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泵机串讲_第1页
二、泵机串讲_第2页
二、泵机串讲_第3页
二、泵机串讲_第4页
二、泵机串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泵与风机概述泵与风机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 一、泵与风机的定义及机械类别一、泵与风机的定义及机械类别 1、定义:泵与风机是一种利用原动机(外加)能量输送流体(液体和气体)的机械。 泵提高液体能量,输送液体的机械称为泵(液环泵除外); 风机提高气体能量,输送气体的机械称为风机。 2、机械类别 按作用:属流体机械; 按工作性质:属能量转换机械, 原动机机械能泵或风机流体的动能和压能 按应用范围:属通用机械。 二、泵与风机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火电厂中的地位二、泵与风机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火电厂中的地位第二节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泵与风机的工作状况、性能特征

2、,可通过流量、能头、轴功率、效率、 转速等这一组物理参数反映出来。 一、流量一、流量 概念概念单位时间内泵与风机输送流体的数量(qv或qm )。二、能头(压头二、能头(压头) 1、 扬程(亦称能头)扬程(亦称能头)单位重量流体通过泵或风机后的 能量增加值,用符号“H”表示,单位为N.m/N或m流体柱。泵提供 的能量通常用扬程表示。 若流体在泵进口断面1-1处的总比能为e1、出口断面2-2处的总比能为e2,则 H=e2-e1 2、全压(亦称压头)、全压(亦称压头) 单位体积流体通过泵 或风机后的能量增加值,用符号 “p”表示,单位为Pa。 风机的全压与扬程之间的关系为风机的全压与扬程之间的关系为

3、: gHp 三、功率三、功率 泵与风机本身的功率有轴功率和有效功率两种。 1、轴功率、轴功率单位时间内原动机传到泵与风机轴上的功,用“P”表示,单位为kW。 轴功率为泵与风机的输入功率,需测定。工程上通常由电测法确定 。 2、有效功率、有效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或风机的流体所获得的功,用“Pe”表示,单位为kW 。 有效功率即泵与风机传递给流体的功率,即泵与风机的输出功率,其计算式为:1000HgqPve1000pqPve 泵与风机的原动机功率泵与风机的原动机功率 1、原动机输入功率、原动机输入功率: 2、原动机输出功率、原动机输出功率: 有效功率、轴功率和原动机输出、输入功率之间的关系 : 3

4、、原动机配用功率、原动机配用功率系指选配原动机的最小输出 功率 ,用 表示,单位为kW。 gPgP0PePPgPgPdPKP0 四、效率四、效率(效率是泵与风机总效率的简称) 指泵与风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的百分数,用符号表示。即 效率反映了泵与风机在传递能量过程中轴功率被有 效利用的程度。 五、转速五、转速(影响泵与风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是指泵与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数,用n表 示,单位为r/min。 转速越高,流量、扬程(全压)亦越大;转速增高 可使泵叶轮的级数减少、外径减小。 此外此外,水泵还有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或允许汽蚀余 量,以后介绍。 %100PPe 例例1: 有一离心式通风机,全

5、压p=2000Pa流量qv= 47100m3h,现用联轴器直联传动,试计算风机的有效功率、轴功率及应选配多大的电动机。风机总效率 。 解: 取电动机容量富裕系数K=1.15,传动装置效率 ,则 76. 0)(16.26100036004710020001000kWpqPve)(42.3476. 016.26kWPPe98. 0d15. 10dPKP)(39.4098. 042.34kW 第三节第三节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一、泵与风机的分类一、泵与风机的分类 1、按产生的压头大小: 2、按作用(火电厂中常用):给水泵、 3、按工作原理: 1)叶片式)叶片式利用装在旋

