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集体舞:逗牛_10484(共11页)_第1页
大班集体舞:逗牛_10484(共11页)_第2页
大班集体舞:逗牛_10484(共11页)_第3页
大班集体舞:逗牛_10484(共11页)_第4页
大班集体舞:逗牛_10484(共1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湖塘中心幼儿园区开放活动(2012.3)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c wei)的项链湖塘中心(zhngxn)幼儿园 陈翠设计(shj)意图: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然而,当幼儿学习数学时显得很被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数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既然学得枯燥,不如让它们不经意地融入到精彩的故事里,借助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根据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我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活动中通过数学和绘本的结合,由故事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观察小刺猬项链的排列顺序,学习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并尝试大胆地自编规律,让孩子在故事的海洋轻松地学习

2、。活动目标:1在绘本故事中,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规律排序。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活动准备:物质材料准备:绘本PPT、小动物项链图若干、穿项链材料若干幼儿经验准备:有按规律排序的经验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巩固间隔排序 1观看PPT第一段,了解故事大意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巩固间隔排序 “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它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小结: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豆子串起来,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二、大胆尝试,学习按规律排序 1观看PPT第二段,学习按规律接着往下排(1)“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

3、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像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2)交代操作要求 “小动物们齐动手,拣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它们各自的项链。”(3)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 “你帮助了谁?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动物们都带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2观看PPT第三段,尝试自编规律并排序 (1)过渡:看,大象也赶来了,看到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项链,好羡慕!可是它个子大,想要一条特别的项链。 (2)尝试自编规律,并按规律排序 “请你用小动物们采来的向日葵、喇叭花、萝卜帮大象穿一条特殊的、有规律的项链。”(3)展示、讲述操作结果 3经验(j

4、ngyn)提升,引发继续(jx)学习的愿望 “我也为大象(d xin)准备了一条项链,一起来看看有什么规律,还能怎样穿下去。”三、情感延伸,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1讨论: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都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项链,你帮助了小动物,你有什么感受? 2欢唱幸福拍手歌,感受快乐。小班音乐游戏我的身体湖塘中心幼儿园 李敏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处于懵懂时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自身开始。身体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在活动形式安排上,我考虑到了幼儿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的特点

5、,通过看、说、摸、跳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地感知、体验、表达,在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获得保护身体的粗浅知识。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2运用身体各部位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身体的重要性。3体验游戏的乐趣,萌发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已有初步的认识人体的经验。物质材料准备:10个呼啦圈,一块大布,每人一张拼图,三首奥尔夫音乐。活动过程:一、韵律导入,认知身体“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有脚、头、肩膀) “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它们,从头开始吧!”二、摸摸猜猜,学说儿歌过渡:“小朋友真棒,身体的各个部位:头、手、脚都协调地动

6、起来了。现在先请小朋友坐下,我们来玩个猜猜看的游戏。” 1.幼儿触摸,进一步认识身体。“这块大布下藏着一个人,我们来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 2.揭示人体部位名称,学说“我的xx”。 3.完整说儿歌。三、呼啦圈游戏,协调动作“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呼啦圈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听音乐(ynyu)(奥尔夫开始、停止的音乐。)玩游戏,适当(shdng)增加难度。四、模仿(mfng)想象,迁移经验 过渡:我们认识了身体的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你的身体平时都干些什么事,谁能表演一下?(洗脸、刷牙、打电话)1.模仿生活动作。 2.归纳提升保护身体的办法,升华爱惜身体、珍爱生命

7、的情感。中班创意美术:我和颜色宝宝做运动湖塘中心幼儿园 张萍设计意图: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水粉颜料颜色鲜艳,画面色彩分明,而水粉颜料拓印画既易于幼儿掌握,又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很乐于参与。本次活动以请幼儿让颜料在纸上任意地滚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运用图形进行拼贴,用弯折纸条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进一步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让幼儿在玩玩、学

8、学、贴贴等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2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2物质材料准备: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大小不同的黑色圆形、长方形;抹布;8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活动过程:一、唱唱跳跳,提升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随“健康歌”音乐进入教室。“你们都做过哪些运动呢?请大家互相说一说,做一做。”二、动手操作,学习流淌、拓印、粘贴。1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1)教师示范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线条的方法。(2)

9、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颜色自然流淌的方法。2学习利用钢丝球拓印形成色块的方法。(1)学习拓印。“钢丝球先要到另一种颜色宝宝(bo bo)中去跳一跳,然后再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最后把塑封膜盖上去压一压,现在两种颜色宝宝就在一起做运动(yndng)了。”(2)观察(gunch)感受盖上塑封膜后颜色的晕染美。3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1)欣赏小人的动态,动一动感受肢体的直与弯曲。(出示各种小人动态图)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小人在干什么?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2)幼儿尝试,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小结:贴小人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的小人在做什么运动,接着把头贴上,再贴身体,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把小人手和脚的

