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_第1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_第2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_第3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_第4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分工理论述评最早、最简单的分工形式是按性别和年龄所进行的自然分工,也可称为劳动分工。由于 生产力的发展,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分别是:畜牧业 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出现商人而 形成的分工。分工的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生产力的增长是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反之, 分工又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改进技术及提高劳动效率。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使国际 分工理论也逐渐系统和完善。一、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综述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中,最早明确指出对外贸易对经济 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17世纪晚期的

2、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他说:“对外贸 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先进的通常手段”,通过对外贸易能形成“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 货币”的良性循环。经济学之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对外贸易是为过剩产品找出路,通过市 场扩大而促进经济发展。总之,一直以来,人们对贸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良性互动关系 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而对于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学说即为国际分工理 论。经济学上,西方的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理论来表达的。这主要有亚 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 歇尔一俄林的要素察赋理论和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亚当斯密(1723 1

3、790)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 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可以生产并出口该种商品。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集中反映 在他的享有盛誉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他的 地域分工论的基础之上的。他从微观的个体,即个人、家庭,递推到国家、社会来阐述地域分 工的合理性,认为:“如果购买所费,比较家内生产所费为小,就一定不宜于家内生产,那是贤 明的家主都知道的格言”。他强调绝对优势理论有一个基本前提,包括自然资源优势、气候条 件优势,生产技术优势等等。由此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石之上。一国在某一

4、或更多方面占有绝对 优势,其产品成本则较低,继而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与竞争。如果一国没有一种产品在生产 上处于绝对优势,那该如何呢?斯密没有解释。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 一种情形,即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没能 阐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李嘉图(1772 一 1832)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利益理论是指比较两种产品在两国间的劳动成本来决定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交换 哪种产品。大卫李嘉图在他于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 首创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也成为西方贸易理论的基础。李嘉图不仅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而且提出了比斯密更系统、更深刻

5、的阐述,他的理 论是对斯密理论的修补和发展。他指出,一国不仅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 优势时可以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可以进口该商品; 而且,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李嘉图通过葡萄酒和布的极为有名的例子,来阐明他的观点。另外,李嘉图的前提是由于 种种因素使资本和劳动无法在国际间自由转移,这是和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因而“支 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 值”。在他看来,自由贸易是解决资本和劳动无法自由转移的好方法。各个国家只需生产处于 最大优势的产品,

6、继而通过自由贸易进行交换,可以提高多国范围的生产效率。(三)约翰穆勒(1806 1873)的相互需求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着重于从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论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约翰穆勒从需求和交换比率方面对比较优势理论加以补充,形成了相互需求论。相互需求论从供求决定价值出发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率,认为,供求规律决定国 际间商品流转的水平和对外贸易中的商品价格。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 原理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该理论。认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范围内,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实 际比率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的。(四)赫克歇尔(1879 1952) 一俄林(1899 1979)的资源票赋理论赫

7、克歇尔和俄林是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是师生关系。赫克歇尔在其1919年所写的 对外贸易对于收益分配的影响文章中就发表过相关理论,俄林吸取了赫克歇尔的基本观 点,并且加以补充和发展,在其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中,从各生产要素的角 度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他们认为资源察赋不同是造成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异的原因。各国在生 产要素的拥有方面,情况各殊。若一国的某种要素比较丰富,价格就相对便宜。生产要素的丰 富与稀缺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另一原因是各国在生产各 种不同的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根据产品所需的要素的多少,可以将 产

8、品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等。据此,俄林得出结论:“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另一地区生产便 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商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比在其他地区拥有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 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生产的商品。简而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 商品。”即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国家应该生产那些需要大量使用且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低 廉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以此来出口;进口那些供应稀缺、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 商品。(五)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学者弗农在1966年以美国情况为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把产品生命周期 分为产品发

9、明、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三阶段。弗农认为在产品的发明阶段,生产集中在国内,新产品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消费者的要 求,厂商的差别程度较高,存在着产品垄断,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产品成熟阶段,国外的需求增 加,产品开始逐步标准化,生产技术扩散,产品的价格弹性增长。之后出口增加,国外也开始出 现仿制者参与竞争。技术扩散导致原先技术依靠的企业逐步丧失其技术优势,于是到那些技 术水平比较接近、劳动成本较低、对产品需求也较大的国家建立子公司,以占领国外市场。 同时以低于在母国的生产成本的产品向母国市场返销。弗农在他后来的著作中,将产品生命 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又增加一个衰减期。认为,这时该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上逐