6、转轴上叶轮的叶片对流体作功来 提高流体能量而实现输送流体的泵与风机。 这类泵与风机有: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 2)容积式)容积式 利用工作室容积周期性变化来改变其内流体的压 强,而实现输送流体的泵与风机。这类泵与风机有: 往复式往复式: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和空气压缩机 回转式回转式: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罗茨风机、螺杆风机 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 3)其他型式)其他型式 工作原理不能归入叶片式和容 积式的各种泵与风机。这类泵与风机有: 喷射泵、水击泵等。 二、各种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二、各种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离心式、离心式 (1) 获能原理获能原理在泵壳内充满液体 的情

7、况下,旋转叶轮的叶片迫使流体旋转 ,流体获得的惯性离心力使叶轮出口处压 强(能)增大,入口处压强减小(pr2) ;同时,流体的流速(动能)从入口到出 口也增大。 (2)工作过程:)工作过程: 1)压出过程 2)吸入过程 两个过程连续不断进行。 (3)优缺点及应用)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优点效率高;性能可靠;流量均匀;易于调节。 缺点缺点启动前需灌引水;扬程受流量的制约。 应用应用非常广泛。 2、轴流式、轴流式 (1) 获能原理获能原理(升力原理)浸在流 体中旋转叶轮的叶片作用于流体的推力(升 力的反作用力)使流体的速度(动能)和压 强(能)从叶片入口到出口增大。 (2)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同上 (

8、3)优缺点及应用)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优点动叶可调;结构紧凑;外形尺寸 小;重量轻;流量大。 缺点缺点压头低;工作稳定性较离心式差。 应用应用适用于大流量、低压头的管路输送系统。 3、混流式、混流式 (获能原理兼有离心式和轴流式) 4、往复式、往复式 (活塞泵、柱塞泵和隔膜泵)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含工作过程): 工作特点工作特点:输出流量和能头不稳定; 流量取决于原动机的转 速及活塞的直径和行程; 产生的能头与流量无关 。 (压出管路上须装设限压阀) 优点优点:提供的能头可满足用户的任 意需求; 小流量高能头时效率较离心 式高; 具有自吸能力,启动简单, 运行方便 。 缺点缺点

9、: 输出流量和能头不稳定; 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造价高; 易损另件较多,维修不便; 调节较复杂。 应用应用: 5、回转式、回转式(齿轮泵和螺杆泵、罗茨风机 )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含工作过程): 工作特点工作特点:(齿轮泵和螺杆泵) 输出流量和能头较往复式稳 定; 产生的能头与流量无关 。(压出管路上须装设限 压阀) 优缺点及应用优缺点及应用: 1、齿轮泵齿轮泵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轻便紧凑; 工作可靠且能自吸;维修方便;不足:效率低;轴承载荷大运 行时有噪声;齿轮 磨损后泄 漏量较大。 适合于输送流量小、压头较高且黏度较大的液体。 2、螺杆泵螺杆泵结构简单紧凑;压头

10、和效率较齿轮泵 高;流量和压头脉动小;运行时噪声小,不易磨损、耐用;工作 可靠且能自吸;可与高速原动机直联。不足:由于螺杆 齿形复 杂,加工较难,以致造价较高。 适用于输送压头要求高、黏性大和含固粒的液体。 6、喷射泵、喷射泵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利用高能的工作流体来抽吸混合低能 态流体而实 现流体的输送。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 优缺点优缺点无运动部件,不易堵;结构紧凑;耐用;能自吸,工作方便可靠。不足:效率低,一般为1530。 应用应用: 第四节第四节 泵与风机工作能头的计算泵与风机工作能头的计算 一、运行时泵与风机提供能头的计算一、运行时泵与风机提供能头的计算 泵运行时,液

11、体在其进口断面1-1处与出口断面2-2处的总比能分别为 泵的扬程 1、当泵入口液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当泵入口液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有: 注:注:h1、h2为表面中心到叶轮中心线的垂直距离 2、当泵人口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时,、当泵人口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时,有: 121112Zgvgpe222222ZgvgpegvvZZgppH221221212gvvhhgppHgg221221212gvvhhgppHvg221221212 例题1 设一台水泵流量 = 25L/s,出口压力表读 数为323730Pa,入口真空表读数为39240 Pa,两表位 置高度差为0.8m,(压力表高,真空表低)吸水管和