10、动作表示出来,再贴到身体上。每张纸上可以贴两到三个做运动的小人。 4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三、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大班绘本阅读:小老鼠的漫长一夜湖塘中心幼儿园 孙茹玉设计意图: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主要讲述了一只大老鼠帮助小老鼠克服恐惧,尝试独自入睡的故事。接近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实际 HYPERLINK /teachers/suibi/ t _blank 生活题材的绘本,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因此,我选择该绘本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选取书中部分

11、内容,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展开,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学习角色对话来理解绘本内容, 并以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让幼儿主动理解画面,感悟作品的情感。在不同声音的解读上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初听到风声的有针对性地导读到后面滴答声的自主阅读,逐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在每次声音释疑后鼓励小老鼠勇敢面对,让幼儿明白其实夜晚并不可怕,我们都能勇敢面对。活动最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让孩子领会故事内涵,逐步实现克服胆怯,独自入睡这一理想状态。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仔细观察画面,推理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 3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鼠妈妈为锻炼小老鼠勇敢

12、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活动准备: 自制PPT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意境,融入绘本 1根据已有经验,说说独自睡觉的感觉。 “哪些小朋友是自己一个人睡觉的?你们第一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一只小老鼠和我们一样上大班,今天也独自睡觉了,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2出示绘本封面二、欣赏画面,理解图意,讲述故事1.播放呼呼声,学习角色对话(1)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听着这么可怕的声音,小老鼠的心里怎么样呢?(2)大老鼠(lo sh)听到小老鼠的呼喊(h hn)声,会怎么(zn me)说呢?(3)大老鼠会同意吗?为什么?过渡:到底是什么声音呢,让我们看一看。你有什么方法来鼓励一下小老鼠吗?2

13、.播放呜呜声,师幼合作表演(1)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在干什么?(2)它会和大老鼠之间怎么说呢?(3)师幼合作表演过渡:小老鼠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床上,它多希望天可以早点亮起来呀!你再鼓励一下它吧?3.出示图片,幼儿猜测,生生合作表演(1)小老鼠在干嘛?它可能听到什么声音?(2)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又想跟大老鼠睡一起,它们之间又会怎么说呢?(3)幼儿互相合作表演角色对话(4)这一个晚上,小老鼠听到了几次奇怪的声音?过渡:都这么晚了,大老鼠怎么还睡呢?最后大老鼠有没有让小老鼠睡到自己的床上呢?让我们完整欣赏一下。三、完整阅读,领会内涵,克服胆怯1幼儿完整欣赏故事。2“是呀,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也会

14、这样帮助我们,他们也是一直爱着我们,在鼓励着我们。那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独自一个人睡觉了,就像故事里的小老鼠一样独立、坚强、勇敢。” 中班舞蹈:爱睡觉的加菲猫湖塘中心幼儿园 王永琴设计意图:“享受艺术、快乐成长”是我园的办园理念,我园中国舞课堂教学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舞蹈教学经验。通过小班一年的舞蹈学习,我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逐步增强,能初步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鉴于以上原因,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舞蹈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理解乐曲、模仿动作、掌握动作顺序以及愿意与同伴愉快地舞蹈。活动中我以“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

15、,体验舞蹈情趣”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的学习舞蹈。活动中,我一改以往教师片面追求舞蹈技能,一味进行枯燥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加菲猫的了解来探索、想象、模仿舞蹈动作,并愿意愉快地进行表演。从而体验舞蹈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活动目标: 1.自主模仿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完整连贯地舞蹈。2.学习提腰、松腰、转腰等动作要领,并愿意积极参与动作表演。3.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快乐。活动准备:前期知识经验准备:1.幼儿已有一些模拟动作和学习舞蹈组合的经验。2.幼儿已有压垮的练习。物质材料准备:1.加菲

16、猫图片一张、录音机、音乐磁带。2.换好舞蹈(wdo)衣、舞蹈鞋。活动(hu dng)过程:一、复习组合,激发(jf)表演情绪。1.“今天,我们这儿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个舞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2.复习舞蹈组合。二、观察发现,探索模仿动作。1.观察发现、初步感知。“你们优美的舞蹈动作引来了小花猫的一位朋友,猜猜会是谁呢?”(出示加菲猫)“你看到的加菲猫有什么特点?谁愿意用动作来模仿一下加菲猫胖乎乎的样子。加菲猫为什么会这么胖呢?”“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呢?让我们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说的?”“看,到现在它还在打瞌睡呢?谁愿意来学一下它打瞌睡的样子?”2.播放音乐、完整欣赏。“刚刚小朋

