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贫富差距现状分析及缩小差距建议_第1页
广东贫富差距现状分析及缩小差距建议_第2页
广东贫富差距现状分析及缩小差距建议_第3页
广东贫富差距现状分析及缩小差距建议_第4页
广东贫富差距现状分析及缩小差距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贫富差距现状分析及缩小差距建议2010-09-02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内容摘要:本文运用贫富差距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结合大量统计数据,对广东贫富 差距形成及扩大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规范和完善 分配制度,建立公半合理有序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关键词:贫富差距分析贫富差距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而乂必须解决的重 大问题。广东,全国最富的地区和最穷的地区并存,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己成为热点 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是广东全面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一、广东贫富差距现状近年來,随着经济较快发展,居民收入分配显现出两极分化的

2、趋势。从广东城乡居 民收入基尼系数來看,2000年全省的基尼系数为0.38,处于国际公认的较为合理的区 间:而2001年以來,全省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上升,并在0. 40-0. 43间波动(见表1)。表1近年来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全省 基尼系数0. 380. 400.410. 430. 430. 430. 120. 420. 42广东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一)地区差距。第一,地区收入差异有扩大的趋向。1990年广东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2929元,珠 三角3340元,东翼2001元,西翼2303元,山区22

3、32元。珠三角地区比广东全省高411 元,高14%;比东翼高1339元,高67%:比西翼高1035元,高45%;比山区高1108元, 高50亂 到2008年广东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33110元,珠三角37441元,东翼20557 元,西翼21426元,山区23395元。珠三角地区比广东全省高4331元,高13. 1%;比东 翼高16884元,高82. 1%;比西翼高16015元,高74. 7%;比山区高14046元,高60%。 职工的年半均工资,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增长幅度,差距不仅一直存在而11呈逐步 扩大趋势。(见表2)表21990年以来广东四大经济区域职工平均工资一览表单位:元市别199

4、0 年1995 年2000 年2005 年2008 年珠三角九市33409210162832758137441东翼四市2001556772351441420557西翼三市2305639875201490021426山区五市2232555076081642323395广东省29298250127992395933110表31990年以来广东地区间职工平均工资变异度指标年份标准差(元)标准差系数(%)1990740. 1025.319952210. 8526.820004555.5335.620056262.2626. 120088026.9724.2从广东各地级市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看,1990

5、年全省的标准差为740. 1元,2008 年扩大到8027. 0元。由此可见,1990-2008年來广东省各地级市职工平均工资的绝对离 散程度和差距也越來越大,有逐年扩大趋势。广东各地级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标准差系 数,从1990年的25. 3%扩大到2000年的35. 6%, 19902000年各地市工资标准差系数 上升10. 3个白分点。2000年以后标准差系数乂逐渐下降,到2008年下降到24. 2%,下 降了 11. 4个百分点。(见表3)相对差距开始上升,2000年后有所减小。第二,地区财富差异大,珠三角占八成以上。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看,广东区域 的财富差距主耍表现在珠三角和广东西翼

6、地区。从总量上看,珠三角地区年末城乡储蓄 存款总额从2005年的16389. 71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2711. 25亿元,增长38. 57%:占 全省的比重一直处于80-81%之间。西翼年末城乡储畜存款总额从2005年的1120. 91 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亦9. 69亿元,增长39. 14%,增长幅度虽大,但是由于基数较小, 占全省的比重一直为5.概左右。从人均量上看,珠三角九市人均储蓄从2005年的36044 元上升到2008年的47595. 02元,增加11551元,增长32. 05%:西翼地区年末城乡人均 储蓄从2005年的7547. 55增加到2008年的10131. 74

7、元,增加2584. 19元,增长34. 24%。 珠三角和西翼的年末城乡人均储蓄差也从2005年的28496. 45元上升到37463. 28元, 差距在扩大(见表4)。表4近年来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域年末城乡储蓄存款情况年份项目珠三角九市东翼西翼山区五市全省2005合计数(亿元)16389. 711515 651120.911241. 4920267. 76人均数(元)36044. 009556. 317547. 557878. 9722044.572006合计数(亿元)18306. 141706. 611256. 001408. 4222677. 17人均数(元)39117. 1910701.

