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传播论文剖析_第1页
谣言的传播论文剖析_第2页
谣言的传播论文剖析_第3页
谣言的传播论文剖析_第4页
谣言的传播论文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谣言的传播问题摘要本文是研究谣言的传播问题。利用所建模型刻画谣言传播过程,通过具体事 例比较分析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占主导的时代谣言传播的异同点。针对问题一,经查阅资料得谣言的传播过程与病毒的传播过程极为相似。考 虑谣言传播者可以持续的传播谣言,建立理想状态下的谣言传播模型,为微分方程模型一。由于总人口 N足够大,所以可以将变量S,,都看作连续可微变量,列微分方程模型,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用 b分别得到),也与,的关系图。 dt分析微分方程模型一的图一得谣言不会终止,这与实际情况不符,针对微分方程 模型一的不足,需要在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方面考虑,考虑传播者在传播之后 会终止传播条件,建立自然状态

2、下的谣言传播模型,为微分方程模型二。用分离 变量法求解分析,得谣言最终得到控制。对上述两个模型综合分析刻画出谣言传 播分为四个阶段:征兆期、迅速爆发期和蔓延期、高峰期、衰退期和有效控制期。针对问题二,本文通过中国抢盐事件作为一个具体的事例,分别画出传统媒 介时代谣言的传播和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的流程图。比较同一事件在传统媒介和 网络媒介的传播异同点。关键词:谣言 微分方程模型 流程图一问题重述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 阐述或诠释。形成谣言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关注度和模糊度。1.1相关信息没人关注的事情不会成为谣言,而人们不会传播自己不信的事情,大都数 人相

3、信的事情也不会成为谣言。一件事情对不同人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有人关 注养生,所以愿意听说黄瓜能治百病;有人关注科技和环境,所以愿意听说 周正龙要上山找老虎。一件事情对不同人的模糊度也是不同的。事件发生时,你 是当事人,或者你是见证人,或者你的朋友是其中的当事人或者见证人,或者 你是从报纸、电视、广播上得到的消息,你对于这件事的认知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事件若涉及科学常识,则不同科学素养的人群认知程度也不一样。即便所有情 境都类似,仍旧有人较愿意传播各种消息,有人不轻易传播。当然,也可能有各 方(官方或者有利益关系的当事人)出来辟谣。1.2需解决的问题请你结合中国目前社会的特点建立模型解决以下两个

4、问题:一、根据所建的模型刻画出谣言传播的过程。二、确定一个具体的事例,比较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占主导的时代谣言的传 播的异同。二问题分析2.1 对问题一的分析针对问题一,经查阅资料得谣言的传播过程与病毒的传播过程极为相似,据 此可考虑理想状态下的传播谣言过程,即谣言传播者会持续的传播谣言。由于总 人口 N足够大,所以可以将变量s,,都看作连续可微变量,列微分方程模型一,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用matlab分别得到i(t),巫与t的关系图,对图分析得结果dt与实际情况不符。考虑出现该种情况可能与假设相关,可增加或改变假设情况, 即考虑自然状态的模型,建立微分方程模型二。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结果后分析

5、所得结果。综合考虑微分方程模型一、二,刻画出谣言传播过程。2.2对问题二的分析针对问题二,要求确定出一个具体的事例来比较网络时代和传统媒介传播 谣言的异同点。可通过查找相关的谣言事件得中国抢盐事件作为一个具体的事例 较为合理,用流程图刻画出同一事件在两种不同媒介下的传播谣言过程,最后得 出两种媒介下谣言传播的异同点。三符号说明N总人数t时刻i (t)t时刻传播谣言者占总人数的比例s()t时刻不传播谣言者占总人数的比例m有效传播率a关注度P模糊度P0每次接触他人传播概率U单位时间内谣言传播者与其他人的接触次数i0初始时刻传播谣言者占总人数的比例St到,+口t时间内的传播谣言人数s0初始时刻不传播

6、谣言者占总人数的比例r (t)t时刻传播谣言之后终止传播者占总人数的 比例(t)t时刻接触谣言不传播者占总人数的比例u日终止率e传播数四 模型假设1、假设不考虑人口迁入与迁出,总人数始终不变。2、假设每人接触谣言的机会均等。3、假设谣言传播不会出现反复的情况。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一的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针对问题一,先考虑理想状态下的传播情况,建立微分方程模型一。分析图 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考虑自然状态下的传播情况,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二。综合分析微分方程模型一、二,刻画出谣言传播分为四个阶段:征兆期和迅 速爆发期,蔓延期和高峰期,衰退期和有效控制期。5.1.1微分方程模型一的建立与求解

7、分析在传播期间,谣言可以持续传播。针对这一现象,建立微分方程模型一进行 求解分析。1、模型建立基本假设:总人数为N,/时刻传播谣言和不传播谣言者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i(t),s(t) ; i(0)= i0,即初始时刻传播谣言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为i0。人人都受谣言影响。每次接触他人的概率为p0,则P = a。0每个传播者每天有效传播率为m,则m = p Usit到t +口t时间内的传播谣言增长人数为S,则S = N i (t +口 t)-i (t) = N ms(t) i (tt得微分方程为:=msi dt、s (t)+ i (t ) = 1据初始条件i(0)= i0,可将微分方程化解得:d =

