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古代汉语专题-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6套)_第1页
0077古代汉语专题-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6套)_第2页
0077古代汉语专题-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6套)_第3页
0077古代汉语专题-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6套)_第4页
0077古代汉语专题-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6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4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开卷) 2018年1月題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籀文 2意动动词 3无定代词 4三书说得 分评 卷 人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朋 2.旦 3.室 4.警 5.孬得 分评 卷 人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每字4分,共20分)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禽获鹿白二十。 正日景以求地中。 少者奉盘,长者奉水。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得 分评 卷 人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

2、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 2. 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得 分评 卷 人五、翻译题(20分)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6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开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

3、1月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 籀文:后世所谓籀文,也就是指的大篆。它是西周晚期的欲以统一全国文字的字体。 2. 意动动词:是及物动词的小类,它的语义特征是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是某类人或事物。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活用作意动动词,意动动词所带的宾语称为意动宾语。 3. 无定代词:有“或”和“莫”。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或”是肯定的,意为“有的”“有人”“某人”;“莫”是否定的,意为“没有什么”“没有人”。它只能作主语。“或”单用一般都是指人;“莫”单用一般指人,表示广泛的否定。 4.三书说, 唐兰认为,六书的界说不明

4、确,用六书分类,每个字的归属不清晰,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分类法。他提出了三书说,即把汉字分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象形字 2.指事字 3.形声字 4. 意声字 5. 会意字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每字4分,共20分) 责,古字,今字为债 禽,古字,今字为擒 景,古字,今字为影 奉,古字,今字为捧 取,古字,今字为娶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甲词本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

5、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 第二种情况,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 2部首是许慎创造的。说文解字按照具有相同偏旁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许慎用汉字部首系统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解释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筑了一种优秀的范式。说文解字用部首编排单字的方法为辞书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五、翻译题。(本题20分) 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

6、,孔子不去,他便送给孔一只熟乳猪(想让孔子到他家来致谢)。孔子探听他不在家时,去拜谢。在路上遇上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对你说。”阳货说:“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混乱,能叫做仁吗?”“不能。”“想做官却屡屡失去机会,能叫做明智吗? “不能。时光一天天过去,岁月一去不回啊。”孔子说:“好吧,我打算做官了。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10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开卷) 2018年1月題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甲骨卜辞 2反切 3韵摄 4指事字得 分评 卷 人

7、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羊 2.早 3.涉 4.警 5.掰得 分评 卷 人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每字4分,共20分) 将食,张,如厕。 禽获鹿白二十。 正日景以求地中。 少者奉盘,长者奉水。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得 分评 卷 人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有什么区别? 2. 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得 分评 卷 人五、翻译题(20分)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闻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智,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无

8、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庄子秋水)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12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开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1月一、名词解释. (每个5分,共20分) 1. 甲骨卜辞:我们所看到的甲骨文就是当前刻在甲骨文上的卜辞,所以又称甲骨文为甲骨卜辞。 2. 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3. 韵摄:它是以韵尾和韵腹为条件归的类。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几个韵系被归为更大的单位,这样的单位在最早的韵图里叫做“转”,在稍晚一点的韵图里叫做“摄”。 4. 指事字:是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表示的的事物

9、或概念的字。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象形字 2. 指事字 3.会意字 4. 意声字 5. 会意字 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每字4分,共20分) 张,古字,今字为涨 禽,古字,今字为擒 景,古字,今字为影 奉,古字,今字为捧 取,古字,今字为娶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不同。 第一,字形结构仅是字的形体组合,而字的结构则是字的形体及其所表示的音义的组合。字形结构是字的形体结构,这种结构仅仅是指字形的组合要素及其空间位置组合关系,不涉及字的音义。例如,“忠”是上下结构,“陶”是左右结构,“固”是内外结构,“颖”由“匕”、“禾

10、”、“页”三个构件组成。因此,字形结构分析,只要分析出构成整字形体的部件与构成整字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层级关系就行了。 第二,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所含的结构单位层次不同。字形结构具有三级单位,即笔画(或线条)、部件、整字;字的结构只有两级单位,即字素(在整字结构中,能够表示一定意义或读音的构字部件叫做字素)和整字。 第三,人们研究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对于字形结构的研究,仅仅限于字的形体,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在应用于书写时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安排字的间架结构,使书写过程合理,所写的文字形体美观;整字字形切分出来的部件可以用作检字部首。 2戴侗的六书故是一部探究“六书”

