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脊柱四肢教学课件_第1页
断层解剖脊柱四肢教学课件_第2页
断层解剖脊柱四肢教学课件_第3页
断层解剖脊柱四肢教学课件_第4页
断层解剖脊柱四肢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境 界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下界-尾骨尖两侧界-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嵴第 一 节 概 述分 区项区胸背区腰区骶尾区棘突骶管裂孔、骶角尾骨髂嵴髂后上棘竖脊肌肩胛冈肩胛骨下角二 体表标志脊柱侧屈脊柱裂三 配布特点第二节 脊柱区的重要器官结构一、应用解剖(一)椎骨1 椎骨的一般特点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2)胸椎:(3)腰椎:(4)骶骨和尾骨:(二)椎骨连接1、椎间盘1)椎间盘的结构 由髓核 纤维环 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构成(2)各部椎间盘的特点: 颈椎间盘较厚,其前缘高度约为后缘的2倍,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高度比约为1:3。胸椎间盘最薄

2、,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高度比约为1:5,第26胸椎间盘更薄。因肋头位于椎间盘平面,故肋头是横断层影像上显示胸椎间盘的重要解剖标志。腰椎间盘最厚,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高度比约为1:2。在矢状层面上的腰椎间盘向上、下膨出,其前、后端较大,稍内有一缩窄,整体上犹如横置的花瓶。腰椎间盘厚度自上而下有渐增的趋势(腰5骶1椎间盘除外),且其前缘均高于后缘;腰椎间盘的后缘正常时平直或轻度后凸,与硬膜囊之间有丰富的硬膜外脂肪。由于腰椎间盘向其上、下表面突出,且腰椎体上、下面常有不规则的凹陷,故经腰椎体上、下表面的横断层面上,常在椎体后份出现两块圆形的椎间盘,Ramirez称此现象为“猫头鹰眼征”。 2韧带(1)黄

3、韧带:位于相邻椎弓板之间,厚24 mm, 在横断层面上,黄韧带呈“V”形。 (2)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3)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 3关节(1)关节突关节 颈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倾斜走行,与冠状面呈约45;胸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腰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状位,特别是第5腰椎关节突关节面的倾斜度变化较大,两侧常不对称。(2)钩椎关节: 又称为Luschka关节,由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唇缘构成 。(3)寰枢关节:包括三个关节:左、右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正中关节,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构成。寰枢关节沿齿突的垂直轴运动,使

4、头部连同寰椎作旋转运动。(三)椎管1椎管壁的构成 构成:椎孔、骶管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关节突关节 两侧壁-椎弓根、椎间孔2椎管腔的形态 颈段的上部接近枕骨大孔处呈近似圆形,向下为三角形 。胸段椎管呈近似圆形 。腰段椎管的形态不一,第1、2腰椎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第3、4腰椎呈三角形;第5腰椎呈三叶形。狭窄:C7 T46(最窄) L43侧隐窝 前壁是椎体后外侧部,后壁是上关节突和黄韧带,外侧壁是椎弓根内面,向外下方延续于椎间孔,内有腰神经根通过。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处最明显(四)脊髓及其被膜1 脊髓的形态颈膨大 腰骶膨大 终丝 脊髓圆锥圆形卵圆

5、形圆形马尾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2脊髓的被膜 脊髓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五)椎间孔及脊神经根1椎间孔 由于椎间孔有一定的长度,故也称为椎间管。(1)椎间孔的构成 (2)椎间孔的形态:椎间孔的上下径长、前后径短,其前后径与上下径之比约1:1.2。 2 脊神经跟1)行程与分段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囊段31对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C1-C7:于同序数颈椎上方C8:于第七颈椎下方于同序数椎骨下方S1-S4:于相应骶前 后孔穿出;S5:Co:经骶管裂孔穿出.

6、2)与椎间孔和脊神经跟的关系(3)脊神经根的通道1)颈神经通道 :前内侧壁是椎体钩的后面、椎间盘和椎体下部,后外侧壁是关节突的内侧部。颈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全体三者构成一个复合体,简称为UTAC。有颈神经跟和椎动脉静脉通过2)腰神经通道 (i)神经根管 盘黄间隙 :即椎间盘与黄韧带之间的腔隙。侧隐窝 :上关节突旁沟 :腰神经向外经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内侧所形成的沟。 椎弓根下沟 :上关节突旁沟椎弓根下沟 侧隐窝(ii)椎间管:腰椎间管呈冠状位,前壁是椎体后外侧缘和椎间盘,后壁是上关节突前面和黄韧带外侧缘。椎间管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有腰神经根、根动脉和椎间静脉的上支通过;下部有椎间静脉的下支通过

