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课程设计()_第1页
减速器课程设计()_第2页
减速器课程设计()_第3页
减速器课程设计()_第4页
减速器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一、选择电动机二、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四、减速器的结构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六、轴的计算 七、键的选择和校核 八、轴承的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九、联轴器的选择十、润滑方法、润滑油牌号F=2.8 KN 输送带工作速度=1.4 m/s 滚筒直径D= 350mm计算及说明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1)传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工作机构组成。(2)传动方案的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所以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3)确定传动方案:传动装置的简图如(1)所示: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g 433221=a1为一对圆柱斜齿轮啮合传动

2、的效率0.97;2为一对轴承的效率0.98;3为高速级联轴器的效率0.9925;4为低速级联轴器的效率0.99;g 为滚筒的效率0.96(包括滚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二、 电动机的选择(1)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 ,Y 型。 (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a wd P P =kW由式 1000FvP w =kW可得 ad Fv P 1000=kW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g 433221=a 96. 099. 09925. 098. 097. 032= 0.835所以 kW Fv P

3、ad 69. 4835. 010004. 128001000=(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轴工作转速为min/43. 763504vn =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传动比408' =i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min /305861243. 76 408(''r n i n d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min /750r 、min /1000r 、min /1500r 和min /3000r 。根据功率和转速,查Y 系列(IP44)电动机的技术数据表格,可知友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所以有四种传动比方案,如第一表: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

4、第三方案比较合适。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其主要性能如第二表: 电动机主要外形和安装尺寸列于下表: 三、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由以上可得电动机型号为Y132S-4,满载转速m n =960r/min (1 总传动比56. 1243. 76960=n n i m a滚筒的速度范围:, n = (1±0.05)n = (1±0.05)76.43= 72.6180.25 r/min (2 分配减速器的各级传动比按展开式布置。考虑润滑条件,为使两级大齿轮直径相近,一般推荐21 5. 13. 1(i i 故取214. 1i i =,则有22214. 1i

5、i i i = 得2. 41=i ; 00. 32=i四、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 各轴转速1轴 9601=m n n r/min 2轴 =2. 4960112i n n 228.57r/min3轴 19. 7600. 357. 228223=i n n r/min卷筒轴 19. 7634=n n r/min (2) 各轴输入功率1轴 kW P P P d d 65. 49925. 069. 43011= 2轴 kW P P P 42. 498. 097. 065. 42111212= 3轴 kW P P P 20. 498. 097. 042. 42122323= 卷筒轴 kW

6、P P P 07. 499. 098. 020. 44233434= (3) 各轴输出功率1轴 kW P P 56. 498. 065. 4211' = 2轴 kW P P 33. 498. 042. 4222' =3轴 kW P P 12. 498. 020. 4233'=卷筒轴 kW P P g 91. 396. 007. 444' = (4) 各轴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输出转矩m N n P T md d =66. 4696069. 4955095501-3轴输入转矩1轴 m N T T T d d =31. 469925. 066. 463011 2轴mN

7、i T i T T =89. 18498. 097. 02. 431. 462111121123轴卷筒轴输入转矩mN T T T =56. 51199. 098. 027. 5274233434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 五、减速器的结构 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一)高速级齿轮传动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图(1)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因为是高速级的齿轮,故选用8级精度(GB1009588)。3)材料选择。由机械设计第八版中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Cr 40(调质),硬度为28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 ,二者材

8、料硬度差为40HBS 。 4)选小齿轮齿数181=z ,大齿轮齿数76182. 4112=z i z 5)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014=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公式进行试算,即 321112±H EH d t t Z Z u u T K d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 1 试选载荷系数=t K 1.6。 2)小齿轮传递的转矩mN T =31. 4613)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7选取齿宽系数1=d 。4)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218. 189MPa Z E =5)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lin 6001=;大

9、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lin 5502=。 6)计算应力循环次数。91110064. 2 828082(19606060=h jL n N 89210914. 42. 410064. 2=N7)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93. 01=HN K ;98. 02=HN K 。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可得MPaMPa S K lin HN H 55860093. 0111=MPaMPa SK HN H 53955098. 02lim22=故许用接触应力 MPaMPa H H H 5. 5482539558221=+=+=9)机械设计第八

