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六讲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课件_第1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六讲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课件_第2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六讲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课件_第3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六讲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课件_第4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六讲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讲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霍布斯洛克法治社会契约分权宪政自然法财产权君主专制思考英国缘何成为宪政的故乡?英国革命具有哪些特点?英国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是什么?英国革命时期都有哪些政治派别?各自的主张如何?英国缘何成为宪政的故乡?英国君主制集权程度高;英国贵族阶级较为开放;“大宪章”开创了依法限制王权的传统;等级议会增加了限制王权的实质内容;胡克倡导法治:君权必须服从法律;柯克提出君权仅限于行政权力。第一节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一、社会背景宪政传统深厚;社会结构改变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产生;阶级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宗教冲突加剧;政治斗争相对保守新旧势力达成妥 协,确立君主立宪制。二、

2、政治思想的特点财产权问题是出发点和归宿;国王与议会关系是中心内容;限制王权、君主立宪是核心主题。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贡献: 摧毁了封建神权对知识的垄断,建立了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观念体系; 财产权成为了斗争的核心,私有制被确认为不可动摇的社会基础; 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为思考新的政治模式提供了天然的参考。三、各派主张保皇派菲尔麦;长老派查理一世、劳德;独立派弥尔顿、哈灵顿;平均派利尔伯恩;掘地派温斯坦莱。菲尔麦的政治思想罗伯特菲尔麦(1588-1655),保皇思想的重要代表。著作: 1.先祖论,一出版即轰动一时,成为当时统治者趋之若鹜的时尚学说; 2.对亚里士多德中关于政府形式论述的探讨; 3.有

3、限的混合君主制的无政府状态。菲尔麦从“人类不是天生自由的”这一论断起始为君主制辩护。菲尔麦没有从历史或经验出发,而是一味地引圣经和创世记为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论据,把上帝创造亚当看成是一切原始权利的赠予; 亚当拥有统治其妻子、儿女的天然权利,而社会和国家起源于家庭这一自然的过程。家庭里的权利自然而然地延伸为政治的权力,一家之主也就成了国家的主人; 亚当无疑是唯一正宗的人类始祖,集父权、王权于一身,菲尔麦以此来证明王权的神圣起源和专制的必然性。 “父权”或“父亲身份的权利”和“王权”是同一的; 人生来就隶属于自己的父母,是不自由的,更不可能有权利通过普遍的同意选择君主或政府;亚当的后继者们,继承了父

4、权也继承了基于父权的统治权;这种权力是高于法律之上的; 王权和继承者的王权和继承者的权力不变。简评菲尔麦的学说是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的翻版; 之所以流行,一方面迎合了当时在位的统治阶级急于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理合法依据的急迫心情;另一方面他仿照了当时资产阶级学者从“自然状态”为逻辑起点推演政府起源的方法,他从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圣经、创世记从头说起,探讨主权的源头,所以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混淆了“父权”和“王权”这两个不同起源的权力来源; 洛克驳斥了菲尔麦,在分离“父权”和“王权”的过程中洛克实际上建立了起自己学说的轮廓。 弥尔顿的政治思想 约翰弥尔顿(1608-1674),英国著名的诗人、

5、政论家,出生于一个清教徒家庭,家境富裕,他的作品充满了清教徒的道德,同时也充满了对古代文化、英国文艺复兴和民间创作热爱。著作:论出版自由,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申辩、论基督教教义以及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主要思想弥尔顿的政治主张基本上是针对当时的事件提出的,缺乏系统性,但不乏真知灼见。主张建立没有国王、上议院的议会主权的共和制;主张在选举中议员必须由绝对自由的人民选举产生,但议员必须是有产者;为了防止最高议会的专权,提出了地方自治,成立地方议会,形成对最高议会的制约机制。弥尔顿的自由学说论出版自由至今仍是对思想自由的经典论述。自由、财产、生命是人们的自然权利,其中自由最可贵;自由包括出版自

