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共15页)_第1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共15页)_第2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共15页)_第3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共15页)_第4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共1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9华谊专利(zhunl)原文共沸精馏(jn li)提纯丙烯酸的方法(fngf)申请号: 03116260.6申请日:2003年4月9日申请人:上海高桥石化丙烯酸厂 发明名称: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说明书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丙烯酸提纯方法,使用四氯乙烯单-共沸剂或四氯乙烯、芳香烃复配共沸剂,在采用并流喷射塔板的脱轻塔内,共沸精馏脱除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醋酸。该工艺方法具有较高的脱水率、脱醋酸率及较低的丙烯酸带出率,并通过共沸剂返回塔釜的方法控制塔釜共沸剂含量,以保持塔釜操作温度在较低范围之内,从而降低丙烯酸的聚合倾向,减少丙烯酸的损耗,延长生产周期。权利要求书: 1

2、.一种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含有C1-4卤代烯烃的共沸剂,在蒸馏塔内共沸精馏脱除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和醋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卤代烯烃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或三氯丙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卤代烯烃是四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卤代烯烃共沸剂还包括芳香烃溶剂,所述C1-4卤代烯烃与芳香烃溶剂的重量比为1:50至50:1,所述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重量比为2:1至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

3、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 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5:1至3.5:l。 6.如权利要求(yoqi)4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卤代烯烃(xtng)与芳香烃溶剂的重量比为1:20至20:l。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tchn)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卤代烯烃与芳香烃溶剂的重量比为1:lO至10:l。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溶剂选自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卤代苯。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溶剂是甲苯。

4、 lO.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精馏塔采用塔顶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及提馏段,使塔釜共沸剂含量在1530重量范围。说 明 书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使用含有C1-4卤代烯烃的共沸剂,在蒸馏塔内共沸精馏脱除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和醋酸。所述共沸剂还可以包含芳香烃来构成复配共沸剂。技术背景 采用丙烯氧化法制得的粗丙烯酸水溶液,其中丙烯酸浓度为3560重量,一般除了含有醋酸、甲醛、丙烯醛、丙酸、丙酮、马来酸及糠醛等杂质外,还含有丙烯酸二聚物等副产物。由于氢键强度强,造成脱水困难。而且丙烯酸极易发生自聚现象,造成收率下

5、降。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和共沸脱水法等方法来提纯丙烯酸水溶液。 溶剂萃取法的第一步是以有机溶剂萃取丙烯酸水溶液中的丙烯酸,可使用的溶剂很多,一般对萃取溶剂的要求是在丙烯酸中化学性质稳定、萃取选择性好、对水和副产物的溶解度低等特点。目前常用的包括: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醋酸酯类,如乙酯、丙酯、丁酯、异丁酯等:高级酮类,如二异丁酮、甲乙酮等:氯化烃类:醚类,如异丙醚、甲基苯基醚等,或其混合物。溶剂萃取法多采用五塔流程,包括萃取塔、回收塔、分离塔、醋酸塔、产品塔。 共沸脱水法作为提纯(tchn)丙烯酸的典型方法之一,通常采用可与水共沸精馏的有机溶剂(称其为共沸剂)使水脱水精馏,而后通过

6、精馏进一步分离醋酸的方法。可用单个蒸馏柱同时分离两种成分(称其为“单柱法”)和用各自(gz)的蒸馏柱分离这两种成分(称其为“双塔法”)。 双塔法中,水和醋酸分别用蒸馏柱分离。第一步涉及的为脱轻塔,即利用共沸剂与水、共沸剂与醋酸共沸的性质,用共沸精馏的方法,将水和多数醋酸从塔顶蒸出。利用共沸剂与水的不溶性,在受液槽中静置分层,使两者分离,共沸剂循环利用。第二步涉及醋酸分离装置,醋酸可以(ky)从分离醋酸的蒸馏柱回收。目前常用的共沸剂包括: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脂族烃,如庚烷、环己烷等:酮类,如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丙基酮等:醚类,如二丁基醚、异丁醚等;酯类,如醋酸丁酯、醋酸丙酯、丁酸乙酯等。探

