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同名7)_第1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同名7)_第2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同名7)_第3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同名7)_第4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同名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导学习时间:2分钟据北京邮政部门2004年统计,当年“家书”类的私人信件大约只占到25,市民收到的信件中四分之三都是各种信用卡对账单、保险单、商场的打折广告等商业信函。现在,打开信筒,几乎都是公函、商业信件,家书还不到十分之一。取而代之的是,“双十一”过后那数量猛增的电商包裹。 摘自环球网(2017年)第十九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的状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2、课前分小组搜集与人们生活变化有关的图片、文字或视频,提升掌握搜集和整理资料的

2、能力;撰写小论文,从衣、食、住、行、用、交通和通信等角度讲述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变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剖析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难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原因思(基础感知)学习时间:13分钟1. 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饮食结

3、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思(基础感知)学习时间:13分钟1. 日常生活的变化 住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休闲 娱乐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思(基础感知)2.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交通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公路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民航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

4、、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出行方式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思(基础感知)2.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通信 电信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互联网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学习时间:7分钟议(深入学习)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一:为了能让4个年岁差不多的小

5、孩能公平享有食物,我每天上班前都会把一天吃的东西用秤称好了分给他们。比如一块豆腐乳,会分成很小的四块,放在各人的小碟子里。小孩都省着吃,因为他们知道,吃完了自己的就只能眼睁睁看别人吃了。 摘自搜狐新闻(2008年)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中期,男女服装归于一统,女装趋向男性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军便服大行其道,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奉为圭臬,视为理想追求,许多狂热的青年最向往的就是拥有一套绿军装。 摘自中国青年网(2016年) 学习时间:7分钟议(深入学习)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三:“筒子楼”给我的

6、印象狭窄、拥挤、漆黑,但又温馨与快乐整个楼道里堆满了杂物,灯泡发出昏黄的光,感觉黑洞洞的,厨房的走道狭窄而漆黑,一不小心就可能会碰着张家的锅、李家的灶吃饭时,大伙喜欢聚在一起吃,张家长李家短地闲聊着住在“筒子楼”里,上班出门前忘了收被单,没事!遇到风雨邻居肯定会帮着收回去家里老人突然发病了,没事!只需喊一声,全楼的人都会跑过来帮忙,“筒子楼”里洋溢着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温情。 摘自网易新闻(2016年)学习时间:7分钟议(深入学习)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材料四:钱包里的人民币越来越少,各种各样的卡越来越多。出门坐车有交通卡;打电话有电话卡;消费有信用

7、卡,连交水费、电费、煤气费、宽带费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只要一上网,从这个卡转账到那个卡,不出家门就能轻松搞定。 摘自搜狐新闻(2008年)学习时间:7分钟展结合材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材料一描述的情况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材料二中,人们在穿衣上的倾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划线的句子?材料四中“卡证时代”的来临说明了哪些社会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学习时间:7分钟展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水平低,国家实行生活物资配给制。政治运动、

8、经济水平、思想观念。改革开放前,人均住房面积较小,居住环境简陋,但人与人间的关系比较亲近。通信能力越来越发达,互联网覆盖率提升。原因: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提高。评一、日常生活的变化衣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评布票评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穿着中山装。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大典上,国家主席毛泽东穿着改良版“中山装”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当这位新中国领

9、袖的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媒体上后,这套衣服也随之名闻世界。西方世界叫它“Mao Suit”。评1949年以后,生产领域的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提高,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穿工装成为一种荣耀。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工装裤为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前后挂胶、以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胶鞋”,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穿用而得名“解放鞋”,成为这一时期城镇民众广为使用和喜欢的鞋型。评“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衣服的颜色并不多,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蓝、灰、黑。这种双排扣的西式上衣本是苏联、东欧男性日常穿的上衣款式,而到中国后却阴差阳错地变成了女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就曾经

10、流行过。评布拉吉是俄语音译,即连衣裙,其款式健康活泼,不做作,流行了很久,以至于现在许多中年妇女夏季的裙装还是这种稍加变化的布拉吉。20世纪50年代,还有一种很引人注目的服装,就是以“苏联大花布”制成的男性衬衣。这除了政治上的一些原因外,还因为这种衣服打破了当时中国男性衣服单一色调白灰蓝的局面。青年们穿起它,更显得活拨可爱,精神抖擞,故一时成为流行的服装。评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灰、黑、蓝、绿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不分季节、不分男女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文革”时期,军装是最时髦的服装。绣

11、着“为人民服务”的军挎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手一个,成为现在电影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怀旧道具。评当年一部电影海魂的热映,带动了大街上年轻人和孩子们最懵懂的追捧热潮,这种蓝白相间的横条纹上衣几乎随处可见。20世纪70年代,小白鞋在当时年轻人中的风靡程度,完全可以媲美当今的耐克球鞋。评一、日常生活的变化食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评“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面

12、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评为了保持市场物价稳定,满足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开始在全国实行对粮食、油料(包括食油)的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实施四证三票制度,对市镇居民、工业、商业等业户、动物饲养户购买粮食使用凭证作出了规定。伴随着粮票的使用,各种与吃相关的票证接踵而来,有糕点票、饼干票、玉米、红薯票、年糕票、月饼票、豆制品票、副食品票、糖票、肉票、鱼票、菜票、烟票、酒票等,让人们尽量填饱肚子。但是供应量也很有限,如鸡蛋,每人每月只有两个,后来按户供应,不管人数多少,每户半斤。糖每人每月仅有半两至三两,糖果更是成

13、了稀罕物,只有过年过节和结婚才可享受一番,平时难得有荤腥,所以过年成为欢天喜地的日子,不象现在天天就象过节。当然有的糕点可以不用粮票或糕点票购买,但每斤价位高达十几元至二三十元不等,相当于人们1个月的工资。史海拾贝评改革开放前人们只有到过年才会改善伙食,一家人其乐融融大吃一顿。春节期间,副食品商店出动流动售货车送货上门,为居民服务。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春节前菜市场前排起长队在雪中买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营果菜公司门市部前人们排队买菜。评一、日常生活的变化住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住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评北方的大杂院农村的土坯房农村的厨房农村

14、用的炕六七十年代评筒子楼筒子楼里的生活斗室农村的瓦房八十年代评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八九十年代的家具九十年代后期的家具九十年代评城市的花园小区湖滨别墅现代化的室内装修焕然一新的村民住房二十一世纪一、日常生活的变化休闲娱乐看电影、看电视、看碟片评一、日常生活的变化休闲娱乐音乐会、演唱会、家庭影院、旅游、健身、科技馆评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交通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公路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民航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出行方式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

15、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评绿皮火车八十年代的公路九十年代的飞机场高铁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公路二十一世纪的飞机场共享单车私家车地铁评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通信 电信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互联网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评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呼机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手机当今流行的智能手机九十年代电脑进入市民家庭网吧成为公共上网场所人类步入5G网络时代评本课小结社会生活的变迁日常生活的变化

16、食交通衣休闲娱乐住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通信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单调,千篇一律 丰富,展示个性饮食结构单一,温饱未解决 既要吃饱还要吃好拥挤,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改善 铁路、公路、民航、水运、轨道交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1. 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衣着单一,质量较差;吃饱吃好,追求营养;住房短缺,狭小拥挤;交通发展,出行便捷A. B. C. D. C检检2. 观察下表,导致中国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原因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改革开放年份国家GDP(亿元)人均GDP(元)居民消费水平(元)19601470.1220111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