10、版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445. 2=H Z 。10)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6查得78. 01=,87. 02=,则65. 121=+= (2)计算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t d 1,由计算公式得mm mm d t 02. 435. 5488. 189445. 22. 42. 565. 111031. 466. 12231=2)计算圆周速度。 s m s m n d v t /16. 2/10006096002. 4310006011=3)计算齿宽b 、模数nt m 及齿宽与齿高之比hb。mm mm d b t d 02. 4302. 4311=mmmm z d m t nt 32. 218

11、14cos 02. 43cos 011=mm mm m h nt 22. 532. 225. 225. 2= 24. 822. 02. 43=h b4)计算纵向重合度。427. 114tan 181318. 0tan 318. 001=z d5)计算载荷系数K 。已知使用系数1=A K ,根据s m v /17. 2=,8级精度,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8查得动载系数50. 1=v K ;表104查得H K 的值与直齿轮的相同,故342. 1=H K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3查得342. 1=F K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3查得4. 1=F H K K 。故载荷系数 27. 2342. 1

12、4. 121. 11=H H V A K K K K K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则mmmm K K d d tt 33. 486. 127. 202. 43311=7)计算模数n m 。 mmmm z d m n 61. 21814cos 33. 48cos 011=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设计公式有 2121c o s 2F SaFa d n Y Y z Y KT m (1) 确定计算参数 1 计算载荷系数。27. 235. 14. 121. 11=F F v A K K K K K2)根据纵向重合度427. 1= ,从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8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88.

13、 0=Y 。 3)计算当量齿数。 7. 1914cos 18cos3311=z z V19. 8314cos 76cos3322=z z V4)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MPa FE 5001=;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MPa FE 3802=;5)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86. 01=FN K ,90. 02=FN K 6)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则MPaMPa S K FE FN F 14. 3074. 150086. 0111=MPaMPa SK FE FN F 29. 2444. 138090. 0222=7

14、)查取齿形系数。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 5查得73. 21=Fa Y ;21. 22=Fa Y 8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 5查得569. 11=Sa Y ;774. 12=Sa Y 9)计算大、小齿轮的F SaFa Y Y 并加以比较。01395. 014. 307569. 173. 2111=F Sa Fa Y Y 01605. 029. 244774. 121. 2222=F Sa Fa Y Y 大齿轮打得数值大。 (2) 设计计算mm mm m n 74. 101605. 065. 118114cos 88. 010631. 427. 22224=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

15、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n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mm m n 0. 2=,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mm d 88. 491=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44. 23214cos 33. 48cos 011=nm d z 取231=z ,则97232. 4112=z i z 。 4. 、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中心距mm m z z a n67. 12314cos 22 9723(cos 2 (021=+=+=将中心距圆整为mm 124。(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59. 1412422 9723(arccos2

16、(arccos21=+=+=am z z n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K 、H Z 等不必修正。 (3)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mmm m z d mmmm m z d n n 46. 20059. 14cos 297cos 53. 4759. 14cos 223cos 2211=(4) 计算齿轮宽度mm mm d b d 01. 4600. 4411= 圆整后取mm B 502=;mm B 551=。(二)低速级齿轮传动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图(1)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选用8级精度(GB1009588)。3)材料选择。由机械设计第八版中表10-1

17、选择小齿轮材料为Cr 40(调质),硬度为28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 ,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 。 4)选小齿轮齿数201=z ,大齿轮齿数60200. 3122=z i z 5)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014=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公式进行试算,即 21112±H EH d t t Z Z u u T K d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 1 试选载荷系数=t K 1.6。 2)小齿轮传递的转矩mN T =89. 18413)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7选取齿宽系数1=d 。4)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218. 189MPa

18、 Z E =5)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lin 6001=;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lin 5502=。 6)计算应力循环次数。81110915. 4 828082(157. 2286060=h jL n N 88210638. 1310915. 4=N7)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93. 01=HN K ;94. 02=HN K 。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可得MPaMPa S K lin HN H 55860093. 0111=MPaMPa SK HN H 51755094.

