧 地 区10.211.612.713.514.3俄 罗 斯7.48.59.310.010.4南 美 地 区8.

4、18.48.99.39.5巴 西5.25.45.76.06.1 潜在需求量超过万辆的国家有15个,其中超过10万辆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日本美国、中国和日本。从未来的市场竞争区域看,这三个国家将成为世界重型汽车制造公司的主要市场。- 资料来源:世界汽车工业注:统计车辆总质量为6吨以上5世界主要国家载货汽车产量吨位构成比例世界主要国家载货汽车产量吨位构成比例 美国、日本载货汽车发展趋势基本相同,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几十倍,长途运输量较多,因此重型车需求多一些。 德国是西欧生产重型专用车比较集中的地方,需求最多的是总重30-40吨的低货台货车和低货台半挂车,生产的重型和中型载货汽车出口世界许多国家。

5、 中国的重型载货汽车比例偏低,中型车比例偏高,这是由于:一我国中型汽车超载运行,实为重型载货汽车;二是重型载货汽车没有充分发挥出优越性,随高速公路发展和国家交通法规、燃油政策、环保法规等的健全和实施,中型车比例将下降,重型车比例增加。国家时间轻(含微型):中:重型车比例轻(含微型)中型重型美国90年代94:01:05总质量4.5吨4.5 - 11.811.8吨日本90年代95:02:03载质量4 吨5 - 8 吨 9吨德国90年代53.4:18.4:28.2载质量4 吨4 - 8 吨8吨中国1998年94:05:01载质量4吨4 - 8 吨8吨6世界主要国家载货汽车产量吨位构成比例世界主要国家

6、载货汽车产量吨位构成比例 说明:说明: 1、德国载质量大于16吨的载货车占重型载货车中的比例为82%;它占整个载货车总产量的23%。 2、中国载货车构成比例中包含农用4轮车。 3、影响载货车产量吨位构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汽车进出口。日本以汽车出口为主,进口量少;美国出口少,进口多,同时进出口吨位各不相同,因此产量构成比例各不相同。7世界重型汽车体系世界重型汽车体系欧系欧系美系美系日系日系代表企业代表企业奔驰沃尔沃/斯堪尼亚依维柯-福特(收购福特卡车公司)雷诺(收购美国马克卡车公司)曼福来纳(奔驰在美的全资子公司)帕卡(收购了荷兰的达夫)北极星怀特-通用(沃尔沃卡车北美公司)五十铃日野现代三菱日产

7、柴(雷诺控股)特点特点注重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系列化配置;世界公认的全方位最佳重型货车;在欧洲市场是以平头车为主。除大梁、驾驶室自制外,其他部件均采购;大承载、大功率、坚固耐用;操纵灵活;外观追求力感和美感。在北美市场是以长头车为主。在轻卡基础上发展,技术借鉴欧洲成熟技术;从发动机、传动系统、后桥、驾驶室到操作性、吨公里油耗等方面,对比欧系处于劣势。8主要企业及其中国伙伴主要企业及其中国伙伴奔驰奔驰沃尔沃沃尔沃斯堪尼亚斯堪尼亚雷诺雷诺产品特点产品特点轿车、卡车、火车、航天等生产卡车的子公司为:福来纳、Stering90%以上卡车是16T以上的重卡;98%的产品供应瑞典以外的市场主要产品是1

8、6T以上的重卡和7.516T的中重卡;97%的产品销往瑞典以外国家。产品包括客车、卡车、轿车、拖拉机以及航空领域产品生产方式生产方式通过全球扩张,增加产品标准零部件在全球的份额,并加强与其他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作。运用零部件通用化进行生产组织,以实现所有的重卡都实现标准化生产。生产销售按统一开发、全球配套、就近销售原则标准生产体系和全球生产系统;提供全系列产品:车辆、服务和信贷;重组采购程序和优化供应商体系,合作降低成本,将注意力重点集中在核心能力和品牌建设上。营销方式营销方式订单生产重视出口健全的经销商网络推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控制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全系列车辆、服务和信贷;推行一套经销商

