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1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2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3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4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重难点分析宏观部分中内容较多,在学习时要注意联系、比较、区别和联系等,要多总结。期末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20题,20分);(2)简答题(4题,40分);(3)计算题(2题,20分);(4)论述题(1题,20分)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本章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有时会涉及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题。国民收入核算本质上就是宏观经济基本变量的会计账户GDP,NDP,NI,PI,DPI的构成与差异名义GDP和实际GDP最终产品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消费,投资,物质磨损,精神磨损(资本老化带来的)重要公式:从支出角度看 Y=C+I+G+(X-M);从收入角度看 Y=C+S+T+K

2、。这两公式在计算中会用到。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以基本概念和计算为主,很少涉及到问答。(1)重要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注意:APC+APS=1;MPC+MPS=1)消费函数(公式重要)(2)计算注意记忆几个乘数公式以及均衡收入公式: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了解)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要)(1)重要概念凯恩斯定律自主投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有效需求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LM曲线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给(包括狭义的货币供给和广义的货币供给)(2)其他知识点:掌握IS曲线的推导过程,代数表达式以及IS曲线移动产生的影响掌握LM曲线的

3、推导过程,代数表达式以及LM曲线移动产生的影响货币需求函数L=ky-hr以及货币需求曲线IS-LM曲线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非均衡情况(包括i>s时有超额产品需求; i<s时有超额产品供给, L>M有超额货币需求,L<M有超额货币供给等各种情况,需要掌握在图中分析实现均衡的过程)要掌握教材中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中的那个图表,即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纲要,这样有助于理解整个体系。(3)本章会出关于IS和LM曲线方程的计算题。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要)本章为宏观中很重要的一章,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其中主要用到IS和LM曲线的分析方法。

4、(1)重要概念挤出效应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政府为制止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而采取的强制或非强制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财政政策乘数( 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和货币政策乘数(当IS曲线不变或者说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能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货币政策乘数(2)其他概念(要把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全部理解,彻底掌握)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大小(因IS斜率而异,IS斜率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

5、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越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其他分析类似。)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类似上边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四点)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在什么情况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对于增加国民收入来说)?(3)本章会出基于IS-LM模型的政策效应计算分析题。第十六章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要)(1)重要概念充分就业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财政政策。)周期平衡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道义劝告(央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重要,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而实行“自由汇率”又可以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使经济稳定在“自

7、然失业率”的水平上。)(2)其他知识点:货币政策的工具(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主义为什么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比较凯恩斯与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要)(1)重要概念: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总需求函数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潜在就业量或充分就业量,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产量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计

8、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总供给曲线)(2)其他知识点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共有三种方式:一、简单收入决定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二、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S(y)=i(r);M/P=L1(y)+L2(r) ;把y和r当成未知数,而把其他变量,特别是P当作参数来对这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则所得的y的解式一般包含P这一变量;三、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在IS-LM模型中,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考虑价格水平变化对LM曲线的影响即可。)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重要,掌握形状,以及推导过程,用图形转换的办法得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原因(重要,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凯恩斯

9、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教材中这一节全部掌握)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效应(教材中这一节全部掌握)这一章可能出计算题!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重要)(1)重要概念:摩檫性失业,非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奥肯定律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平衡型通货膨胀,非平衡型通货膨胀消费者价格指数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注意比较几种类型的区别)通货膨胀螺旋交易方程式菲利普斯曲线(画出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

10、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的曲线。)(2)其他知识点:说明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经济效应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1、紧缩性需求管理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2、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收入指数化是指把工资薪金、储蓄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租金、养老金、保险金和各种社会福利津贴等名义收入同生活费用指数紧密联系起来,名义收入同消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即对各种名义收入实行指数化,使其能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动而得到随时调整,以抵消物价变动时对各种实际收入的影响。3、对外经济管理。实行浮动汇率制4、供给管理包括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11、人力政策指增加对国民的教育和技术上的投资,增加教育经费和制定开发人才的战略等,经济增长政策指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计划化与平衡增长等)()本章有可能出关于通货膨胀的论述题,了解当前我国通胀的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实际汇率汇率制度净出口函数了解开放经济下与封闭经济下的IS-LM模型的差异和联系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重要)(1)重要概念:经济增长(产量的增加)与经济发展自然增长率黄金分割率(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资本的产出弹性(增长率的分解式中资本

12、的增长率前边的系数)经济周期乘数-加速原理(重要,在宏观经济学中,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一、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为加速系数,加速系数=资本产量/产量增量=投资/收入增量,加速系数表示收入和消费变动对投资的影响,取决于技术工艺的数量关系,即生产一定数量的最终产品所需要的资本数量,因此,加速系数可看作是倒过来的乘数。二、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加速系数的数值与资本-产量比率相同。三、加速系数同乘数的相互作用是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之一,但由于加速原理作用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的全部运转,因此,在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加速系数不起作用。)(2)其他知识点:新

13、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特点在于资本与劳动可以相互替代,强调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着完全竞争,把经济增长主要归结于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所以,在经济政策上主张鼓励私人投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比例,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乘数-加速数模型(重要,基本思想,基本方程。一、投资乘数理论是用来说明投资的变动将如何引起收入的变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只注意到了乘数的作用,而未注意加速系数的作用,这是不全面的,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收入、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二、阐述加速模型的内容。三、乘数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这一模型是凯恩斯主义者解释经济周期的主要理论,这一模型可以部分的解释西方经济出现

14、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主要的经济周期类型与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争论与共识(重要)本章要注意各个学派之间主要观点的对比。(1)重要概念:交易方程式,剑桥方程式理性预期市场出清自然率假说(它是货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名义价格粘性与工资粘性菜单成本(2)其他知识点: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推导总供给曲线新货币数量论(公式以及货币需求量取决的因素)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主张(理论观点有四个,政策主张有三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重要,基本假设有四个;主要观点: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理性预期,微观基础,工资价格粘性,市场非出清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重要,一、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坚持市场出清,而新凯恩斯则坚持市场非出清,前者认为工资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而后者认为工资粘性。二、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并且建立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