12、排 水管直径为1000mm和750mm,电动机功率表为12.5 kW,电动机效率为0.95,求轴功率、有效功率、泵的 总效率(泵与电动机用联轴器连接)。 解:(1)泵有轴功率: (2)泵的有效功率: 式中: kwPPdgg875.11195. 05 .121000vegHqPgvvhhgppHmg22122122 故 (3)泵的总效率:smdqvv/032. 01025. 0442211smdqvv/057. 075. 0025. 0442222NmNH/.84.376 .19032. 0057. 08 . 098003924032373022kwPe27. 91000025. 084.379

13、800PPe78875.1127. 9 3、风机全压的计算、风机全压的计算:2122122vvppgHp)(2)(12212212ddvgmvghhhhgvvppp 二、管路系统中流体流动所需能头的计算二、管路系统中流体流动所需能头的计算 泵扬程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泵扬程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根据能量方程式,以O-O为基准面, 列出A断面与B断面的能量方程,并整 理得到 风机全压:风机全压:12)(wwABABchhZZgppHWzPchHHH2121)(WWwwccpphhggHp 第二章第二章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构造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构造 第一节第一节 离心泵的常用整体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常用整

14、体结构及其主要部件 一、离心泵的常用整体结构一、离心泵的常用整体结构(三种) 1、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 2、单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 3.多级单吸分段式离心泵 二、离心泵的主要组成部件二、离心泵的主要组成部件 转体叶轮、轴(轴套); 静体吸入室、压出室(导叶); 部分转体密封装置(内密封、外密封) 、轴向推力平衡装置。 三、各主要组成部件的部位、作用、类型、特点三、各主要组成部件的部位、作用、类型、特点 和应用和应用 1、叶轮(结合实物)、叶轮(结合实物) 类型与结构: 1)封闭式前、后盖板, 叶片,轮毂 2)半开式后盖板 ,叶片,轮毂 3)开式叶片, 轮毂 6、轴封、轴封(外密封装置) (1)部

15、位装设在泵轴 穿出泵壳的地方。(图2-2) (2)作用密封泵轴与 泵壳之间的间隙,防止泄漏。 具体而言,当轴端泵内为正 压时,防止压力液体漏出泵 外;轴端泵内为真空时,防 止外界空气漏入,破坏泵的 吸水过程。 (3)类型、结构、密封原理 1)填料密封: 2)机械密封: 3)浮动环密封: 4)迷宫密封: (4) 四种轴封综合比较四种轴封综合比较密封原理密封原理密封效果密封效果 优优 点点 缺缺 点点 应应 用用填料填料轴封轴封软填料与轴直接接触少量泄漏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密封低压的效果较好使用寿命较短,须经常维护、更换;功耗大适用泵轴周速15m/s,液温150的中、低压泵。(广泛)机械机械轴封轴

16、封动、静环端面配合可无泄漏功耗小,密封性好;轴与轴套不易损,维护要求低,使用寿命较长;轴向尺寸小结构复杂,装、卸、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密封处需冷却水回路冷却、过滤;对污物、磨损、振动较敏感适用密封高温高压液体及密封要求高的泵。(给水泵、凝结水泵、各种油泵等)浮动浮动环轴环轴封封径向两环端面配合节流,轴向浮动环 与轴配合节流降压介于上两者之间加工、安装要求不高;正常运行中不会碰摩,使用寿命长;对污物不大敏感轴向尺寸大;对振动、密封水故障及干摩擦较敏感;停车需备用注水设施(加装填料辅助封可免)适用密封高温高压的液体。(给水泵、凝结水泵等)迷宫、迷宫、螺旋螺旋轴封轴封动静轴向间隙周期起伏变化节流

