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展特征和教育心理学_第1页
青少年发展特征和教育心理学_第2页
青少年发展特征和教育心理学_第3页
青少年发展特征和教育心理学_第4页
青少年发展特征和教育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少年发展特征和教育心理学小神童 覃瑶14岁神童覃瑶之死她2岁上学,12岁报送上重点高中,14岁上高二,她有望在15岁时成为一名大学生。 14岁上高二的覃瑶,是湖北枝江闻名的神童。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因看课外书被老师三度批评后,留下遗书走进了校园的池塘。她的绝笔信这样写道:“我记得高一有个同学跳楼自杀,当时,您还问我会不会自杀,我还笑着说不会。但我现在真的觉得很累,我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根据对上海六所学校初高中三年级学生发出的2400份问卷调查显示,44.08%的初高中三年级学生觉得课业力,23.74%的学生因课业压力沉重而想自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1.掌握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2、和基本知识,为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2.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中学教学的质量。3.初步学会研究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成为科研型的教师。本课程研究的对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青少年学习过程与规律的研究青少年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的应用主要内容基础理论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青少年个性社会性发展与德育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青少年学习心理的理论流派青少年认知发展知识学习与迁移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智力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少年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性别角色与性心理发展青少年品德发展与价值观第一讲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 ,指的是

3、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性成熟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因而通常又被称为青春期。 出生前:胎儿的发展历程10出生后:从胎儿到成年11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8个)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6-11)少年期(11-14)青年期(14-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12第一讲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 ,指的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性成熟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因而通常又被称为青春期。 “青少年期”年龄阶段为11、12岁-18、19岁。 这一时期分为前后两期: 11、12岁-14、15岁

4、为前期(相当于少年期,初中阶段),是发育的迅猛阶段; 14、15岁-18、19岁(相当于青年初期,高中阶段)发育逐渐缓慢下来。 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青少年时期是最叫人忧虑的。这个阶段之所以令人担忧,主要是由于个体存在两种现象,是儿童适应不良所积累下来的问题,到了青少年时期便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与严重。二是青少年期是个体从儿童期过度到成人期的关键阶段,在追求独立和建立自我的过程中,常会发生特殊的适应困难。这两种倾向相聚相激的结果,遂使青少年在生活与行为上易于碰到问题。”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抠 一个基本的共识:青少年期是一个美好的,然而又是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动荡不安的一个时

5、期。青春的独白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可为什么现在的烦恼越来越多呢?我现在比妈妈还高,我知道的事情也不少,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什么都要管,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唠叨:“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娱乐节目,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我喜欢漂亮衣服,可妈妈说女孩子不要那么爱美”; 为了表达我的自主权利,我经常跟爸爸妈妈对着干,甚至有时还会吵架,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我会欣喜若狂,

6、一次小考考砸了又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我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有时我很喜欢跟同学们一起活动,但有时又会莫名的烦躁不安,讨厌他人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主要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二、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身体形态变化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第二性征出现动荡性过渡性物质前提和条件封闭性社会性(一)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身体形态的发展变化身体长高 身体长高 身体迅速长高是青春发育期身体外形变

7、化最明显的特征。 在青春发育期,平均每年长高则达6-8CM,甚至达10-11CM。 男女青少年在身高的发育上有明显的差异:女孩从九岁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的突增阶段,11、12岁则到高峰。而男生一般是从13岁左右开始,14岁达到生长高峰。(一)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身体形态的发展变化身体长高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青春发育期,体重每年可增加5-6公斤,甚至可达8-10公斤。男女青少年在体重的增加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10岁之后,女孩领先发育,体重增长较快。两年之后,一般情况下男孩赶上女孩。平均14岁体重增长达到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趋于平稳。(一)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身体形态的发展变化

8、身体长高体重增加.脑和神经的发展变化.脑和神经的发展变化脑重量与脑电波的发展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年龄与大脑重量关系平面图脑重量与脑电波的发展青少年期的脑重量逐渐增加,12岁时接近1400克,几乎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13-14岁时,脑电波出现第二个“飞跃”现象。脑皮质细胞在功能上的成熟,它具体地表现为感知觉非常敏感,记忆力、思维力不断提高,这就为它们系统地、深入地掌握高难度的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脑皮层的沟回组织已经完善、分明,脑皮质细胞在功能上成熟,神经元联系更加复杂化。左半球的言语中枢系统的最高调节能力也迅速增强。青春期在新的更加复杂的生活条件影响下,神经功能显著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