7、索新的,具有较高脱水率、脱醋酸率及较低丙烯酸带出率的单一共沸剂或两种、两种以上共沸剂组成的复配共沸剂,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心。丙烯酸及其酯是一种带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拥有的乙烯基极易自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其中丙烯酸的聚合速度比丙烯酸酯类要快的多,由于聚合反应速度很快,又放出大量的热量,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温度是引发丙烯酸发生聚合反应的最常见因素,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聚合反应,聚合物发生的量就越大,因此在丙烯酸提纯的生产操作中平稳地控制在较低的温度下操作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控制塔釜共沸剂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是保持塔釜较低操作温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tgng)了一

8、种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含有C1-4卤代烯烃的共沸剂,在蒸馏塔内共沸精馏脱除(tu ch)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和醋酸。所述C1-4卤代烯烃(xtng)较好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和三氯丙烯。最好是四氯乙烯。所述共沸剂还可包含一定量的芳香烃,与C1-4卤代烯烃构成复配共沸剂。所述C1-4卤代烯烃与芳香烃的重量比在50:l至l:50范围,较好为20:l至l:20,最好为10:11:10。与C1-4卤代烯烃混合使用的芳香烃可选自选苯、甲苯、二甲苯或卤代苯等,优选甲苯。单一四氯乙烯溶剂与水形成共沸,共沸组成中四氯乙烯占84.2重量,水占15.8重量;单一四氯乙烯与醋酸形成共沸,共沸组成中

9、四氯乙烯占61.5重量,醋酸占38.5重量。以四氯乙烯作为共沸剂提纯丙烯酸水溶液时,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比需根据要提纯的丙烯酸水溶液的组成而改变。如丙烯酸水溶液的水含量为48重量,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比例约为2.7:1。单一甲苯溶剂与水形成共沸,共沸组成中甲苯占81.4重量,水占18.6重量;单一甲苯溶剂与醋酸形成共沸,共沸组成中甲苯占66重量,醋酸占34重量;采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溶剂做共沸剂的情况下,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之比随复配溶剂中甲苯四氯乙烯的重量比例变化而不同,可选的比例范围2:14:1.优选2.5:13.5:1。丙烯酸提纯装置采用的塔板具体可选用筛板塔板、双流动塔

10、板或波纹塔板,但国外公司多采用大孔筛板的结构,目前国内首创采用无填料并流喷射塔板、有填料并流喷射塔板、大孔筛板三种塔板结合的脱轻塔形式,以达到降低塔内压降,降低塔釜温度,降低塔釜丙烯酸聚合倾向,提高分离效率,延长生产周期,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在并流唢射塔板的提纯装置内,采用本发明共沸提纯丙烯酸的方法,以C1-4卤代烯烃为共沸剂或以C1-4卤代烯烃和芳烃复配共沸剂,在一定的芳烃卤代烯烃配比范围内,可实现丙烯酸提纯过程较高的脱水率、脱醋酸率及较低的丙烯酸带出率。同时将脱轻塔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或提馏段,控制塔釜共沸剂浓度在15重量-30重量,塔釜温度可维持在82-85,从而减轻塔底丙烯酸的聚合倾向,

11、减少丙烯酸的损耗,延长生产周期,提高整个提纯系统的生产能力。附图(f t)简述图l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在双塔系统(xtng)中提纯丙烯酸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fngsh)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丙烯酸提纯方法,采用C1-4卤代烯烃作为共沸剂或C1-4卤代系统与芳烃混合物作为复配共沸剂,进行丙烯酸水溶液脱水、脱醋酸,不仅在共沸剂体系的选择上获得突破,在脱轻塔的工艺流程上也采用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或提馏段的新工艺流程,达到降低塔底操作温度的目的。附图l是实施本发明的流程图,含丙烯酸约35重量-60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经管线1进入丙烯酸脱轻塔Cl,脱轻塔精馏段采用有填料的并流喷射塔板,塔顶液经管线2分为回流液

12、4、采出液3,其中从回流管线4引出部分回流液经管线5进入脱轻塔Cl的塔釜或提溜段,具体进料位置可视工艺条件要求而定。塔顶水相中 丙烯酸的含量应2重量,多数的醋酸应随水一同排出。C1塔釜液经管线6进入脱醋酸塔C2,塔釜液中水含量O.5重量,共沸剂含量维持在一定浓度可保持塔釜较低的操作温度。共沸剂可由管线11加入脱轻塔。C2塔顶采出液经管线8返回Cl进料管线1,其中含有4重量-6重量的醋酸,塔釜液控制醋酸含量O.3重量,经管线10流入产品塔。为实现本发明的创新目的,关键技术是共沸剂使用了卤代烯烃单一溶剂或卤代烯烃-芳烃复配的混合溶剂,通过选用此共沸体系,可以达到脱轻塔较高的脱水率、较高的脱醋酸率及