11、本义的著作,他把说文部首改造后,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的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们更容易看到各有关部首在表义功能的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部首中分析出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系统。六书故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学者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五、翻译题。(本题20分) 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年轻的时候学习了先王之道,年长后明白了仁义的之行为,能使事情的同和异合而为一,能使物品的坚硬和白色分离,能把不对的说成对的,能把不可的说成可;使百家之智困窘,使善于讲话的众口屈服,我自以为

12、是最通达的了。现在我听到庄子的言论,迷茫地感到奇异。不知道是我的论辩不及庄子呢,还是才智不如庄子呢?现在我不能开口说什么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16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2018年7月題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图画文字 2意动动词 3反切注音 4区别字得 分评 卷 人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 朋 2. 宁 3. 监 4. 酱 5.劣得 分评 卷 人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每字2分,共20分

13、) 1. 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其今字。(每字2分。共10分)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观往事,以自戒。 正日景以求地中。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2.说明句中通假字及其所通之字的意义:(每字2分,共10分)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 趣赵兵亟入关。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盖亦反其本矣。得 分评 卷 人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15分) 2. 汉字对汉语有什么影响?(15分) 得 分评 卷 人五、翻译题(20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14、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18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 图画文字,是用简略的图画来传达信息所用的图像,图画文字的目的在于记载、传达信息,帮助记忆,它只是勾勒出对象的轮廓和特征,以便辨

15、认区分。 2. 意动动词:是及物动词的小类,它的语义特征是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是某类人或事物。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活用作意动动词,意动动词所带的宾语称为意动宾语。 3. 反切注音,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被切字的生母与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 4. 区别字,由于词义的引申或文字的假借,某些汉字的意义或用法发生分化,需要另加偏旁在字形上加以区别,后来加偏旁的那个字就是区别字。 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象形字 2.指事字 3.会意字 4. 意声字 5. 会意字 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

16、每字2分,共20分) 1. 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其今字。(每字2分。共10分) 责,古字,今字为债 戒,古字,今字为诫 景,古字,今字为影 大,古字,今字为太 取,古字,今字为娶 2.说明句中通假字及其所通之字的意义:(每字2分,共10分) 光,广大 趣,通“促”,催促 知,通“智”,智慧。 亡,没有 盖,盍,何不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 答:篆书演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进文字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

17、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2如何理解汉字记载了社会精神文化。 答:第一,汉字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第二,汉字记载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五、翻译题。(本题20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

18、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22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2018年7月題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金文 2表敬副词 3六书 4通假字得 分评 卷 人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册 2.高 3.从 4. 警 5. 掰得 分评 卷 人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

19、字。(每字2分,共20分) 1. 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其今字。(每字2分。共10分) 将食,张,如厕。 禽获鹿白二十。 正日景以求地中。 少者奉盘,长者奉水。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2.说明句中通假字及其所通之字的意义:(每字2分,10分) 差若豪厘,谬以千里。 趣赵兵亟入关。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盖亦反其本矣。得 分评 卷 人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15分) 2. 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15分)得 分评 卷 人五、翻译题(20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24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7月 一、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5分。 1. 金文,是汉代以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钟、鼎在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金文又叫钟鼎文。 2. 表敬副词: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敬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敬辞向对方表

21、达敬意,另一种是用谦辞表示自谦,这是间接向听话人表达敬意的方式。 3. 六书是传统分析汉字结构的一种说法。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汉代学者是许慎,明确指出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的方法。 4. 通假,又称古音通假,指古书中本有其字而未用,却用一个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来代替的用字现象。 二、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个2分,共10分) 1. 象形字 2. 指事字 3.会意字 4. 意声字 5. 会意字 三、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每字2分,共20分) 1. 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其今字。(每字2分。共10分) 张,古字,今字为涨 禽,古字,今字为擒 景,古字,今字为

22、影 奉,古字,今字为捧 取,古字,今字为娶 2.说明句中通假字及其所通之字的意义:(每字2分,共10分) 豪,比喻细微之物 趣,催促 畔,通“叛”,背叛。 亡,通“无”,没有 盖,盍,何不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 答: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甲词本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 第二种情况,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 2书写要求对

23、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第一,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体从图画型转变为笔画型; 第二,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形趋于省简。 五、翻译题。(本题20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28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

24、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2019年1月題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图画文字 2意动动词 3反切注音 4区别字得 分评 卷 人二、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25、( ) A地、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莫、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说悦B睹覩C置寘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遵彼微行。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26、得 分评 卷 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15分) 2. 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15分) 得 分评 卷 人四、翻译题(26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30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

27、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 图画文字,是用简略的图画来传达信息所用的图像,图画文字的目的在于记载、传达信息,帮助记忆,它只是勾勒出对象的轮廓和特征,以便辨认区分。 2. 意动动词:是及物动词的小类,它的语义特征是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是某类人或事物。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活用作意动动词,意动动词所带的宾语称为意动宾语。 3. 反切注音,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被切字的生母与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 4. 区别字,由于