8、 638396. 288917. 9524254.312007合计数(亿元)18485. 091723. 711317. 521486. 9823013. 30人均数(元)39122.2110693. 268661.069346. 9024355.282008合计数(亿元)22711.252124. 881559. 691785. 3828181.20人均数(元)47595. 0213066. 4610131.7411112.7229527. 66此外,各区域的耐用消费品和固定资产(如住房等)居民财产在区域间也存在较大 差异。珠三角地区占有的数量和价值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山区五市人均占有的耐用消

9、费 品和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相对最少。近二十年來,珠三角地区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占 全省总数的八成以上。(二)城乡差距。城乡之间差距悬殊。改革开放以來,广东发生了乜大发展,城乡居艮收入上升很快。 城镇居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412. 13元和193. 25 元上升到2009年的21574. 72元和6906. 93元,分别增长51和35倍。图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乡收入比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來广东 省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其变化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2 年,城乡收入缓慢增加,城乡差距缓慢下

10、降;第二阶段,1983-1994年,城乡收入快速 上升,城乡差距迅速扩大;第三阶段,1995-1999年,城乡收入缓慢增长,城乡收入差 距调整中下降;第四阶段,2000年以來,城乡收入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稳中有升。 到2008年,广东城乡收入比达到3. 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见图1) 在城镇内部差距方面,广东城镇居民收入均处于较高水平,高低收入阶层差异不是 十分明显。2000年以來基尼系数一直处在0.3-0. 4的较为合理区间,近儿年一直处于 0.36的水平,表明收入分配差异相对稳定(见表5)。表5近年来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

11、0620072008城镇居民 基尼系数0. 330. 340. 350. 370. 360. 360. 360. 360. 36农村居民 基尼系数0. 280. 300. 330. 340. 340. 330. 330. 330. 32在农村内部差距方面,由丁近年來广东省农村内部发展比较均衡,与城镇相比收入 水平较为均等。2000年以来基尼系数一直低于0.35,部分年份甚至低于0.30。表明农 村居民收入分配较为平均。(三)行业差距。广东行业差距主要表现为工资报酬的差异。近年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从业 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各行业发展的差异使得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劳 动报酬差异

12、较大。近年來农业作为需求弹性较小的基础产业,其从业人员一直获得最低 的劳动报酬:非农行业,如信息产业和金融业等作为当前的朝阳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效 益较大,其从业人员成为当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最高的群体。尤其是一些高垄断行业的 劳动报酬一直处于高位领跑,II差距日益增大(见表6) 表6 近年来广东省城镇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单位:元项目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农、林、牧、渔业98941012011113118571290514469采矿业176422401026705316313622441176制造业173561851820349225472524

13、927578314773402937480443824886854496建筑业1552417322194912086722917255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90393236934656377744261345631信息偉输、il算枷1艮务和软件业451504853552641578056121061118批发和零售业212802417226655280133209334418住宿和餐饮业164231765918693193692094422542金融业370244264453079669067878184721房地产业240492517326380289593245034240租赁和商务

14、服务业269472474527023303733475538192科学研究、技柵务和硕喳381214083446668523305814361896水利、环境和共谶錨理业17649191922029923316260812836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96351991622512241722698227343教育223022422826359313963430638205卫生、社会保障和补会福秘Ik28038305073318837788423144660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9918328293548538155409624425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91093289834975397964

15、466149837各行业之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差异明显。广东省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中最 高和最低者相比从2004年的4. 6上升为2009年的5. 9。从近几年的发展态势看,这一 比例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见图2) o图2近年来广东省从业人员年劳动报酬最高最低比(四)城乡差距。城镇内部差距。从2002年以來,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最高收入户和最 低收入户的差距一直在拉大,到2008年末为止,这一差距到达48410. 79元/户(见图3)。 虽然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绝对差在扩大,但是相对差距 在调整中略有上升,但幅度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最低收入阶层收入上升较快。但