9、操作标准(DOS)项目,建立一套工作、质量与服务标准。与日产合作,在代理、营销及金融方面进行联合。发展特点发展特点在华伙伴在华伙伴与北汽与重汽(日产)与东风产品系列化与多元化发展产业一体化延伸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MAN、IVECO正在与火炬洽谈9重卡企业扩张与联盟重卡企业扩张与联盟联盟企业联盟企业企业间的关系企业间的关系1沃尔沃(欧洲)、三菱(日本)、斯堪尼亚(瑞典)沃尔沃控股斯堪尼亚,沃尔沃和三菱相互持有对方5 % 股份2 通用(美国)、五十铃(日本)通用拥有五十铃4 9 % 的股份3福特(美国)、依维柯-福特(意大利)、马自达(日本)福特拥有依维柯-福特公司4 8 % 的股 份 ,马自达公

10、司3 3 . 3 % 股 份4 戴姆勒(德国)克来斯勒(美国)5雷诺(法国)、马克(美国)、日产柴(日本)雷诺拥有马克公司1 0 0 % 股份,日产柴公司2 2 . 5 % 股 份6 丰田(日本)、日野(日本)丰田拥有日野公司2 0 % 股份7 沃尔沃收购美国通用的怀特-通用,改名沃尔沃卡车北美公司89戴-克100%收购美国福来纳公司美国帕卡公司收购美国Peterbllt和Kenworth,以及荷兰达夫公司10世界重卡发展趋势世界重卡发展趋势产品产品 重吨位、大功率和高技术是载货汽车的发展方向。 轻量化 - 减轻自重,降低油耗,提高营运效益。 低污染, 操作简便性,可靠性与耐用性,易维修性等市

11、场市场 未来5年,全球汽车总体需求量不会有大增,但重型汽车的需求量却可能增加,预计到05年,在全球载货汽车市场中,16T重卡占有率将由95年的68%,上升到72%。 未来全球重型车需求量较大地区将集中在东亚和北美地区; 中国、美国和日本将成为重型汽车制造商竞争的主要市场。发展发展 全球化 - 通过跨国经营,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最优配置,实现规模经济。 产供销一体化 - 以最终的市场占有率作为整个系统的整体目标。 部件标准化;集成的产品开发模式;重视市场开拓和服务。11一、世界重型车行业介绍一、世界重型车行业介绍二、中国重型车行业与竞争情况二、中国重型车行业与竞争情况三、陕重汽

12、、红岩的发展战略三、陕重汽、红岩的发展战略四、德隆重型车战略四、德隆重型车战略121998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资料来源:2001中国汽车市场年鉴 中国汽车信息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各种车型市场增长情况-2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总计重货 中货 轻货 微货 大客 中客 轻客 微客轿车1998199920002001 年份 总计重货 中货 轻货 微货 大客 中客 轻客 微客轿车19982.44%19.50%-0.53%-1.34%-7.51%23.24%6.07%

13、-5.27%11.21%6.95%199914.31%30.29%-3.19%31.49%-3.18%32.14%73.92%1.24%25.21%12.22%200013.98%73.42%-10.19%3.23%-3.54%1.20%23.48%36.45%39.80%7.42%200113.29%77.37%-0.25%-7.12%6.14%47.63%32.63%11.39%19.25%17.74%200236.65%67%-1.70%41.40%4.64%45.80%-1.77%24.60%29.20%56%不同车型的销售增长百分比132001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结构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

14、结构重货6.73%中货6.51%轻货15.54%微客21.06%轿车30.14%微货5.59%中客2.06%大客0.49%轻客11.88%汽车总计轿车载货车客车年总产量(辆)2334440703521802353828566年总销量(辆)2363665721463818433823769市场份额(% )10030.134.435.514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重型货车中型货车轻型货车微型货车19912002年中国载货车(分车型)产量变化年中国载货车(