19、 02lim22=故许用接触应力 MPaMPa H H H 5. 5372517558221=+=+=9)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445. 2=H Z 。10)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6查得75. 01=,87. 02=,则62. 121=+= (2)计算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t d 1,由计算公式得mm mm d t 33. 715. 5378. 189445. 23462. 111089. 1846. 12231= 2)计算圆周速度。 sm s m n d v t /85. 0/10006057. 22833. 7110006011=3)计算齿宽b 、模数nt m 及齿宽与齿

20、高之比hb。mm mm d b t d 33. 7133. 7111=46. 32014cos 33. 71cos 011=mm z d m t nt mm mm m h nt 79. 746. 325. 225. 2= 16. 979. 733. 71=h b4)计算纵向重合度。586. 114tan 201318. 0tan 318. 001=z d5)计算载荷系数K 。已知使用系数1=A K ,根据s m v /85. 0=,8级精度,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8查得动载系数07. 1=v K ;表104查得H K 的值与直齿轮的相同,故46. 1=H K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3查得3

21、9. 1=F K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3查得4. 1=F H K K 。故载荷系数 19. 246. 14. 107. 11=H H V A K K K K K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则mmmm K K d d tt 2. 796. 119. 233. 71311=7)计算模数n m 。 mmmm z d m n 84. 32014cos 2. 79cos 011=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设计公式有 2121c o s 2F SaFa d n Y Y z Y KT m (5) 确定计算参数 2 计算载荷系数。08. 239. 14. 107. 11=F F v A

22、K K K K K2)根据纵向重合度586. 1= ,从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8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88. 0=Y 。 3)计算当量齿数。 89. 2114cos 20cos3311=z z V68. 6514cos 60cos3322=z z V4)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MPa FE 5001=;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MPa FE 3802=;5)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90. 01=FN K ,91. 02=FN K 6)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则MPaMPa S K FE FN F 43. 3214. 15

23、0090. 0111=MPaMPa SK FE FN F 2474. 138091. 0222=7)查取齿形系数。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 5查得73. 21=Fa Y ;265. 22=Fa Y 8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 5查得569. 11=Sa Y ;741. 12=Sa Y 9)计算大、小齿轮的F SaFa Y Y 并加以比较。01333. 043. 321569. 173. 2111=F Sa Fa Y Y 01597. 0247741. 1265. 2222=F Sa Fa Y Y 大齿轮打得数值大。 (6) 设计计算mm mm m n 5. 201597. 06

24、2. 120114cos 88. 01089. 18408. 223223=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n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mm m n 0. 3=,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mm d 33. 711=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07. 23314cos 33. 71cos 011=nm d z 取231=z ,则69233122=z i z 。 4. 、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中心距 mm m z z a n23. 14214cos 23 6923(cos 2 (021=+=+=将中心距圆整为mm

25、 143。(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2114261495226923(arccos2 (arccos=+=+=am z z n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K 、H Z 等不必修正。 (7)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mmm m z d mmmm m z d n n 75. 213142614cos 369cos 25. 71142614cos 323cos "'22'' '11=(8) 计算“齿轮宽度mm mm d b d 25. 7125. 7111= 圆整后取mm B 752=;mm B 801=。 (三)齿轮验算

26、滚筒实际速度sm s m Dz z z z n v dd gg m /4005. 1/10006035069231132796014. 31000602121=速度误差%04. 0%1004. 14005. 14. 1-=-=,则%5<故齿轮设计符合要求。传动齿轮的参数:齿数Z ;法向模数n m (mm );分度圆直径d (mm ;齿轮宽度B(mm ;中心距a (mm ; 七、轴的计算(一)低速轴3轴的设计计算 1、3轴的计算轴的输入功率为kW P 20. 43=,轴的转速为min /19. 763r n =,轴的输入转矩为m N T =27. 5273。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由前面齿

27、轮计算所得:低速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m d 75. 2132=则:NN d T F t 52. 493375. 2131027. 52722323=N N F F n tr 21. 1854142614cos 20tan 52. 4933cos tan "'0=N N F F t a 37. 477142614tan 21. 1854tan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3可查得1120=A ,于是有:mmmm n P A d 63. 4219. 7620. 411233330m

28、in =取最小直径为mm 44。输出轴的最小直径轴段安装半联轴器,需选取联轴器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3T K T A ca = 由传动平稳,查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4-1 可查得A K = 1.5,故mm N mm N T ca =7909051027. 5275. 13按照计算转矩ca T 应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的条件,查标准GB/T 50142003或手册,选用GL8联轴器,半联轴器的孔径mm d 45=I,故取mm d 45=II-I。半联轴器轴孔长度mm L 112=,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的毂孔长度mm L 841=。4、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选用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5-22a

