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浇注系统设计_第1页
第七章浇注系统设计_第2页
第七章浇注系统设计_第3页
第七章浇注系统设计_第4页
第七章浇注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 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设计7.1 概述浇注系统的功能 使液态合金平稳充满砂型; 阻挡夹杂物进入型腔,以免形成渣孔; 调节铸型与铸件各部分的温度分布以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起一定的补缩作用,在内浇道凝固前补给部分液态收缩; 让液态合金以最短的距离,最合适的时间充满型腔,有足够的压力头,并保证金属液面在型腔内有必要的上升速度等,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充型流股不要正对冷铁和芯撑; 合理的浇注系统应能节约金属,有利于减少冒口的体积。 结构简单紧凑,利于提高铸型面积的利用率,便于造型和从铸件上清除。浇注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选择浇注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合理地在铸型中布置浇注系统及确定内浇道的引

2、入位置和个数; 计算浇注时间和浇注系统中的最小断面积,确定直浇道的高度(如有浇口杯则从杯中液面高度算起); 按经验比例数据决定其他组元的断面积; 大批量生产时需经过生产阶段的反复,如有不足之处,应调整以上各项设计内容,甚至修改工艺方案,直到合理并保证质量为止。在砂型中流动的水力学特点1. 型壁的多孔性、透气性和合金液的不相润湿性,给合金液的运动以特殊边界条件;2. 在充型过程中,合金液和铸型之间有着激烈的热作用、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3. 浇注过程是不稳定流动过程;4. 合金液在浇注系统中一般呈紊流状态;5. 多相流动。 尽管如此,运用水力模似还是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情况。3.2 浇注系统类型选择

3、3.2.1 浇注系统的组元 作用:用来承受来自浇包的金属液流并引入直浇道,防止过浇而溢出; 避免流股直冲直浇道,减少液流对铸型的冲击; 有一定的挡渣作用; 当砂箱高度低、压头不够时,又可用以增加金属液的静压头。 浇口杯 漏斗形浇口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积小,消耗金属液少;只能用来接纳和缓冲浇注的金属流股,挡渣能力小;主要用在小型铸铁件及铸钢件,广泛用于机器造型。漏斗口的直径应该比直浇道大一倍以上。可用带滤网的漏斗形浇口杯。 池盆形浇口杯:挡渣作用明显,但是制作程序复杂,消耗的金属较多,主要用于中大型铸铁件。浇口盆的深度应该大于直浇道上端直径的5倍。 常用浇口杯类型a)熔化铁隔片浇口杯 b)

4、扒塞浇口杯 c)浮动闸门浇口杯 直浇道 直浇道多为圆形或方形断面的锥形管道,作用是从浇口杯向下引导金属液进入浇注系统的其他组元或直接导入型腔,并提供足够的压力头,使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能克服流动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充满型腔的各个部分。入口处的连接 采用圆角,其半径为直浇道上端直径的0.25倍。这样可以减少气体的卷入和冲砂的危险。直浇道的结构设计 直浇道的形状 上大下小的锥形。 特例:机器造型机上使用直浇道多是上小下大的倒锥形,这时要靠增加直浇道的出口阻力,如在直浇道中增加滤网,阻流片使充满;直浇道的结构设计 直浇道与横浇道的连接 要增设直浇道窝的结构防止冲砂和卷气,使金属液的紊乱程度降低。窝座的直

5、径一般为横浇道宽的2倍左右面,最好接近横浇道的高度,直浇道与横浇道的连接也应做成圆角。直浇道的结构设计直浇道窝 直浇道窝的作用:减小金属液的紊流和对铸型的冲蚀作用,减小局部阻力和压头损失,有利于渣、气与金属液分离并上浮。 湿型砂强度低,必要时可在直浇道底放一干芯片(或耐火砖片)以承受金属液的冲击。 横浇道 横浇道用以连接直浇道与内浇道,并将金属平稳而均匀的分配给各个内浇道; 主要作用是捕集、保留由浇道流入的夹杂物,所以又称“捕渣器”,是浇注系统最后一道挡渣关口。 要求横浇道平稳、缓慢地输送金属液,而低速流动又可减少充填时对型腔时的冲击,利于渣粒在横浇道中上浮并滞留在其顶部而不进入型腔。撇渣原理