15、分车型)产量变化 2001年重型货车(8T以上)产量第一次超过中型货车产量,这是历史性的结构转变; 2002年重型货车产量比中型货车高出近10万辆。这同积极财政政策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道路质量的提高、限值超载运输、禁止货车产品大标小等因素有关151、 我国重型载货车市场从99年开始改变了长期需求滞涨,甚至负增长的 局面,9902年市场增幅较大,分别为751%、79%和70%;2、 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40万辆的销售量,2002年-2005年,年均增长率 为26%01020304050销量1.812.63.583.432.993.093.093.484.78.214.72540199119

16、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5年均26 %单位:万辆70 %79 %75 %中国重型载货车历年销量及行业预测中国重型载货车历年销量及行业预测16重型车产品结构向大吨位调整,重型车产品结构向大吨位调整,10T以下产品市场份额萎缩,以下产品市场份额萎缩,1015T以及以及15T以上部分增长迅速以上部分增长迅速0.00%20.00%40.00%60.00%80.00%2000年74.50%18.80%6.70%2001年52.65%38.42%9%2005年预测30%45%25%8-10T10-15T15T以上44.5%26.2%19.3

17、%分吨位市场份额比较分吨位市场份额比较17目前,国内重型载货车的市场需求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价目前,国内重型载货车的市场需求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价格区间一般在格区间一般在1535万元之间万元之间需求档次 主要车型 特 点 价 格 购买对象 市 场 占有率 1 一汽双轿 9T、东风八平柴、重汽黄河、川汽 8T 红岩等 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可载质量 8 10T, 称之为“经济型重卡” 16 万元左右 迎合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和私入用户心理, 市场需求旺盛 53% 2 重汽斯太尔系列、一汽九平柴、16T 级重型载货车、东风公司的 15T 级重型载货车等 车型的性能较好,价格适中 19-35万元

18、 基本能够满足各行业的需要 38% 3 北方奔驰、东风杭州日产柴、日本及韩国进口车等 产品性能好,价格相对较高 40-50万元 适合于资金实力雄厚的 企 业(集团)购买 5 4 沃尔沃、奔驰、斯堪尼亚、曼、 福来纳等进口车 大功率、高速度、低油耗、低排放、价格昂贵,属于高档重型载货车 60 万元以上 目前国内需求量和保有量都较小 4 18在重卡市场里,随着产品结构向大吨位发展,原重汽三大家面临在重卡市场里,随着产品结构向大吨位发展,原重汽三大家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汽和东风是它们最强劲的对手;严峻的挑战,一汽和东风是它们最强劲的对手;重型车(8T以上)市场份额比较重型车(8T以上)市场份额比较17

19、.820.430.153.660.655.2540.241.736.323.424.630.724237.933.62314.812.071.960%20%40%60%80%1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一汽一汽二汽二汽原重汽原重汽其它其它19国内重型车关键总成情况国内重型车关键总成情况生产企业生产企业技术技术市场市场变速箱变速箱陕西齿轮美国Eaton技术15T以上重变 85%12T以上重变 70%綦江齿轮德国ZF技术陕西齿轮以外部分重变市场中高档客车变速箱市场85%驱动桥驱动桥陕汽斯太尔技术斯太尔底盘福田安凯斯太尔技术北汽福田发动机发动机潍柴杭发东风康明斯重庆康明斯

20、斯太尔技术康明斯技术大吨位重型车市场20(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一、宏观因素一、宏观因素1、我国重型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与我国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有一定关系。2、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近几年重型车、G D P 和固定资产 投 资 变化情况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重型车需求量GDP(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1(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二、物流因

21、素二、物流因素1、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新的物流运输体系的发展,使得重型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需求量增加;而且从物流运输的经济性考虑,重型车在大批量、重货物、远距离的运输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中国高速公路里程(K M )342247718733116051631419427214116031145652522522271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份里程 年平均增幅为 134 %22(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2、公路货运量增长率高于铁