9、。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平衡,特别是内抑制功能逐步发育成熟,到16、17岁后,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步协调一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一)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身体形态的发展变化身体长高体重增加.脑和神经的发展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的出现 性的发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主性征与次性征的发育。生殖器官的改变,以及与生殖器官变化随之而产生的相应身体变化,称为主性征。次性征是指除主性征之外的身体变化即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纯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汗毛、出现腋毛、阴毛等。在女性身上,第二性征则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

10、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体态丰满、出现了腋毛和阴毛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得男女青少年在外形上发生了明显的性别差异。 初中生/高中生的生理发育32初中生高中生身体变化:第二次“生长高峰”期身高、胸围、体重接近成人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初步成熟完善神经系统的发育基本完成性机能:第二性征出现,性成熟开始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一)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身体形态的发展变化身体长高体重增加.脑和神经的发展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初中生高中生认知活动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经验型”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明显占优势向理论型和辩证型思维发展情绪情感不成熟到成熟:过渡阶段“强

11、烈”与“温和”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内隐性增强情绪控制力增强,冲动减少丰富性和特异性增强 个性发展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心理突出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初步确立人际交往同伴关系日益重要与成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父母、教师)结交同性,友谊稳定、深刻成人关系微妙(父母、教师)35书摘:儿子眼中的父亲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

12、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活,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36(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过渡性 封闭性动荡性社会性. 过渡性 林崇德: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包括身体/生理、社会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过渡.封闭性不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意志力得到发展.动荡性 1. 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3.自我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4.自我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特征表现:矛盾动荡的具体表现: 思想偏激行为冲动情绪两极化明显敢作敢为患得患失依赖性独立

13、性妄自尊大妄自菲薄反叛传统标新立异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社会性开始关注政治、历史、文化、道德、法律、理想、兴趣等。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讨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因素遗传环境高尔顿“个体的能力乃由其生理遗传决定,其作用与遗传决定个体的身体器官及机能相似”遗传的天才,1869 家谱研究 “优生学之父” 启示?(一)、遗传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霍尔受冯特影响,创办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美国心理学之父”“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会打洞”“五不娶” 对个体智能的影响(唐氏综合症)对个体情绪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精神障碍的影响(二)环境在青少心

14、理发展中的作用华生教育万能论 “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家庭因素父母文化程度与个性特点1、家长的儿童价值观:生育观、素质观、发展观、潜能观等。2、家长自身的素质:个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行为规范、知识素养等。.家庭因素父母文化程度与个性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通过对大量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老师、父母的大量观察、分析和访谈,以及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般有四种,每一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明显不同的影响。看看你(或者你的父母)是哪一种类型的父母? 控制 专制型 权威型 粗暴型 民主型 拒绝

15、 接受 冷漠型 溺爱型 忽视型 放任型 失控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表现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孩子的表现权威型(民主型):既控制又灵活、宽严有度、重视沟通、平等相处、独立、有主见;爽直、坦诚、热情大方;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强;善协作和社交;专制型(粗暴型):严厉,动辄打骂呵斥,拒绝要求冷漠、冷酷、孤独;反叛、易怒、粗暴;固执、撒谎;自卑;胆小、缺少主见或胆大、忽视型(冷漠型):不关心,忽视,很少管教冷淡、冷酷、孤独;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创造力强;独立,善交往溺爱型:冷淡、冷酷、孤独;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创造力强;独立,善交往任性、反叛、横蛮、粗暴;自私、缺乏责任心;幼稚;好逸恶劳,好大喜功,爱惹人注意,人际

16、关系差孩子常常打别人是因父母常常打孩子 研究者调查了美国印第安纳州和田纳西州的273名儿童。这些儿童中,6的母亲从不体罚自己的孩子,68被母亲打过屁股或有其他轻性的体罚,还有26受到过严重的体罚,妈妈对他们拳脚相加,甚至毒打。 6个月以后,研究者观察了这些儿童在学校里与同伴的交往情况,并记录了他们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在怎样的情形下,他们受到欺侮或变得生气时打了另一个儿童。结果显示,母亲的体罚越严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就越多。 从来不曾被体罚的孩子每小时平均有攻击行为仅2次; 受到过轻度体罚的孩子每小时有4次; 而遭受严重体罚的孩子每小时攻击行为在8次以上。 父母打孩子越厉害,孩子打其他人就越