10、渐失去销路, 直到被淘汰。他是从产品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国际分工的。(六)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迈克尔波特在其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对10个国际重要的贸易 国家的上百种产业的历史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解释一个国家、地区产业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的竞争力理论(即钻石理论)。钻石理论认为一国特定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国内六个要素的组合与动态作用 过程,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情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1)生产要素条件。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等。(2)需求条件。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

11、企业 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需求者的需要,而国外竞争者则无法做到,所以波特认为全球性的 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内需市场因其对规模经济的影响而提高产业效率刺激 企业改进和革新。(3)相关和辅助产业情况。波特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现象即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孤立 存在的,而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的。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 少的一环。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所在,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 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4)企业策略、结构及竞争者。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创造与 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

12、力的竞争对手。(5)机遇。机遇来自于企业外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 出,对企业发展来说,形成机遇的可能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 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比如石油危机造成价格升高);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 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6)政府行为。波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政府的角色应当是市场竞争的催化剂, 政府应当鼓励企业竞争,激励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并且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 展的环境。波特还认为,政府保护会拖延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 那么企业就会在国

13、际市场中失去竞争力。波特的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双向强化的系统,每个因素都是关键要素,对竞争优势有 着重要作用。国家或地区的关键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行为,综合成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 产业要保持并发展其竞争优势,需处理好六个要素的关系,形成其他国家或地区难以模仿的 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环境。二、对国际分工理论的评述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为背景,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 上升时期的要求,对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历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然而, 这一理论仅说明了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 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无法解释国际

14、贸易的普遍规律。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因而更具普遍意义。它回答了斯 密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不论该国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情况如何,都能找到各自的相对优势; 即使所有条件均处于劣势地位,也能在其中发现其劣势中的优势。但是,正如俄林曾做过的评 论:“比较优势理论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运用于一般介绍,在一些重要方面来阐明贸易征。 显然,这些理论性的模式都是经过事先简化了的许多假设推导出来的。因此,它们只能作为国 际贸易基本理论的一小部分。”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是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比较利益的基 础上,考虑了需求因素,阐述了交换价值的确定

15、过程。穆勒认为,国家间的供求关系决定着国 际价值,并将这一规律称为“国际价值法则”。他认为进口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其生产成本,而 是由其“获得成本”(指为了换取进口所需偿付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决定的。穆勒的相互需求 理论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中唯一的国际价值理论。但是,他以国际价值说明国际价值的形成, 从逻辑学上犯了 “循环逻辑”的错误。而且仅从供求角度来解决国际价值问题没有以劳动 价值论为基础,只能解释价格的变动,并不能说明价值形成问题。4、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在西方学界颇受重视,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世界著名 的理论模式”。它对国际分工格局和贸易问题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许多假设 条

16、件上的限制,并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按照人们一般的看法,美国的资本充裕,依据赫 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美国应该生产并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输人劳动密集型产品。 可是,美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他的投人一产出法对美国的经济和贸易结构进 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出口商品与其进口商品相比,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超 过资本密集度,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多。这就是通 常所说的“里昂惕夫之谜”。之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研究, 有的得出了与里昂惕夫相类似的结果,有的则认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式符合本国情况。另外, 资源察赋理论没有

17、考虑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显得不够完善。现今世界,科技因素在产品生产方 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且对分工的决定性也增强了。5、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建立在多重假设的前提 下,将生产要素仅仅局限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有形要素上,将技术纳人到生产要素分析的 范围中,对劳动投人、劳动生产率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算。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即没有考虑到更多的无形要素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技术差异在国际分工中起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化国际市场上,产品的品牌、知识含量、商誉等等条件也扮演着越来 越突出的角色。6、在以上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出现了一

18、些新的国际分工与 国际贸易理论。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的贸易发展模式并不能用传统国际 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于是新出现的分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理论无法解答 的问题。举例说,二战后,日本当时的国内状况是土地面积小,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贫乏,技术 发展落后,资本存量少,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那么日本应该选择其拥有量多、 成本低的劳动力资本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依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 日本应利用其处于优势的劳动力数量来作为基础,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实现其工业化战 略。但是,日本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来选择贸易模式,而是根据本国情况,发展出 了

19、相对于传统的“静态国际分工理论”而得出的“动态国际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的 运行并不是静止不动、始终如一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状态不断变化的。若在本国产业发展 的初期实行保护与扶植,待本国的幼稚产业在国家贸易保护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较为成熟 稳定的产业时,减少贸易保护政策;当该产业作为出口产业时,因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参 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中不会因处于劣势而被淘汰。日本看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并依据此理 论选择了以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规模利益大、就业人口需求大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 发展方向。7、波特的钻石理论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对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无法解释的几方面通过钻 石模型做出了合理的

