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与控制》第5章交通运行管理课件_第1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第5章交通运行管理课件_第2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第5章交通运行管理课件_第3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第5章交通运行管理课件_第4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第5章交通运行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五章 交通运行管理(2)2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 主要内容 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理原则 全无控制交叉口 主路优先(让路)控制交叉口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环形交叉口 渠化交通 3 一、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理原则 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标准及类型(1)按相交道路条数可分为三路交叉、四路交叉和五路交叉。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三路交叉口 五路交叉口 四路形交叉 4 一、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理原则 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标准及类型(2)按交叉形式可分为T形交叉、Y形交叉、十字形交叉、X形交叉、错位交叉、斜交错位交叉、上折腿式交叉和下折腿式交叉。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a. T形交叉 b. Y形交叉 c

2、. 十字形交叉 5 一、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理原则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d. X形交叉 e. 错位交叉 f. 斜交错位交叉 g. 上折腿式交叉 h. 下折腿式交叉 6 一、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理原则 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标准及类型(3)按渠化交通程度可分为简单交叉、拓宽路口式交叉和 渠化交叉。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a. 简单交叉 b. 拓宽路口式交叉 c. 渠化交叉 交通岛 7 一、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理原则 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标准及类型(4)按交通管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全无控制交叉口 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信号控制交叉口 环形交叉口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8 一、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

3、理原则 2、平面交叉口的管理原则交叉口是道路网中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是交通事故的“多发源”。 (1)减少冲突点 单行线、禁止左转弯、对特别拥挤的交叉口禁止左、右转。(2)控制相对速度严格控制进入交叉口的速度;控制合流角,一般小于30o。(3)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重交通流是指较大交通流量的交通流(干道或主干道上)。在轻交通流方向上设置让路标志;延长在重交通流方向上的绿灯时间。 (4)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5)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9 一、平面交叉口分类及管理原则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直行和右转合用车道分向行驶车道公交线路专用车道10 一、平面交叉口

4、分类及管理原则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左转弯待转区线左转弯导向线11控制相对速度几何条件、物理条件12平交路口交通流运动路径太接近或者重叠时,对交通安全与畅通非常不利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13平面交叉口面积过大冲突区域也会很大,不利交通安全14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2、平面交叉口的管理原则交叉口是道路网中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是交通事故的“多发源”。 (1)减少冲突点 单行线、禁止左转弯、对特别拥挤的交叉口禁止左、右转。(2)控制相对速度严格控制进入交叉口的速度;控制合流角,一般小于30o。(3)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重交通流是指较大交通流量的交通流(干道或主干道上)。在轻交通流方

5、向上设置让路标志;延长在重交通流方向上的绿灯时间。 (4)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5)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15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1、基本概念定义: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因其流量较小,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特点 : 通常无明显停车线 应保证良好的视距 靠驾驶员直接视觉判断让路或通行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 基本概念 视距三角形 冲突与通行规则 设置信号灯的临界流量 16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2、视距三角形必要性:全无控制交叉口通常没有明确的停车线,在车辆到达交叉口时,驾驶员将在距冲突点一定距离处作出决策,或减

6、速让路,或直接通过,驾驶员所做出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接近交叉口前,对横向道路两侧的通视范围,该范围可用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的方法确定。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17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2、视距三角形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视距三角形示意图无法发现对方18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人行道的车道上,而对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靠近路中线的车道。19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单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在单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

7、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其右边的车道上;而对右侧进入 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其左边的车道。20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畸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对于畸形道路交叉口,可以将其看为常规双向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其右边的车道上;而对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其左边的车道。畸形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21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2、视距三角形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S停交叉口引道上的车辆驾驶员从感到危险时刻起做出刹车反应,直至车辆停止不致发生冲突为止的距离(m); V 行驶车速(km/h); t 驾驶员反应时间(s),反映时间取1s

8、 ; 停车后的安全距离(m),车速为60km/h时, 取2米; 车轮与路面的附着系数; i 道路纵坡。在多车道的道路上,视距三角形的画法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22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3、无控制交叉口的冲突与通行规则冲突:当一辆车到达停车线时,如果在交叉口内有别的车辆正在行驶,致使该车辆减速等待,不能正常通过交叉口,这便是一个冲突。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23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3、无控制交叉口的冲突与通行规则车辆安全通过的必要条件: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tEA=tEF+h+tF-tA 式(1) tEF ;tEA前、后车进入交叉口的时刻; tF ;tA前、后车从停

9、车线到冲突点的行驶时间(s); h最小冲突时距(s)。 设H=h+tF-tA于是式(1)可化为 tEA=tEF+H 称H为安全冲突时间。 前车后车停车线停车线htAPctF24 二、全无控制交叉口 3、无控制交叉口的冲突与通行规则无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规则: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 支、干路不分时(总原则:先到先行) 非机动车让机动车 非公共汽车、电车让公共汽车、电车 同类车让右边没有来车的车先行 相同方向同类车,左转让直行或右转车 有主次之分时支路让干路车先行车辆通行没有交通信号或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交叉路口,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相对方向行驶的

10、右转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如相交道路有主次之分则支路车让干路车先行。25 三、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1、为什么要采用交叉口主路优先的控制方式?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之所以要采用交叉口主路优先的控制方式,是基于如下背景的:全无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是较小的,即使流量增加,延误增加也有限。但鉴于安全性考虑,使得全无控制交叉口在低流量时就要求加以管制,有无控制立刻变成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延误将明显增加。较好的措施是在这两种控制方式之间,考虑一种过渡形式的控制,若能采取某种交通标志的控制措施并有效实施之,则既能解决安全问题,又不会导致太多不必要延误的增加,将是比较理想的,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就能很好的满足