6、撇渣原理 吸动区范围大小与内浇道中的液流速度成正比例,还随内浇道断面的增大及内浇道、横浇道高度比值得增大而增大。生产中常将横浇道做成高梯形,内浇道制成扁平梯形,内浇道置于横浇道之下,使横浇道高度为内浇道高度的56倍。 为了使从直浇道急转弯进入横浇道的金属液的流动比较平稳,以及使渣来得及浮到横浇道顶部,直浇道中心到第一个内浇道的距离为L5h横,浇道末端要加长一段距离,以减少最后一个内浇道的吸动作用,甚至加上冒渣口,及使聚集在加长段中的夹杂物不再随液流返回到横浇道的工作段中去。横浇道断面形状 内浇道的断面形状有梯形,圆形和圆顶梯形三种。梯形和圆顶形主要用于浇注灰铸铁和有色金属合金铸件,圆形断面的横

7、浇道散热最少,但撇渣效果差,用于浇注铸钢件。横浇道具有撇渣作用的条件: 横浇道必须呈充满状态; 液流的流动速度低于渣粒的悬浮速度(渣粒能在横浇道中浮起); 液流的紊流搅拌作用要尽量小; 应使夹杂物有足够的时间上浮至顶面,横浇道的顶面应该高出内浇道区一定距离,末端应加长; 内浇道和横浇道应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内浇道 内浇道的作用是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 内浇道比较短,本身不能挡渣,但是合理的结构尺寸与与横浇道的连接方式将有利于横浇道的挡渣。 内浇道可以调节铸型与铸件各部分的温差和凝固顺序;分配金属液;控制金属液流的充型速度与方向,使之平稳充型。 内浇道在铸件上开设位置的选择 对壁厚均匀的铸件,应当

8、采用同时凝固的方式,可选用多个内浇口分散引入金属液。壁厚不均匀的铸件,可从薄壁处引入,这样可以平衡铸型各部分的温差,使铸件大体在相同时间凝固,当需要顺序凝固时; 对需要采用冒口补缩的铸件,应获得顺序凝固的条件,从厚壁处引入金属液,形成从薄壁到厚壁最后到冒口的先后凝固顺序; 对于结构复杂的铸件,往往采用同时凝固和顺序凝固相结合的解决方法。即对每一个补缩区按顺序凝固的需要安放内浇道,但对整个铸件,则需要按照同时凝固的方式采用多个内浇道分散充型; 在铸件壁厚相差悬而又必须从薄壁处导入金属时,则应同时使用冷铁使厚壁处先凝固及加大冒口等工艺措施; 内浇道应使液流顺壁流入,不冲刷型壁,不冲击型芯,且不阻碍

9、收缩; 内浇道应该避开铸件的重要加工面部分,防止出现晶粒粗大,降低耐磨性等; 内浇道的位置应使造型清理方便,且不阻碍铸件的收缩。 内浇道与横浇道的连接 内浇道与横浇道的交界处角度不应小于90。内浇道与横浇道的连接方式 对于封闭式浇注系统内浇道应在横浇道底部,内浇道和横浇道的底面最好在同一平面上,否则浇注之初内浇道不能很好地保持空位而过早地起作用。内浇道与横浇道的连接方式 对于开放式浇注系统,内浇道开在横浇道顶部,内浇道的顶面不能和横浇道顶面在同一平面上,而要置于横浇道的顶上,以防止整个(或大部分)浇注期中,当横浇道还还未充满时杂质就进入内浇道而不滞留在横浇道顶部。 内浇道个数与断面形状 充填型

10、腔的高温金属如集中通过一个内浇道,常会使内浇道附近的铸型局部过热,一起铸件局部晶粒粗大,粘砂、缩孔、缩松等缺陷。所以一般采用两个或更多内浇道。但太多也会使金属冷却过度及氧化。内浇道个数和断面形状内浇道个数和断面形状3.2.2 浇注系统的类型一、按内浇道在铸件上的相对位置分类顶注式浇注系统底注式浇注系统中间注入浇注系统阶梯式浇注系统 优点: 顶注在铸型中所形成的温差与一般铸件由底部开始逐渐向上的凝固顺序,有利于加强凝固的顺序性和顶部冒口对铸件的补缩,可以减少轴向缩松的倾向及冒口的体积; 金属液从顶部充填型腔易于充满,对薄壁铸件可减少浇不足、冷隔等缺陷;浇注系统的结构可以简单而紧凑,便于造型,金属