6、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婚姻自由等等,这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使命;批判当时出台的出版管制法。1.历史角度,“古代一切法度清明,珍视书籍的国家,都不会采用这种许可制的办法” ;2.理论角度,强调善恶同体,只有经验过恶的教训,才会更珍视善的果实,上帝赋予人理智就是叫他有选择的自由,“因为理智就是选择”;3.经验层次,检查员的素质和精力无以保证管制法的可行性。“让我有自由来认识,发抒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弥尔顿语) 哈林顿的政治思想生平: 詹姆斯哈林顿(1611-1677)出生于英国一个土地贵族的家庭,从小熟读古希腊罗马史,早年对荷兰和威尼斯的贵族政体颇感

7、兴趣,但英国内战爆发后,他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 哈林顿本人在感情上与国王查理一世相契甚厚,但理智使他著文反对王政,对共和国的缔造者克伦威尔搞独裁专制。共和事业失败后,他被捕入狱,因病获释,晚景凄清。代表作:大洋国哈林顿的主要思想产权理论产权是一切国家的基础”;(产权“就是对土地金钱或商品的所有权”詹姆士哈林顿:大洋国,何新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p.10)国家的性质是由产权的均势或地产的比例来决定的;拥有治理国家权力的人必然是那些在国内维持适当的产权均势的人来治理的。哈林顿的产权理论对霍布斯形成了直接的威胁。霍氏之所以强调主权的至高性是因为他相信契约没有权利的后盾将是无效的,而

8、哈林顿则毫不客气地指出霍氏只看到了表层,而没有看到权力背后的基础其实是利益关系,即产权的均势态势。国家的形式、政府的治理无一不从此处得到保障,所以无须借助无限大的专制权力,只要合理安排好产权的均势就可保证契约的有效性。理智利益政府形式的选择“理智就是利益”大洋国,p.21三种理智:个人的理智即个人的利益;国家的理智即君王的利益、贵族的利益或人民的利益;全体或人类的理智即人类的利益;人们选择民主政府是因为利益关系的转变;民主政府的利益最接近人类的整体利益,那么民主政府的利益就必然最接近于人类理智;曾赞成过贵族政体的哈林顿在进行了利益的权衡之后,认为“少数人的智慧可以是人类的光明,但少数人的利益却

9、不是人类的利益,也不是共和国的利益”。大洋国,p.25政体选择混合君主制和共和制;政府组成和治理;政府由两方面组成:内在或心灵的素养和外表的或财富的条件。前者产生权威,而后者产生权力。一个政府如果能在治理中兼顾两者则是最完美的;共和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达到。议会民主制。两院制,权力分立并制衡;上院由每年收入100-2000镑的人担任,下院由年收入在100镑以内的人组成;上院提案但不能抉择,下院可以通过或否定但不能讨论,两院形成制衡;议员和执行管理不能实行终身制,必须每隔两年轮流去职,再进行补充选举。这一方法被美国宪法所吸纳。萨拜因对哈林顿的评价:同时代的政论作家中唯一觉察到政府无论在其组织

10、结构上还是在其工作上都取决于社会和经济的力量的现实,“他把为数惊人的设想都纳入其中(大洋国),而这些就是成为后来被认为是开明政府的象征”(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刘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p.568)温斯坦莱的政治思想生平:杰拉德温斯坦莱(1609一约1652):出身于英兰开夏,曾在伦敦学过生意,开过一个铺子,后因内战而破产。只得靠替人放牲口为生,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穷苦人的生活;1640年他参加了贫苦农民在圣乔治山垦荒的活动,并成为掘地派的领袖;1649年英国共和国成立以后,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发表了大量论战檄文和小册子、书籍,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著作:真正的平均派举起的旗帜、英国