22、路 3、公路货运周转量增幅大于铁路 我国公路运输近年来增长较快,重型汽车具有集约化运输的优势。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万吨)公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23(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2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公路货运周转量铁路货运周转量24(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三、政策因素三、政策因素1、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继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财政金融环境,融资和信贷更加便利,扩大了人们的资金来源。2、“十五十五”汽车发展规划汽车发展规划产品结构调整目标:载货汽车中重型车和专用车的比重增加。载货汽车重点发展适应高速公路需要的(排量9升以上、输出功率300马力以上)重型载货车,主要有大功率牵引车、重型专用汽车及其专用车底盘以及功率在300马力以上达到欧2、欧3排放控制水平的车用柴油机;3、今年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经

24、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它将是重型载货车的长久的利好。它要求不同资质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重型载货车及要求不同资质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重型载货车及重型专用车保有量必须达到重型专用车保有量必须达到50,这必将更加有力地促进公路运力结构向重型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它标志着公路营运车辆结构调整已经启动,将促进中国道路货物运输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4、国家有关汽车的政策规章的出台,比如费改税费改税的行将出台;国家严禁汽车载货车生产厂家“载大标小载大标小”等,都有利于重型车的发展。25(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二)影响重型汽车市场的因素四、生产企业因素四、生产企业因素1、国内重型载货车生产企业在营销和产

25、品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已得到明显增强;2、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的产品,带动了重型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五、其它因素五、其它因素1、国家实施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西部开发等使自卸、大吨位车等工程建设用重型载货车的市场需求迅猛增长:2、国内道路条件和通车里程逐年大幅提高,带动了市场对重型载货车和重型专用车需求的增长; 3、国内运输业主的购买能力进入从准重型车向重型车的过渡期;4、我国重型汽车市场具有八年循环周期的波动规律,85年、93年、01年均处于循环周期的高峰,汽车更新是其内在的重要因素之一。262001年分吨位市场竞争状况0%20%40%60%80%1

26、00%其他1.5%0.9%11.6%4.1%陕汽1.7%0.6%22.9%14.9%川汽2.5%4.8%28.4%济汽1.3%3.1%30.4%81.0%东风25.6%45.6%6.1%一汽67.5%45.1%0.6%8-10吨10-15吨15-20吨20-25吨一汽一汽二汽二汽济汽济汽陕汽陕汽川汽川汽一汽一汽二汽二汽济汽济汽陕汽陕汽原重汽集团的优势在15T以上的细分市场(占83%市场份额)(三)竞争分析(三)竞争分析27重型车主要企业竞争能力分析重型车主要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能力按以下次序递减主要企业发动机车桥变速箱驾驶室车架综合评估陕汽济汽川汽一汽二汽说明:以下指的是15T以上重型汽车的五

27、大总成(发动机280马力及以上);含2002年底技改投入的成效。现状:济南重汽无论硬件(总成资源),还是软件(技术中心研发能力)仍是行业项首。2815T以上重型车行业竞争梯队分布(综合竞争能力)以上重型车行业竞争梯队分布(综合竞争能力)北汽福田;低成本;驾驶室技术国内领先;斯太尔车桥合资北方奔驰、重铁等,特定消费群济汽川汽陕汽二汽一汽竞争能力、优势地位竞争能力、优势地位整整 合合 风风 险险q 斯太尔技术是目前国内大吨位重型车唯一技术,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因此原重 汽三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优势q 一汽、东风(与日产)正在加速发展大吨位重型车,其品牌和网络优势明显q 福田、春兰凭低成本优势占领小部分

28、市场2920032003年一季度载重年一季度载重1515吨和吨和1515吨以上重型车市场竞争格吨以上重型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局变化 在载重15吨以上区间,湘火炬市场份额最大,接近50%。原重汽三厂在大马力、大吨位市场的领导地位暂时还没有改变。但福田、东风、一汽的来势很猛。各企业15吨以上重型车市场份额变化0061200.50.5104.8417.4537.9339.4519.23134.522.5418.72721.521322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0200120022003年3月陕汽川汽济汽东风一汽福田30020004000600080001

