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_第1页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_第2页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_第3页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_第4页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 经管 1202 2012106020219一、前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经济的整体运行也影响着中国这个整体的经济发展态势,因此,台湾经济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危机等原因,世界经济波动很大,台湾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了解台湾近几年来的贸易水平、消费和投资状况,对全面把握台湾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台湾 贸易 消费 投资 就业 通货膨胀二、台湾贸易状况 据台湾关税总局统计,2015年1-9月,台湾货物进出口额为372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13.0%。其中,出口2000.4亿美元,下降9.6%;进口1729.2亿美

2、元,下降16.6%。贸易顺差271.2亿美元,增长94.6%。 分国别(地区)看,1-9月台湾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占台湾出口总额的25.4%、12.5%、12.5%和6.4%,美国增长0.9%,其余国家下降12.2%、9.3%和1.9%;自中国大陆、日本、美国和韩国的进口额分别占台湾进口总额的18.9%、16.8%、11.2%和5.7%,下降8.6%、7.6%、4.7%和12.0%。主要顺差来源地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顺差额239.6亿美元和181.1亿美元,下降9.4%和18.1%。贸易逆差主要来自日本和沙特阿拉伯,逆差额164.1亿美元和45.7亿美元,下降11.6

3、%和50.5%。 分商品看,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1-9月出口999.6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50.0%,下降5.1%。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797.0亿美元,下降5.0%;机械设备出口202.6亿美元,下降5.5%。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位列第二至第四位,1-9月出口190.8亿美元、157.7亿美元和134.5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9.5%、7.9%和6.7%,下降11.0%、12.6%和9.1%。台湾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为主,1-9月进口600.3亿美元、318.9亿美元、194.4亿美元和141.9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

4、的34.7%、18.4%、11.2%和8.2%,下降5.4%、41.2%、15.2%和17.2%。 据台湾关税总局统计,1-9月,台湾与中国大陆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834.9亿美元,下降10.8%。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508.0亿美元,下降12.2%,占台湾出口额的25.4%,下降0.7个百分点;台湾从大陆进口326.9亿美元,下降8.5%,占台湾进口额的18.9%,提升1.7个百分点。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顺差181.1亿美元,下降18.1%。 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化工产品和塑料橡胶,1-9月出口额分别为228.3亿美元、83.1亿美元、60.6亿美元和51.8

5、亿美元,占对大陆出口总额的44.9%、16.4%、11.9%和10.2%,下降6.9%、16.8%、22.4%和16.5%。 机电产品是台湾自大陆进口最重要的商品,1-9月进口174.6亿美元,占自大陆进口总额的53.4%,下降3.6%。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为第二和第三大类进口商品,进口额34.5亿美元和33.1亿美元,占自大陆进口总额的10.6%和10.1%,下降9.1%和23.2%。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及原料和塑料橡胶等也是台湾自大陆进口的重要产品。中国大陆是台湾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和陶瓷玻璃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分别占进口份额的29.1%、42.7%、53.5%和31.6

6、%。 1、从2012通货膨胀看台湾通胀与抗通胀力这几天(2012),抗通胀俨然成了台当局的“全线总动员”,从马英九到“行政院长”陈冲、“行政院副院长”江宜桦,再到“内政部”、“经济部”、“法务部”以及“公平会”等“部会”,一一对抗通胀发出最新指令。一些“部会”还展开了实际行动,约谈大卖场,要求这些卖场不得闻风涨价,并增设抗涨商品种类,对于已经涨价的一些商品,声称要拿起罚刀。种种迹象表明,台湾民众的通胀预期正变得强烈,通胀链条正在形成。这次通胀是如何形成的?台湾民众是如何应变的?台当局又将如何应对?(1)通胀作用力1  通胀预期和囤积商品的轮番推动台湾的这次涨价热潮肇始于油电