17、降压最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功耗极小;对振动、蒸发(干涸)及污物不敏感轴向尺寸大;泄漏量大,需配用注水设施;螺旋式在低速或停车状态需配辅助密封装置 适用可靠性高及输送含颗粒液体。( 电厂给水泵) 7、密封环、密封环(内密封装置) (1)部位装在 叶轮入口与泵体之间; 也称口环或卡圈。 (2)作用主要 是减小泵体与叶轮吸 入口外缘之间的间隙, 减少叶轮出口处高压 液流回漏到叶轮吸入 口的数量;其次可保 护叶轮(软材质)。 (3)类型、密封原理: (4)优、缺点及应用: 2-2 径向推力、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径向推力、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 一、径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一、径向推力及其平衡方

18、法。 二、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二、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 (一)轴向推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一)轴向推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1、概念离心泵在运行时, 泵内液体作用在叶轮盖板两 侧上轴向不平衡力的合力。 2、产生原因叶轮前、 后盖板的不对称。 (二)轴向推力的大小(二)轴向推力的大小 卧式离心泵 立式离心泵 (三)轴向推力的危害及平衡方法(三)轴向推力的危害及平衡方法 1、危害使转子产生轴向位移,造成叶轮和泵壳等动、静 部件碰撞、摩擦和磨损;还会增加轴承负荷,导致机组振动、发 热甚至损坏。)(21FFzF321)(FFFzF 2、单级泵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平衡孔或平衡管 双吸叶轮 背叶片 3、多级泵轴

19、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1)叶轮对称布置(排列)叶轮对称布置(排列) (2)平衡盘)平衡盘 结构组成 : 平衡原理: 优点:结构紧凑;平衡效果好;自动平衡轴向推力。 缺点:启停泵时平衡力不足, 会出现动、静摩擦 ; (配推力轴承)存在“窜梭”的现象。 应用:广泛 (3)平衡鼓)平衡鼓 结构组成 : 平衡原理: 优点:不存在动静部分 的摩擦 ,安全可靠 。 缺点:不能独立使用。 (必须同时装有双向止推轴承 ) 目前给水泵应用情况: a.平衡鼓与平衡盘联合装置 b.双平衡鼓装置 第四章第四章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 第一节第一节 泵与风机内的损失和效率泵与风机内的损失和效率 泵与风机

20、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其内存在哪些能量损失? 分析泵与风机内的各种损失,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即机械摩擦损失、容积泄漏损失和流动阻力损失。 一、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一、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 1、机械损失的概念 泵与风机内因机械摩 擦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2、损失的部位 (1)轴与轴承及轴与轴 封的摩擦损失功率,用Pm1表示; Pm1=(0.010.03)P (2)叶轮圆盘与流体的摩擦损失功率,用Pm2表示。 6523210.DnkPm 3、机械损失总功率 Pm=Pm1+Pm2。 4、机械损失的量度机械效率“m ” 5、提高m的措施:(1)负荷 m ; (2)Pm m ;(Pm2 n,D2等)

21、二、容积损失及容积效率二、容积损失及容积效率 1、容积损失的概念泵与风机 内通过叶轮获得能量的部 分流体不断由高压侧通过 动静间隙流入低压侧的内 循环及流出泵外而产生的 能量损失。 2、损失的部位 (1)叶轮进口密封环处泄漏qv1PPPmm (2)部分轴向推力平衡装置处泄漏qv2 (3)多级泵级间回流 qv3 (4)轴封处泄漏qv4 (5)轴流式动叶片顶端与机壳或泵壳处的回漏 3、总容积损失功率:Pv=g qvHT 4、容积效率“v ” 5、 提高v的措施减少泄漏量qv。 其主要措施是减少密封环处的回流量。 对于定型的泵可以 采取以下措施: (l) 减小密封环间隙;(2)保证检修质量 (3)采

