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设计_第1页
足球教学设计_第2页
足球教学设计_第3页
足球教学设计_第4页
足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台县第一中学足球课课堂设计 唐 庆足球课一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2、学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3、左、右脚交替踩球接力比赛。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

2、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左、右脚踩球技术。脚底踩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底踩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班学生,共6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3、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动作娴熟后双眼要目视前方,频率要加速,动作别变形。难点:

4、分别用左右脚前脚掌踩球的上部,做一个交替跳的动作,不踩球的脚支撑身体,接连做交替跳的踩球动作。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一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

5、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学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动作要求:身体直立,两脚前后开立,分别拿前脚掌踩球的上部,做一个交替跳的动作,不踩球的脚支撑身体,接连做交替踩球动作。 重点:动作娴熟后双眼要目视前方,频率要加速,动作别变形。难点:接连做交替跳的踩球动作。 组织:1、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2、原地左、右脚交替踩球练习。3、行进中左、右脚交替踩球练习。教法: 1讲解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6、。二、左、右脚交替踩球接力比赛。组织:分成六组进行比赛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通过左、右脚交替踩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3个,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

7、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二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复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2、学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3、左、右脚交替拉球接力比赛。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

8、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脚底拉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底拉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一班学生,共64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

9、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每次踩球力度不要过大,拉球间隔不宜太长。身体重心要操控好。 难点:一只

10、脚前脚掌拉完球后落地支撑身体,这时另一只脚再做相同的动作,接连做交替向后拉球动作。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

11、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复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通过复习左、右脚交替踩球技术,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踩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踩技术熟练性。组织:全班6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二、学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动作要求:上体直立,两脚开立,左脚支撑身体,右脚踩在球的上部。动作开端后,右脚踩球的上部向后拉球,使球向后翻滚,拉完球后落地支撑身体,这时左脚再做相同的动作,拉完球后落地支撑身体,接连做交替拉球动作。 重点:身体重心要控制好。难点:接连做交替向后拉球动作。 组织:全班6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教法:

12、 1讲解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三、左、右脚交替拉球接力比赛。组织:分成六组进行比赛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通过左、右脚交替拉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

13、,2、足球20个,3、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三胯下左、右脚传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复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2、学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3、胯下左、右传球接力比赛。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

14、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胯下左、右传球技术。胯下左、右传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二班学生,共62人。学生

15、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

16、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两脚动作和身体重心要协调。 难点:初练时双眼能够看着脚下练习,但动作娴熟后双眼要看到前方,并且脚下的传球动作要逐步加速。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

17、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复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通过复习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进一步巩固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提高左、右脚交替拉球技术熟练性。 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二、学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动作要求:上体直立,两脚左右开立,大于肩宽,足球放在两脚之间,靠在右脚内侧处。动作开端后,两脚替换在胯下进行传球操练。 重点:两脚动作和身体重心要协调。 难点:初练时双眼能够看着脚下练习,但动作娴

18、熟后双眼要看到前方,并且脚下的传球动作要逐步加速。组织:1、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2、原地胯下左、右传球练习。3、行进中胯下左、右传球练习。教法: 1讲解胯下左、右传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三、胯下左、右传球接力比赛。组织:分成六组进行比赛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通过胯下左、右传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胯下左、右传球技术,提高胯下左、右传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束部分(5) 1、拍

19、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3、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四头顶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复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2、学习头顶球技术。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

20、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头顶球技术。头顶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头顶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

21、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三班学生,共6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了解头顶球的基本方位和作用,尝试头顶球的动作,能初步掌握动作和有意识地运用。 2、技能目标:学习正确的头顶球技

22、术,培养学生对顶球的准确度,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头球前,挺腹、上体后仰成背弓,腰腹和颈部的快速前摆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难点:后腿蹬地和上体急速前摆收腹击球动作技术。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

23、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复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通过复习胯下左、右传球技术,进一步巩固胯下左、右传球技术,提高胯下左、右传球技术熟练性。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二、学习头顶球技术动作要求:身体正对来球,两脚前后开立,腰部前挺,上体稍后仰成背弓,下额平收,两臂自然张开,身体

24、重心落在落在后脚跟上。顶球时,后退迅速蹬地,上体由后向前摆动,在前额即将触球瞬间,两腿用力蹬伸,以腰腹部和颈部的快速摆动主动迎击来球。击球时,颈部肌肉保持紧张,两眼注视出球方向。重点:头球前,挺腹、上体后仰成背弓,腰腹和颈部的快速前摆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难点:后腿蹬地和上体急速前摆收腹击球动作技术。组织:1、全班两人、三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2、原地练习头顶球技术(两人一组)。3、运动中练习头顶球技术(三人一组)。教法: 1讲解头顶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25、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3、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五脚弓传、控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复习头顶球技术2、学习脚弓传、控球技术。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

