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制和储蓄_第1页
银行体制和储蓄_第2页
银行体制和储蓄_第3页
银行体制和储蓄_第4页
银行体制和储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货币制度与金融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业各部门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开展,对中央银行的角色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特别是兴旺国家纷纷变革中央银行体制以期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与效果。虽然没有单一的治理模式适合所有的中央银行,但国际清算银行下辖的中央银行管制督导委员会的研究显示,国际社会普遍就两点达成共识:首先,中央银行机构在运作及资源方面具有独立性,能够在不受政治影响下履行其职责。其次,中央银行机构的运作应有透明度,并要承受社会问责。此外,一个引人注目而且广受争议的现象是许多国家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别离出来。总体而言,当代中央银行体制

2、呈现出更强的独立性、更高的透明度以及监管职能别离三大趋势。在货币制度演进的过程中,纸币取代实物货币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人类经济活动的交易本钱,而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纸币的制度安排则进一步节约了交易本钱。因此,与其说中央银行是与火和轮子并列的人类三项伟大创造之一,不如说它是人类历史开展的必然选择。从国际货币制度演进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而当代中央银行体制的变革,也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货币制度方面的变化。一、信用货币制度与中央银行体制变革中央银行的首要功能就是保持货币稳定。在不同的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稳定的实现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金属货币制度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的自动稳定机制

3、被弹性调节所取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诞生本身就反映了这种变化。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金属货币制度的过渡形态,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货币稳定,因而这一时期中央银行的行为是可测的,具有规则性;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如何保证中央银行不滥发货币就成为金融制度开展的重要议题。可以说,当代中央银行体制变革的三大特征都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有关。1.如何消除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度扩货币的动机现代经济理论认为,货币政策要获得充分的效力,就应该是出乎公众意料的,这给政府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提供了理由。而政府货币扩政策的动机主要是实现就业目标、获取铸币税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稳定金融。相应地,政府货币

4、政策划态不一致就有如下四种情形:1就业型动态不一致,即政府原来向公众承诺的是低通货膨胀目标,从而公众也形成了一个较低的通胀预期,然而政府为了刺激就业,实现就业目标,需获得一个较高的产出,因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导致出现公众没有预期到的高通货膨胀,使实际通胀率高于最优通胀率。2铸币税型动态不一致,即政府决定最优货币增长率的行为在公众决定实际货币余额之前和之后不一致。3国际收支型动态不一致,即在钉住汇率制度下,或在对外汇盈余的强烈偏好下,如果市场不能结清,名义工资具有刚性,政府可能选择本币贬值的政策,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其代价是本国的物价上涨。4金融稳定型动态不一致,即当金融体系面临严重危机时,政府宁可

5、牺牲物价稳定而采取货币扩的方法予以救助。在实际中,上述四种货币扩的动机可能交织在一起,同时发挥作用。一般认为,就业动机主要适合于兴旺国家的情况,铸币税动机主要适用于开展中国家,而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动机对通货膨胀的作用较小。为了消除政府利用中央银行扩货币的动机,强化货币发行的约束机制,中央银行体制需要进展以下改革:首先,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就是赋予中央银行更大的独立性,甚至是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其理由主要有:政治家缺乏经济远见,干扰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政府为满足短期利益的需要,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工作侧重点的不一致,致使相互的措施矛盾对立。当然,这与一国的政治体制有关,从实证分

6、析的结果来看,美国和德国典型的联邦制国家的央行被公认为是最具独立性的。其次,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治理构造不能摆脱政府对中央银行施加影响的安排,则就需要公众监视方有可能保证货币不被滥发。透明度原则因此受到重视,并成为近年来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有力依据。最后,针对货币扩的金融稳定动机,将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别离,有助于解决相应的动态不一致问题。显然,这种体制安排需要与独立性相配合,否则即使中央银行不存在对金融机构过度放贷的倾向,政府的干预也可导致货币扩。2.如何消除中央银行自身过度扩货币的动机事实上,即使不考虑市场因素的影响,政府也并不一定总是通货膨胀的制造者,因为选举带来的政治压力使政府不能充分利用铸