11、被压迫的穷人的宣言、给费尔法克斯关系阁下及其军事会议的信、给议会和军队的新年礼物以及自由法。自由法被称为与乌托邦、太阳城齐名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巨著。主张统治者所宣称的所谓天经地义的土地所有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都是不正义的,他们是靠压迫、偷窃、杀戮的方法获取了财富和权力;认为上帝即理智,“上帝创造了土地,让土地成为共同的财富”(美温斯坦莱文选,任国栋译,商务印书馆,2019,p.5页);男人、女人都是平等的;土地应成为一切人共同财富的基础。自由法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他的平均地产的思想,并规划了一个人人平等、自由、幸福、美满的理想社会的图景。 简评:温斯坦莱对财产私有制的抨击远远突破了英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12、特别是他提出的许多观点,如真正的自由是使用土地的自由,理想社会的基础是平均地产,消灭剥削等都是振聋发聩的,代表了最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心声,在英国内战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客观上也说明了人类历史漫长的进程中,私有制的发展在近代已达到了顶峰;在自由法中提出的废除土地买卖,建立自由、和平的共和国的法律,等等此类建议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理念上还不够成熟,社会基础不够,技术上难以操作;关于所有制的思考成了思想家们苦思冥想的重要问题。虽然私有制被英国革命再次肯定,并被列入自然权利,但私有制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人类的理智已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既然能以理性为指导来为私有制唱赞歌,自然也能以理性为依据为私有制唱

13、丧歌,17世纪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第二节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 Thomas Hobbes,15881679,出生于英国南部维特夏郡的维斯堡镇,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15岁时霍布斯进入牛津大学深造,毕业后受聘为卡文迪什男爵儿子的家庭教师;一生未婚; 结交大量社会名人和大学者,如英国诗人和剧作家本琼生、诗人爱德华赫伯特、罗伯特埃顿等;1621-1625年,担任培根的秘书;从1610年到英国内战爆发前,曾三次游历欧洲,大陆文化特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起了他的共鸣;熟练掌握了拉丁文,大量阅读古希腊著作以及马基雅维利等人的作品;为欧几里德几何学原理中的逻辑方法所折

14、服;与伽利略一起讨论运动和宇宙学;与笛卡儿辩论物质第一性原理;涉猎广泛,数学、物理学、光学、生理学、历史,文学等无一不通;1637年底,回国后,再次将精力集中于探讨社会政治问题;1640年,发表论政治体后逃往巴黎;1641年,完成论公民;1643-1651年,写作利维坦(Leviathan );1646-1648年,担任流亡的查理二世的数学教师;(霍布斯因与王党关系密切,所以在英国革命初期跟随一些旧贵族逃亡法国,并担任当时逃亡法国的威尔斯亲王(即后来的查理二世)的数学教师。)1651年,因利维坦激怒了保王党和法国天主教,逃回英国,受到克伦威尔的欢迎;1666年,伦敦大火后,过上了隐居生活;16

15、79年去世,享年91岁。近代政治学的阐发者;“现代人之父”;唯物主义者;借助几何学建立政治哲学体系的第一人。 著述:法律要旨;论公民(1642);利维坦(1651,代表作) ;论物体(1654) ;论人(1658) 。利维坦一出来即遭到了英国国内敌对双方王党派和议会派的共同指责。王党派认为霍布斯的唯物论、社会契约思想破坏了王权神圣的基础,而议会派则认为霍布斯主张的君主专制论是对旧政权的邀功;霍布斯曾得到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国王的垂青,甚至独裁者克伦威尔对他也礼遇有加,但朝野上下的指责使霍布斯一直处于惶惶不安之中,逃亡成了家常便饭;1666年伦敦发生大火,一些神职人员纷纷指责霍布斯和他的利维坦,认

16、为霍布斯所宣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正是大火的罪魁祸首,上帝为了惩罚而降罪于伦敦;霍布斯从此彻底脱离了英国政治的旋涡,隐居在卡文迪什家。他的著作利维坦虽然在英国被禁,但在国外却广为流传。霍布斯一生都处于不安和恐惧之中,这种情绪反映在他的思想中,使得保全生命成了霍布斯最关切的问题。利维坦简介利维坦是圣经中传说的一种力大无穷的怪兽,霍布斯用它表征国家,借此论证君权至上,反映了他对国家主权的倚重。利维坦 全书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人类”,主要阐述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即机械唯物主义和人性论。当外界物体作用于人的感官,有助于人的生命运动时,就会引起喜爱和快乐的感情;反之,就会产生厌恶和痛苦的感情

