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课件_第1页
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课件_第2页
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课件_第3页
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课件_第4页
QC七大手法(旧)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七大手法(旧培训课程内容第一课:因果图第二课:直方图第三课: 柏拉图陈列图第四课:分布图第五课: 层别法第六课: 控制图第七课: 查检表 因 果 图第一课1.定义 : 将呵斥某项结果的众多缘由,以系统的方式图解,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缘由(要因)之间的关系及缘由影响结果的情形。 图 1.1 因外形很像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也有人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可说是改善现场的问题最方便又极有效的方法。质量特性2.种类(1)追求缘由型:追求不良之所在 ,进而寻觅其影响的缘由。第一课 因 果 图为何下料模退料不良机械其他人设计模具导柱磨损机械精度缺乏退料板硬度缺乏退料板厚度不一弹力缺乏上下模间隙未加光滑

2、油未定期维修优力胶未定位弹性疲劳弹簧信任度缺乏制材质量不稳定板模变形优力胶质量不稳定上下模不同心退料板疲劳模具固定板松动退料杆螺丝松动刀口磨損模具热处置不良 2追求对策性第一课 因 果 图改善下料模退料不良机械人设计模具制造其他导柱更新机械精度校正退料板硬度加强间隙适当弹力加强退料板松动时将螺丝锁紧刀口整修锐利选择良好的热处置厂固定杆給予锁紧平行度校正选择良好的退料板同心度校正板模銑平找寻质量佳优力胶找寻信任可靠的弹簧弹性稳定制材质量稳定加光滑油定期維修优力胶定位 3.因果图的画法 : 步骤一:决议质量特性 先把质量特性写在右边自左划上一横粗线代表制程。在现 场要画时可用色笔划在一张的白报纸上

3、。 步骤二:大要因以方框圈起来,加上箭头的大分枝到横粗线 上,把缘由分类几个大项,每大项以方框圈起来加上箭 头的大分枝,稍斜的插到横粗在线。缘由分类可依制程别 分类亦可依 5M (人、机械、资料、方法、衡量)分类。 步骤三:各要因分别再记入中小要因 (如图 1.1),依各要因 分别细分为中枝、小枝的记入中要因、小要因,此时记入最 末端的必需是能采取措施的小要因。第一课 因 果 图 4.要因分析时应思索的重点 第一课人物料机器方法环境1.能否有遵守作业规范? 4.能否有技术/阅历?2.作业效率能否良好 ? 5.能否具有責任感?3.能否具有问题认识 ? 6.任务关系能否良好 ? 1.來料质量如何

4、? 4.物料能否适宜 ?2.有无浪费景象 ? 5.可否有替代品 ?3.处置情況能否良好 ? 1.能否能夠负荷消费才干 ? 4.设备能否适当 ?2.能否具有充份制程才干 ? 5.维护(修)能否足夠 ?3.有無充分检查 ? 6.能否时常发生缺点、停机 ?1.作业规范能否修正 ? 4.前后工程能否衔接 ?2.方法能否可靠 ? 5.能否有更有效果的方法 ?3.作业程序能否恰当 ? 1.温湿度环境能否恰当 ? 2.任务环境能否适宜 ? 因 果 图1.直方图的意义 a.一眼看出变异情况的方法 b.直方图系就次数分配表,沿横轴以各组组界 为分界,组距为底边,以各组次数为高度, 每一组距上画一矩形,所绘之图形

5、。第二课 直方 图規格公差(实践中心值) XU(規格中心值)SLSU組距发生次数 2.直方图的绘制步骤a. 搜集数据 : 普通 50 -200 个 b. 求出数据的最大值(L)和最小值(S)c. 决议组数 (K)=d. 决议组距 (h)e. 决议组间的界值(组界):组间的界值以最小测定 单位值之1/2来决议,或取比测定值单位小 第一组下限 = 最小值- 单位值之1/2 第一组上限 = 第一组下限 + 组距 第二组下限 = 第一组上限 第二课 直方 图f. 求出组中点g. 作成数据的次数表 : 记号 h. 直方图用纸 : 普通图表用纸为 1mm方格纸i. 决议横轴第二课 直方 图3、平均值和规范

6、差的求法第二课 直方 图例:某公司部品 H的動作時間的製品規格為708(ms), 規格 62 - 78 (ms) 单位:ms 数据:64个第二课 直方 图706971666469746575667876736877737270716766777162656874697167736971647270757271766773717572646777757073686570666972767470686870744、次数分配图第二课 直方 图第二课次数分配图计算表 直方 图直方图第二课 直方 图5.直方图的运用1测知制程才干a.自制程中所搜集而得之数据,经整理成次数分配表,再绘制成直方图 b.直方图