22、用密封效果好的迷宫、锯齿形密封环,以减少回流量。 三、流动损失及流动效率三、流动损失及流动效率 1、流动损失的的概念流体通过泵与风机时因克服流动阻力 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2、损失的的种类:(1)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vTvvqq.21vjfwqKhhh (2)冲击损失 冲击角 (正、负冲击角及其损失的特点:) (3)轴流式的流动阻力损失:流体绕流叶型、流过前后导叶、 和扩压器等。 3、流动损失的功率 Ph=g qvTh 4、流动效率“h ” 5、提高h的措施 (1)合理设计叶片形状和过流部件形状、尺寸,提高制造工 艺。 (2)提高流道壁面及叶轮叶片的光洁度。 (3) 清除流道中的污垢,保持流道流畅

23、。 (4)运行中尽量使工作流量接近额定流量,减少冲击损失。 22)(vdvsqqKh11yThHH. 四、泵与风机的总效率及提高总效率的措施四、泵与风机的总效率及提高总效率的措施 1、提高泵与风机效率的途径:(1)设计、制造: (2)安装、运行、检修:(重点) 尽量使泵与风机在额定负荷上运行; 保持合适的密封环及轴封间隙(填料压盖松紧适当); 清除流道壁的污垢和毛刺,叶轮与内壳壁光洁度; 提高检修安装质量(转子中心位置、各部的配合间隙) 2、泵与风机总效率值的范围(目前) 离心泵一般为0.600.90; 离心风机一般为0.700.90,高效风机可达0.90以上。 轴流泵一般为0.700.89;

24、 大型轴流风机可达0.90左右。 hvmePP. 4-2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归类: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归类:工作性能参数n、qv、H(p)、P;经济性能参数;汽蚀性能参数Hs或h。 问题问题各性能参数之间是否有联系? 工况工况.;泵与风机 一个完整工作状态 的参数组合,反映 了各参数之间的相 互制约关系 。 性能性能主要是指 性能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即工况变化 的组合。 性能的表达性能的表达?一、性能曲线的概念一、性能曲线的概念 在转速和输送流体的密度(轴流式还有叶片安装角)一定 时,泵与风机的扬程(全压)、轴功率、效率等随流量而 变

25、化的一组关系曲线。 H(p)-qv P-qv -qv 。 二、性能曲线的获得二、性能曲线的获得 (一)理论分析法绘制性能曲线。 (二)试验方法绘制性能曲线(二)试验方法绘制性能曲线(实验绘制的性能曲线示例) 三、性能曲线说明三、性能曲线说明 1、性能曲线的物理含义任一条曲线反映了在给定“n”、 “”时,该 参数与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其随流量而改变的特点(规律)。 2、几个有关概念 (1)工况点;工况的数学表达。 (2)最佳工况点 额定工况点 设计工况点 (3)空载工况点 四、性能曲线的用途及局限性四、性能曲线的用途及局限性 用途用户选择泵与风机、了解泵与风机的性能及经济合 理地使用泵与风机的依

26、据。 局限性 一组性能曲线反映的是给定的泵或风机在给定转 速下输送给定流体时的性能。(三个给定三个给定) 4-3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分析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分析 一、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特点一、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性能特点 (一)离心式(后弯式叶轮为例) 1、H-qv曲线较为平坦,即流量增大时,扬程(全压)下降 缓慢。一般离心风机及扬程高流量小的离心泵的 H(p)-qv性能曲线具有驼峰。 2、P-qv性能曲线是一条上升曲线,即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 增加,qv=0时轴功率最小。 3、-qv性能曲线的顶部较平坦,即高效工况区域宽。 4、离心式三种典型的H(p)-qv性能(曲线) (1)陡降型: 特点扬