13、较低的丙烯酸带出率。其中芳烃可选用苯、甲苯、二甲苯及卤代苯等,优选甲苯,卤代烯烃可选用三氯乙烯、三氯丙烯、四氯乙烯等,优选四氯乙烯。现以四氯乙烯与甲苯为例,进行溶解程度实验。由于四氯乙烯的相对密度为165.82,甲苯的相对密度为92.13,在复配溶剂的配制过程中,随甲苯四氯乙烯比例的变化,复配溶剂的比重也随之变化,具体配比及现缘见表1表 1甲苯四氯乙烯水现象重量(g)50 510上层:复配溶剂:下层:水:分层明显501510上层:复配溶剂:下层:水;分层明显5020lO甲苯-四氯乙烯-水形成混浊液,不分层50 2510上层:水;下层:复配溶剂:分层明显由表1可知(k zh),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溶

14、剂的复配比例在10:110:3,复配溶剂的相对密度在100以下,可与水分层,且分层明显;复配溶剂的复配比(pi b)例在10:4时,复配溶剂的相对密度接近或等于100,与水形成三元混浊液,不分层:复配溶剂的复配比例在10:5,甚至四氯乙烯占多数比例的情况下,均可与水分层,溶剂相在下层,且分层明显。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复配共沸剂的配比范围从理论上可选:甲苯 四氯乙烯,+:ll:+。,优选范围(fnwi):50:11:50,但应避开形成三相混浊液的比例范围。单一溶剂或复配溶剂作为共沸剂的效果优劣,具体可采用脱水率、脱醋酸率及丙烯酸带出率来衡量。以脱醋酸率为例,脱醋酸率即为塔顶排出液中醋酸的质量与进

15、料中醋酸质量的比。脱水率、脱醋酸率越高,丙烯酸带出率越低,则表明该溶剂作为共沸剂的优越性越强。在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在同样的温度、压力情况下,单一芳香烃溶剂、单一卤代烯烃溶剂或芳烃卤代烯烃在不同复配比例下的混合溶剂,都具有不同的脱水率、脱醋酸率及丙烯酸带出率。以脱醋酸率为例,芳香烃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甲苯,单一甲苯溶剂脱醋酸率为35重量-4l重量,卤代烯烃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四氯乙烯,单一四氯乙烯溶剂的脱醋酸率在48重量-51重量,而不同甲苯四氯乙烯配比的复配溶剂的脱醋酸率普遍较高,在52重量-60重量之间。但几种溶剂的脱水率均较高,都在99.75重量以上。作为丙烯酸水溶液共沸精馏的共沸剂,四氯乙

16、烯是目前该领域的首次选用,作为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其优越性不言而喻。芳香烃卤代烯烃复配的混合溶剂作为共沸剂的使用在丙烯酸水溶液分离领域也属于首创,其不同配比情况下所具有的较高脱水率、脱醋酸率绝不仅仅是芳香烃、卤代烯烃两种溶剂简单混合所能达到的,选择合适的复配比例也成为本发明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因此,复配共沸剂中芳香烃与卤代烯烃之比优选为50:11:50,更好为20:ll:20,最好为10:1-l:10。本发明在工艺流程上采用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或提馏段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工艺为了(wi le)降低塔釜操作温度而采用加大回流以提高塔釜共沸剂浓度的方法,从而减轻了整塔的操作负荷,从另一方而达到降低塔底

17、温度,延长生产周期,提高处理(chl)能力的目的(md)。下面,通过具体装置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必须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配比的共沸精馏操作。实施例l: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第15层塔板。该塔装有30层塔板,塔内径330001lm,其中精馏段采用12块并流喷射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四氯乙烯,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四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7:1。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1的塔顶温度50、塔底85、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1.29重量

18、,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9重量,醋酸2.68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28重量,丙烯酸98.92重量。实施例2: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一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20: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3:1。在本实施(shsh)例操作过程中,C1的塔顶温度45C、塔底84.5、塔顶压力(yl)14KPA。采自管线(gunxin)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1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7重量,醋酸2.41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

