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流动模型解读及相关计算_第1页
能量流动模型解读及相关计算_第2页
能量流动模型解读及相关计算_第3页
能量流动模型解读及相关计算_第4页
能量流动模型解读及相关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常考,重点强化,思维建模,跨越障碍,全取高考拉分题第一步构建能量流动模型,理清思路,明确去路1.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示意图2.构建能量流动模型(表示方法)方法一:说明两个等量关系:同化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摄入量(a)同化量(b)粪便量(c)方法二:说明三个去向(不定时分析):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分解者分解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最高营养级除外)方法三(拼图法):说明四个去向(定时分析):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最高营养级除外)第二步透析典例,思维建模,规范解题流程,把握解题技巧【典例】 如图

2、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N表示能量数值。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NN中的字母表示)。(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3)图中N表示。(4)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用NN中的字母表示)。(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取的措施为。审题指导答案(1)N(2)0(3)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N/N100%(5)负反馈调节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1)最高营养级能量去路只有3个方面,少了“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2)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实质仍然是呼吸作用。(3)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

3、: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第三步对点强化,熟能生巧、力求思维变通1.(2019江西金太阳大联考)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解析许多松毛虫可以生活在一株马尾松上,在生物数量上出现倒置现象,A错误;由图可知,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两者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

4、,B正确;松毛虫的粪便量C属于马尾松的同化量,杜鹃的粪便量F属于松毛虫的同化量,故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C错误;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数量短期内会大量增加,以后又会下降,然后保持稳定,D错误。答案B2.(2019山西实验中学质量监测)某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W1(A1B1C

5、1D1),而D1A2B2C2D2,是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A错误;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或D1/(A1B1C1D1100%,B正确;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D1(A2B2C2D2),C正确;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答案A3.(2019洛阳市统考)图甲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能量金字塔,每层中的标号各代表一种生物。图乙代表该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单位:kJ)。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请根据图甲绘制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

6、网。(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2)图乙中,所示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的原因是;其中d表示的能量;h所示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f所示能量散失的同时伴随的碳形式的变化是。(3)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实验中需要的数据除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兔子数量外,还需要的数据有。答案(1)(2)没有包括此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兔子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一含碳有机物转变成CO2(3)第二次捕获的兔子总数及其中被标记的兔子数第一步把握方法精髓,找准解题切入点1.食物链中能量的“最值”计算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表):(1)能量传递效率未知时(按20%即1/5、10%即1/10计算)已知问题思路求解由D“逆推

7、”A(D净增重M)用“除法”至少需要A的量YY最多需要A的量YY由A“顺推”D(A净增重N)用“乘法”D最多增重的量YN(1/5)3YD至少增重的量YN(1/10)3Y(2)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例如,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2.食物网能量的“最值”计算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需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3.具有人工能量输入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人为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从上一营养级流入的能量。如求第二营养级至第三营养级传递

8、效率时,应为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包括人工输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人工输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00%第二步研析典例,突破方法,举一反三【典例】(1)若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11,将此食物结构改为41,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则调整后可供养的人口是前者的倍。(2)若植物向动物及向人提供的能量比例由11调整为14,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则调整后供养的人口是前者的倍。审题指导解析(1)若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11,如下左图,共需植物性食物的相对值为55;如果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是14,则共需植物性食物的相对值是2

9、8(如下右图)。前者对食物的消耗量是后者的1.96倍,这也就说明后者可供养的人数是前者的1.96倍。(2)设植物能量为M,则调整前,人所得能量为:M10%M(10%)2,调整后人所得能量为M10%M(10%)2,则调整后调整前为/1.49,即调整后供养的人口是调整前的1.49倍。答案(1)1.96(2)1.49【典例2】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1)。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解析(1)因顶

10、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103kJm2a1),流入肉食动物的总能量0.250.055.12.17.5(103kJm2a1),又因为有机物输入为5(103kJm2a1),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7.552.5(103kJm2a1)。(2)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植食动物)的能量2.50.59416(103kJm2a1),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2.516100%15.6%。(3)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6214(103kJm2a1),第一营养级的能量1437023110(103kJm2a1),则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4

11、110100%12.7%。答案2.515.6%12.7%第三步对点强化,思维建模,成就高考1.(2019天津和平区期中)如图是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鹰若要增加20 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量()A.900 gB.500 gC.200 gD.600 g解析当能量传递效率为最大值即20%时,消耗的植物量最少。鹰经兔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2/5)20%20%200 g;鹰经鼠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2/5)20%20%200 g;鹰经蛇、鼠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1/5)20%20%20%500 g,共计消耗植物量为200200500900 g。答

12、案A2.如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 xB.y25ax5xC.y20ax5xD.y10ax10 x解析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答案C3.(2018衡水调研卷)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草的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做到。(2)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13、,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3)若蛇的数量锐减,则猫头鹰的数量一般会,其原因是。(4)若蛇取食蟾蜍和鼠的比例为12,蛇增重a(单位:kg),最多需要消耗生产者b(单位:kg),则a和b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表示为。解析(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3)若蛇数量锐减,猫头鹰的数量会增加,原因是蛇减少后,猫头鹰会捕食大量的鼠,食物链缩短,能量散失减少,更多能量流向猫头鹰。(4)已知高营养级生物量求低营养级生物量,若消耗生产者“最多”传递效率

14、按10%计算,则a(10%)3a(10%)2b,即b400a。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2)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3)增加蛇的数量锐减后,猫头鹰会大量捕食第二营养级的鼠,食物链缩短,有更多的能量流向猫头鹰(4)b400a亮剑高考21生态系统的功能(时间:15分钟)规律方法1.巧辨碳循环模式图解读先找双向箭头,双向箭头两侧分别是大气中CO2库和生产者,有多个箭头指进去的是大气中CO2库(C)。2.弄清能量流动的去向解读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路一般有3个,自身呼吸作用消耗(a)、流入下一营养级(b)、被分解者分解利用(c);若定时分析,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路有4个,即还有未被利用的能量

15、(d)。方法体验1.(2019黑龙江实验中学开学考)如图是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生产者是图中的AB.图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碳在B、C、D、E、F之间,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D.若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解析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生产者,A错误;C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供植物利用,因此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B为三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F为初级消费者,碳在B、C、D、E、F之间即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C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也是碳循环

16、的途径之一,需补充完整,D正确。答案A2.(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末)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都是双向的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A正确;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错误;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C正确;信息传递可以发生

17、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都是双向的,D正确。答案B3.(2019安徽黄山八校联考)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生产者同化量往往小于消费者的同化量B.图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消费者的同化量往往大于生产者的同化量,A正确;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则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正确;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

18、获得能量,其他营养级生物通过捕食获得能量,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没有能量进入下一个营养级,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利用相关营养级的同化量计算,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D正确。答案C4.(2019江西临川二中期中)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从上个营养级流入的能量数/(kJm2a1)呼吸消耗的能量数/(kJm2a1)第营养级501.2第营养级141.079.1第营养级15.913.2第营养级0.90.5分解者221.7192.6A.该生态系统从第营养级到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66%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786.6

19、 kJ/(m2a)C.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解析分析数据可知,从第营养级到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0.9 kJ/(m2a)15.9 kJ/(m2a)100%5.66%,A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但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无法确定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B错误;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C正确;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因为有土壤条件,甚至还有繁殖体,所以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正确。答案B5.(2019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C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