16、城镇阶 层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近儿年城镇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户可支配收入比仍然在10上下徘 徊,并11多数年份高于10,甚至在2002年一度达到14 (见图4)。图3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户收入绝对差口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绝对垄城萤閒灵家庭可支配收入维对丝农村内部差距。2002年以來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最高和最低户的差距一直为8000元上下,并11 一直保持小幅度的上升的趋势,到2008年达到最大,为11427元, 这一差异比全国同一指标的差异(9790元)还高1637元。广东省农村居民间的阶层相 对差距稳定状态。2002年以來,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最高最低户的比值一直在5. 5左右 波动,比较

17、稳定。表明广东农村阶层收入差距依然存在,丄绝对差距不断拉大。图4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最高最低户收入比比例12. 001O OO&003OO4. 002OO0002002200320 042005200620072006 年份农村居民人旳纯吹入虽离虽低比 一一 城厲居民叮亵配收入虽离虽低比二、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分析(一)区位资源禀赋差异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广东的珠三角,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四大区域的口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四大经 济区中,珠江三角洲地域条件得夭独厚,优势明显:一是区位优势,毗邻港澳,有天然 海道良港,对外贸易方便。二是优越的人缘优势,这里是全国较大的侨乡之一,在港澳 台

18、和海外的侨胞达10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利丁招商引资。 三是较强的互补性优势,香港和澳门发展空间狭小,珠江三角洲的口然、人力资源丰富, 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乂吸引了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加上其经济的幅射作用, 从而形成了大的消费市场。四是人才和技术优势,由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高速发 展和较高的经济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特有 的技术、人才优势。其他三个区域,如东翼虽然沿海,但是远离广东的经济发展中心, 经济发展势力单薄,难以形成合力,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西翼地区和粤北山区,或是资 源较为贫瘠,或是多山,发展经济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或

19、是陈旧,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人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其次,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末为止,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最高的是深圳,为89814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的是梅州,为11604元。前者与后者相差78210元,相差673倍,两市经济发展差异显著。从经济发展区域來看,近年來珠三角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经 济发展区域:粤北山区则相对发展较为缓慢。2008年珠三角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达 62644元,而粤北山区仅为15539元,两者相差47105元(见表7)。表7近年来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元/人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

20、2005200620072008珠三角202782206224921291883448840259470715472162644东翼729472957517806989539934112001312515396西翼70997762825892071025311933136081541217973L1I区5344568859936648777889301050513093155392000年以來广东省最富的珠三角地区与最穷的粤北山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一 直处于3. 8以上的水平。2000至2005年间,两地区的经济差距一直在扩大,至2003 年这一比值达到最大,为4. 3。近年,粤北山区经济发

21、展较快,使得这一比值一直处于 下降状态。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基数大,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基数小,这一比值仍然 处于4以上的水平,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相当明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成为地 区居民贫富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见图5) o图5近年来珠三角与粤北山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二)二元经济导致城乡差异显著。广东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耍原因在于我 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广东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 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贫困农村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 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

22、农村等。改 革开放以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镇在容纳农村剩余人口方面发挥了乜大作用。 广东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6. 3%上升到2008年的63. 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5. 7%) 17. 7个白分点。但是原有的户籍等制度所形成的二元分隔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带來的人民享受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利益相差较 远。1978年以來广东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提高很快,分别从399. 96元/人和184. 99 元/人上涨到15527. 97元/人和4872. 96元/人。但是由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居艮 拥有更多的消费资源,农村居民消费资源相对较少:城

