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语文课件_第1页
礼记大学语文课件_第2页
礼记大学语文课件_第3页
礼记大学语文课件_第4页
礼记大学语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四 节礼记2019-4-121一、“三礼”与礼记周礼、仪礼和礼记是三部汇集我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典籍,涉及我国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东汉郑玄曾经分别给这三书作注,故有“三礼”之名。在三礼之中,仪礼大约在汉代就被列为儒家经典。唐代开始加上了周礼和礼记,设三礼为经,列入“九经”。2019-4-1222019-4-123周礼周礼共有六篇,本名为周官,相传为周公所作,后来因书名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主要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是根据儒家的理想治国方案加以增减汇编而成的。2019-4-124天官冢宰记载了邦治之官六十三职,以管理官吏为专职,兼管宫廷事务。

2、地官司徒记载了邦教之官七十八职,主管民政,地方组织、均土分民、征赋等均由其掌管。春官宗伯记载了邦教之官六十九职,主管宗族,凡是与礼、乐、卜祀、文史等相关事务均由其掌管。六官2019-4-125夏官司马记载了邦治之官七十职,主管军事。秋官司寇记载了邦禁之官六十六职,主管刑罚,兼管盟约、外交等。冬官司空早已亡佚,西汉时以考工记补,称为冬官考工记。考工记主要记载了工官三十一种,主管营造。六官象征着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中国“以人法天”传统的思想。2019-4-1262019-4-127仪礼仪礼,又称礼、礼经、士礼。仪礼大致形成于西周末春秋初,相传由孔子编定为十七篇。其所记载的礼仪内容依次为士冠礼、士昏

3、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是维系调谐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一整套礼仪制度,涉及人生婚丧嫁娶与贵族间社会交往或外交活动的礼仪,系统而完备。2019-4-1282019-4-129礼记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等人之间的问答,阐述了儒家修身作人的准则。礼记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对儒家礼治文化的阐发和深化,是一部儒学杂编,其内容广博,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历法地理、道德规范、生活礼俗等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先秦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

4、资料。2019-4-1210梁启超将礼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通论礼仪及学术者,有礼运、乐记、大学、中庸、儒行等篇;专门解释仪礼者,有冠义、昏义、射义、燕义、聘义等篇;阐述和考辨古代制度礼节者,有王制、曲礼、玉藻、月令、丧服大记等篇;杂记孔子及其弟子、时人的言行杂事者,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等;专记名言名句者,曲礼、少仪、儒行等。礼记的分类2019-4-1211西汉以来,学界就有两个礼记版本:一是戴德的大戴礼记,将刘向所收集的一百三十一篇综合简化,共得五十八篇;二是戴德之侄戴圣的小戴礼记,将大戴礼记删减,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共得四十九篇。大戴礼记到唐代只传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经东汉末年

5、著名学者郑玄的出色注解,一直流传至今,即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礼记。礼记的版本2019-4-1212在宋代,理学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用作儒学的基础读物,朱熹所作的四书章句集注便是宣扬理学思想的重要典籍。2019-4-1213二、礼记选读2019-4-1214礼记学记2019-4-12151发虑宪1,求善良2,足以謏闻3,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4,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1发:发布。虑,考虑,思考。宪,政令。2求,招徕,招引。 3謏(xio),小。4就:靠近,接近。体:亲近,关怀。远,远人,被自己疏远的贤人。2019-4-121

6、6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兑命3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1琢(zhu),雕刻,雕琢。道,道理。2君民,统治臣民。3兑(yu)命:即说命,古文尚书的篇目。 2019-4-1217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4。”其此之谓乎! 【注释】1旨:美味。2困:贫乏,不通达。3自反:自省。自强:自我勉励,奋发图强。4学(xio)学(xu)半,教和学各占一半,相互促进,同等重要。2019-4-121

7、84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不学操缦,不能安弦2。不学博依3,不能安诗。不学杂服4,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5。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6。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7。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8。”其此之谓乎!2019-4-1219 【注释】1时教,一种说法是顺着时序而教,一种则说是平时的教学。正业,课堂学习,主要学习儒家经典。退息,离校后的活动。居学,私居之学,课外学习。2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弹拨的基本动作,就不能弹好琴。3博依:一种说法是广泛的比喻,一种则说是杂曲之类。4杂服:各种服饰制度。5兴:喜欢,有

8、兴趣。艺,技艺,指操缦、安弦、杂服等事。6藏:入学就业。修:学习。退:退而休息。游:游乐。 7辅:一种说法是朋友,同学,一种则是说师长的辅导。 8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专心致志,恭敬谦逊,及时勤学,学业必能有所成就。敬:敬业,恭敬。孙:同“逊”,谦逊,谦虚。务:务必,致力于。时:及时。敏:迅速,敏捷。厥:代指学业。来,到达,成功。2019-4-1220礼记大学2019-4-1221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知止而后有定2,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1大学,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明明德,彰明光明之德。亲民,亲近

9、爱护百姓。止于至善,达到至善的目标。2知止,知道应该到达至善的目标。2019-4-1222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1致知:获取知识。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2019-4-1223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1,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

10、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注释】1厌(yn)然:掩盖的样子。揜(yn):掩盖,掩藏。 2019-4-12244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1,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1忿懥(zh):愤怒,忿怒。2019-4-12255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1,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2,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1辟:偏心,偏爱

11、。2敖堕:傲慢怠惰。 2019-4-12266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1,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2。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3,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4,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2019-4-1227【注释】1弟(t):通“悌”,敬重兄长。2学养子而后嫁者:学

12、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女子。3偾(fn)事:坏事。4喻:开导,开解。 2019-4-12287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1,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2。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 【注释】1老老:敬养老人。长长:尊重长辈。恤孤:体恤救济孤弱的人。2絜(xi)矩:道德上的规范。絜,量周长的绳子。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规范。2019-4-1229礼记中庸2019-4-1230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2,可离

13、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3,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5,万物育焉。 【注释】1性:本性,天性。率:依循,遵循。修:实行,推行。教:教化。 2须臾:片刻,一会。3莫见乎隐:没有隐藏不显露。见:同“现”。4慎其独:君子在独处之时要谨慎。5致:到达。位:各得其位,各得其所。2019-4-12312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2;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1反:违反,违背。 2时中:言行随时做到适中。 2019-4-12323

14、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2,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3!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4,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1与:同“欤”,语气词,表示疑问。抑而强与:还是你认为的那种强呢?而:你。2衽(rn)金革:枕着兵器、穿着甲盾睡觉。3不流:不随波逐流,不与之同流合污。矫:强大、矫健的样子。4不变塞:不改变自己穷困时的操守。2019-4-12334凡事豫则立1,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