7、币税提升其收入,也就是说,善意的政府能够考虑到通货膨胀税的“福利免担。而现代的中央银行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官僚政治机构:它是政府的一个办事机构,由政府任命的官员领导,不向追求利润的股东负责,它能够自负盈亏,不需要像典型的政府机构那样依靠财政拨款。因此经济学家们在解释中央银行行为的时候,常常暗含着中央银行是“社会人的假设。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些分析使人们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弗里德曼指出,美联储反对毫不模糊的政策目标而保持*种神秘性,是为了防止被追究责任,提高它在人们想像中的重要性;这种官僚政治利益甚至在宏观经济波动中也表现出来,因为美联储官员们的重要性确实是在他们行使积极的实际上破坏稳定

8、政策时得到提升,所以他们更愿意充当危机管理者的角色。马克托姆则指出,美联储能够获得收入并任凭自己的操作所需来花费这笔收入,并且将剩余的局部上缴财政,这种自融资机制导致货币扩的动机,从而使美联储具备了“通货膨胀倾向。上述分析显然使人们对于中央银行增强透明度的要求更加强烈,如果有了明确的考核基准,中央银行就必须为自身扩货币行为的后果负责,这将对中央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货币发行形成制约。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货币扩的动机也可能是由其监管职能引起的。在中央银行同时承当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说、道德风险以及声望本钱等方面的问题,中央银行有可能为了顾及监管职能而采用不利于货币稳定的通货

9、膨胀性政策。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风险因素增加而导致监管责任更加重大,这一问题就越发突出。在此背景下,将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别离出来的呼声和行动日渐增加。二、浮动汇率制度与中央银行体制变革不同的国际货币制度形成了不同的汇率制度。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来,经历了汇率制度的几次主要变化:首先是国际金本位制下较为稳定的固定汇率制,以黄金作为物质根底,汇率具有自动稳定的机制;然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这是以黄金一美元为根底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特征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随着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顿美元兑换黄金,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无序状态。1972197

10、3年各主要西方国家陆续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固定汇率和可兑换货币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在IMF的建议下,1976年1月20个国家的代表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了协议,称为“牙买加协议。其主要容是废除了黄金对货币发行的限制,成认浮动汇率的合理性,允许各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当时各主要货币都实行了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其多数工业化国家占IMF成员国的13左右都实行单独浮动方式,欧洲的局部国家实行了联合浮动,而大多数开展中国家则实行钉住汇率制或钉住单一货币或钉住“一篮子货币。1.固定汇率制下的中央银行体制特征从形式上看,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是非常相似的,但实际上二者之间

11、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而对中央银行体制产生不同的影响。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全球性的,而且是自发形成的。各国货币的汇价以黄金平价为根底实现自动稳定,并且使各国物价也自动稳定,是这种制度的最大优点。这是由金本位制下黄金的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的根本特点所决定的。在金本位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必须有黄金作保证,因此政府也无法任意干预中央银行的行为,除非它宣布停顿银行券兑换黄金正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生的情形,而这就意味着金本位制的解体。加之这一时期各国普遍奉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政府并不干预经济。因此,这一时期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极高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是国际协调的产物。该体系在

12、19451971年间成功地保持着固定汇率,同时,当一国货币离开它应有的或根本的价值线太远的时候,比价可以得到调整。德国马克曾好几次向上调整,而英镑也曾在1967年下调。这种调整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得以实施的。当汇率从基准平衡点移开时有能力予以调整,从而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固定汇率体系,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的关键区别。有了这一既固定又可适当调整的汇率体系,世界外汇市场得到了双重的优越性:一是它仍基于稳定的金本位,汇率可以逐月预测,因而鼓励了世界贸易和资本的流通;二是由于采用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固定汇率,相对持久的价格可以通过汇率变化得到一定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金本位之下那种痛苦的通货紧