19、22重量,丙烯酸99.12重量。实施例3: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10: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9:l。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1的塔顶温度45.5、塔底84.2、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l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8重量,醋酸2.26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0重量,丙烯酸99.18重量。实施例4: 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尊入脱轻塔

20、CI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3: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3:1。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1的塔顶温度47、塔底84.8、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82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7重量,醋酸2.57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1重量,丙烯酸99.18重量。实施例5: 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 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l:10),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

21、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9:1。在本实施(shsh)例操作过程中,C1的塔顶温度48、塔底85、塔顶压力(yl)14KPA。采自管线(gunxin)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85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7重量,醋酸2.3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8重量,丙烯酸98.95重量。 实施例6: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1:50),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8:1。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1的塔顶

22、温度49.5、塔底86.5、塔顶压力14 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2.22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9重量,醋酸2.49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9重量,丙烯酸98.9重量。 实施例7: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10: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比例为5.5: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2、塔底84、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1.6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34重量

23、,醋酸4 06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131重量,丙烯酸98.6重量。 实施例8: 将含有约58重量水、6重量醋酸、36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lO: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9:l。 在本实施(shsh)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5、塔底84、塔顶压力(yl)14KPA。采自管线(gunxin)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55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11重量,醋酸3_3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27重量,丙烯酸99.02重量。 实施例

24、9: 将含有约38重量水、4重量醋酸、5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一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10: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9: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5.2、塔底84.5、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57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85重量,醋酸1.66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28重量,丙烯酸99.13重量。 实施例10: 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第15层塔板。该塔装有3

25、0层塔板,塔内径33000mm,其中精馏段采用12块并流喷射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三氯乙烯溶剂,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三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比例为9: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1的塔顶温度43、塔底82、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gunxin)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36重量,来自管线(gunxin)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31重量(zhngling).醋酸3.58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32重量,丙烯酸98.88重量。 实施例ll: 将含有约18水、4醋酸、48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

26、比例50: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3: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4、塔底84.3、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60,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8,醋酸2.65,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5,丙烯酸99.02。 实施例12: 将含有约48水、4醋酸、48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l:20),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8:1。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

27、48、塔底85、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85,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7%,醋酸2.4,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39,丙烯酸98.98。 实施例13 将含有约38水、4醋酸、58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四氯乙烯溶剂,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四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5:l。 在本实施(shsh)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5、塔底84.5、塔顶压力(yl)14KPA。采自管线(gunxin)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0,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7,醋酸2.30,C2塔釜采出液含

28、醋酸O.25,丙烯酸99.08。 实施例14: 将含有约58水、6醋酸、36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第l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四氯乙烯溶剂,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四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2.9: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6、塔底85.5、塔顶压力14I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8,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5,醋酸2.58,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8,丙烯酸9S.89。 比较例l: 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在此条件下进行丙

29、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甲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3:1。 在本比较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4、塔底84.1、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8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1重量,醋酸3.2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25重量,丙烯酸98.98重量。 比较例2: 日本触媒株式会社申请的专利“丙烯酸制造中高纯度地精制丙烯酸的方法”(公告号:CN 1035175C:)中共沸剂采用甲基异丁基酮和甲苯的复配溶剂进行共沸精馏实验,将含有约30重量水、3重量醋酸、67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脱轻塔塔顶温度47,塔底温度98C,塔顶压力100mmI-I

30、g,塔顶水相中含丙烯酸0.5重量,塔底含水0.1重量,醋酸O.03重量,。而采用甲苯做共沸剂的实施例中,塔顶水相含丙烯酸5.8重量,塔底含水2.7重量,醋酸O.03重量。 比较(bjio)例3: 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申请(shnqng)的专利“生产(shngchn)丙烯酸的方法”(申请号:95115847)中共沸剂采用甲苯进行共沸精馏实验,将含有约43重量水、1.5重量醋酸、55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脱轻塔塔顶温度49C,塔底温度90,塔顶压力105 mmHg,塔顶水相中含丙烯酸O.1重量,塔底含水O.5重量,醋酸213重量。 比较例4: 将含有约48重量水、4重量醋酸、48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I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一甲基异丁基酮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1O:1),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3:1。 在本比较例操作过程中,Cl的塔顶温度43、塔底85.5、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1.17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38重量,醋酸3.07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_35重量,丙烯酸98.74重量。 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显然可以看出,当采用本发明进行丙烯酸水溶液提纯操作时,可有效地控制塔底在较低温度范围内操作,从而降低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