17、友模仿得可真棒,老师把小朋友模范的这些动作串联了起来,看看王老师是怎样来模仿这只爱睡觉的加菲猫的?我模仿的怎么样?你最喜欢我跳的哪个动作?”3.共同探讨、模仿加菲猫舞蹈动作。(1)探讨打瞌睡、伸懒腰、打哈欠的动作要领。 “你喜欢哪个动作?加菲猫在打瞌睡的时候,小腰有什么变化呢?谁愿意试试用提要、松腰的方式来打瞌睡?”(2)跟音乐分段模仿。三、集体表演,体验舞蹈快乐。1.播放音乐、整体有节奏地表演2.变换队形、有表情地表演。 3.放松活动、愉快结束。小班语言:啪啦啪啦砰湖塘中心幼儿园 王洁设计意图: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有些是长在地面上的,有些是长在泥土下的。虽然幼儿可能经常会接触到这些东

18、西,但很少会去思考这些东西是长在什么地方的。通过这个活动,利用“啪啦啪啦砰”的声音线索,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地底下的各种不同的植物,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喜欢的绘本进行教学,在小鼹鼠找家时发出的“啪啦啪啦砰”的声音线索中,通过游戏和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让幼儿了解泥土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目标:1.在小鼹鼠找家时发出的“啪啦啪啦砰”的声音线索中,大胆想象和猜测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2.在游戏中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了解地底下生长着不同的植物。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

19、的乐趣。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对小鼹鼠的生活习性已有一定了解。物质准备:1.PPT课件。2.实物:红薯、马铃薯、花生(hu shn)、萝卜、胡萝卜、芋头(y tou)等若干个,纸箱(地洞(ddng))2个。3.音乐欢迎你来我家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小鼹鼠找家的原因。(一)介绍小鼹鼠。 1.“瞧!它是谁?” 2.让我们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大家好!我是小鼹鼠!我生活在泥土里,这里就是我的家。” 3.那你觉得还有谁也会生活在泥土里?(是呀!泥土里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呢!)(二)小鼹鼠找新家的原因。1.出示ppt:“你看小鼹鼠的家怎么了?”2.小结:“家里都是水,小鼹鼠这个家被水淹了

20、,它不能再住下去了。小鼹鼠决定去找一个新的家。”二、学一学,说一说,感受故事中的精彩。 (一)小鼹鼠出发啦! 1.“小鼹鼠在干什么?” 2.“泥土里好黑呀!小鼹鼠挖着挖着,突然“砰”的一声,“哎哟”,好疼呀!它砰到了一个东西,看看是什么?“3.请小朋友碰一碰,说一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红薯”。(二)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这次又碰到了什么?2.“今天,我把萝卜也带来了,谁来学一学,小鼹鼠是怎么碰到它的呀?”(幼儿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一个萝卜”)。3.“原来啊,地底下生活着好多好吃的东西,除了红薯、萝卜,小鼹鼠还会碰到什么?”三、

21、玩一玩,借助游戏,大胆学说精彩故事。1.出示2只大纸箱当成地底下,请小朋友当小鼹鼠到地底下啪啦啪啦钻一钻,碰一碰,幼儿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2.小结:“小鼹鼠啪啦啪啦找自己的新家,没想到能碰到这么多长在地底下的好吃的东西。他们在地底下找到的植物,都是非常有营养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吃一些哦!”四、动一动,体验朋友间的友情。1.“鼹鼠又碰到了谁?两个好朋友见面会说什么呢?”2.“小鼹鼠的朋友邀请小鼹鼠去他家做客咯,我们也一起去玩玩吧!”(音乐欢迎你来我家)大班绘本阅读:獾的美餐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 史梨芬设计意图: 绘本獾的美餐讲的是:一只獾吃腻了苹果土豆和萝卜,想换换口味,吃点荤的

22、。美味的鼹鼠?小兔子?小老鼠?一次次眼看就到手的猎食行动均以失败告终,鼹鼠、小兔子和小老鼠相继逃到獾的洞里并且美餐一顿!沮丧的獾大喊它饿得能吃下一匹马!不料,倒霉的獾不知道自己竟是在马的身旁说话,可怜的獾被马踢回自己的洞里,等饥肠辘辘的獾想起洞里的苹果土豆和萝卜其实是不错的美味时,为时已晚!在体味绘本的诙谐幽默中明白了:当失去时,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gngtng)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gsh),“猜”故事(gsh),“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