20、解释,是对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该理论在当时能对较多国家的竞争 优势做出分析,并且得出的相关结论与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 展,经济形态与各种条件日趋多样化,即使该理论在理论研究领域、实践领域都受到相当一部 分学者的认可,还是有部分专家认为钻石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说明当前状况 下各国的竞争优势及其分工结构。首先,比如在解释以新西兰为代表的经济小国、出口依赖工业和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 竞争优势时,就存在某些方面的缺憾。钻石模型所研究的产业都源于国内,而没有涉及到基于 海外产品的再加工和价值增值投资等竞争优势产业。从而在当今国际大融合环境下,缺乏对 那些依赖于国

21、外环境而发展壮大的产业要素分析,仅将产业优势局限于国内资源以及本国的 要素影响。其次,钻石理论只着眼于“经济独立个体”的概念,即将一国看作一个经济独立个 体,研究的各要素也是在本国范围内发生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产生已 将各个国家组成蜘蛛网状的连锁关系。一国不仅需要本国各要素的综合作用形成自身优势产 业,更重要的是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各个结点上的国家或产业密切联系,最优化地利用不同 资源。像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或间接投资,将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地,其经济活动不仅仅限于 母国,甚至部分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发展较国内有更为明显的优势,那么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也 绝不能忽视。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更高

22、的今天,钻石模型中应加人跨国公司的要素更为具体。 最后,波特认为只有在海外的投资才能对优势的形成有作用,而外国资本进人国内投资对于 增加竞争力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对本国产业造成威胁。而大多数国家的实践证明,结论恰恰 相反,不论是对外直接投资或是外国资本的进人对于国家优势的形成皆为有利。国际合作理论研究综述冲突与合作是国际政治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早期国际政治学者习惯于从冲突的视角来探 讨如何避免国际冲突并建立和平秩序的问题,国际合作较少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中心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兴起理想主义思潮,推崇在国际法、国际道德以及国际组织框架下建 立集体安全秩序。而经典现实主义则坚持认为,国际无政

23、府状态下,权力与军事实力更为关键, 国际合作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各国的权力均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发 生深刻而持续的变化,国际社会出现各种双边、多边形式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合作。于是以 研究国家间相互依赖与国际机制合作为特征的新自由制度主义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理论的主 力。由此促进西方国际政治各主流派别纷纷对国际合作的动力、模式与过程进行不同角度的 理论阐释,形成各具特色的国际合作理论霸权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与共有观念合作论。一、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霸权合作论我们知道,国际政治传统现实主义以人性恶为基本理论假设。在现实主义语境中,由于国 际社会不可改变的无政府状态,国家天生偏好

24、追求权力以获得安全与威望,权力斗争是国际 政治的常态。现实主义甚至认为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冲突。那么,合作在现实主义学派中就 没有值得探讨的余地吗?事实并非如此。以肯尼思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者从无政 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结构出发,认为只有存在一个强大的权威或霸权力量,国际合作才有可能 产生。华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国际政治理论等著作中,试图探讨何种霸权结构更 容易导致国际合作。他认为,两极霸权结构可以有效管理世界、抑制冲突的发生,是最为简单 而有效的国际合作结构。罗伯特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也表明观点,国 际关系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霸权秩序代替另一个霸权秩序的过程。霸权秩序的合法性是

25、通 过霸权战争确立的,以各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威望”等级为依据。于是新现实主义指出,在无 政府体系下,霸权存在是国际合作产生的前提。查尔斯利普森认为,在军事安全领域,国家 间关注的主要是相对获益问题,所以国际合作比较困难。而在经济与环境等领域,国家间主要 关注绝对获益问题,所以国际合作比较容易展开。因此,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吉尔平与斯蒂 芬克拉斯纳等着力探讨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经济合作,由此形成了著名的霸权合作论。霸权合作论是在新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基础上演绎出来的国际合作观,它主要以国际经 济领域的合作为研究对象,其积极倡导者是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克拉斯纳与吉尔平等。 他们试图以霸权合作秩序能减少无政府