7、涨价。4月2日零时起,台湾汽柴油价一次性调涨了10%以上,并确定从5月15日起,民生用电将一次性涨价近17%,而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涨幅更在此之上。4月16日,台“立法院”通过13个临时提案,大部分要求缓涨电价。但因其不具行政效力,所以台“经济部”未妥协,电价仍将如期在下月15日调涨。我们知道,油价和电价是经济产业的重要成本之一,与众多产业关联性极高,因此带来物价普遍上涨压力。台湾宝华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国源称,今年3月该院还预估台湾物价今年增幅将低于1.5%,但油电价双涨后,这一增幅很可能超过2%。回顾四年前,台湾于当年5月和7月分别调涨油价和电价,结果造成当年7月物价增幅达到将近6%,当年物价增

8、幅达到3.5%,这对于平常物价波动于百分之一二之间的台湾而言,是个令人难以承受的涨幅。16日,由两岸四地的六所高校联合发布的第一季消费者信心指数表明,在两岸四地消费者物价信心指数中,台湾面临油电涨价压力下,这项指数仅54.6,居四地最低。指数小于100,代表民众对前景偏向悲观,台湾物价信心指数54.6,代表民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强烈。油电价双涨带来通胀预期,造成岛内物价普遍蠢蠢欲动,诱使民众囤货;民众开始囤积商品,反过来助长了通胀预期。(2)通胀作用力2民众抢购与商家涨价的相互传导在通胀预期心理作用下,岛内民众加大采购、囤积,以应付接下来的“紧日子”。据台媒介绍,一些卖场卫生纸单笔下订5箱(共3

9、00包)的民众涌现,订购5瓶以上特卖洗发精的比例也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网购的每笔单价也在提高。根据Yahoo奇摩网站统计,近来民生用品平均每笔订单金额,较油电宣布涨价前成长了三成。除卫生纸、尿布订购明显增加外,沐浴、清洁用品网上销售量也较去年成长了三至五成。虽然电价下月中旬才调涨,但民众已提前展开 “节能省电”模式。“PChome24h购物”发现,省电LED灯泡近一周销量明显成长两成,旗下厂商为此推出节能灯泡“两颗八折优惠”的促销活动,更让抢购火热。台湾民众这次囤货行为,其实与过去的通胀经历有关。以2008年7月油电价双涨为例,该月色拉油价格大涨六成,奶粉、方便面价格涨幅也较上年同期高出两成以

10、上,而卫生纸、沐浴用品价格涨幅也在一成以上。目前已有两个知名品牌的进口奶粉异常涨价5%以上,本来这两种奶粉的进口关税最近已调降,应该降价才合理,现在不降反升,正是看准了这股抢购潮。受惠于进口关税下降的玉米,其下游产品饲料价格也未跌反涨。民众抢购,造成相关商品畅销,势必挑逗商家的涨价冲动;商家竞相涨价,助长了消费者“早买早赚”心理,使得民众更热衷抢购。(3)抗通胀作用力3“冻涨”价格与“双率”调控商家闻风涨价,当局迎风抗击。17日上午,当局官员约谈了大润发等七大卖场,要求卖场承诺 “只要供货商不涨价,卖场绝不涨价”;同时,卖场的抗涨专区在原有12项抗涨商品的基础上,再新增饼干、饮料、蛋、冷冻食品

11、4项民生商品。抗涨专区是2008年台湾物价大涨时的“发明”,当时民众怨声四起,当局就强制要求大卖场设立抗涨专区,要求那些最常用的民生商品不许涨价。3年多来,抗涨专区商品包括米、面粉(条)、奶粉、食用油、酱油、泡面、卫生纸、洗发精、沐浴乳、香皂、牙膏及洗衣粉等12类。不过卖场坦言,来自供货商的涨价压力是最大困扰,因为只要供货商涨价,卖场只能“被迫”涨价。“行政院副院长”江宜桦16日对外表示,相关“部会”会监控厂商是否有联合涨价现象,加强查缉哄抬价格行为,以稳定物价。据悉,台当局19日还将约谈药局、药厂及相关商业同业公会等,约束奶粉等民生物资价格。台当局除了对民生物资价格实行 “冻涨”之外,调控“