29、000012000140001600018000一汽一汽东风东风一汽77496688 13185 16785 13922 10665 97078640924889169797505148395778 12000东风43184102 10118 11306 9694734758486426747650885010563455526162 1300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03一月03二月03三月在重型车向大马力、重型化发展趋势下,东风及时调整在重型车向大马力、重型化发展趋势下,东风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凭借其康明斯发动机的资源优势,使一汽重产品结构,凭借其康明斯发动机的资

30、源优势,使一汽重型车霸主地位变成了历史型车霸主地位变成了历史20022003(1-3)一汽与东风比较31行业的高速增长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竞争也更趋行业的高速增长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竞争也更趋激烈;福田的迅速崛起,说明竞争的核心在于低成本、新产激烈;福田的迅速崛起,说明竞争的核心在于低成本、新产品和快速反应品和快速反应0500100015002000250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 十二月 03一月 03二月 03三月济汽红岩陕西重汽福田20022003(1-3)重型车企业产量比较32国外许多著名的厂家都在中国制定了发展计划,并积极国外许多著名的厂家都在中

31、国制定了发展计划,并积极与本地厂家合作与本地厂家合作沃尔沃/重汽 与中重合资生产高档重型车北方奔驰技术引进生产高档重型车雷诺/东风 与东风探讨建立合资公司生产重型车菲亚特/春兰 与春兰合作生产重型车通用/上汽上海汇众与通用、五十铃要联手生产重卡奔驰/福田与奔驰探讨合作生产高档卡车和配件现代/江淮与江淮合资生产中高档重型车五十铃/庆铃合资生产中高档重型车一 汽33q 中国8T以上重型车行业增长迅速,预计2005年需求量35万辆; 15T以上重型车是市场需求趋势,未来三年增长率超过25%q 斯太尔技术适应当前中国市场需求,陕汽、重庆重汽、济汽在大吨位重型车上有优势,但后续技术提升需求迫切,国际化势

32、在必行q 目前国内重型车市场需求空间巨大,但消费能力受制约,价格仍是决定整车配置关键因素q 变速箱、车桥、发动机是重型车的战略资源q 低成本、新产品、把握市场信息并快速反应能力是竞争致胜的关键行业研究的结论行业研究的结论34一、世界重型车行业介绍一、世界重型车行业介绍二、中国重型车行业与竞争情况二、中国重型车行业与竞争情况三、陕重汽、红岩的发展战略三、陕重汽、红岩的发展战略四、德隆重型车战略四、德隆重型车战略35陕汽未来三年规划目标陕汽未来三年规划目标0.751.322.73.573.3%53.8%35.0%29.6%00.511.522.533.542002年2003E2004E2005E2

33、006E00.10.20.30.40.50.60.70.8销量增长率陕汽未来三年销量目标陕汽未来三年销量目标单位:辆2004年2006年,陕汽规划销量目标分别为2万、2.7万、3.5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8、 35、 29.6.高于行业增长水平;2004-2006年,市场份额分别达到6%、7.5%、8.3%36红岩未来三年规划目标红岩未来三年规划目标红岩未来三年销量目标红岩未来三年销量目标单位:辆2004年2006年,红岩规划销量目标分别为2.5万、3.2万、4万辆,增长率分别为38.9、 28、25,高于行业增长水平;2004-2006年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8,9%1.261.82.5

34、3.2442.9%38.9%28.0%25.0%00.511.522.533.544.52002年2003E2004E2005E2006E00.050.10.150.20.250.30.350.40.45销量增长率37维持现有维持现有8-158-15T T的产品;加大的产品;加大1515吨以上产品的投入,吨以上产品的投入,抢抢占市场份额占市场份额1、红岩、陕汽近几年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02年合计为 8%, 根据规划 目标,到2006年,两家合计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7%;2、 未来三年,由于15T以上产品的市场增长率为25%,大大高于重型车整 体 12%的增长率,而红岩、陕汽的优势也在15T以