7、的集中与分散情形即表示制程的好坏c.直方图的重心点乃为平均值之所在d.经修正后之分配如为常态分配,那么自弯曲点中引出一横轴之并行线,即可求得表现差别性的的规范差 e.良好的制程,平均数接近规格中心,规范差越小越好(2) 与规格比较,可计算不良率 a.品管小组常须计算改善活动后之不良率与改善前之不良率,以察看其活动成果。 b.不良率可直接由次数分配表计算出来,也可自直方图计算出来 (3) 藉以订定规格之限界 a.未定出规格界限之前,得根据搜集数据编成次数分配表 b.检验次数分配能否为常态分配,运用卡方适宜度检定或用常态机率纸加以断定能否为常态分配。 c.可根据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与规范差,平均数减去

8、3倍规范差得规格下限,平均数加3倍规范差得规格上限 直方 图第二课(4) 测知分配型态 a.双峰型 表示制程能够为两种不同中心位置之分配组合, 亦即能够混合两个不同群体,如不同机器制造出来的制品,或运用不同的原料,或不同的操作员,两个不同班,两个不同消费线所消费出来之产品混在一同。处理方式为将以上能够发生方式运用层别法分析 b.峭壁型 主由于工程才干不够,但为求产品符合规格,而实行全数检验所常见的型态 c.缺齿型 表测定值或换算方法有偏向或次数分配不妥当所呵斥者 d.离岛型 表示工程有某种异常缘由发生,应进一步将该异常缘由找出来,将离岛部分去除,可使制造出来之制品符合规格 e.常态型 左右对称

9、 , 正常之制程均属此种型态 f.右(左)偏型 假照实践制程 (直方图) 偏向规格下限并伸展到规格下限左边,或偏向规格上限并伸展到规格下限右边,即表示平均位置偏向,应对固定设备、机器、原料等方 向去清查,假设向规格界限外伸展,即表示规范差太 大,应对变动人员,方法等方向去清查。第二课 直方 图 (5)与规格或规范值比较 a.普通希望制程才干在规格界限以内,且最好制程的平均值与规格的中心相一致 b.假设实践制程超出规格界限外,即表示有不良品存在 c.但是假设实践制程在规格界限内,而双尾距规格界限太远,是由于添加很多本钱才干得到,对公司也不算太好 d.能满足顾客所须质量,才是我们所要的(6)次数分

10、配比较 (制程之比较) 在消费过程中,为比较两个消费线、两个不同班、两部不同机器、两个不同来源的原料、两名不同操作员所消费之制品或半制品能否有差别,可将两者所搜集之数据,编成次数分配表,并绘直方图,再加以修匀平滑后,比较分配之中心值与差别性。 第二课 直方 图第三课 1.作图方法: (1)将数据进展分类 (按缺陷工程分或按种类分); (2)计算累计频率; (3)画出纵、横坐标 (两纵坐标:一纵坐标为频率数、 一纵坐标为相应比率,以工程为横坐标) ; (4)按频率数大小顺序作直方图; (5)按累计比率作陈列折线; (6)附柏拉图标题及数据简历 80 20原那么(ABC分类) (1) 0 80 %

11、 为 A 类 (主要关键问题) (2)80 - 90 % 为 B 类 (普通问题) (3)90 - 100 % 为 C 类 (次要问题) 。例 :某家庭 9月份支出生活费统计后如下表, 请将之作成柏拉图 1.柏拉图运用方法 : (1).把有关资料用查检表搜集。(2).根据所占比例大小陈列 要素,并由大至小用 统计表及长方图方式表达。 柏拉图陈列图改善点工程支出金额食费居住费水电费衣服费清洁费杂费文娱费合计18204100011260625103640895028970158150第三课 柏拉图陈列图项目支出金额影响度累计影响度1食费625106251039.6%39.6%2居住费4100010

12、351026.0%65.5%3衣服费2897013248018.3%83.8%4水电费112601437407.1%90.9%5娱乐费89501526905.7%96.5%6清洁1%97.7%7杂费36401581502.3%100%合计158150100% No 累计金额2.根据所佔比例大小陈列要素,並由大至小用 统计表及长方图方式表达 第三课 柏拉图陈列图0248610121416A類100%80%60%40% 20%0支出金額累計影响度食 費住居費衣服費水电費娛乐費清洁費杂 費3. 选择占比例最大之要素首先进展处置。1.定义:用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能否有相关

13、性? (如 特性- -要因,特性- -特性,要因- -要因 的关系)2.做法 : 例:某制品之烧溶温度及硬度间能否有关系存在 ? 今搜集 30 组数据分析。 步骤一:搜集30组以上的相对数据,整理到数据表上 (数据不能太少,否那么易生误判)步骤二:找出数据x,y之最大值与最小值步骤三:画出纵轴与横轴(假设是判别要因与结果,那么横轴为 因,纵轴为果);并取x与y之最大值与最小值差 为等长度化刻度。 x 之最大值 x 之最小值 = 890 810 = 80 y 之最大值 y 之最小值 = 59 42 = 17步骤四:将各组对数据点在坐标上 横轴与纵轴之数据交会处点上 步骤五:计入必要事项:数据数、