17、厉害孩子的攻击行为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还有对6002个美国家庭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受到过体罚的人,成人后更有可能出现抑郁、自杀、酗酒、虐待儿童和殴打妻子等一类的问题。 好多父母不明白,孩子长大后总是要闯祸打人,或是性格怪癖,脾气暴躁,罪魁祸首正是父母自己。 体罚,可能会使得孩子减少某些不良行为的发生,然而,孩子受到父母的体罚而产生的受挫和不舒服的感觉,却会催生并鼓励他们的攻击性和攻击行为,使得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时候容易被激怒,容易动不动地就骂人,打人。 .家庭因素父母文化程度与个性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绪气氛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在儿

18、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影响特点是: 系统性 计划性 组织性 目的性 实践性 选择性学校教育影响的主要表现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师期望、人格的影响校风、班风的影响同伴交往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师最理想开朗、乐观、热爱、合作、公平、愉快、幽默、有忍耐力、冷静、和蔼、能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学生喜欢“交流型”和“事业型”的教师。心理辅导员 初三后半学期,每天有考试,使人非常疲劳,还时常遭到老师的训斥。艾佳本来就不爱说话,在加上家里发生的事情:爸爸得精神病住在医院,妈妈出走,奶奶瘫痪在床。她面临三重重任,人变得更加沉默了。一次数学考试后,老师拿着试题在讲台上大发脾气:“平时看着不言不语,好象很听话,可是整天都干

19、什么呢?考试考了46分,还有脸坐在那,你不要脸我还哟啊呢。一个46分把我们班一下子拉下了十几名,让大家为你背着,你好意思吗?不行就别上学了,回家去专门照顾奶奶、爸爸不是更专心吗?”艾佳面色苍白,低着头,呆呆地坐着。放学了,知道我上去推她,她才和我一言不发地回到家里。第二天,她就没来上学。后来遇到她,她的解释是“不为什么,我只想找份工作干,再说我也不是念书的料,不能总拖集体的后腿。”讨论: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遇到这样的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教?.同伴关系(1)文化传递、行为发展功能;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过程是一个群体过程,是从父母群体传递到同伴群体继而经由同伴群体

20、传至个体(2) 认知发展功能;同伴关系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个体社会认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个体只有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才能得以检验自己的思想,并体验冲突及协商不同的社会观点,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由此得以发展(3)情绪性功能;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是满足其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亲密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源泉(4)人格发展功能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人尤其是同伴的认识和评价 【不能看到某个圆圈中的数字,就说明某方面潜伏问题】不见1:侵略性强。不见2:智力较低。不见3:生活放荡败坏。不见4:倾向暴力领导。不见5:可能轻易被同性吸引,有潜在的同性恋倾

21、向。不见6:可能轻易会精神分裂,需要额外的关注。(ps:1是25,2是29,3是45,4是56,5是64,6是8。).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因素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种类:电话、互联网、CD、手机、信件、传真、电影、网络北京青年报的一份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中学生,美国占20%,英国占15%,中国仅仅为2%。 庐江县发生一起残忍的杀人案,一家三口均被罪犯杀害,但侦查结果却让

22、人大吃一惊,杀人者竟然是一名只有15岁的少年,其杀人动机更让人深思,据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他经常上网玩游戏,从家中陆续偷出2000余元钱,因怕家人发现,想再从外面偷点钱将家里的钱补上,遂于早晨6时许翻墙潜入被害人家中偷窃,被其家人发现后,张某用斧头先后将孔家3人杀死,其手段之残忍令人瞠目。 社会文化主流文化:社会公众普遍接爱的社会规范文化。亚文化:指一部分人群根据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需要,形成一种与主流文有一定区别,适合自身活动的社区性、职业性和年龄特点的局部文化,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特征、语言风格、衣着打扮等。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可能性生物前提现实性决定因素四、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内涵:有目的、有计划观察青少年在日常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