13、缩和大量失业的状况。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对中央银行独立性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在固定汇率的约束下,为了维持本国产品在国市场对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和本国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在国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可能性较小,从而有利于维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次,由于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具有造成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在缺陷,往往需要政府不惜一些代价维护汇率稳定,从而削弱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因为如果中央银行为稳定国物价而实行紧缩政策,就会由于利率水平上升导致资本大量流入,从而对该国货币造成升值压力。由于这一时期多数国家政府都直接掌控着汇率确实定与调整权力,政府会迫使中央银行投放根底货币以维护货币平价,因而

14、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所牵制。最后,由于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又具有一定灵活性,一国政府能够对其货币的汇率进展调整而不必强迫中央银行进展与货币政策相抵消的外汇市场操作,因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总而言之,与金本位制时期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对中央银行独立性有所削弱,但仍存在维持其独立性的在动力。2.浮动汇率制对中央银行体制的影响1浮动汇率制度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影响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经济的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一般不会发生冲突,政府也不必仅仅为了恢复国际收支的均衡而在国实行不合时宜的膨胀性政策或紧缩性政策,“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存量的事实是这种汇率制度的关键之处。因此中央银行的

15、独立性容易得到体制上的保障。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固定汇率制度的约束,对扩性的货币政策的制约弱化,可以使一国政府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不必担忧国际收支问题,因而浮动汇率制具有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率较高,国际收支发生赤字,于是汇率上升,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国通货膨胀,还会引起国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这种隐患的存在使中央银行独立性显得更为重要。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浮动汇率时代既对中央银行独立性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提供了更加现实的制度根底。2浮动汇率制对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影响首先,浮动汇率制加剧了国际金融的动乱性。金融风险加大,金融监管变得更加复

16、杂,对于承当监管职能的中央银行来说,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责任也更加重大。这一现实导致全能型中央银行出现监管本钱增大、效率降低的趋势,因此别离监管职能的体制需求随之增加。其次,在那些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国家,在国和国外目标不一致时确实存在利益冲突。假设一国正处于经济衰退之中,需要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但恰逢国际利率呈上升趋势,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央行不得已采取加息的货币政策,结果可能导致企业利息负担过重而拖欠银行贷款,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这种冲突的真实写照。因此,支持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别离的“利益冲突说实际上反映了在复杂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面临的新挑战,如果中央银行既

17、需要在、外均衡的不断权衡中实施货币政策,同时又负有银行监管的职责,则就不免要经常面对两难的境地,使其货币与金融稳定的功能无法同时实现。然而,即使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别离出去,上述矛盾依然存在,只不过中央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更容易将货币稳定放在首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过快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之所以增长过快,表象原因主要在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0.8%、11.5%。收入增长是支撑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较大的就业

18、压力和不稳定的未来收入、效率较为低下的投融资体制、尚需完善的消费信贷制度、老龄社会的到来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也是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过快的重要因素。一较大的就业压力和不稳定的未来收入首先,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失业率却呈升高的趋势。劳动力总量增加、产能过剩以及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使目前我国的就业刚性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显示,1985年我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多提供240万个工作岗位,而2005年GDP增长1个百分点仅能多提供90万个工作岗位。今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到达峰值,供大于求的数量可能会到达14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19、,就业竞争日益剧烈,就业稳定性减弱。其次,居民收入预期不乐观,未来收入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未来收入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仍较多,如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粮食价格的波动等。 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比上年回落15.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企业为保持市场竞争力,势必会压缩工资水平以降低经营本钱,最终导致工人未来收入水平下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除了岗位难求,工资待遇也有下降的趋势。就业压力和未来收入的不稳定性势必会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 二效率较为低下的投融资体制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存在诸多亟需完善的

20、地方,股票、债券市场、风险投资市场、私募市场等仍欠兴旺。而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风险梯度不够完整,业务分散、功能单一、产品兼容性等问题有待整合和调整,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需求。目前,整体来看,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拟落后,电子化程度较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一、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利用金融创新获取利润和占领市场主动权的能力较差。由于广阔居民收入水平没有到达一定高的程度,风险承受能力还较弱,除银行储蓄存款外很难找到更多可靠的投资渠道。与直接融资相比,目前我国间接融资比例过高,作为间接融资主体的银行经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率较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本钱高、