35、上产品上,因此应加 大15T以上产品的投入8.30%3.20%2.62%3.87%4.13%6.06%6.11%5.15%4.80%9.00%17%8%7.77%9.98%10.19%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9992000200120022006川、陕两家的重型车市场份额陕汽市场份额红岩市场份额合计市场份额38换代新车型的引进及开发换代新车型的引进及开发引进高端产品的意义: 1、 培养技术研发队伍 2、保持陕汽的军车技术优势 3、拓宽产品宽度一:技术引进二:设计新车型,国际化采购,国内组装三:合

36、资方式200320042005国外目标企业确定请国外的专业设计公司设计新车型筛选合作的目标企业,目标企业:MAN、依维柯、斯堪尼亚等完成技术引进完成车型设计确定国际化配套采购体系成立合资公司实现新车型的国内组装生产实现CKD国内组装实现CKD国内组装评价:第一种方式成本最低,周期短,但技术缺乏延续性评价:第一种方式成本最低,周期短,但技术缺乏延续性39销售、品牌战略销售、品牌战略1、建立高、中、低三种品牌,实现品牌的系列化2、最终完成川汽、陕汽销售渠道的统一,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并导入信 息管理系统,提高渠道的运营效率2003年2004年2005年 现有斯太尔技术提升产品,如奥龙、大康、斯太尔

37、王等 实现川汽、陕汽、济汽的维修服务系统的共享 完成高端产品的引进,建立一个湘火炬层面的高端品牌 统一销售网络,并导入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销售网络的效率 完成对济汽的购并,实现斯太尔品牌的统一 建立市场情报中心 品牌品牌渠道渠道低端品牌低端品牌中端品牌中端品牌高端品牌高端品牌40技术整合技术整合1、联合火炬体系内企业的技术力量,建立研发中心2、红岩、陕汽联合引进(开发)新车型3、对火炬体系的零部件或总成进行技术提升红岩技术部研发中心陕汽技术部法士特技术部株齿技术部目标企业:雷诺、奔驰、沃尔沃、曼引进整车技术火炬体系总成技术提升41战略采购战略采购1、对火炬体系内可以生产的零部件或总成,如车桥,实

38、行资源共享,避免重 复建设2、对火炬体系内缺少的关键总成,如发动机,可实行目标企业购并战略3、对体系外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川、陕两家进行集中采购200320042005车桥引进第三方物流建立零部件生产企业数据库,实行比价采购川、陕两家联合采购,降低外购件的采购成本发动机变速箱其余外购件完成国内重型发动机企业的购并或合资新建成立独立的车桥公司1、法士特完成与Eaton合资2、綦齿与ZF接触,洽谈合资合作意向完成綦齿与ZF的合资完成国外大马力、高排放标准发动机的引进红岩铸造车桥,由汽供应冲焊桥壳42牵引车平均单位价格(万元)牵引车平均单位成本(万元)1、2000-2002年上半年,牵引车市场价格每年

39、以2.5%的幅度下降,预计到 2005年,将保持这一下降趋势2、行业中,一汽青岛与二汽的毛利率分别为13.5%、15.44%,为使陕汽到 2005年形成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毛利率每年将提高2个百分点3、这样,每年陕汽必须保证4.5%的成本下降目标核心竞争力规划核心竞争力规划每年必须保证每年必须保证4.5%的成本下降的成本下降牵引车平均毛利率(%)陕汽牵引车历年平均单价、单位成本、毛利率趋势假设前提:由于川汽的财务数据有限,以上分析均以陕汽的牵引车数据为依据,且陕汽民品的毛利率与其牵引车的毛利率相似20.1819.7419.0618.6118.1717.7518.1117.8616.9916.2314.815.515171310.99.510.30510152025200020012002E2003F2004F2005F43降低外购件的采购成本是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