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详解_第1页
重大危险源详解_第2页
重大危险源详解_第3页
重大危险源详解_第4页
重大危险源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章 重大危险源 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登记建档和备案,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编制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重大危险源 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受伤、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余毒气的影响。 1993年8月5日,深圳化学危险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损失2亿多元。 2004年4月16日,重庆市天原化工厂液氯储罐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市民疏散。史无前例的博帕尔大

2、灾难 1984年12月2日子夜,博帕尔市郊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一个储气罐的压力在急剧上升。储气罐里装的四十五吨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酯,是用来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涕灭威的原料。3日零时五十六分,储气罐阀门失灵,罐内的剧毒化学物质漏了出来,以气体的形态迅速向外扩散。一小时之后,毒气形成的浓重烟雾已笼罩在全市上空。从农药厂漏出来的毒气越过工厂围墙首先进入毗邻的贫民区,数百居民立刻在睡梦中死去。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乞丐怕冷拥挤在一起。毒气弥漫到那里,几分钟之内,便有十多人丧生,二百多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毒气穿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飘过二十五平方英里的市区。那天晚上没有风,空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的浓

3、度继续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事件仅一周后,就有2500人死于这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污染悲剧之中,有1000多人命在旦夕,有3000多人病入膏肓,有15万人曾接受博帕尔和附近地区医院和诊所的治疗。大部分死者都是因为肺部积满液体,导致相当于溺毙的死亡。另一部分人则死于心脏病。这次灾难对老人和儿童的侵害最为严重,因为他们的肺不是太小就是太弱,无法抵抗毒气的侵袭。许多幸存者永远失明了,有些人的鼻腔和支气管受到严重损伤。到12月底,该地区已死亡2万多人,近20万人致残。数千头牲畜也被毒死,渐渐地满街遍布死狗、死畜,发出阵阵恶臭。印度政府不得不派军队用起重机运走这些畜尸。 1989年2月14日,美国联合

4、碳化物公司(现美国道化学公司)表示同意印度最高法院对博帕尔惨案作出的判决,赔偿4. 7亿美元。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曾表示愿意承担道义上的责任,但认定毒气泄漏事故是工厂一名心怀不满的雇员破坏所致。 注: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又称道化学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将于2006年被新公司取代而关闭。基础知识 涉及危险品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 共同特征:失控的偶然事件 根源: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危险度:危险品固有性质、危险品数量 ILO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的推动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危险物质超过临界量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单元中的一种危险物质数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 另一种情况是单元中的各种危险物质

5、数量与其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1。NiiiQq1例:某液化气中转站(储配站)的储存区有100 液化石油气贮罐6个,共600 ,现总储存量为240吨。 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石油气在贮存区临界为10吨。而赤湾中转站的储存量远高于临界量。 因此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赤湾中转站的液化石油气贮存区构成重大危险源。3m3m例:某氯碱企业生产装置区有液氯计量槽2个(6吨个),液氯储罐共5个(6吨3个,32吨2个,21吨1个),最大储量超过83吨。 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氯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0吨,在贮存区临界量为25吨。 该企业氯碱生产装置区构成重

6、大危险源。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研究1982年6月,欧盟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1984年,英国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1988年,ILO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1991年,ILO 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1993年,ILO 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第174号公约)1996年,欧盟塞韦索法令1996年,原劳动部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2000年,中国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004年,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2. 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3. 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4. 应急

7、救援系统5. 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6. 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监察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 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线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辨识依据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 2.危险化学

8、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为重大危险源:

9、 ql / Ql + q2 / Q2 qn / Qn l(1) 式中: ql , q2 . , . q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l , Q2 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一)评价单元的划分(二)评价模型的层次机构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所示,其中:现实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生产单元的固有危险性,还同各种人为管理因素密切相关;固有危险性:由生产物质的危险性和工艺的危险性决定;危险性抵消因子: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良好的人员素质以及工艺、设备、建筑、容器的防范设施能够抵消单元的危险性;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三)数学模型(四)危险物

10、质事故易发B111的评价(五)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 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的确定(六)事故严重度评价(七)危险性抵消因子 技术因子23个指标、管理因子11类72个指标、人员因子4个指标kB2(八)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 A*=log(B1*)作为危险性分级标准,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A*3.5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四级重大危险源: A*1.55 .3A(九)危险控制程度分组P106 危险性抵消因子值的大小说明该单元安全管理与控制的绩效(赿小,受控程度赿高),经此为标准,将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分为A、B、C、D4个级别。

11、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 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 三、四级危险源在C、D级以上。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一)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1、主要思路(1)建立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机制;(2)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施分级管理;(3)区县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市级:通过网络了解一、二级重大危险源情况,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国家:通过网络了解一级危险源的监察情况进行监督2、设计思想(1)城市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2)建立城市、区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间的信息网络系统;(3)设立国家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建立监控总系统。3、设计方案: 子系统采集城市所辖重大危险源信息并进行 信息统计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 监控总系统建立网络主页,子系统和其他授权用户可以上网访问。4、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监管子系统 集数据管理、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于一身,包括: (1)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2)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