7、。 (六)脊柱静脉1椎外静脉丛 2椎内静脉丛 3椎体静脉 4椎间静脉七 椎旁软组织1 胸腰筋膜2腰神经后支 (1)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相垂直。其上外侧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下界是下位横突的上缘,内侧界是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内有腰神经后支通过。(2)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之间的骨沟处,自外上方斜向内下方,由前、后、上、下壁构成。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后壁是上关节突副突韧带,上壁是乳突,下壁是副突,内有腰神经后内侧支通过。 二、脊柱区及其重要器官结构的断层解剖特点(一)脊柱区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在横断层面上,脊柱区的结构可分为椎管骨部或椎管关节部和椎旁软

8、组织两部分。椎管骨部是通过椎体中份的层面,椎管为完整骨环。椎管关节部通过椎间孔,未形成完整骨环。椎旁软组织指脊柱周围的所有血管、神经、骨骼肌和筋膜。 (二)椎间孔的横断层解剖特点在横断层面上,椎间孔可分为上、下两部分。颈椎间孔的上部内含有静脉和硬膜外脂肪,下部容纳有脊神经根,脊神经根的后根居上,前根偏下,常低于椎间盘。颈椎间孔长轴与冠状轴呈45度角,与水平面呈10度角 胸、腰椎间孔的上部有脊神经根和节段性的根动脉斜向下穿行,下部有静脉通过。 胸腰椎间孔轴线与冠状轴相一致 (三)黄韧带的横断层及影像解剖特点在横断层面上,黄韧带位于椎弓板内侧,呈“V”形。向前外侧延伸到关节突关节内侧,在腰段参与椎

9、间孔的围成。在CT图像上,黄韧带的CT值与骨骼肌相近,呈中等密度影。MRI图像上的黄韧带呈低信号,与周围高信号的脂肪组织易于区分。 黄韧带肥厚(四)关节突关节的横断层解剖特点在脊柱颈段的横断层面上,关节腔呈冠状位,其前方是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后方是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在脊柱胸段的横断层面上,关节腔呈近似冠状位,自前内侧向后外侧稍倾斜,其前方是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后方是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在脊柱腰段的横断层面上,关节腔呈近似矢状位,略呈凸向外侧的弧形,其外侧是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内侧是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五)椎体的CT、MRI影像解剖特点在CT图像上,椎体呈近似椭圆形,其边缘的骨密质形成高密度

10、环,中央的骨松质呈均匀的低密度,有时尚可显示椎体内的骨小梁。在MRI图像上,无论T1、T2加权像,骨密质均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区,骨松质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中等强度信号,与骨骼肌呈相同信号。(六)椎间盘的CT、MRI影像解剖特点在CT图像上,椎间盘的密度值低于椎体,难以区分髓核与纤维环。在MRIT1加权像上,外纤维环和sharpey纤维呈低信号,髓核和内纤维环呈相近的较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髓核呈明显的高信号,胶原纤维构成的纤维环则基本上无信号,两者对比明显 。二、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三、脊柱区的断层解剖(一)脊柱区颈段的断层解剖1经第3颈椎体的横断层面 2经第6、7颈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3经脊柱区

11、颈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4经脊柱区颈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二)脊柱区胸段的断层解剖1经第6胸椎体的横断层面 2经第6、7胸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3经脊柱区胸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4经脊柱区胸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三)脊柱区腰段的断层解剖1经第3腰椎体中份的横断层面 2经第3、4腰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3经第4腰椎体上缘的横断层面 4经脊柱区腰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5经脊柱区腰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四)脊柱区骶尾段的断层解剖1经第1骶椎的横断层面 2经第2骶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3经脊柱区骶尾段的正中矢状层面 4经脊柱区骶尾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四 肢一、境界和分部上肢 上界:锁骨外侧段、尖峰以及肩胛冈外侧段。前界:三角