29、 所示的装配方案。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为了满足轴向定位要求,I-II 轴段要制出一轴肩,故取II-III 段的直径mm d 50=III-II;右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mm D 55=。为使轴端挡圈能够有效工作,取mm l 82=II-I。 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mm d 50=III-II,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表67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11,其尺寸为mm mm mm T D d 5. 3112055=,故mm d d VIII VII

30、 V 55=-I-III;mm l IV III 5. 31=-。右端滚动轴承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由30310的安装高度可知,则mm d d V IV a 65=-。3)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VI-VII 的直径mm d VII VI 60=-;齿轮的右端面与右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轮毂的宽度为mm 75,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mm l VII VI 72=-。齿轮的右端面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d h 07. 0>,取mmh 5=,mm d VI V 70=-,轴环宽度b 1.4h ,取mm l VI V 10=-。4)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mm 2

31、0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为mm l 30=,故取mm l III II 50=-。 5)取齿轮距箱体内壁距离mm a 16=,2轴上的大齿轮与3轴上的大齿轮端面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c ,取mm c 20=。考虑到铸造误差,在确定滚动轴承位置时,应距箱体内壁一段距离s , 取mm s 8=,已知滚动轴承宽度mm T 25. 29=,2轴上的大齿轮轮毂长度mm L 60=,则mm mm a s T l VIII VII 25. 56 316825. 29( 7275(=+=-+=- mm mm l s

32、 a c L l VI V V IV 94 108162060(=-+=-+=- 则有mm L mm L mm L 25. 67, 5. 146, 116321=。 至此已初步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半联轴器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V IV d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6-1查得平键截面mmmm h b 1118=,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mm 56,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67n H ;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选用平键mm mm mm 70914,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67k H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由过渡配合保证,选

33、轴的尺寸公差为m6。(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参考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2,取联轴端倒角为2045,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见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5265、求轴上的载荷在确轴承的支点位置时,从手册中查得30311型圆锥滚子轴承25=a . 因此,作为简支架的轴的支承距由图可知作为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mm mm mm L L 75. 21325. 675. 14632=+=+。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如下所示。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截面C 是轴的危险截面。 (1)计算支反力N F F a NV 37. 477'=mmN mm N d F D F Ma a a=9.

34、 51018275. 21337. 477222N N L L L F F t NH 18. 155275. 21325. 6752. 49333231=+=N N L L L F F t NH34. 338175. 2135. 14652. 49333222=+=N N L L L F MF r aNV 82275. 21325. 6721. 18549. 510183231=+=+=N N L L M L F F ar NV103275. 2139. 510185. 14621. 18543222=-=+-=(2)计算弯矩M mm N mm N L F MNH H=2273945. 146

35、18. 155221mm N mm N L F M NV V =1204235. 146822211mm N mm N M M M a V V =-=-=69404 9. 51018120423(12 (3)计算总弯矩 mm N mm N M M M V H22121 mmN mm N M MM V H=+=+=23775069404227394222222(4)计算扭矩Tmm N T T =5272703现将计算出的截面C 处的H M 、V M 及M 的值列于下表。 6、按弯矩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C )的强度。由上表中的数据,以及

36、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6. 0=,则轴的计算应力为:333316326325514. 332mm mmd W =MPa MPa WT M ca 98. 24163265272706. 0(257313(22221=+=+=根据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1查得MPa 601=-。因此1-<ca ,故安全。(二)高速轴1轴的设计计算 1、1轴的计算轴的输入功率为kW P 65. 41=,轴的转速为min /9601r n =,轴的输入转矩为m N T =31. 461。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由前面齿轮计算所得:高速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m d

37、93. 551=则:NN d T F t 20. 186954. 491031. 4622311=N N F F n tr 10. 7023054. 14cos 20tan 20. 1869cos tan 0=N N F F t a 0. 1793054. 14tan 10. 702tan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3可查得1120=A ,于是有:mmmm n P A d 95. 1896065. 411233110min =取最小直径为mm 22。应该设计成齿轮轴输出轴的最小直径轴段安装半联轴器,需选取联轴器型号