26、混乱状态来诠释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稳定运行规 律。经济学出身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无政府下的国际公共物品一文中论述 到,国际体系中的秩序、安全、汇率稳定等国际公共物品,一个国家对它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 国家对它的消费,这种“公共性”使得国际公共物品不太可能由自私的个体通过集体行动来 促进。在一国内部,一般都是由强制性的中央权威控制并提供这种公共物品。而在国际社会 中并不存在一个中央政府。于是金德尔伯格认为,如果存在一个实力超群、在国际社会起绝 对主导作用的霸权国家,而且这个霸权国家能够利用权威并愿意为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必要 的像安全、稳定秩序之类的国际公共物品,而其他国家也愿意在霸权国家

27、主导的秩序中扮演 合作的角色,那么国际体系就会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与合作秩序。反之,如果没有霸权国家, 或者存在霸权国家而这个霸权国家却处于衰落之中,那么国际体系就可能陷入混乱或者出现 各国争夺霸权的争斗。新现实主义强调,只有在霸权稳定的结构中,和平与合作才有可能发 生。吉尔平提出,国家之间和平交往的时期都无一例外地存在一个强大并且具有霸权势力的 支配国。如公元5世纪罗马治下的和平以及维护近代国际秩序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导了战后国际政治与经济机制的重建,开创了所谓的美国治下和平。总体来说,尽管新现实主义内部在霸权国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分享与代价分担问题上存在 分歧,但他们

28、一致认为,国际合作秩序形成的障碍来自于中央集权的缺失,因此只有单个国家 或国家集团形成霸权力量,通过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机制安排,从而形成有利于维护霸 权国利益的秩序以及让附属国或其他国家分享的国际安全与福利,才能达到促进国际合作、 维持国际秩序稳定的目的。这种霸权合作模式的形成基础是:其一,霸权国决定霸权体系的机 制与秩序,其他附从国基本认同和接受,如果这种默认与接受受到怀疑,霸权合作结构就从稳 定向非稳定蜕变;其二,霸权体系的政治合作通过制度予以维持和协调,但制度的背后是霸权 国或集团强大的实力与权力基础;其三,霸权必须能够产生类似“公共物品”的收益以抵补附 从国牺牲政策独立性的成本。

29、既然国际合作是以霸权的存在与稳定为前提那么霸权合作模 式会在两种情况下走向衰落:一是霸权稳定结构的合作收益趋于枯竭或者霸权国家提供的收 益小于新兴国家的预期,霸权合作结构将走向不稳定甚至崩溃;二是霸权国家自身走向衰落 或者新兴国家的实力增强到足以威胁到霸权国家的主导地位时,霸权合作体系就会受到新兴 国家的挑战,冲突由此产生。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权力结构分配为基础的合作观,其合作的 关键是霸权国家能否将超强的实力转化为主导国际合作机制形成与维持的权力,并提供维持 和平秩序的公共物品。霸权合作论认为,如果霸权国家的地位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那么世界 就会处于不稳定的纷争状态。二、

30、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国际机制合作论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一经问世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以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 夫奈为代表的学者运用相互依赖、绝对受益、制度合作等理论对霸权合作论进行了有效的 批判,最终形成了与现实主义相抗衡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合作观国际机制合作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基欧汉和奈在他们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 就试图对新现实主义合作论的理论假设前提进行修正。对于新现实主义提出的国际无政府状 态与国家理性、自私的假设,新自由制度主义基本赞成。然而他们对“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 间趋向冲突”、“只有在霸权国家主导之下合作才有可能”等论断提出了异义。新自由制度主 义明确指

31、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不必然意味着无组织与无秩序,尽管国际系统是无政 府的,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却有着高度的秩序。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一种无 形的控制。那么什么特征的国际系统会使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趋向高度的秩序呢?基欧汉与奈根据 他们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观察提出了 “相互依赖”的概念。相互依赖意味着行 为体的思想与行为彼此相互依赖。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指的是以国家之间或其他国际行 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基欧汉和奈认为,随着国际交往如跨越国界的货币、商品、 人员和信息的流动加快与增多,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增强,全球化的推进将使国际 政治更接近于复合相互依

32、赖的理想模式。相互依赖使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不至于在无政府状态中走向无序与混乱,但相互依赖并 不一定直接促使国家之间走向合作。对于自私、理性,天生追求利益的国家个体,在什么条件 下会产生合作的行为、什么时候又会导致不合作呢?这是新自由制度主义必须予以解释的重 要问题。对此,新自由制度主义借助博弈理论进行论证。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常用的 一种理论分析框架。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关系学者开始运用博弈概念并结合心理学、 社会学、统计学等方法形成国际关系学的博弈理论,其主要代表著作有托马斯谢林的博 弈:冲突策略、约翰哈森尼的博弈论与国家冲突分析等,他们多是用博弈理论来分析 国际冲突现象。博弈理论

