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02师说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文言基础梳理】 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B士大夫之族族:类 C君子不齿齿:提及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比得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C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以故汉追及之 B及其所之既倦 C回朕车以

2、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D事如此,此必及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此三者,吾遗恨也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深追先帝遗诏 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危乎高哉!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而其无忘乃父之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D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既其出,则或

4、咎其欲出者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B非死则徙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沛公则置车骑论语六则 D居则曰:“不吾知也!”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1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而耻学于师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而今安在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耻相师 A望西山,始指异之 B上

5、食埃土,下饮黄泉 C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泣孤舟之嫠妇 13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则耻师焉 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 A/ B/ C/ D/ 1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吾师道也耻学于师孔子师郯子小学而大遗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吾从而师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B/ C/D/ 15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B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

6、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 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一祝祷、占卜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D文中的“六艺”,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文本综合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7、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 B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 D君子不齿齿:并列 17下面的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皆出于此乎吾其还也 B于其身也以其无礼于晋 C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遂私见樊於期 18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古时候的圣人,虽然远远超出一般人,但还跟从老师请教;而现在的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B作者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不在于他们先天的条件,而在于后天的学习与努力。 C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作者所指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被士大夫之族轻视,但那些士大夫们的明智程度赶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作者看来很奇怪。 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彼与彼年相

9、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考点拓展训练】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娃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明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初,宪宗将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还,且言贼

10、可灭,与宰相议不合。愈亦奏言:“诸道兵羁旅单弱不足用,而界贼州县,百姓习战斗,知贼深浅,若募以内军,教不三月,一切可用。”又欲“四道置兵,道率三万,畜力伺利,一日俱纵,则蔡首尾不救,可以责功”。执政不喜。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转吏部侍郎。时宰相李逄吉恶夺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逆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

11、,始终不少变。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愈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闵深,为不袭蹈前人者。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20下列对文中画波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B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C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

12、州司马 D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字,称呼别人的字表示尊敬。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殿试)被正式授予官职的人。 C宫市,唐德宗年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D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这种进谏的文书带有机密性质。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童年孤苦,勤勉好学上进。他三岁丧父,依靠兄嫂生活,

13、很小就用功读书,成人后,通晓六经、诸子百家等学说。 B韩愈操行正直,直言无所顾忌。曾因批评宫市而被皇帝贬官,又在平蔡事件中,提出了自己的灭贼建议而致宰相不高兴。 C韩愈仕途坎坷,屡遭皇帝贬谪。朝廷派他去安抚镇州的玉廷凑,元稹为他鸣不平并感到可惜,认为韩愈的才华无法施展。 D韩愈鼓励后辈,注重培养年轻人,即使自己早饭供应不上,也毫不介意。师说中的李蟠就是勤勉好学的年轻人的代表。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 (2)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 24韩愈认为“贼可灭”的可行性做法有哪些?(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14、29题。(20分) 送李愿归盘古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

15、,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

16、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B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C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D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 B本文中“太行之阳”的“阳”和游褒禅山记中“华山之阳”的“阳”用法。 C旗旄指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旄节指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以牦牛尾为饰,用作信物。 D裾指衣服的(前)后襟,汉服的襟根据衣襟形式的不同又分为曲裾、直裾两种。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友人李愿居住在盘谷,盘谷因为盘绕在两山之间而得名,这里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 B有一种大丈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