38、。联轴器的计算转矩1T K T A ca = 由传动平稳,查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4-1 可查得A K = 1.5,故mm N mm N T ca =694651031. 465. 13按照计算转矩ca T 应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的条件,查标准GB/T 50142003或手册,选用LT5联轴器,半联轴器的孔径mm d 25=I,故取mm d 25=II-I。半联轴器轴孔长度mm L 52=,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的毂孔长度mm L 381=。4、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此轴为齿轮轴,无须对齿轮定位。轴承安装两侧的轴段采用,轴向采用过盈配合。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39、1)为了满足轴向定位要求,I-II 轴段要制出一轴肩,故取II-III 段的直径mm d 32=III-II;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mm D 35=。为使轴端挡圈能够有效工作,取mm l 36=II-I。 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mm d 32=III-II,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表67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7,其尺寸为mm mm mm T D d 75. 228035=,故mm d d VIII VII V 35=-I-III;mm l l VIII VII IV I

40、II 75. 22=-。滚动轴承都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由30310的安装高度可知,则mm d d d IV III VII VI a 44=-。 3)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mm 20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为mm l 30=,故取mm l III II 50=-。4)取齿轮距箱体内壁距离mm a 16=,2轴上的大齿轮与3轴上的大齿轮端面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c ,取mm c 20=。考虑到铸造误差,在确定滚动轴承位置时,应距箱体内壁一段距离s , 取mm s 8=,则mm mm a s l VII V

41、I 20 168(=+=+=-联合轴2,轴3的计算设计可得 mm l V IV 101=-则可得mm L mm L mm L 75. 64, 75. 159, 103321= 至此已初步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半联轴器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V IV d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6-1查得平键截面mmmm h b 810=,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mm 36,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67n H ;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选用平键mm mm mm 2278,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67k H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由过渡配合保

42、证,选轴的尺寸公差为m6。(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参考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2,取联轴端倒角为2045,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见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526(三)中速轴2轴的设计计算 1、2轴的计算轴的输入功率为kW P 42. 42=,轴的转速为min /57. 2282r n =,轴的输入转矩为m N T =89. 1842。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因为高速轴的小齿轮与中速轴的大齿轮相啮合,故两齿轮所受的力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中速轴的大齿轮所受的力为N F t 20. 18691= N F r 10. 7021= N F a 03. 1791=同理有中速轴的小齿轮所受的力为N F t 52

43、. 49332= N F r 21. 18542= N F a 37. 4773=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3可查得1120=A ,于是有:mmmm n P A d 06. 3057. 22842. 4112220min =取最小直径为mm 32。 4、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选用下图所示的草图装配方案。(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初步选择滚动轴承。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作用,选择角接触7007AC 。则其尺寸为mmmm mm B D d 146235=,故mm d II

44、I 35=-。2)取安装小齿轮处的轴段IV-V 的直径mm d V IV 44=-;齿轮的右端与右端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小齿轮轮毂的宽度为mm 80,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mm L V IV 76=-。3)取安装大齿轮处的轴段II-III 的直径mm d III II 40=-;齿轮的左端与左端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大齿轮轮毂的宽度为mm 60,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mmL III II 56=-。齿轮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d h 07. 0>,故取mm h 4=,则轴环处的直径mm d IV III 4

45、8=-。2轴上的大齿轮与3轴上的大齿轮端面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c ,取mm c 20=。故mm L IV III 16=-4)取齿轮距箱体内壁距离mm a 16=,则mmmm s a T L mm mm s a T L VI V II I 42 481614( 7680(42 481614( 5660(=+=-+=+=-+=-(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中速级齿轮的与轴采用平键连接。按V Iv III II d d -和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6-1查得平键截面都为mmmm h b 812=,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分别为mm mm 6345和,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46、67n H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由过渡配合保证,选轴的尺寸公差为m6。(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见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526 八、键的选择与校核1、1轴(1)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选择由于精度等级为7级,应选用平键联接。当轴(与联轴器连接)的直径为mm d 25=根据mmd 25=从机械设计表61中查得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mm b 8=,高度mm h 7=。 由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的毂孔长度mm L 381=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取键长mm L 32=。(2)键联接强度的校核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表 6-2 查得许用挤压应力 P = 100 120 MPa ,取其平均值