12、肌胸大肌间沟。后界:三角肌后缘上部。下界:腋前、后皱襞与胸侧壁的交界线。 通常将上肢分为肩、臂、肘、前臂和手部下肢 前方以腹股沟与腹部分界,后外侧借髂嵴与腰、骶、尾部相邻,内侧以阴股沟与会阴分割。 通常将下肢分为髋、股、膝、小腿和足部二 标志性结构肩峰喙突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髌骨胫骨粗隆内外踝三 四肢结构的配布特点第二节 上 肢一 上肢重要结构的应用解剖(一)肩部1 肩关节几乎所有止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周围均可见滑液囊肩胛下肌腱下囊肩峰下囊三角肌下囊背阔肌下囊胸大肌囊结节间滑液囊2 肩周围肌 肌腱袖 肌腱袖:又称为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13、的腱性部在肩关节囊周围连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的前、后和上方,分别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并与关节囊相愈着形成,对肩关节起稳固作用。 3腋区 当上肢外展时,向上呈穹隆状的凹陷称为腋窝,腋窝深部的四棱锥形腔隙为腋腔,内有腋淋巴结等,是颈、胸部与上肢之间血管神经的通路。 腋窝的构成顶由锁骨中1/3、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围成 是腋窝的上口,向上通颈根部底皮肤 浅筋膜 腋筋膜前壁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后壁:由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构成内侧壁前锯肌、上位4肋骨及肋间肌外侧壁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二 肘 部1 肘关节境界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肱桡肌下内侧界:旋

14、前圆肌顶: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底:由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构成 2 肘窝3 肘后区肘后三角肘外侧三角(三)手部1、腕骨2、腕关节3、腕骨间关节4、腕掌关节5 腕 管腕桡侧管 桡侧腕屈肌腕尺侧管 尺神经和尺动脉腕管 指深屈肌 指前屈肌 拇长屈肌二、上肢的断层解剖特点(一)上肢关节断层及影像的常用方位(二)上肢关节的断层解剖特点肩关节为球窝关节,在横断层面和冠状层面上均可同时显示圆形的肱骨头和半月形的关节盂,关节盂周缘有软骨形成的关节唇,且均表现为经肱骨头中心的层面上,关节头和关节窝显示最大,而远离肱骨头中心的层面上,两者均逐渐缩小。 肘关节为复合关节,在横断层面上常出现肱

15、骨、尺骨或尺骨、桡骨构成关节,在冠状层面上可同时显示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在矢状层面上常仅出现肱尺关节或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不易显示。 在腕关节横断层面上先出现桡骨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形成关节头且呈横行排列;在腕关节冠状层面上的桡骨、尺骨下方的关节盘和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可同时出现,关节头呈椭圆形,与半月形的关节窝形成椭圆关节。(三)上肢非关节区的横断层解剖特点均形成以骨为中心的鞘状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骨骼肌和骨。 (四)关节的CT、MRI影像解剖特点CT图像能较好地显示关节骨端和骨性关节面,后者表现为线样高密度影,关节软骨常不能显示

16、。MRI能较好显示关节的各种结构。三 上肢的横断层解剖(一)肩部的横断层1 肩关节上份横断层2.肩关节下份横断层(二)肘部横断层1.经肘关节上份2.经肘关节下份(三)手部的横断层第三节 下 肢(一)髋部1.髋关节构成:特点:关节面 髋臼唇 髋臼横韧带关节囊 韧带 前面全包 后面2/3包关节囊:股骨头易向后下方脱位2.坐骨大孔及穿行结构(二)膝 部1.膝关节构成:特点:(1)韧带交叉韧带侧副韧带髌韧带髌支持带(2)半月板(3)滑膜囊(4)滑膜脂垫髌下深囊髌上囊翼状襞2 腘 窝 上外侧界:股二头肌上内侧界: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外侧界:腓肠肌的外侧头下内侧界:腓肠肌内侧头底:膝关节囊。内容:腘血管、胫神

17、经、腓总神经、 脂肪和淋巴结等 (三)足 部1. 跗 骨2.踝关节3.跗骨间关节 跗横关节4.踝管二、下肢的断层解剖特点 (一)下肢关节断层及影像的常用方位 下肢常采用髋关节冠状断层、膝关节失状和冠状断层、足关节斜冠状断层显示,横断层为基本方法,但不易直观观察关节的构成及关节腔、仅是常规显示方法(二)下肢关节的断层解剖特点髋关节为球窝关节,在横断层面和冠状层面上均可同时显示呈圆形的股骨头和半月形的髋臼,髋臼周缘有软骨形成的关节唇。膝关节为复合关节,在横断层面上常先出现髌骨、股骨构成关节。在冠状层面上可显示髌骨或股骨、胫骨及其构成的关节。在矢状层面上常出现股骨、髌骨和胫骨共同构成关节。在踝关节横断层面上先出现胫骨和腓骨,在踝关节斜冠状层面上的胫骨、腓骨和距骨可同时出现。(三)下肢非关节区的横断层解剖特点均形成以骨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