27、程的变化对流量的影响较小。 火电厂中的应用循环冷却水泵。 (2)平坦型 :特点流量的变化对扬程的影响较小。 火电厂中的应用 锅炉给水泵、 凝结水泵等。 (3)驼峰型: 特点扬程随流量的变 化是先增加后减小, ;qvNPSHr pk pvp,泵内不会发生汽蚀;反之, 泵内会发生汽蚀;汽蚀发生。 临界汽蚀余量NPSHc =NPSHa=NPSHr。 2)泵工作时不发生汽蚀的条件NPSHaNPSHr。 3)允许汽蚀余量的定义 NPSH= NPSHc+0.3 三、泵允许几何安装高度三、泵允许几何安装高度Hg 的确定的确定 1、由HS确定 2、由NPSH确定wssghgvHH22wvpghNPSHgppH

28、0 3、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HgHg Hg0泵中心线可安装在吸入容器液面以上; Hg0泵中心线应在吸入容器液面以下,否则泵工 作时会发生汽蚀。 4、倒灌高度 泵的几何安装高度为负值时, 称为倒灌高度。 注:泵吸送饱和液体时必须是注:泵吸送饱和液体时必须是 倒灌高度。因此时倒灌高度。因此时po=pvp,即,即 00wwvpghNPSHhNPSHgppH 四、防止泵发生汽蚀的措施四、防止泵发生汽蚀的措施 (一)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1、增大有效汽蚀余量的措施 2、降低必需汽蚀余量的措施 3、选用抗汽蚀材料 (二)加强运行管理 1、控制泵的流量 2、限制泵的转速 3、不允许采用泵的入口阀门调节流量 4、

29、泵启动时空载运行时间不能过长 火电厂给水泵、凝结水泵防止汽蚀采用了哪些措施? 第五章第五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泵与风机的运行 第一节第一节 叶片式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的确定叶片式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的确定 运行工况运行工况泵或风机在管路系统中每一时刻的实际工作状 况。 问题问题管路系统中以固定转速运行的泵或风机有无数个工 况,运行工况只是其中的之一,如何确定? 结论结论由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确定。即要确定泵与风机的 运行工况,还需掌握管路系统的通流特性。 管路系统的通流特性管路系统的通流特性管路系统中通过流体的流量与流体 所需能量之间的关系。 管路通流特性的表达管路通流特性的表达管路特性曲线。 一、管路性能

30、曲线一、管路性能曲线 1、概念:反映管路通流特性关系的曲线。 2、获得一般由分析法绘制。 (1)流体在管路系统中流动时所需能头: Hc=Hz+(pB-pA)/g+hw 静扬程:Hzp =Hz+(pB-pA)/g(管路中通过的流量无关) (2)管路特性方程: 对于气流管路:2222222221211112)(2)(vvvwqgAqdlgAqdlh2.vzpcqHH22.vvcqqgp (3)管路特性曲线 的绘制 (DE曲线) 3、影响管路 通流特性 的因素: (或影响DE 曲线形状的因素) 二、泵与风机的运行工况点(简称工作点)二、泵与风机的运行工况点(简称工作点) 1、运行工况点、运行工况点运

31、行工况在其性能曲线上的位置,通常称 为工作点。 2、确定运行工况的方法、确定运行工况的方法用图解法确定运行工况点。 3、工作点的位置、工作点的位置泵或风机的H(p)-qv性能曲线与其工作 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M” 。 “M”点对应的这组参数即为该泵的运行工况。 问题:问题:为什么交点“M”就是 泵的工作点? 4、风机工作点的确定、风机工作点的确定 例题:例题:图示为电厂循环水泵在工作转速时的H-qv和-qv性能 曲线。已知循环水管路的直径d=600mm,管长L=250m,局部总 阻力系数0=17.5,取管路的沿程阻力系数=0.03。水泵房 进水池水面至循环水管出口的位置高差Hz=24m。设电动