47、P = 110MPa 。 键 的 工 作 长 度 l = L b = 32mm 8mm = 24mm , 键 与 轮 毂 键 槽 的 接 触 高 度 k = 0.5h = 0.5 × 7mm = 3.5mm 。 由计算公式可得: 2T3 × 10 3 2 × 46.31 × 10 3 P = = MPa = 44.1MPa < P = 110 MPa kld 3.5 × 24 × 25 可见联接的挤压强度满足要求。 2、2 轴 (1)大齿轮 1)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选择 由于精度等级为 7 级,应选用平键联接。由于齿轮不在轴端,故

48、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 型) 。 根据 d = 40mm 从机械设计表 61 中查得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 b = 12mm ,高度 h = 8mm 。 由轮毂 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取键长 L = 45mm 。 2)键联接强度的校核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表 6-2 查得许用挤压应力 P = 100 120 MPa ,取其平均值 P = 110MPa 。 键 的 工 作 长 度 l = L b = 45mm 12mm = 33mm , 键 与 轮 毂 键 槽 的 接 触 高 度 k = 0.5h = 0.5 × 8mm = 4mm 。 由计算公式可得: P = 2T2 

49、5; 10 3 2 × 184.89 × 10 3 = MPa = 70.03MPa < P = 110 MPa kld 4 × 33 × 40 可见联接的挤压强度满足要求。 (2)小齿轮 1)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选择 由于精度等级为 7 级,应选用平键联接。由于齿轮不在轴端,故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 型) 。 根据 d = 44mm 从机械设计表 61 中查得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 b = 12mm ,高度 h = 8mm 。 由轮毂 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取键长 L = 63mm 。 2)键联接强度的校核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表 6-2 查

50、得许用挤压应力 P = 100 120 MPa ,取其平均值 P = 110MPa 。 键 的 工 作 长 度 l = L b = 63mm 12mm = 51mm , 键 与 轮 毂 键 槽 的 接 触 高 度 k = 0.5h = 0.5 × 8mm = 4mm 。 由计算公式可得: P = 2T2 × 10 3 2 × 184.89 × 10 3 = MPa = 41.2 MPa < P = 110 MPa kld 4 × 51 × 44 可见联接的挤压强度满足要求。 2、3 轴 (1)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选择 由于精度等级

51、为 7 级,应选用平键联接。由于齿轮不在轴端,故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 型) 。 根据 d = 60mm 从机械设计表 61 中查得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 b = 18mm ,高度 h = 11mm 。 由轮毂 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取键长 L = 56mm 。 (2)键联接强度的校核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表 6-2 查得许用挤压应力 P = 100 120 MPa ,取其平均值 P = 110MPa 。 键 的 工 作 长 度 l = L b = 56mm 18mm = 38mm , 键 与 轮 毂 键 槽 的 接 触 高 度 k = 0.5h = 0.5 × 11mm =

52、5.5mm 。 由计算公式可得: P = 2T3 × 10 3 2 × 527.27 × 10 3 = MPa = 84.09 MPa < P = 110 MPa kld 5.5 × 38 × 60 可见联接的挤压强度满足要求。 九、轴承的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1、第 III 轴的轴承计算 已知: Ft = 4933.52 N Fr = 1854.21N Fa = 477.37 N 轴承预期计算寿命: L'h = 8 × 280 × 8h = 17920h ,轴的转速为 n3 = 76.19r / min 查机械设

53、计手册可知圆锥滚子轴承 30311 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C = 152000N (1)选择轴承型号为 30311。 (2)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 Fr1 和 Fr 2 将轴系部件受到空间力系分解为铅垂面和水平面两个平面力系。 由力分析可知 Fr1V = Fr × 67.25 Fa × 213.75 d 213.75 1854.21 × 67.25 477.37 × 2 = 2 N = 344.69 N 213.75 Fr 2V = Fr Fr1V = 1854.21N 344.69 N = 1509.52 N Fr1H = 67.25 67.25 Ft = × 4933.52 N = 1552.18 N 67.25 + 146.5 213.25 Fr 2 H = Ft Fr1H = 4933.52 N 1552.18N = 3381.34 N Fr1 = Fr2V + Fr2 H = 344 .69 2 + 1552 .18 2 N = 15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