12、双率”(指汇率、利率)也是随时备用的抗通胀武器。台“行政院长”陈冲17日称,抗通胀有很多方法,其中汇率、利率政策很重要。汇率指新台币与其它货币的交换价格,提升新台币汇率,意味着用新台币买进口商品,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以此减缓输入型通胀。而提高银行利率,就能把社会上活跃的钱回收到银行,抑制大量钱去抢购商品。通胀造成民众支出增加、储蓄减少,从而减弱民众的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岛内学者表示,台湾“央行”必须在“增长”与“物价”之间权衡,当前台湾经济成长率不高,物价明显上涨,这考验着“央行”拿捏“双率”的智慧。“双率”如果调控不当,过紧的货币政策,可能抑制了通胀,却也压抑了经济

13、增长。二、投资 台湾当局对大陆输台商品实施的禁止进口和限制进口等专管措施,严重破坏了两岸贸易互通有无的自然性。这些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台湾市场和部分岛内企业的利益,但是对于台湾长远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却是极其不利的,不利于岛内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岛内民众的消费权利。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21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部门所辖“投审会”2012年核准陆资赴台投资件数为138件,比上年增加3529;投(增)资金额共计32806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011。      据介绍,自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开放陆资赴台投资以来,

14、累计核准投资件数342件,核准投(增)资金额为503634亿美元。   此外,台当局2012年核准台商对大陆投资件数为454件,比上年减少2104;核准投(增)资金额逾10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661。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当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去年12月,台湾外销订单金额为39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月增加309亿美元,为历年单月次高;台湾2012年全年外销订单金额达4410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3、 台湾经济发展特点 1、得益于国际经济的总体回升,岛内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向好。 2014年台湾经济走出低谷,岛内投资、消费与出口同时出现平

15、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呈现温和增长态势。第三季度台湾GDP增长3.63%,全年预计可达3.43%,比年初预估的2.59%增加了0.84个百分点,也大大高于2011-2013年平均经济增长率2.57%。在亚洲“四小龙”中仅次于韩国的3.7%,高于新加坡的3%和香港的3%。全年GDP总额可达159718亿新台币(约5268亿美元),人均GDP为68.27万新台币(约22518美元)。物价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全年预测CPI涨幅为1.18%。2014年台湾外需增长强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1-11月进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和3.3%,高于去年同期的-0.2%和1.4%,净出口大幅增长了5.5

16、%。内需方面,民间消费增长2.76%,高于去年的2.23%。“政府消费增长”则由去年的-1.15%大幅增加到3.16%,成为内需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时,2014年岛内整体投资表现不如人意,固定资本形成全年仅增长2.69%,相当于2013年的一半,成为经济增长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民间投资增幅也低于去年,新增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电子产业,凸显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2、民生指标渐趋好转,但民众感受尚不明显。首先,2014年台湾不论是名义薪资还是实质薪资均有所增长。截止2014年11月,岛内基本工资进行了两次调整,月基本工资由19047元提高为19273元新台币,固定月薪即台湾所称的经常性薪

17、资也出现增长。1-10月平均薪资达到47883元新台币,比去年增长4%,超过GDP增长率,也是2011年以来新高。其次,2014年1-11月平均失业率为3.97%,亦较上年同期下降0.22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2014年11月就业人数为1113.7万人,较上年同月增加1.1%或11.8万人,其中营造业增2.2万人,制造业增1.9万人,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各增1.2万,累计1-11月平均就业人数1107.2万人,增加1.0%。然而,尽管2014年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好转,薪资及就业均有一定改善,但由于增幅并不明显,台湾劳工阶层薪资长期停滞的总体情况尚没有根本性改变,加之低收入群体和青年就业形

18、势依旧严峻,总体工资水平仍远低于亚洲其他“三小龙”,民众对民生改善的感受并不明显。 3、外贸增长好于预期,电子产品仍有较强国际竞争力。2014年台湾进出口比上年有所增长,1-11月台湾出口值2882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2530亿美元,增幅3.0%,贸易顺差达352亿美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5%。台湾对外贸易形势的改善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回暖,增加了外部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美元走强带来的新台币贬值(全年贬值5.84%),使得部分外贸产业竞争力提高。另外,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1-11月台湾出口前五大商品分别是电子产品(金额占比31.8%,下同)、基本金属及其制