11、的消耗量也少; 适用于结构比较简单而且高度不大的薄壁铸件,以及致密性要求高、需用顶部冒口补缩的中小型厚壁铸件。不宜用于易于氧化的合金。顶注式浇注系统特点 缺点:对铸型的冲击大,流股与空气接触面积大,金属液会产生激溅、氧化,易造成砂眼、铁豆、气孔、氧化夹渣等缺陷;底注式浇注系统 优点优点:底注式的内浇道很快被金属底注式的内浇道很快被金属液淹没,因此充型平稳,不会产生液淹没,因此充型平稳,不会产生激溅、铁豆,型腔中的气体易于排激溅、铁豆,型腔中的气体易于排除,金属氧化少,同时型腔中液面除,金属氧化少,同时型腔中液面升高后可使横浇道较快充满,较好升高后可使横浇道较快充满,较好挡渣。挡渣。 缺点: 1

12、)底注式的高温金属液从底部进入型腔中所造成的温差与靠重力补缩的顺序相反,所以对补缩不利,当铸件较高时更加明显。 2)充型上升平稳,当铸件较高时,金属液在上升过程中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表面容易形成氧化皮,这会妨碍金属液内的气体排出,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因此,底注式浇注系统主要适合于高度不大、结构复杂的铸件。中间注入式浇注系统 中注式浇注系统综合了底注式和顶注式浇注系统的优点,使之充型平稳,改善了补缩条件,又有利于排气。阶梯式浇注系统 优点:充型平稳;金属液自下而上的充满型腔,有利于排气,而且逐渐上部的温度高于下部,能方便的实现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可使冒口充分补缩铸件;内浇道分散,减轻了局部过热现象

13、。适合于高度大的中大型铸件。 缺点:结构复杂,容易出现各层内浇道同时引入金属液的混流现象造成底层进入金属液过多,底部温度过高。二、按断面比例关系分类二、按断面比例关系分类 封闭式浇注系统 开放式浇注系统封闭式浇注系统 封闭式浇注系统是指从浇口杯底孔到内浇道的断面积逐渐缩小(即内浇道的断面积之和最小,浇口杯底孔的断面积最大),其阻流断面正好是内浇道的浇注系统。杯孔直上端直下端横内FFFFF优点:封闭式浇注系统充满快,故在浇注后不久就有好的挡渣能力;还可以减少金属液的消耗,在铸型中也较好安排,便于清理;可以防止气体卷入金属液中, 适合于中小型铸铁件。缺点:流速较大,有时甚至向型腔产生喷射现象使合金

14、液发生氧化,不适合于易氧化的非铁金属铸件或压头高的铸件。11 . 115. 1:内横直FFF开放式浇注系统这种浇注系统是指从浇口杯底孔到内浇道的断面逐渐加大,阻流断面在直浇道上口的浇注系统。浇注过程呈无压流动状态。直上端直下端横内FFFF特点 挡渣能力很差,熔渣和气体容易进入型腔,造成废品;同时消耗的金属液也较多。 内浇道的金属液流速不高,流动平稳,冲刷力小,金属液受氧化的程度轻。主要用于易于氧化的合金铸件。 生产上常常使用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半封闭式和封闭开放式浇注系统; 半封闭式浇注系统半封闭式浇注系统FFF横直内 直浇道一般是上大下小的锥形,能够很快充满,而横浇道断面最大、充满较晚,可以降低

15、液流速度,在浇注开始时平稳,对铸型的冲刷比封闭式浇注系统小的多,挡渣效果比开放式好。主要用于球墨铸铁。封闭开放式浇注系统 控制流量的阻流断面位于直浇道下端,或在横浇道中,或者在集渣包出口处等。 这类浇注系统在阻流之前是封闭的,可起挡渣作用;其后开放,可使充型平稳。兼有开放式和封闭式浇注系统的优点,一般用于小型铸铁件和铝合金浇注,特别是在一箱多铸小件时应用,这种浇注系统结构复杂,浇道模样制造以及造型费事,多用于手工造型。3.3 浇注系统最小断面尺寸的计算 设单位时间内流经内浇道金属液的体积为Qm3/s,则 Q=F内v内F内内浇道断面积 m2;v内内浇道口的平均流速m/s,可由伯努里方程得到;Osann(奥赞)公式由伯努里方程可得gvhpPHgv2220外内外内则gvhpPHgFvFQ2220外内外内内内简化可得02gHFQ内02gH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