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小站)_第1页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小站)_第2页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小站)_第3页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小站)_第4页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小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础的部分,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运用政策维护社会公正,努力消除贫困和贫富差距现象,建构一个更加完备的,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尊严的社会救助体系,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护好弱势群体势在必行。一、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现状在经历了救助项目、救助对象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救助政策、救助措施逐步健全过程之后,目前我们已基本建起以低保、五保、救灾和医疗

2、、教育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市区镇三级财政投入的救助经费逐年增长,各类困难群体均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目前,我镇“以宅基地换楼房”的模式成功地整合了幸福、西花园、南北河村,共拆迁140余0户,今后还要在3-年5内整合掉10-个1村5,预计将要有80余5户6,255多0农0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困难群众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因不测致贫等问题使我们清醒的看到,我们的救助制度还不够完善、人员力量还不够强、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救助资金的自然增长还得不到保证、经费还不够充足、统筹协调还不够有利等主要问题,因而,以最低生活保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二、社会救助体

3、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救助力度还不够,临救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是目前困难家庭急需的救助项目。医疗救助方面,农村“五保”、镇区孤老、低保人群、低保边缘户一旦遇有不可预测的重大疾病、火灾、车祸等情况发生,高额的医疗费用无疑是使其生活雪上加霜,仅靠微薄的低保金是难以为计的,因而对临时性救助依赖性较大。全镇仅去年重大疾病致贫的37户,救助的金额也只有几百元,多至几千元,可谓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住房救助方面,整合前后的困难户及其成人子女住房问题和整合中过渡期内困难户住房租金问题,这部分群体占的比重比较大,其基本生活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将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和谐、稳定

4、。教育救助方面,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两免一补、绿色通道政策,区慈善协会搞了春、秋季助学和圆大学梦活动,给弱势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很大的帮助,总共加起来少则500-元6,0多0则500元0,事实上,一个家庭要供养一个大学生少则150左0右0、中专生也要4000-元5,0仅0靠0微薄的低保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不少家庭的学习优秀的孩子因此中途辍学,成为一件憾事。以上这些方面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明确的有力度的临时和专向救助制度,容易造成救助随意性强,力度不够。2、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一是救助工作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救助包含多种方式,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既有党务、民政、教育、卫生部门实施的救助,也有

5、劳动、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等部门提供的救助,看起来是件好事,但由于各部门往往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造成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政,所设立的贫困标准不统一,救助的时机不一致,救助的方式、额度随意性较大,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多头救助、重复救助和救助遗漏等无序救助现象,甚至有互相推诿扯皮情况发生。二是救助机构不健全,管理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基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救助工作力量薄弱。在加上车辆配备和经费不足,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跟踪调查低保对象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因而,在流动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的各种审核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动态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养懒汉”的问题时有发生。如果因人力缺乏

6、而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制度实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太遗憾了。三是管理手段还欠科学合理。目前,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问题是基层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低保申请人及其家庭不配合或弄虚作假,二是低保申请人所在单位不配合或开假证明。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手段应对以上问题。不少基层救助工作人员不具备现代社会救助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靠“拍脑袋”办事。在业务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规范的家庭收入调查、村民申请、层层机构审批、救助实施和社会监察等操作规程,容易发生冒名顶替、优亲厚友、滥用职权等问题。3、筹资机制不健全,社会救助资金严重不足。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即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近几年,政

7、府和慈善上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虽然一年比一年多,由于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筹资自然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救助水平难以做到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社会救助对象增长的速度与有限救助资金来比较,两者比例还是有些失衡。一般来说除了低保金有区镇财政兜底外,其它救助款不可能做到按需救助,只能确保救助重点,有的只能表表心意,满足不了求助者的要求,甚至会造成一些群众的不理解。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基于对社会救助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救助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首先,社会救助是居民生存的基本保障;其次,社会救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再次,社会救助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平衡器”。因此,必须加大推

8、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以街道孤老、农村“五保”,镇村“低保”为基础的,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及其他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1、调整和清理救助政策,建立统一的救助体系。随着区镇经济实力的逐步增长和各级政府对困难群体的日益重视,救助项目逐步增多,内容不断丰富。一是建议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规范救助行为。逐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并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出台临时救助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临时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程序、

9、救助资金等事项用制度来规范,避免出现随意性。二是建议调整和清理救助政策。由于政策制定的时间不同,出台政策的部门不同,常常出现政策与政策之间不配套的问题。因此,要对现行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中不协调的内容和规定,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清理。建立起统一的、普适的制度平台。修订和完善各项救助制度,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坚持从有利于保障困难群体基本权益这个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坚持有利于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加强和救助效益的提高。三是建议社会救助的制度体系尽快城乡一体化.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向城镇区大移民势在必然。应该考虑使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接轨乃至合二而一。建议从现在开始,对于在

10、城镇工作、居住一定时限(譬如一年或三年及以上)的流动人口,按标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与农民合作医疗同步,建立完善镇区居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对于医疗救助制度,要逐步扩大救助范围、内容和提高救助标准,规范救助行为,体现人性化救助。四是结合实际,建立配套的政策。教育救助要突出基础教育与发展教育,确保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住房救助则要立足安居,通过政策的实施和租房补贴制度的落实,降低困难户居住的成本,对过渡期内的困难群体,适当增加租金;对尚未整合的危房户发放房屋维修金或租房补贴金实施救助,控制建房,保证困难群众的住房。同时要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制度,加强就业信息的宣传,宣传正确的择业

11、观念,结合发展的实际,加强就业技术培训,增强下岗人员再就业能力,实施失地农民(40岁以下的)和失业居民的培训工程,提高就业技能,提高造血功能,增加收入,减少受救群体。2、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健全“一口上下”的工作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即要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民政部门主管,教育、卫生、劳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共同参与,协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其次合理分工,要明确职责。属于医疗的全部归入卫生系统、属于基本生活的全部归到民政系统,救助对象全部来源于民政,总之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救

12、助资金、物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得到合理调度使用。落实好联席会制度,避免出现施救中的重复与遗漏现象,避免相互推诿,降低救助成本,提高救助效果。3、规范管理,建立救助网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生存权。民政工作覆盖面广,工作量大,责任更大。在目前“小政府、大社会”的大背景下,行政机构即使设臵也不可能有很多的工作人员,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是需要较多的人力去贯彻落实的。越到基层,工作越具体,工作人员就需要很多。就拿我镇来说,要对全镇57户2低保对象,按照一定的程序,做到应进即进,应退即退、应调即调,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入村入户核查工作不仅量大,而且难度大,稍有疏忽就会直接影

13、响着群众的情绪和稳定。因此,要构筑镇、村救助联动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的社区平台。合理配臵人力资源,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有必要建立一支如同“交通协管员”的“民政协管员”队伍,明确职责,建立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实施合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村(居)委会的自治职能,保证村(居)民代表审议和季度评议制度、公示制度的落实,提高救助工作的透明度,维护救助的公平性,避免职权的滥用。4、扩大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发展慈善事业。慈善是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行为,要重视和加强慈善机构建设,切实发挥好慈善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慈善资金的社会效益,用慈善助困行动增强全民慈善参与意识,促进资源共享和社会和谐。另外,要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知名企业和社会名流参与社会救助慈善基金。对企业和个人用于捐助各类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的资金给予税收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和个人向社会救助机构、慈善基金捐款捐物。同时政府也可以注入一定的资金,共同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并参与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确保社会救助资金规范运作,服务社会、稳定社会。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