19、品(9.2%)、塑橡胶及其制品(7.7%)、化学品(6.9%)以及矿产品(6.7)。出口商品中电子产品较上年同期增13.8%,是所有出口商品中增幅最大的,基本金属及其制品、机械、交通运输设备亦稳定成长,而矿产品、光学器材及信息与通信产品则相对疲弱。其中电子产品出口金额达915.63亿美元,目前在美国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上升到第4位,领先日韩,仍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进口方面,资本设备较上年同期增长6.7%,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和精密仪器增幅最大;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10%,主要是小客车、手机及食品进口增长较大。从进出口国家和地区看,累计1至11月对主要市场出口均较上年同期增加,其中对美国增6.4%、对

20、欧洲增4.4%、对日本增4.2%、对中国大陆与香港增3.7%、对东盟六国增2.0%。自主要国家(地区)进口较上年同期也多有增加,其中自中国大陆与香港进口增13.4%、自美国增8.8%、自欧洲增4.9%、自东盟六国增4.4%,仅自日本减2.4%。整体看,外贸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增长,新兴经济体贡献不大;大陆仍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但由于两岸贸易中加工贸易比例较高,受大陆外贸增速放缓影响,两岸贸易增幅不大。 4、岛内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冷热不均。首先,岛内吸收外资金额略微增加。 2014年1-11月台湾“投审会”共核准侨外投资(不含大陆)件数3223件,较上年同期增加12.61%;投

21、资金额44.33亿美元,同比仅增加4.49%。前五大外资来源地分别是英属加勒比海地区(金额13.12亿美元,占比29.59%,下同)、香港(4.95亿美元,11.17%)、日本(4.62亿美元,10.43%)、荷兰(4.49亿美元,10.12%)及萨摩亚(4.26亿美元,9.61%),合计约占侨外投资总额的66.92%。侨外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及保险业(25.78%)、批发及零售业(14.53%)、不动产业(10.34%)、电子零组件制造业(6.86%)及化学材料制造业(5.55%)。其次,台湾在对外投资方面则有较大幅增长。2014年1-11月台湾核准对外投资(不含大陆)447件,较上年同期

22、增加31.86%;投资金额68.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1.33%,投资金额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年内进行了几件大宗投资案件,包括9月份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20亿美金投资英属维尔京群岛TSMC GLOBAL LTD。公司。台湾对外投资前五位地区分别是英属加勒比海地区(29.27亿美元,42.88%)、日本(6.76亿美元,9.91%)、英国(6.51亿美元,9.54%)、越南(5.93亿美元,8.69%)及香港(4.14亿美元,6.06%),合计约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77.08%。投资项目主要是服务业,其中金融及保险业(50.41%)、批发及零售业(11.93%)、不动产业(11.1

23、7%)三个行业合计约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73.51%。另外,据上述统计资料测算,2014年1-11月台湾对外资金净流出23.92亿美元,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净流出,2012年净流出25.4亿美元,2013年全年净流出2.99亿美元,反映出岛内目前的产业困境,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实体经济中缺乏投资机会使得资金外流加剧,也是目前岛内以股市、楼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膨胀的重要原因。再者,由于岛内市场空间狭小,台湾服务业急于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力,受制于两岸服贸协议没能及时生效,目前投资地区集中在英国、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四、台湾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中小企业规模小,竞争力较

24、弱,抵御经济危机能力差,利用资本能力有限,民间投资规模小 2、国内外市场具有局限性 3、政治内部矛盾突出五、台湾经济发展小结两岸经贸关系已经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大陆市场已成为支撑台湾经济的重大动力。大陆市场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也是台湾对外投资最大目的地,台湾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服务业扩展外部市场,都无法离开大陆庞大市场的支撑,双向开放才是台湾摆脱经济困局的根本出路,亦是大势所趋。两岸经贸关系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大陆市场已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阻碍两岸经贸关系自然就阻碍了台湾经济增长。台湾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服务业扩展外部市场,都无法离开大陆庞大市场的支撑,双向开放才是台湾摆脱经济困局的根本出路。两岸关系经过二十年的反反复覆,开始呈现出一个期盼已久的和平合作时期的端倪,确实令人鼓舞。面对这新形象,必须开拓思路,集思广益,抓住时机,为推动和平统一大业做出贡献。台曾以其经济成就位居亚洲四小龙前茅。进入21世纪以来,其经济发展渐衰,甚至在200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