17、。前者被称为善,后者被称为恶。最大的善是保全生命,而最大的恶则是死亡。由此断言: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趋乐避苦,永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自我保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法则和动力。第二部分“论国家”是全书的主体。详尽论述国家学说。自然法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但它只具有道德上的、内在的约束力。而人的本性又是自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公共权力,自然法就无法实施,人们的和平和安全就没有保障。于是,人们便基于自然法相互订立契约,自愿放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把它交付给某一个人或由一些人所组成的会议。这样联合在一个人格中的人群就叫做国家。国家是掌握所有权力和力量的公共权力,是担当大家的人格的

18、“普遍的人格”。国家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无所不包的绝对权力。第三部分“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着重论述基督教体系国家的性质和权利。对基督教教义作了新的诠释,批驳传统神学的正统观点。同时,借助圣经的权威,批驳教权至上主义,抨击罗马教会和教皇对世俗政权的干预,提出王权高于教权、教权应当服从王权的主张。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主要分析人们愚昧无知、陷入黑暗的原因;同时揭露罗马教会腐败堕落的种种丑行劣迹,认为罗马教会是造成人间苦难、黑暗和战争的总根源。在以英文写成的政治学著作中,利维坦是最伟大的杰作,也许是唯一的杰作。我们的文明史仅仅可以提供少量著作能够在广度与成就方面与利维坦相提并论。 奥克肖特卢

19、梭(1712-1778)霍布斯之为人憎恶,倒不在于他政治理论中可怕和错误的东西,反而在于其中正确与真实的东西。 卢梭二、霍布斯的主要思想(一)国家学说自我保存、利己主义是基础;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自然法引导人们行为;国家由契约产生;国家是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国家的必要人性本恶,权势欲成为人类共有的普遍意向,欲望的驱使使人的激情常常凌驾于人的理性之上而不能自已;自然赋予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自私的本性和无止境的欲望,很容易造成两个人想获取同样的东西而不能同享的情形,于是彼此之间就成了仇敌,即所谓“人与人像狼与狼一样”;公共权力的缺失使人性的自私与争斗无限制地膨胀,“自然状态” 就是“每

20、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自然状态的特点平等;落后而悲惨;没有国家和法律;没有正义与不正义。自然状态的落后与悲惨在这种状况下,产业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其成果不稳定。因而地球上不存在文明,没有航运,也没有通过海运进口的商品;没有宽敞的楼群;没有移动和搬运沉重物品的工具;没有有关地球表面的认识;没有时间观念;没有文艺;没有通讯;没有社会,更糟糕的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无依,贫困潦倒,污秽不堪,野蛮不化,生命短暂失去。 (利维坦,第94-95页)自然权利与自然法自然权利指自然状态下的绝对自由;自然法即“理性所发现的诫条,或一般法则”;寻求和平; 共同放弃部分自然权利,约束自由

21、; 遵守诺言、知恩图报、正义、友爱、宽容、尊重、谦逊等等。 自然法的缺点:缺乏约束力。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因此,这种自由就是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合适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的自由。”(利维坦,第97页)自然法:和平信约总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内容: 1.寻求和平、信守和平以及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保卫自己; 2.让渡的权利必须与得到的权利相等; 3.履行信约; 4.顺应他人; 5.平等让利,分配正义; 6.秉公执法等。国家起源方式社会契约没有权力做后盾的和平信约是一纸空文;解决人类和平需求的唯一道路:彼此

22、放弃自我管理的权利,放弃的权利被授予一人或由一个集体来代表国家(社会契约)。我承认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并放弃我管理自己的权利,把它授与这个人或这个集体,但条件是你也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授与他,并以同样的方式承认他的一切行为。这一点办到之后,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称为国家。 利维坦,第131-132页 “人造国家”的提出破除了“神造国家”的迷信。在强调国家的人为性的同时,霍布斯也使国家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主权者与臣民最大的区别就是主权者不属于当初共同签约放弃权利的人群之列,所以他可以坐拥大权而不受任何限制。社会契约观念背后的原则自愿原则;平等原则;利益原则。 (二)主权学说主权强大而广泛