26、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脚弓传、控球技术。脚弓传、控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弓传、控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

27、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班学生,共6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脚弓传、控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脚弓传、控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

28、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脚弓传、控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难点:脚弓传、控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

29、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复习头顶球技术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二、学习脚弓传、控球技术动作要求:脚弓传球:上一步,支撑脚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距球的左侧大约15厘米,上体直立或微前倾,踢球脚膝关节外旋,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踝关节紧张,用脚内侧踢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脚弓控球:面对来球,脚型同踢

30、球动作,触球的中上部,做引球后拉动作。重点:脚弓传、控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难点:脚弓传、控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组织:1、全班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2、由一同学用脚固定住球,另一同学模仿脚内侧踢球动作踢球,但不允许使球移动。3、两人间隔5米,相互传、控球练习。教法: 1讲解脚弓传、控球技术动作。 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

31、,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六脚内侧运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2、脚内侧运球接力比赛。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

32、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脚内侧运球技术。脚内侧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一班学生,共64人。学生来自全县各

33、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建立脚内侧运球技术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

34、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脚内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   难点:控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

35、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要求:运球时,支撑脚向前跨出一步,踏在球的前侧方,膝关节稍弯屈,上体前倾并向里转,随着身体的向前移动。运球脚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 重点:脚内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   难点:控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组织:全班4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二、脚

36、内侧运球接力比赛。组织:10人一组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要求:球与人的距离不超过1米。通过脚内侧运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脚内侧运球技术,提高脚内侧运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

37、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七脚外侧运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复习脚内侧运球技术。2、学习脚外侧运球技术。3、脚外侧运球接力比赛。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

38、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脚外侧运球技术。脚外侧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脚内侧运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二班学生,共6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39、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脚背外侧运球的基础知识、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脚背外侧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1.重点:脚推的动作和触球部位。 2.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

40、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41、(三)基本部分(30)一、复习脚内侧运球技术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二、学习脚外侧运球技术动作要求:运球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步幅稍小,两臂屈肘自然摆动。在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微屈,脚跟提起,脚背绷紧,脚尖向下稍内扣,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外脚背推拨球前进。 1.重点:脚推的动作和触球部位。 2.难点:用力的大小与跑速的协调配合。组织:全班4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三、脚外侧运球接力比赛。组织:10人一组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

42、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要求:球与人的距离不超过1米。通过脚外侧运球接力比赛,进一步巩固脚外侧运球技术,提高脚外侧运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八正脚背运球技术教

43、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复习脚外侧运球技术。2、学习正脚背运球技术。3、正脚背运球接力比赛。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

44、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正脚背运球技术。正脚背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正脚背运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三班学生,共62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

45、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正脚背运球的基础知识、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脚正脚背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推拨球的部位,方向。 难点:推拨球的力量,速度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

46、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复习脚外侧运球技术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

47、,同时进行练习二、学习正脚背运球技术动作要求:运球移动时与正常跑动姿势相同,上体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踝关节用力使脚尖下指,运球腿在落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的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1、重点:推拨球的部位,方向。 2、难点:推拨球的力量,速度 组织:全班4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正脚背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三、正脚背运球接力比赛。组织:10人一组方法:运球至折返点折回,传球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要求:球与人的距离不超过1米。通过正脚背运球接力比赛,

48、进一步巩固正脚背运球技术,提高正脚背运球技术熟练性。同时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四)结束部分(5) 1、拍打、伸展放松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 1、场地:足球场一块;2、足球30个,标志物20个。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足球课九掷界外球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复习正脚背运球技术。2、学习掷界外球技术。二、

49、教材分析: 足球是趣味性与竞技性强,体能技能与团队意识要求高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思想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选修教材。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攻防频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足球运动中的掷界外球技术。掷界外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基

50、本技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学习掷界外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十班学生,共6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

51、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掷界外球技术的基础知识、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掷界外球基本技术。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1、原地掷界外球重点:按规则要求完成掷球动作。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地完成掷球动作。2、助跑掷界外球重点:助跑与掷球动作的衔接。难点:充分利用助跑获得的速度,全身协调用力,完成掷球动作。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

5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学生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准备部分(8)1、绕操场慢跑:学生成方队绕操场慢跑一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行进操 教师先进行各种行进操动作示范和讲解,然后学生模仿练习。3、牵拉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三)基本部分(30)一、复习正脚背运球技术组织:全班8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二、学习掷界外球技术1、原地掷界外球动作要求:身体面对出球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屈膝后仰,两手自然张开,拇指相对持球的后侧部并屈肘置球于头后。掷球后,后脚用力蹬地,依次进行摆体收腹、挥臂、甩腕,迅速有力地将球掷向预定目标。整个动作可用移重心、蹬地、挺髋、挥臂、甩腕、拨指来概括。要求从蹬地开始发力,由下至上协调连续地将球掷出。重点:按规则要求完成掷球动作。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