14、采取时间、目的、 制品名、工程名、绘图者、绘制日期均要记明 第四课 分布图第四课序号X:烧熔温度Y:硬度序号X:烧熔温度Y:硬度181047168204828905617860553850481887055484045198304958505420820446890592181044787050228505388605123880549810422488057108205325840501184052268805412870532783046138305128860521483045298605015820463084049 分布图80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

15、0040424446485052545658硬 度 yNo.1 ( x=810, y=47)No.2 ( x=890, y=56)烧熔温度 x 分布图第四课3.判读分布图 : a.正相关 (x 增大時 , y也随之增大) yxyx完全正相关有正相关 b. 负相关 (x 增大时 , y反而減少) yx完全负相关 分布图第四课c.无相关(x与y之间看不出有何相关关系,或x增大時,y並改动) yxyx有正相關完全沒相關d.曲线相关(x开场增大時,y也隨之增大,但到达某一值后,則当x 增大时,y 卻减小) yx 分布图第四课4.分布图之相关检定 : a.符号检定 步骤一 : 作分布图 步骤二 : 于分

16、布图上划一纵划分线,使左右点数一样 于分布图上划一横划分线,使上下点数一样 (点数为奇数个数时,划分线经过中央之点) (点数为偶数个数时,划分线经过中央2点之间) 步骤三 : 付予象限号码,并计算各项线的点数 n1 = 12 , n2 = 3 , n3 = 12 , n4 = 3 步骤四 : 斜对之象限之点数相加,并求全点之数 n1 + n3 = 24 , n2 + n4 = 6 , n1+n2+n3+n4 = 30第四课 分布图第四课80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040424446485052545658硬 度 y烧熔温度 xn1= 12n4= 3n3= 1

17、2n2= 3 分布图一、定义1.为区别各种不同缘由对结果之影响,而以各别缘由为主体,分别作统计分析的方法。2.有时当不良缘由发生时,想找出究竟哪一台机械或操作人员所消费的,便可针对此台机械或人员探其缘由,进而改善,机械或操作的方法。 3.最主要功用:透过各种分层、依各层搜集数据以寻觅不良所在或最正确条件、以为改善质量的有效方法。 层别法第五课二、层别的对象与工程1.时间的层别:日期、周、月、年、上、下午等2.作业员的层别:班、组、操作方法、年龄、性别、教育程度3.机械、设备的层别:机台、场所、机种、年代、工具、新旧4.作业条件的层别:温度、压力、湿度、作业时间、人与机械5.原资料的层别:供应者

18、、制造厂、产地、材质、成分等6.测定的层别:量具、测定方法等7.检查的层别:检查人员、检查场所、检查方法等8.环境的层别:气温、湿度、潮湿与枯燥等9.制品的层别:制造方式、新旧品、规范品与特殊品等10.地域的层别:国内与国外、南区与北区等 层别法第五课 层别法3.图例第五课1.控制图两种用途 (1)解析制程:先有数据,后有控制界限 (2)控制制程:先有控制界限,后有数据2.控制图的功用 (1)是适用而有效的统计工具之一 (2)控制界限是用来判别机遇缘由(共同缘由)和 非机遇缘由3.数据的种类 (1)计量值:长度、分量、时间。延续的量 (2)计数值:不良个数、缺陷数。不延续的数 控制图第六课4.

19、界限 3法就是数据的平均值为中心,那么上下3倍的数据规范差为控制图的控制界限的方法常态分布时,u表示平均值,表示规范差,u 1的范围 含有 68.3%u 2的范围 含有 95.4%u 3的范围 含有 99.7%例如 : 全数 1000个,u3范围内有997个,两尖端 各约 1.5个,计 3 个超出控制界限。假设点超出这样界限时,以为异常缘由,工厂实时调查缘由,采取措施。假设正常,而误以为异常形状进展调查时会损失时间和费用, 3控制界限能够1000次中有3次的误认时机 控制图第六课5.绘制控制图的目的1.控制图为制程控制之主要工具2.不仅显示制程质量变异之形状,亦可做制程才干之分析3.控制界限是

20、用来判别机遇缘由(共同缘由)和非机遇缘由4.非机遇缘由之存在会显著影响质量,因此必需彻底寻觅其缘由,采取适当的对策去消除它,并使不再发生5.维持制程稳定之形状6.了解制程能否在控制形状下 控制图第六课CL = 969698100102949290UCL = 102LCL = 90CL 表示控制圖中平均值(Central Line)Upper Control limit : 控制上限Lower Control limit : 控制下限非控制狀態 : 超出控制線 : 非機遇缘由控制狀態 : 隨機散佈 控制图第六课6.控制图的种类1.计量控制图(1)平均数-全距控制图(n取2至5间,样本数取20至30组) (2)中位数-全距控制图(n取3至5间,样本数取20至30组) (3)挪动全距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