32、机效率 =90%,传动装置效率=100%。试求出循环水泵向管路系统 输水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 解:解:分析题意:电机输入功率 用图解法确定其工作点。 根据循环水管路系统的特性 参数建立管路特性方程ggPdggPP1000vgHqP smqqgqhHhgppHHvvvwzwABz/16.19246 . 02165 .176 . 025003. 02432422单位为 5-3 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的调节 调节的概念调节的概念泵与风机的运行工况为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要求而改变的过程。 调节的实质调节的实质改变工作点的位置。 调节的途径:调节的途径:改变管路通流特性; 改变泵与风机 本身的性能。 具体调节

33、方式:具体调节方式: 一、节流(变阀)调节一、节流(变阀)调节 1、概念概念通过改变管路系统中阀门或挡板的开度,使管路通流特性发生变化来改变泵或风机的输出流量。 实质实质改变管路系统特性方程中的“ ”,使管路特性 曲线移动来变更工作点的位置。 2、出口端节流调节、出口端节流调节 3、调节前后的运行效率及实际效率、调节前后的运行效率及实际效率 运行:(前) (后) 实际:(前) (后) 4、优缺点及应用 5、入口端节流调节 (1)分析 (2)优缺点及应用 优:可减少节流损失 缺:可能导致泵发生汽蚀 应用:小型离心风机AAABAHHMM 二、入口导流器和静叶调节二、入口导流器和静叶调节 (一)入口

34、导流器调节(一)入口导流器调节 1、概念概念通过改变风机入口 导流器导叶的安装角,使风机本身 的性能发生变化来改变其输出流量。 实质:实质:利用不同导的叶安装角 来 改变气流进入叶轮的方向,使风机 的性能曲线相应改变来变更了工作点的位置。(入口导流器 的两种形式) 2、优缺点及应用、优缺点及应用 优:优:结构简单; 成本低; 操作灵活方便; 调节后 驼峰性能有 所改善,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缺:缺:存在冲击损失,调节量较大时,调节效率明显 降低。 应用:应用: 导流器加双速电机联合的调节方式 (二)入口静叶调节(二)入口静叶调节 轴流式、混流式风机中采用的一种调节方式。其构 造和调节原理与离心

35、风机入口导流器相似。轴流风机静 叶调节的效率高于离心风机轴向导流器的调节效率。 三、动叶调节三、动叶调节 (略) 四、汽蚀调节汽蚀调节 (略) 五、变速调节五、变速调节 1、概念概念通过改变泵与风机的工作 转速,使其本身的性能发生 变化来改变其输出流量。 实质实质:利用泵与风机不同的工作转 速,使其性能曲线变化来变 更工作点的位置。 2、调节原理、调节原理 变速调节的依 据是比例定律。 3、优缺点及应用:、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优点:不存在附加的调节阻力,调节经济性高。 缺点:缺点:改变转速的代价高。 应用:应用:调节较频繁的大、中型泵或风机。 第五节第五节 泵与风机运行中的几个问题泵与风机运

36、行中的几个问题 泵与风机除正常运行工况外,还存在非正常运行工况、磨损等 问题。它们是影响泵与风机安全运行和产生故障的重要因素。下 面分别介绍。 一、不稳定运行工况一、不稳定运行工况 (一)稳定与不稳定运行工况的概念(一)稳定与不稳定运行工况的概念 1、稳定运行工况、稳定运行工况泵与风机工作时的能量供求平衡在外界干 扰(电压、电频率、负荷、机组振动等)下能建立新的稳定 平衡,干扰消除后仍能恢复原状的运行工况称为稳定运行工 况。 2、不稳定运行工况不稳定运行工况泵与风机工作时受外界干扰及干扰消除 后不能建立新的稳定平衡及恢复原状,而是出现流量跃迁流量跃迁或 剧烈波动的运行工况,称为不稳定运行工况。 3、不稳定运行工况产生的必要条件不稳定运行工况产生的必要条件H(p)-qv性能曲线为驼峰 (二)不稳定运行工况分析(二)不稳定运行工况分析 1、双交点及切点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