8、mi (1 - i) t - uNi (t)口 tNs(t + t)-s(t)1 - mNs。)i(t 11J LJLJ可得微分方程为:di .-msi - ui dtds -msi dti(0)= i, s(0)= s化简得:d = -1 ds b s(3)/ |s-厂 i0由于s(t)单调递减,对(3)式分析得:当6 1时,i(t)单调递减;当bs 1时,i(t)先单调递增,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单调递减且逐渐趋1近于零。可得1为一个阈值。当s -1时,i(t)的趋势为:一直单调递降至零为止,说明谣言不扩b散。得无论so, i0如何取值,谣言都能得到控制。当s 上时,i(t)的趋势为:先上升后

9、下降最后降至零为止,说明谣 b言会以扩散形式传播;5.1.3对模型一与模型二刻画谣言传播过程分析微分方程模型一与二刻画出谣言传播过程大致分为四阶段:假设&任意小。当也=0时,即传播率达到最大值,记此时的s值为门dt模型一:当i e 0,n-&)时处于第一阶段征兆期,即谣言传播初期。谣言传播在此阶段 还相对缓慢。当ien-&,1/2)时处于第二阶段,迅速爆发期和蔓延期。此时谣言扩散速度 急剧增长,当i = 1/2时处于第三阶段,高峰期。谣言传播速度达到最大值。当i e (1/2,1时处于和缓慢期。当达到高峰期后,谣言传播速度递减,但谣言仍被传播,最后将人人传播谣言。模型二:当s e (n-&,1

10、时处于征兆期,即谣言传播初期所以谣言传播在此阶段还相对 缓慢。当s e(1/b ,n-&时处于第二阶段:迅速爆发期和蔓延期。谣言扩散速度急剧 增长。当s = 1/b时处于第三阶段:高峰期。当谣言经过迅速传播和扩散过后,谣言 传播此时达到一个高峰期。当s e (1/b ,。时处于第四阶段:衰退期。考虑谣言传播者在传播之后会终止 传播,谣言传播在高峰期后传播趋势会下降,进入衰退期。在谣言传播者逐 渐降低的情况下,谣言传播得到控制。5.2 问题二的分析与求解以日本地震之后,食盐抢购事件为例,比较传统媒介和网络时代占主导的时 代谣言传播的异同点。5.2.1传统媒介时代谣言的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主要表

11、现为点对面的形式,即从一个点,比如一个电视 频道、一份同样内容的报纸,对广大的观众、读者进行谣言扩散。以下是传统媒 介时代谣言的传播流程图:图四 传统媒介时代谣言的传播流程图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日本地震之后核泄漏这个信息源,制造和散布食盐可以防 辐射的谣言。此谣言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三种传统媒体传播给大众。由于传 统媒体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因为其运行机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传播速度相 对较慢。大众对食盐可以防辐射这个问题认识模糊,谣言开始大范围传播,导致 许多城市出现排队购盐、超市断货,人心不定等现象。政府或相关人员针对此现 象紧急采取措施。取证、研究、分析,最终确定食盐可以防辐射不可信。由于传

12、 统媒体传播范围的局限性,例如政府或相关人员通过传统通道将食盐不可以防辐 射这个信息传达给大众时,仍有少数民众不了解事实真相。5.2.2 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网络媒体的传播机制往往表现为“点对点”,具体表现为多个信息源和多个 受众的互动。在这种谣言传播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和信息源,而每 个谣言传播者又可以成为受众,并在谣言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产生互动,极大拓宽 了谣言的传播渠道,拓展了谣言的传播空间。以下是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流程图:图五 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流程图网络传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传播的及时性、迅速性、易发性。谣言会迅 速传播扩散范围广泛。针对以上事例,食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通过网络

13、传播第一 时间被大众所熟知,传播迅速并大面积蔓延。由于大众对食盐可以防辐射认识模 糊和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导致抢盐风波盛行,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针对此 社会现象,政府或相关人员迅速行动起来,调查事情真相,证明食盐可以防辐射 是一种错误认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双管齐下,准确迅速地将食盐不可以防辐 射这个信息传播给大众,及时有效的控制谣言传播。5.2.3比较传统媒介时代谣言的传播和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的异同点通过比较传统媒介时代谣言的传播和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各个方面,得异同点如下:不同之处:1、传播机制不同。传统媒介时代谣言传播的传播机制为:点对面的形式;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传播机制为:点对点的形式

14、。2、传播速度不同。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3、受众范围不同。传统媒介时代谣言传播受众范围小,网络时代谣言传播 受众广泛。相同之处:1、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都是公开的。2、当谣言传播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有政府或相关人员干涉。六模型评价6.1优点1、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能比较合理的的反映谣言传播情况。2、模型中参数设置较科学,能较好的反映谣言的影响因素。6.2缺点1、模型采用微分方程本身有一定的缺陷,模型对长时间的预测有局限性。七参考文献维基百科,谣言EB/OL. HYPERLINK / / view/ 510810.htm.2013-3-25/2013-8-16.刘来福,曾文艺,数学模

15、型与数学建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姜启源,谢金星,数学建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百度文库.比较病毒和谣言的特点,并分析近期谣言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EB/OL. HYPERLINK /view/e144b476a45177232f60a28a.html.201 /view/e144b476a45177232f60a28a.html.201 2-12-19/2013-8-16.周义仓,靳祯,秦军林编,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丁同仁,李承治编,常微分方程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王沫然,MATLAB 5.X与科学计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附件附录1m=0.1:0.01:1;i0=0.1:0.01:1;t=1:0.1:10;y=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