23、;主权的内容:(1)对臣民的生杀予夺权;(2)确定财产权;(3)司法权;(4)宣战媾和权;(5)甄选官吏权;(6)颁赐荣衔爵禄和奖赏惩罚权;(7)对学派、意见、书籍的管理权等。 主权至高无上;主权不可分割;主权不可转让;国家权力的专制性。主权者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权者,没有借口去反对主权者,否则就是不义;主权者不受前人的法律制约,也不受自己制定的法律的制约;主权者享有立法、行政、司法、言论监督等广泛的权力;主权者也无权转让自己的权力。主权者制定国法,以法律规范约束臣民的行为;军队指挥权必须掌握在最高统治者手里;欲治其行,必先治其言。像这样一种无限的权力,人们也许会觉得有许

24、多不良的后果,但缺乏这种权力的后果却是人人长久相互为战,更比这坏多了。人们今生的状况是不可能没有弊端的,然而任何国家之中最大的弊端却没有不是由于臣民不服从和破坏建立国家的信约而来的。不论是谁,要是认为主权过大,想要设法使它减小,他就必须服从一个能限制主权的权力,也就是必须服从一个比主权更大的权力。 利维坦,第161页(三)政体理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君主政体最好;不反对民主或贵族政体,只是反对对主权的分割、转让或贬低。而民主国家或贵族国家不可避免要形成对主权统一性、至高性的威胁。君主政体的优点:权力掌握于一个人之手,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可最和谐地融为一体;君主之下无阶级品位之差,君主可

25、以随时听取任何人的咨议;君主的决断除了受人性朝三暮四的影响之外,不会有其他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君主不会由于嫉妒或利益而自己反对自己,但议会由于个人利益的不统一会出现自己反对自己的情形,甚至导致内战。三种政体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权力行使的方式不同,保卫和平和安全的便利程度不同;反对法治,拒绝分权;极端的专制主义。(四)人民的权利与主权者的义务自由和国民的自由(经济自由和自我保存的自由)(首次倡导经济自由)自由必须遵守法律;自我保存是基本权利;主权者的义务:保护好政治权力;维护人民的安全和私有财产权;依据法律和平等原则统治。自由这一语词,按照其确切的意义说来,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这种障碍往往会

26、使人们失去一部分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力量。(利维坦,第97页)但当运动的障碍存在于事物本身的构成中时,我们往往就不说它缺乏运动的自由,而只说它缺乏运动的力量,像静止的石头和卧病的人便都是这样。(利维坦,第162-163页) 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人们有自由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利维坦,第164页)如果主权者命令某人(其判决虽然是合乎正义的)把自己杀死,杀伤、弄成残废或对外来攻击他的人不予抵抗,或是命令他绝饮食、断呼吸、摒医药或放弃任何其他不用就活不下去的东西,这人就有自由不服从。(利维坦,第169页)自我保存是基本权利自我保存的权利,是最基本的,也是臣民尽义务的前提。对

27、于主权者危及臣民生命的无理要求,个人有拒绝服从的权利,甚至抵抗也不能被称为不义;臣民的权利其实就是他们在进入政治社会后留存的自由。“留存的自由”就是在法律没有规定的一切行为中,人们有自由去按照理性的指导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主权者的基本职责是为人民求得安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主权者应尽的义务:主权者不得让渡自己的权力,以保持权力的完整;主权者要教育人民不要见异思迁,使人民正确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根据和理由,不要不尊敬或不服从主权者,甚至不能有不义的企图;主权者要制定良法,正确执行惩罚;要平等施法;要甄选良好的参议人员(指咨询人员)。所谓“义务”不过是国家存续的保证。 评 价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最大影响发生在对其他政治思想家身上,如斯宾诺莎、普芬道夫、洛克等一大批与霍布斯同时代的政治思想家,以及卢梭等后辈思想家;霍布斯赋予自然法明确、实在而丰富的内容,形成了近代第一个系统的自然法理论;霍布斯明确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论点,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奠定了基础;近代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所提出的“理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人人都具有平等的理性能力”为近代理性主义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政治的人性基础、国家的必要性、国家权力的范围以及个人自由的依据和内容等问题上的见解对现代自由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霍布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