11、这种要求。26 三、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2、停车让行标志控制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规定主路车辆通过交叉口有优先通行权,次路车辆必须让主路车辆先行。包括单向停车控制和多向停车控制。停车让行标志27 三、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3、单向停车控制进入交叉口的次路车辆必须在停止线以外停车了望,确认安全后,才准许通行。单向停车控制适应的情况:与交通量较大的主路平交的次路路口 次路路口视距不太充分,视野不太好 主路交通流复杂,或车道多,或转弯车辆多 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28 三、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3、单向停车控制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视距条件很差; 特殊道口铁路等 29 三

12、、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4、多向停车控制又称多路停车,各路车辆进入交叉口均需先停车后再通过,其中多为四路停车。其标志设在交叉口所有入口的右侧。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设置依据:适合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由于投资困难,可采用多路停车作为临时性措施,直至改用信号灯控制为止。 12个月内有5起或更多起直角碰撞或左转碰撞车祸事故的记录。 当超过规定的最小流量时,可采用多路停车控制。30 三、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5、让路标志控制又称减速让行控制,指进入交叉口的次路车辆,不一定需要停车等候,让主路车辆优先通行,寻找可穿越或汇入主路车流的安全“空档”机会通过交叉口。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减速让行标志31

13、 三、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6、交叉口控制方式的选择上海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范(DGJ08-96-2001),在平面交叉口规划阶段根据道路网规划的相交道路类别选择交叉口的“应用类型”(即控制类型)的规定见表5-11。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2 四、现代环形交叉口最先由英国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与传统环形交叉口不同的是,现代环形交叉口克服了传统环形交叉口的固有缺陷,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1)环内车流优先通行,入环车流必须让行于环内车流;(2)交叉口进行渠化。1、概述环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的一种重要型式。交通特点:进入交叉口的不同交通流,只允许

14、按照逆时针方向,绕中心岛作单向行驶; 交通运行以较低的速度合流并连续地进行交织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分流驶出。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3 四、现代环形交叉口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4 四、现代环形交叉口2、分类根据交叉口占地面积、中心岛的形状和大小、交通组织原则等因素的不同,可将环形交叉口分成三种基本型式: 普通(常规)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包括交织路段,中心岛直径大于25m; 小型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中心岛直径约为425m; 微型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中心岛直径小于4m。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5 四、现代环形交叉口3、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条件各交汇

15、道路进入路口的左转弯交通量所占比例较大。 四条与四条以上道路相交的路口。 各条路进入环交路口的交通量大体相等的地点。 在相邻路口比较接近而交通量又较大时,同时采用信号灯控制排队车辆一次绿灯不能通过的交叉口。 车种单纯的郊区干道交叉口。城市的边缘联结公路与城市道路分散入城的车流处。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6 四、现代环形交叉口4、环形交叉口优缺点优点 消灭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车辆可以连续行驶 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美化城市 。缺点 占地面积大 车辆绕行距离长 增加行人步行距离 增加修建和运营费用 所有出入常规环形交叉口的车辆均需通过交织段上的唯一交织点,因此,通行能

16、力受到交织段的限制,同时,不能通过增加进口道的条数或环道的宽度来提高通行能力。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7 四、现代环形交叉口5、通行能力改善措施 环交的通行能力很低,在小时流量小于2000辆时,一般不会堵车。一旦超过这个数值,很快就会引起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 。按照先行原则,采取规定入环车让环内车先行的交通规则 。在环形交叉进口道上设置停车标志的方法,把环道内的自由交织改为有组织的交织运行,从而使环道上有条件以多股车流交织,通过增加进口道条数来提高常规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8 五、渠化交通1、基本概念定义:设置交通标线、标志和交通岛等,把不同行驶方向和速度的车辆

17、划分车道行驶,使行人和司机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驶的方向,避免车辆相互侵占车道和干扰行车线路,从而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提高行车安全程度,称为渠化交通。 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39 五、渠化交通2、渠化交通基本作用分离交错的交通流,保证交通流的合流、分流的正常角度。 限制过大的交叉区域并为左转弯、右转弯和交叉车辆提供安全避让场 所,保护其它交通流。为设置交通信号、标志、照明等提供适当的位置并美化道路。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分割交通流40 五、渠化交通3、基本方式和手段采用时空分离法 时间分离法 通过对路口进行信号控制,按一定次序给予各个方向的车流通行权以通过路口。空间分离法 通过在路口建立

18、交桥或对路口进行交通渠化以使车流互不干扰地通过路口。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分割交通流41 五、渠化交通4、渠化交通示例交通岛,是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分中心岛、导流岛和安全岛。中心岛,是设置在平面交叉中央的圆形岛。导流岛,是将车流引向规定行进路线而设置的异形小岛。安全岛,设置在路口车行道中间,供行人横穿道路临时停留用。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42 五、渠化交通4、渠化交通示例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中心岛导流岛安全岛43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15m44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45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46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

19、交通管理47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48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49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交叉口拓宽前 绿化带后移 物理拓宽 进出口增加车道 进口阶梯线 导流候驶区设置50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交叉口拓宽后51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改造前-问题? 52 五、渠化交通5.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改造后 53 一、快速道路定义与特征1、定义利用分离的车行道往返行驶交通的道路。车行道用中央分隔带分开,与其他任何铁路、公路不允许平面交叉,禁止从路侧的任何地方直接进入公路,禁止汽车以外的任何交通工具出入。2、特征具有高标准线形、设有中央分隔带、全封闭、出入口部分或全部受控制、行驶车速受限制、相交道路全为立交的道路。5.5 快速道路交通管理54 二、快速道路主要交通问题交通拥挤 交通事故 交通延误 交通噪声 5.5 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中国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55 二、快速道路主要交通问题5.5 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交通拥挤产生的两大原因:(1)常发性问题 交通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