28、词义的引申或文字的假借,某些汉字的意义或用法发生分化,需要另加偏旁在字形上加以区别,后来加偏旁的那个字就是区别字。 二、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 1. C 2. A 3. C 4. D 5. A 6. A 7. D 8. B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 答:篆书演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进文字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2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

29、? 答:第一,同一个意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口”,作意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1)与口有关的器官,例如,嘴、喙、吻(嘴边)、喉;(2)与口有关的行为,例如,含、叫、吞、吐、吸、吹、吮、咬;(3)象声词,例如,呱、啾、哗、呼、啦;(4)与语言有关的事情,例如,命、令、召、告、唯、咨。第二,同一类意义,可以用不同的意符表示。例如,表示建筑物或其局部可以用“广”,如庙、庑、廊;还可以用“户”,如房、扃、扉;表示器皿,可以用“缶”,如缸、罐、罂。 四、翻译题。(本题26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

30、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34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学

3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2019年1月題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金文 2表敬副词 3六书 4通假字得 分评 卷 人二、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 1.“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归纳体例特点的是-( )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用作状语的是-( ) 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D人不知而不愠 3.康熙字典中不科学的注音方式是( )。 A反切B直音C叶音D读若 4.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 )。 A辞源B辞海C词诠D经传释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

32、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B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6.“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双声联绵词B是叠韵联绵词C是偏义复词D是单纯词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君子引而不发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8.下列字中完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 A校信原B戒锦炎C街武叔D衢问洛得 分评 卷 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15分) 2. 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

33、么影响?(15分)得 分评 卷 人四、翻译题(26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36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1月 一、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5分。 1. 金文,是汉代以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钟、鼎在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金文又叫钟鼎文。 2. 表敬副词: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

34、一类副词,一般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敬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敬辞向对方表达敬意,另一种是用谦辞表示自谦,这是间接向听话人表达敬意的方式。 3. 六书是传统分析汉字结构的一种说法。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汉代学者是许慎,明确指出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的方法。 4. 通假,又称古音通假,指古书中本有其字而未用,却用一个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来代替的用字现象。 二、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1.C 2.D 3.C 4.C 5.A 6.C 7.A 8.D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 答:没有本字

35、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甲词本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 第二种情况,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 2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第一,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体从图画型转变为笔画型; 第二,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形趋于省简。 四、翻译题。(本题26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

36、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40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开卷) 2019年7月題 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图画文字 2意动动词 3六书 4通假得 分评 卷 人二、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每字4分,共20分) 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其今字。先生不羞,乃有意欲

37、为文收责于薛乎?往事,以自戒。日景以求地中。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得 分评 卷 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10分) 2. 如何理解汉字记载了社会精神文化?(10分) 3. 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分) 得 分评 卷 人四、翻译题(30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38、物也。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42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参考答案 2019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 图画文字,是用简略的图画来传达信息所用的图像,图画文字的目的在于记载、传达信息,帮助记忆,它只是勾勒出对象的轮廓和特征,以便辨认区分。 2. 意动动词:是及物动词的小类,它的语义特征是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是某类人或事物。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活用作意动动词,意动动词所带的宾语称为意动宾语。 3. 六书是传统分析汉字结构的一种说法。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汉代学者是许慎

39、,明确指出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的方法。 4. 通假,又称古音通假,指古书中本有其字而未用,却用一个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来代替的用字现象。 二、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每字4分,共20分) 责,古字,今字为债 戒,古字,今字为诫 景,古字,今字为影 大,古字,今字为太 取,古字,今字为娶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 答:篆书演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进文字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

40、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2如何理解汉字记载了社会精神文化。 答:第一,汉字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第二,汉字记载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3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第一,同一个意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口”,作意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1)与口有关的器官,例如,嘴、喙、吻(嘴边)、喉;(2)与口有关的行为,例如,含、叫、吞、吐、吸、吹、吮、咬;(3)象声词,例如,呱、啾、哗、呼、啦;(4)与语言有关的事情,例如,命、令、召、告、唯、咨。第二,同一类意义,可以用不同的意符表示。例如,表示建筑物或其局部可以用“广”,如庙、庑、

41、廊;还可以用“户”,如房、扃、扉;表示器皿,可以用“缶”,如缸、罐、罂; 四、翻译题。(本题30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46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开卷) 201