23、镇居民消费支出上升比较快,农 村居民消费支出上升相对比较慢(见图6)。1978年以來广东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的差异一直都存在和拉大,到2008年为止这一差异达到10635元/人。图6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情况对比 的富裕阶层(见表6)。部分与国计民生关系特别密切的行业,如电力,通信等,是典 型的垄断行业,这些行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见表6) o这些行业垄断的存在一 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四)有效分配能力不足。部分税收流失严重。在税收制度中,个人所得稅流失较严重,特别是收入水平最高 的社会成员,所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却相当少。例如,一些富豪阶层把个人收入混入生产 经营的管理费

24、用;居民纳税意识不强、税收征管水平低,等等。这些都导致了个人收入 数据的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和不透明。税制不健全。对于房地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制都没有详细的规定,这导致了 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和财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再分配和调节。譬如,频繁出现在“福布斯 中国富豪榜上的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稅排行榜的前列,这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 制度的不健全。由丁对丁-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 富差距的扩大。税制不尽合理。从目前的情况看,普遍的反应是个稅起征点较低,高收入相应的税 率较低。造成低收入者纳税压力较大,个税的大部分由低收入者承担,这没有达到税收 调整收入的目的。部分税

25、种的征收方式和征税耍求没有与相关收入的发生同步实现,造 成税收的流失。这种税制问题,导致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能力不足,使得当前广东 的贫富差距在扩大,并11有越來越严重的趋势。三、缩小广东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要逐步缩小广东贫富差距必须注意协调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个人和全民的利 益关系,就利用好市场,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协调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从根本上 缩小这些行业和产业发展差距带來的相应群体的贫富差距,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做贡献。(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大“扩 权强县”、“扩权强镇

26、”的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设施,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调整和优化 产业结构,拓展产业布局空间。进行合理的城乡工业分工与协作,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的 优势和积极性。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设立国家财 政支农基金管理委员会,整合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建立统一的支农基金账户,实施 国家支农基金委托管理制度;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培育支农资金承接载体。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他全农村进城 务匸人员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 制,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健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探索农村产权

27、流转, 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在承包经营权上取得新突破。建立 符合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明确支农定位,健全组织体系:对农村 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和政策扶持: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的货币政策;培育新型农 村金融机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耍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一 是研究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机制。在继续优化发展珠三角的同时,尽快形成发达地区 带动欠发达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二是积极探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举 措。要着力创新加快推进城镇群建设的方法,提高城镇群发展水平,进一步发挥城镇群 在推动、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8、。三是完善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探索建 立扶贫开发财政专项资金稳定投入的机制,健全完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省“整村推 进”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各区域互利共赢。一是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加快向东西 北地区转移,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及配套政策,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坚持以市场主导、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强对地方区域合作的指导和协调。 建立健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重大事项的协调机制,健全部 门或行业性的专业协作网络,促进区域合作的深入开展。(二)规范和完善分配制度。第一,规范工资制度。一方面,要尊重劳动力市场工资。企

29、业的工资标准应该以市 场需求为依据來设定和调节。另一方面,对丁市场工资严重偏离劳动力价值的耍通过行 政手段进行适当干预。制定最低工资,避免收入分配的过度集中,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第二,借鉴发达国家的税收征集方法,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监管力度, 在税收上阻止收入差距的拉大。建立严格的个人应税收入申报制度,完善覆盖全省的个 人征信体系建设和个人收入银行结算办法,加强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收力度;可考虑适 当提高累进税率。同时还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偶然所得税率,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 赠与税和特别消费税,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加大逃税、漏税和避税的打击力度, 要求各企、事业单位提高收入的透明度,建立个人收入纳税申报制度,坚决取缔非法收 入和各种灰色收入,以规范分配秩序,维护合法收入。防止财产向少数人集中,防止出 现两极分化。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针对目前城市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釆取积极有效措施來保障他们的生 活最低线,防止因贫困带來的贫富差距恶化而导致的政治后果。二是逐步建立起覆盖全 民多层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大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同时建 立起一套科学的医疗保险体系,改善农村就医条件,包括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医疗卫生 条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