23、、体会表演、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观点采择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能较细致地观察画面,在自主阅读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2.通过阅读,获得在同一页面上“大图、小图”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的阅读经验。3.在獾的故事中明白“要珍惜自己已拥有的东西”的道理。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1)有阅读绘本的经验。(2)对獾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2.物质准备:绘本獾的美餐20本及PPT.活动过程:一、理解画面,激发绘本阅读的兴趣。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认为什么东西是美餐?”2.阅读理解绘本封面

24、内容。(1)出示PPT封面(2)“獾拥有哪些美餐?”“你觉得獾喜欢它的这些美餐吗?” 3.感受“獾”想寻找新的美餐的情感。(1)观察PPT画面。(2)“獾看到自己拥有的美餐是怎样做的?你能学一学它的神情和动作吗?”二、初步阅读,理解“大图、小图”表达的故事内容。1.幼儿自主阅读到19页。(阅读前讲明阅读要求)2.提问:“獾找到美食了吗?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将发生的事讲一讲?”3.理解“大图、小图”表达的意思。三、完整阅读,感受绘本的诙谐幽默。1.幼儿和教师一起共同完整阅读到“獾大叫起来”。2.猜测:“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獾能吃到自己想要的美餐吗?”3.师幼继续共同阅读,边读边提问:(1)(

25、阅读23页)“马会将獾踢到哪里?”(幼儿猜测)(2)(阅读24、25页)“你还看到了什么?”“这会是谁的洞?”(3)(阅读26、27页)“可怜的獾没能吃到鼹鼠卷、老鼠汉堡、兔子香蕉冰淇淋,还被马踢到了自己的洞里,好饿啊!这下能吃到自己洞里的食物了吧?”(4)幼儿自由阅读第28页到完。“最后发生了什么事?”“谁吃掉了獾洞里的食物?”(5)请幼儿阅读30页的信。(6)阅读31、32页。“獾看完这封信是什么表情?”“这三只小动物在干什么?再看中间有个字“嗝”,封底的盘子中有什么?”四、迁移讨论,懂得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1幼儿讨论:“上面有一行字,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迁移联系:孩

26、子们,你现在拥有的哪些东西?3小结:我们拥有美丽的衣服、可口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我们还拥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最无私的爱、还拥有着身边朋友们的关爱!愿今天读过獾的美餐这本书的小朋友们都能学会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小班音乐游戏:几肢着地湖塘中心(zhngxn)幼儿园 谈宁宁设计(shj)意图:奥尔夫认为,孩子应该(ynggi)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找到学习方法,才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和主动意识差,在音乐的听辨上需要完整的学习,包括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本次活动,针对我班幼儿对音乐理解力已逐步增强的特点,借助手势动作的小肌肉练习来帮助孩子听辨音乐的

27、旋律,利用“几肢着地”的大肌肉活动练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姿态去完成。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学会在游戏中思考和创造。整个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从中充分体验到音乐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之情。活动目标:1.借助手势动作的小肌肉练习,感知音乐规律,表现乐句结束的休止。2.活动四肢大肌肉,结合音乐和指令练习“几肢着地”。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音乐准备。2. 较大的半圆形座位。活动过程:热身律动欢迎你到我家来。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今天森林里开音乐会,瞧!谁来了?”三、引导理解,尝试“几肢着地”。1.初步理解“四

28、肢”的概念。“小兔是怎样出场的?还做了什么动作?”“我们把自己的双手双脚统称为四肢。”2.手势巩固,理解“几肢着地”。“现在小兔跳到了我们的腿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四、听辨音乐,感知旋律节奏。1.手势练习,熟悉旋律。“小兔请你听音乐一起来玩一玩!”2.音乐听辨,感知休止。“小兔听到什么声音摆造型?”3.尝试练习“几肢着地”。“一肢着地、三肢着地、四肢着地怎么摆造型呢?”4. 集体表演,巩固练习。 “小兔来找朋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表演吧!”五、创编造型,体验游戏乐趣。1.自由创编,享受游戏。“小朋友们,音乐会开始啦!当听到X X声音时请和小兔一起自由创编几肢着地的造型。”2.小跳蚤音乐,结束游

29、戏。“大家都玩累了,小跳蚤来给我们按摩啦!”大班美术(mish)活动:我会变湖塘中心(zhngxn)幼儿园 黄凌云设计(shj)意图:幼儿视美术活动为游戏。画笔、颜料和纸张就是他们的玩具,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或因其造型、色彩带来新的变化,或因这个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也会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所以“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笔来画出童心世界!”是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身体轮廓的勾画、内部的装饰、背景的印画,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在创作中,我围绕“我会变”这一线索,通过观察、想象、讲述,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并通过分组操作给了他们协商、合作的机会。活动目标: 1勾画不同的身体姿势,运用线描的方式进行装饰,并用拓印的方法为作品创作背景。2尝试多种角度欣赏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