42、9年7月題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金文 2表敬副词 3反切注音 4区别字得 分评 卷 人二、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通假字。(每字4分,共20分) 说明句中通假字及其所通之字的意义:差若豪厘,谬以千里。 趣赵兵亟入关。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盖亦反其本矣。得 分评 卷 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10分) 2. 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3. 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10分)得 分评 卷 人四、翻译题(30

43、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48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参考答案 2019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 金文,是汉代以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钟、鼎在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金文又叫钟鼎文。 2. 表敬

44、副词: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敬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敬辞向对方表达敬意,另一种是用谦辞表示自谦,这是间接向听话人表达敬意的方式。 3. 反切注音,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被切字的生母与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 4. 区别字,由于词义的引申或文字的假借,某些汉字的意义或用法发生分化,需要另加偏旁在字形上加以区别,后来加偏旁的那个字就是区别字。 二、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通假字。(每字4分,共20分) 说明句中通假字及其所通之字的意义: 豪,比喻细微之物 趣,催促 畔,通“叛”,背叛。 亡,通“无”,没有 盖,盍,何不

45、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 答: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甲词本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 第二种情况,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 2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第一,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体从图画型转变为笔画型; 第二,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形趋于省简。 3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 答:逐渐向音意

46、文字发展。具体表现为表音字逐渐减少,纯表意字逐渐减少,但形声字逐渐增多。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类型发展。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四、翻译题。(本题30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47、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51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闭卷) 2020年 1 月題 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汉字起源

48、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得 分评 卷 人二、判断题。(每个4分,共20分)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兄”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 2.上古汉语中代词“是”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3、“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这个句子具有意动用法 4、“且焉置土石”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用法。

49、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莫”的詞性是无定动词。得 分评 卷 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10分) 2. 如何理解汉字记载了社会精神文化?(10分) 3. 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分) 得 分评 卷 人四、翻译题(30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50、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53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参考答案 2020年 1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C 2. D 3. C 4. A 5. A 二、判断题。(每个4分,共20分) 1 23 4 5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 答:篆书演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进文字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

51、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2如何理解汉字记载了社会精神文化。 答:第一,汉字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第二,汉字记载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3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第一,同一个意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口”,作意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1)与口有关的器官,例如,嘴、喙、吻(嘴边)、喉;(2)与口有关的行为,例如,含、叫、吞、吐、吸、吹、吮、咬;(3)象声词,例如,呱、啾、哗、呼、啦;(4)与语言有关的事情,例如,命、令、召、告、唯、咨。第二,同一类意义,可以用不同的意符表示。例如,表示建筑物

52、或其局部可以用“广”,如庙、庑、廊;还可以用“户”,如房、扃、扉;表示器皿,可以用“缶”,如缸、罐、罂; 四、翻译题。(本题30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

53、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56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闭卷) 2020年 1 月題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指出这个句子的宾语前置及其类型( ) A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C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 )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者当事者双

54、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信。 A 结绳 B契刻 C 八卦 D图画 3从( )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A 甲骨文 B大篆 C 小篆 D金文 4.唐兰提出的学说是( )。 A 六书说 B.四体两用说 C 两书说 D三书说 5( C)是用把几个相关的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意义的方法造的字。 A 指事字 B象形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得 分评 卷 人二、判断题。(每个4分,共20分) 1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 2清代学者戴震提出“四体二用”说。 3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l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 4终日不

55、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禽:(句)走兽总名。(今)主要指飞禽 5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妻:妻子。得 分评 卷 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10分) 2. 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3. 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10分)得 分评 卷 人四、翻译题(30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6、古代汉语专题答案 第57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参考答案 2020年 1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A 2. B 3. C 4. D 5. C 二、判断题。(每个4分,共20分) 1 2 3 4 5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 答: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甲词本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

57、字。 第二种情况,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 2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第一,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体从图画型转变为笔画型; 第二,书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形趋于省简。 3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 答:逐渐向音意文字发展。具体表现为表音字逐渐减少,纯表意字逐渐减少,但形声字逐渐增多。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类型发展。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四、翻译题。(本题30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

58、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 第61页 共69页试卷编号:0077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闭卷) 2021年 1 月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古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的名称进行解说,即( )。A.刘熙、班固、郑玄 B.郑众、许慎、

59、司马迁 C.郑众、班固、许慎 D.郑众、班固、司马迁 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 。A. 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祖先坟墓 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得 分评 卷 人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兄”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

60、( ) 2.上古汉语中代词“是”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 3.“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这个句子具有意动用法( ) 4.“且焉置土石”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用法。( )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莫”的词性是无定动词。( )得 分评 卷 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10分) 2.如何理解汉字记载了社会精神文化?(10分) 3. 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10分) 得 分评 卷 人四、翻译题(30分)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