33、假设,博弈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独立地从个人理性出发,选择那些使 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或者对策。博弈论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囚徒困境”模式。典型的 两人囚徒困境模式下,两个行为体都希望达到独自的最佳结果,即以自己不合作、对方合作作 为自身的优势战略;而对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来说,应该选择帕累托最优解,即双方都趋于合作, 即互惠战略;但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不合作而被欺骗,于是在没有其他因素介入的情况下,两 个行为体容易达到帕累托次优均衡解,即双方都不合作。囚徒困境模式表明,在自然情况下, 行为体可能选择合作,也可能选择不合作与背叛。1984年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出版合作的进化一书试图运用博弈论来解释国际合作

34、现象。他对囚徒困境博弈模式运用计算机程序进行重复演算,实验结果是,当博弈链加长时, 博弈各方的行为就会趋同,即重复博弈中逐渐选择合作这一策略,“一报还一报”战略能够解 决囚徒困境。艾克斯罗德通过计算机复杂演算,重复博弈过程,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的利己 主义者通过一定的相互作用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合作,其合作的条件是:第一,个体有足 够多的机会再次相遇,使得他们能够形成在未来打交道的利害关系。第二,当对方无理采取背 叛行为时,另外一方会采取报复手段;第三,双方的行为要简单清晰使彼此能适应各自的行为 模式;第四,在重复互动中,逐渐认定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而采取互惠战略。艾克斯罗德的实验以及在实验中

35、对合作条件的解读给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者以深刻的启 发。如何避免无政府状态下理性国家之间因相互欺骗而导致不合作?学者们发现,重复与惩治 背叛是将行为体引向合作、认清互惠情势的重要手段,但如何保证重复的行为并有效惩治背 叛呢?由此,新自由制度主义引入一个核心概念:国际机制。他们论证,机制是避免合作困境、 保证国家之间实现与维持合作的充分条件。这样,从相互依赖到博弈合作、再到国际机制合 作,新自由制度主义实现了其国际合作理论构建的关键一步。在批判了霸权合作论有关“无政府状态下没有霸权力量就会导向无序与混乱V “自私、 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家在没有霸权影响的情况下不会趋向合作”等命题后,新自由制度主义 对

36、“霸权国家衰落后国际合作就不能维持、世界将走向混乱”的论断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基欧汉在著作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与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 中强调,在相互依赖为特征的世界里,合作在没有霸主的情况下也可能发展起来。基欧汉指出: “一个霸主也许会通过提供合作的报酬和对背叛行为的惩罚,帮助创造共同利益;当不存在 霸主的情况时,如果条件有利的话,同样的报酬和惩罚也会被提供出来,这种结果一定是由相 对小数量的行为者所决定的,它们能够监管彼此对规则和惯例的遵守情况,并使其他政府的 福利取决于对协议和谅解的持续遵守。”基欧汉所说的“监管彼此对规则和惯例的遵守”实 际上就是国际机制的功能。基欧汉在他的

37、著作中用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国际合作与国际机制 的关系,认为国际机制是霸权衰落之后维持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条件。在新自由制度主义语境中,国际机制被定义为“一系列围绕行为体的预期汇聚到一个既 定国际关系领域而形成的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原则是指对事实、 因果关系和诚实的信仰;规范是指以权利和义务方式确立的行为标准;规则是指对行动的专 门规定和禁止;决策程序是指流行的决定和执行集体选择政策的习惯。”从概念的界定很明显 看出,国际机制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惯 例。基欧汉承认,国际机制可能在霸权国家主导下建立,霸权的力量有助于产生一种秩序的模

38、 式,并维持一种非对称的合作模式。但国际机制一旦建立以后,其信息对称、惩戒欺骗、行动 明晰等功能就能独立发挥作用,减少无政府状态下利己的国家因追求个体私利而对合作形成 障碍。借助机制的作用,国家之间在没有霸权的情况下,也容易找到共同利益,造就彼此之间 的信任。以国际机制促进合作的功能为假设基础,合作并不必然需要一个霸权领导国的存在。 霸权之后的合作是完全可能的。于是,新自由制度主义指出,随着霸权的衰落,一个缓慢的从 霸权合作到霸权后合作的转化可能发生。霸权的衰落使得建立国际机制的需求不断增加,新 的国际机制由于旧机制培育出来的相互信任而得到促进。新自由制度主义以相互依赖、博弈合作、国际机制等为