21、效率低,难以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三尚需完善的消费信贷制度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出于调整信贷构造、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多家银行采取了收紧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措施,停顿办理大额耐用品消费贷款、房屋装修消费贷款、旅游消费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而且目前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不仅利率有所提高,而且需要提供的个人资信证明也增多,审查更为严格。尤其是,针对贷款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近期央行召开会议要求合理控制信贷,并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在这种背景下,各银行的放贷行为势必会更加慎重。在房地产价格急速飚升的情况下,广阔居民只有将大局部的可支配收入转化为储蓄存

22、款,依靠个人长时间的资金积累来实现大宗商品的购置,尤其是住房的购置。四老龄社会的到来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到达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将不可防止地面临人口养老问题的恶化。老年人一般属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对银行存款有一定偏好。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原来由单位承当的养老、医疗等费用逐步转由居民个人承当,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对滞后。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根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居民对未来支出增多的预期明显上升。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体制性问题没

23、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老百姓只有将钱存进银行,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五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在以每年0.001个点的速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到达0.458,超出了国际公认的戒备线0.40,收入分配相当不均。由此可以推断,16万亿元的城乡居民储蓄并不完全代表居民共同富裕的增长。看似人均拥有的存款已超过1万元,但是不断递增的财富并未使每个老百姓都受益。日益扩大的储蓄总额,背后真正蕴涵的却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当个人财富到达一定高的程度时,其消费倾向将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储蓄存款不断增加。三、影响分析高额储蓄为经济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有

24、助于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稳定。但毋庸置疑,高额储蓄也可能会给经济开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一给宏观调控带来不确定性高额储蓄说明存在资金过剩,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将使国物价总水平不可能长期上升,应警觉发生通货紧缩问题。储蓄作为经济社会中的闲置资金,大量存在则会降低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边际储蓄倾向增加,投资乘数变小,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呈递减趋势。投资乘数的递减同样会使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下降,进而削弱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由于存贷款差额的扩大,市场上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中的利率政策面临失灵的风险。二增加商

25、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改革进程以今年3月份为例,全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及贷款差额高达9.9万亿元,比去年12月份的9.2万亿增长7.2%。目前商业银行量的储蓄存款都没有用于贷款,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反而让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商业银行为提升资本收益和股东回报,不得不依靠发放中长期贷款来释放储蓄增长的压力。但在贷款中,由于受行政干预的影响,银行将大量资金提供给经营状况不甚良好的国有企业,存在盲目追求大企业、大客户,以及无视贷款质量的倾向,这必将增加银行信贷风险,最终影响整个银行业的改革进程。三不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在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居民增加储蓄存款,势必将减少即期消费。1993-20

26、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2004年降为 53.4%,2005年又进一步下降到50.7%,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为 78%左右。我国消费率明显低于世界同期水平,且与世界平均消费率高位稳定并趋于微升的趋势相背而驰。作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终动力,消费需求理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奉献。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势必会挤占居民的即期消费,不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四资金过剩为投资过快增长提供了支撑高储蓄可以为高投资提供资金根底,也可能为投资反弹创造资金条件。今年1-5月份,我国投资贷款资金总额到达6760.6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同期,全国新

27、开工工程 6.7万个,同比增加1.1万个;新开工工程方案总投资2.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3%,增幅提高3.9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追求资产收益和股东回报的放贷冲动以及去年8月份以来央行的信贷松动,是导致投资再次加速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局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导致产能过剩的压力继续加大。目前,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一些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继续下降。而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虽然目前产需根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存在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四、对策建议一以扩大就业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广阔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应进一步

28、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开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扩大就业根底。对自主创业的下岗职工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尽快建立健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满足各种类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劳体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 二大力培育和开展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手段。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为重点,完善市场功能,进一步加强市场透明度建立和规化运作,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大力开展非银行的各种金融机构,构建并完善现有的金融体系整体构造,包括完善保险、信托、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基金等多种金融市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鼓励金融机构以有效控制风险为前提,积极进展创新,丰富企业、个人躲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加快推进货币市场开展,增加货币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进一步开拓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完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打击欺诈、操纵股市、挪用客户交易保证金等行为,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利益。尽快开放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