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学习理论一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二冯忠良的接受_第1页
其他学习理论一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二冯忠良的接受_第2页
其他学习理论一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二冯忠良的接受_第3页
其他学习理论一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二冯忠良的接受_第4页
其他学习理论一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二冯忠良的接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其他学习理论一、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二、冯忠良的“接受构建说”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一、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1916 出生 1937 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39布朗大学获理科硕士1940 布朗大学获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19401949 康涅狄哥女子学院任教 1949-1958 美国空军知觉和运动技能实验室主任19581962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开展关于知识获得、学习层次以及数学学习的一系列研究。19621965年任美国科研工作协会研究主任。1966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心理学教授,1969后一直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教授,完成了学习层次、学习结果的种类以及成人电视学习的研究。 2学习按

2、层次分类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条件不同1261303二、冯忠良的学习理论学生学习的“接受构建说”4 1.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 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 接受学习的建构本性2. 学生学习的派生性特点 学生学习的间接性 学生学习的定向性 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学生学习的意义性 学生学习的言语性(一)学生学习的特点5(二)学生学习的模型 维特罗克的学习生成模式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习者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结合,主动地选择信息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6感觉到的经验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有关的记忆储存归类进入记忆最初与记忆生成联系对照记忆经验做检验过去经验的影响感觉信息主动建构意义(试验性的)意义的理

3、解b 注意持续的兴趣选择性知觉 d 对照感觉经验做检验cdgce不成功af 成功 生 成 学 习 模 式7(三)学生学习的类型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8第五节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3. 张建伟、陈琦: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5.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0.10 “

4、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钟启泉等: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9世界是客观的存在的,但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来解释现实,建构现实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鱼头脑中构建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10一般人 情 人 姑娘 朋友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5、,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1112第五节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一、理论根源二、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三、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四、主要评价13一、理论根源1哲学根源康德(Immanuel Kant):人为自然立法库恩:科学只是解释世界的一种范式,知识是个人的理解。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强调非理性,去中心、去权威。心理学根源皮亚杰: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思维发生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图式不断协调、建构的过程。维果茨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理论技术根源多媒体计算机

6、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1 任友群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社会学源流 . 全球教育展望, 2002年第11期 14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人们无法知道的,人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人有一些先天的能力,这个能力在进行认识的时候会变成一种规则或者一些概念,变成一种先天的形式,指导我们对外界的认识。现象和物质是不同的。而物质本身我们是不可能认识的,比如说一张桌子、一个水瓶,它在和人的认识不发生关系的时候(假定没有我们人的认识),它本身究竟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一旦我们知道它的时候总是在我们的认识之中,总是经过先天认识的形式把它构成起来。康德15一门科学进步的图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范式从

7、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库恩 库恩16二、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1.学习的结果:意义建构,即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织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意义建构: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网络结构)。 2. 学习的过程: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

8、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3.如何促进学习:(1)自我探索;(2)学习环境:情景、协作、对话、意义建构1718 宁铂一直想逃跑。他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1980年代后期,在天体物理系的课堂上,他开始向学生询问托福考试的情况。1989年、1990年、1991年,他连考3次托福,均未过关。 1988年结婚之后,他练习气功,吃素,与常见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1993年,因为与妻子的一次小口角,他跑出家门,四处游荡了半个多月。这之后两年间,他一度下海,最远跑到了海南。2002年,他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就被校方找了回去。再一年后,他成功了。19什么是建构性学习11 张建伟、 陈琦.

9、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 1999 (5), 56-60. 一、学习的目标:深层理解 “为理解而学习” 二、学习的内部过程:高水平思维 三、学习的控制:学习的自我监控 四、学习的社会情境:充分的沟通、合作和支持 五、学习的物理情境:多样的、情境性的信息与有力的建构工具 201. 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2. 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3. 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4. 能否综合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5. 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判断学习者对知识理解深度方法21二、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1.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 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几小时相遇? 420(55+50)=420105=4(小时)答:4小时相遇.222.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客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 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 从乙地开往甲地.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480-501.2)(50+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