39、核心概念,全面论证了相互依赖 可以降低国际无序状态、国际机制能够促进国家走向合作,从而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 际机制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影响颇大,不仅对霸权 合作论进行了修正和提炼,而且揭示了在霸权衰落之后国际机制承担并促进国际合作的功能 价值。国际机制合作论坚信,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合作而不是冲突,并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国家如 何在国际机制之下减少纷争、加强合作的现实图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 巨大转变,国际机制合作论也经受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基欧汉有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 霸权走向衰落、后霸权时代即将到来的预测虽然没有得到应验,但冷战之后各种

40、国际组织的 合作空前活跃,国际机制建设愈发繁荣的景象使国际机制合作论仍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三、社会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有观念合作论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霸权合作论与国际机制合作论成为国际合作理论的主力,而 90年代兴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主义流派则为国际合作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社会建 构主义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在其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写道:“在大多数组织中, 人们合作不仅仅是因为合作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了实现,且也因为他们有着对合作规范的 忠实和认同感。”社会建构主义运用完全不同于“两新”(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 视角,通过文化结构、共有观念、集体身份等变量揭示国家之间冲突

41、与合作的形成,试图超越 “两新”的物质主义分析。温特最著名的论断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并不是天然既定的,而是由国家建构的。社 会建构主义首先颠覆了两新的物质主义本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其一,人类关系结 构主要是由共同观念而非物质决定的。具体的(国际社会)文化形态,如规范、规则、制度、 习俗、意识形态、习惯、法律等都是由共有观念建构的。其二国家是国际体系中具有身份 和利益的独立行为体,国际社会结构中的共有观念或文化建构了国家的身份和利益。其三, 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不是先验给定的存在,而是由主体国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而形成 共有观念的一种文化建构。解读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假设我们发现,

42、“共有观念或文化”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他 们看来,国家之间是合作还是冲突,显然取决于在国家身份建构中起决定作用的“共有观念”。 温特分别列举了三种国际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与康德文化。三种无政府文化 存在三种不同的共有观念。在霍布斯文化中,人人都视对方为“敌人”,国际社会因此几乎没 有合作只有冲突;在洛克文化中,大家互为“竞争对手”,有一定的合作行为但主要是竞争关 系;只有在康德文化下,国家之间形成视对方为“朋友”的共有观念,进而获得集体身份,国家 之间由此建立起相互信任而长久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在温特看来,国家之间持久合作的 动力来自于能使国家形成集体身份的共有观念与文化结构。

43、然而,这样的合作怎样成为可能? 以共有观念为基础的国际合作其产生与维持的途径是什么?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的论证逻辑, 这里存在两种分析层次。其一,整体共有观念体系建构个体合作身份。类似康德文化的共有观念结构中,非暴力和 团队(集体)行动已经成为规范。康德文化的基础是朋友角色与身份的结构。在这种集体身份 与行动得以制度化的结构中,国家会在外在的文化压力之下将集体角色内化于自身的身份和 利益之中。这样,他们会认为合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合作。温特列举了友 谊角色规则下产生的所谓“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安全共同体”,在这些共同体中,如果 互惠合作、互助合作原则被国家反复实践,合作的共有观

44、念就会内化到国家个体的身份塑造 中,从而促使利己身份向集体身份转换。这样,国家之间就形成了温特所形容的“认同同心圆” 的最佳状态,即行为体依其身份和利益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行为体认同,同时又努力满足自 己的需求的状态。形成这种认同和集体身份,国家才能把合作当作习惯,做到视对方的利益为 自己利益的一部分。其二,个体行为体通过互动实践构建共有观念从而推动整体文化结构转变。根据社会建 构主义的观点,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国际文化结构总是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从人类历史发 展实践来看,国际体系结构经历了从霍布斯文化(国家之间以相互消灭为特征)向洛克文化 (国家之间以相互竞争为特征)的转变。而国际社会文化结构

45、的转变最终是由无数单位个体的 互动实践造就而成,因此由“竞争”的洛克文化向“朋友”的康德文化转化实际上是一个由 单个国家之间互动实践继而超越洛克文化、塑造新的国际文化结构的过程。“当行为体重新 定义其身份和利益的时候,机构就发生变化。”在互动实践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个体国家的 身份。温特解释道:“自我在社会困境中选择合作,就含蓄地承受了集体身份,自我的行为向 他者发出的信号是希望用同样的行动做出回报。如果他者如此回报,自我暂时的新身份就会 得到加强,导致进一步合作,假以时日,就会出现双方内化集体身份的现象这样一来,各 方原来的身份都在减弱,各方都在学习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并改变着自己对自我身

46、份的 定义,这就是、复杂习得的过程。创立的不仅仅是制约给定身份行为体的规范,而且也是建构 新身份的规范。”温特还指出,这种身份变化受到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四 个变量的影响。这四个变量存在的程度越高,集体身份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国家身份变 化到“认同的频率和分配超越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临界点上,结构的逻辑就会发生变化, 成为一个新的逻辑,”这个新的逻辑,就是温特所指的康德文化结构下,朋友身份的国家相互 信任、彼此合作的文化逻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共有观念合作论以国家合作的观念建构为出发点,分别从 国际文化结构塑造国家的集体身份与合作认知以及单位国家合作互动建构整体合作

47、文化结 构两个层面论证了观念对形成国际合作的关键作用。共有观念合作论把国际政治合作的研究 视角扩大到文化分析领域,它重视合作的认知基础,并把集体身份、共有观念等文化因素在建 构国际合作过程中的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打破了国际政治理论界长期忽视观念、文 化研究的局面。温特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在人类认知和国际 共有观念进化的基础上国家之间彼此合作的乐观图景。四、对西方国际合作研究不同理论视角的评价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霸权合作论,到80年代流行的国际机制合作论,再到90年代社 会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合作论,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界分别以不同的理论支点权力(霸权合作论)、制度

48、(国际机制合作论)与文化(共有观念合作论)作为核心变量,运用整体主义 (霸权合作论、共有观念合作论)与个体主义(国际机制合作论)两种认识论以及政治学、经济 学与社会学等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国际合作的形成与发展动力进行了不同的解析。三种合作 观从不同的视角与层面分析国际合作,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真理成份。整体而言,相比新现 实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合作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机制合作论将国际合作作为其理论 的核心议题,从合作的概念到合作的产生动力以及合作的维持条件均做了详尽而系统的论述 是目前最为完备的国际合作理论。而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合 作论,虽然理论体系相对粗造,系统

49、性不强,但也反映了国际合作研究丰富而多元的发展态 势。三种合作理论各有特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霸权合作论以权力分配的不均衡性来 强调国际合作中不同参与者的不平等地位,为霸权的存在提供依据。然而冷战之后的国际政 治现实表明,虽然实力超群,但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国际安全环境,霸权国家根本无法单独 提供重要的国际公共物品安全,因而也无法让多数国家顺从其霸权的地位。霸权合作论夸大了霸权的力量,低估了国际合作环境的复杂性,忽视了国际不同力量之间彼此的牵掣 与依赖,从而得出过于简单的结论。另外,此合作论还认为,霸权国家或集团一旦衰落,纷争就 会开始,国际合作就不能维持,这种判断显然太过狭隘,无法被现今

50、的国际政治现实所验证。国际机制合作论也存在两点让人置疑的地方。其一,该合作论对国际机制能够推动和维 持国家之间合作的作用估计得过于乐观。国际机制在惩戒欺骗上的功能与国内制度相比要虚 弱许多,惩治的手段也非常有限,国家行为体从根本上仍不会屈从于任何权威之下,国家在国 际社会中仍拥有相当的行动自由。美国绕开联合国攻打伊拉克,印度与巴基斯坦不顾国际核 不扩散机制相继进行核实验等一系列行为说明国际机制的惩戒功能是十分有限的。其二,国 际机制合作论比较强调国家对绝对利益的追求,认为追求绝对利益的国家比较容易趋向彼此 合作。然而,追求绝对受益的合作一般在许多低政治领域如环境保护、贸易、疾病卫生、文 化交流

51、等方面展开,而在军事、防务等高级政治领域,国家实质上也会倾向于关注相对受益, 如一方军备的增加、军事实力的增强容易引起对方的高度敏感,国家关注相对受益会考验国 际机制合作的有效性。其三,在国际机制的协议中,并不只存在行为体因利益互补的自愿行为, 还存在不自愿行为。国际协议收益如何分配,是否能达到利益共享、个体利益的优化问题, 这些都是值得继续探索的复杂情况。事实上,国家不自愿参与合作机制或者利益未在机制合 作中得到优化而脱离合作机制的行为经常在国际现实社会中发生。社会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合作论以非物质的“共有观念”为切入点,力图建立国际文化 结构与单位国家之间的互构模式,并把国家之间的合作看作是

52、一种文化现象,这种论证也存 在明显缺陷。首先,共有观念合作论把国际合作的条件归于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国际文化 结构等文化因素,认为只有在国家的利己身份逐渐转化为集体身份,即在彼此互为朋友的康 德文化下,才会出现真正、持久的合作。这虽然能解释部分合作现象,但却忽视了其他更多促 使国际合作产生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表明,许多进行合作的行为体大部分并 非拥有集体身份与认同,不同价值观念的行为体也能走上合作之路。过分强调国际合作的观 念与文化因素容易忽略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动力;其次,共有观念合作论忽视了国际合作中个 体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建构主义探讨的是国家的身份与文化认同,而这些因素

53、与 个体国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统特性息息相关。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国家身份与认同 的塑造过程会存在很大差异。同样,不同国家对国际文化结构的影响力也各不相同。世界历 史发展证明,引领历史潮流的中心区域与中心国家对国际文化结构的建构起主导作用。共有 观念合作论为了追求理论的简约,对不同国家的身份做了一般化的处理,其论证过程因缺乏 历史实证而显得较为理想化。无论是霸权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还是共有观念合作论,都或多或少存在理论上的缺 陷与实证上的漏洞。然而,他们却代表了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 研究宏观层面的国际物质结构(权力的分配)或者文化结构(观念的分配),还是解析中观层

54、次 的国际机制的作用与功能,或是探求微观的国家行为体特征,他们尝试多视角解读国际合作 现象,为开启国际合作研究更为综合、广阔的空间奠定了基础。一体化理论综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 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代表性理论:关税同盟理论、自由 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评述。一、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对 内取消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所引起的贸易变化,该理论一直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 于主导地位,也是最为完善的部分。关

55、税同盟可以给参与国带来经济利益的观点在二战之前 就早已存在,这些早期的关税同盟理论认为: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可扩大各国的经 济利益,带来生产和消费的有益变化。关税同盟在区域内实行关税减免,从而趋向于自由贸 易,这必然导致成员国的福利增加,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讲,福利也是增加的。真正系统地对关税同盟进行研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正是国际区域一 体化的第一次高潮时期,当时许多国家汲取战前贸易壁垒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纷纷 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实现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在其代表性著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传

56、统理论认为关税 同盟一定可以增加成员国的福利。维纳认为,任何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和集团 外国家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于是维纳指出了这些早期关税 同盟理论的不确定性,区分了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 认为关税同盟得益与否取决于二者的最终结果,从而将定量分析应用于关税同盟的经 济效应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在研究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方面,维纳 主要侧重于生产效应,而忽略了消费效应。继维纳之后,米德(Meade),维纳克(Vanek),科 登(Corden),瑞泽曼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

57、了三国三商品(3X3)模型,麦克米兰(Mcmillan)和麦 克兰(Mclann)和劳埃德(Lloyd)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如麦克米兰和麦克兰认为必须考虑商品之 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而在两种商品的模式中无法进行分析,且三种商品分析法对于关税同 盟问题的探讨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必须建立三国三商品(3X3)模型。利普赛(Lipsey)针对 商品的替代性运用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维纳的贸易转移不一定减少福利。关税同盟理 论经过许多经济学的补充,日益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经济理论。除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主要的效应外,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包括其他几个方面。 如贸易扩大效应,贸易扩大效应是从需求方面形成

58、的概念,而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此外,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减少走私,加强 集体谈判力量。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 经济效应;但是关于经济一体化的效应问题,目前尚还没有完善的分析方法,理论界一般把 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区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二自由贸易区理论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它通过消除区内贸易壁垒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 贸易自由化,是比关税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更为广泛的一体化形式。按照国际经济学的解 释,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达成协议相互取消 关税和与关税具有

59、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 自由贸易区解释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一个对这些组成领土产品的贸 易,实质上已取消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集团(关贸总协定其他条款规定者除外)。与关税同盟等 其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相比,自由贸易区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1)自由贸易区成员 国在实行内部自由贸易的同时,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2)实行严格的原产地 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比较全面的研究自 由贸易区理论是英国学者罗布森(Robson),它将关税同盟理论应用于自由贸易区,提出了专 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关税同盟

60、的情况一样,自由贸易区也可以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 移效应,但与关税同盟的这两种效应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差异。此外,从外部世界来看,在关税同盟条件下,外部世界的出口会减少,社会福利水平随 之下降;而在自由贸易区条件下,外部世界的出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这样,外 部世界的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也认为:“自由贸易区可以使进口 国避免因单边降低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损失。这样就可以获得区域外低成本供应来 源。同时,已经实行比较自由的贸易体制或愿意放开贸易政策的成员国将不再受自由贸易区 的限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罗布森等人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