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的课件_第1页
儿童自闭症的课件_第2页
儿童自闭症的课件_第3页
儿童自闭症的课件_第4页
儿童自闭症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性格和情绪问题一、儿 童 孤 独 症概念: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 ,是由脑功能发育不良引起,以社会交往和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基本特征的行为症候群。 历史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当时他报告的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30月以内。 病因 儿童孤独症的起因尚不太清楚,病因尚无定论。最近调查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 孤独症不是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多基因遗传可能性较大,涉及到约315

2、个基因。 41%患儿为长y染色体。他们的父亲和兄弟也发现有 长y染色体。(2)器质性因素 神经系统异常通过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是孤独症儿童存在小脑的异常。 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脑室左颞角扩大较多见,提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病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的变态反应所致。(3)环境因素 早年生活环境中冷淡的和过分理智化的抚育方法,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流行病学: 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左右。 调查研究发现

3、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常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早期的行为特征: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 以上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

4、时具备以上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 发育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特征性的智力障碍 即认知发育的各方面严重不平衡。如患儿大多在对事物的抽象、理解、概念形成方面十分困难,却可能在记忆日历。复诵火车时刻表等机械性记忆方面,表现出非凡才能。 发育障碍的主要表现:(二)缺乏颜面认知能力 正常小儿很小就会分辨陌生人和亲人,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孤独症小儿缺乏该能力,而将他人的颜面器官都看成是无社交意义的纯粹模样。这使他们无法理解别人的言语交流(如有意识的哭和笑)的含义。 发育障碍的主要表现:(三)感知觉的特异性缺陷 如有的痛觉迟钝,受外伤后痛感不明显;有的触觉怪异,不愿去碰破土和水,却爱抚摸毛

5、毯;有的听觉怪异,对震耳反馈的声音不在乎,但一听到某些声音时却迫不及待地塞往双耳,逃之夭夭;有的味觉特殊,偏好某几种食物,对另一些食物则表现出极度的厌恶。 发育障碍的主要表现:(四)兴趣狭窄,活动僵化刻板 如有的痛觉迟钝,受外伤后痛感不明显;有的触觉怪异,不愿去碰破土和水,却爱抚摸毛毯;有的听觉怪异,对震耳反馈的声音不在乎,但一听到某些声音时却迫不及待地塞往双耳,逃之夭夭;有的味觉特殊,偏好某几种食物,对另一些食物则表现出极度的厌恶。 诊断:(1)对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严重影响社会性相互作用;(2)语词性和非语词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动严重减少;(3)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严重约束生活活动。 一般

6、来说,具有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就可诊断为儿童孤独症。 治疗 对儿童孤独症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动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 治疗:(一)教育训练 可着重教会基本的社会技能,使其长大后能自食其力。但患儿的发育水平和行为特点千差万别,故需先从患儿的基线开始,制定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应个别化和结构化,将每种能力分解成若干小步骤,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训练。 治疗:(二)行为疗法 示范法: 即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正性强化法: 即出现一种良好行为后立

7、即给予奖赏,使该行为得到条件反射性增强 治疗:(三)药物 氟派啶醇和安坦:控制刻板、重复动作,减少多动行为 舒必利:改善孤僻和退缩症状,安定情绪,提高言语水平 甲硫哒嗪:治疗烦躁和焦虑 利他林、匹莫林:有助改善多动和注意力短暂。 案例案例分析1 漂亮浩浩,我支持你描述:浩浩,4岁,精神卫生中心鉴定精神发育迟缓,其行为表现符合自闭症的核心症状.问题行为:玩吐沫。经过一系列矫正,问题行为还时常出现。事件:某天中午他又开始了关于“吐沫的研究”。浩浩的情绪:平静浩浩的行为思路:有条理。他不停地往手心吐吐沫,然后双手对搓,再观察手心中的吐沫是否足够,不够的话他继续吐吐沫。教师的快速思考:1.没有严重后果

8、,不制止 2.浩浩是否存在某要。观察教师再观察:1.他需要一定量的吐沫。2.他将吐沫均匀地涂抹在腿上对应教师措施:将花露水足量地倒在浩浩手心,他心满意足地涂在腿上,手上。他在做驱蚊工作。茅塞顿开行为支持普适性问题的借鉴作用: 细致的观察与适时的支持,能帮助自闭症幼儿改善不良的自我探索。案例分析2 杰杰,我再也不用追你了描述:杰杰,5岁,中重度自闭症。问题行为:ADHD,危险状况时时存在。教师经常跟随在其身后奔跑,追赶,效果不佳。跟进思考:1.该幼儿行为符合ADHD表现形式,用行为干预方式。 2.每次干预效果不佳,往往几分钟后又出现情况。事后反应阻止即时反应有一次教师在追赶他时该幼儿回头不停张望

9、教师。突 破调整:1.清除该幼儿奔跑路中的不安全因素(桌椅、大型玩具等)。2.教师只是远远跟在其后,并不追赶。3.只提供环境,并不阻止(消退=忽视)普适性问题的借鉴作用: 正确分析问题行为的功能(吸引注意),就能更好地实施策略。案例3 让我带领你飞翔 自闭症普遍没有危险意识,喜欢爬高是一大特点,往往会造成安全隐患。成人的干预方式是制止。 军军又爬高,而且不拘危险地爬到窗台,教师在制止的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他总是在这个地方爬窗台,而且要爬到一定高度,其背后的深度原因是什么? 观察与思考 教师自己尝试在军军爬高的地方,用“他”的角度去看窗外。原来从军军爬上的窗台往外看,一片风景跃入眼帘 行为跟进

10、教师每天带军军到露天晒台上去做游戏,学小鸟飞。在那里军军能看见比窗台上更多,更美的风景。 行为支持 普适性问题的借鉴作用: 提供一种合适的环境活动,能补偿自闭症幼儿表达缺陷。案例4 请你忘了它 桂桂喜欢经常干点大人意想不到的事。有一次他竟然将大便拿出来给家长看,家长惊慌失措地告诉老师。 问题情景 老师联想到桂桂每次在幼儿园方便总是选择在纸蒌中,而且方便过后总要看了又看,他是在发现,观察,探索。终于有一天他有了机会,拿到了他想探索的东西 观察与思考 教师的跟进措施是,提供桂桂手感柔软、温暖的橡胶玩具,供其把玩。同时在他如厕时,提供正确的行为标准。 干预与支持 普适性问题的借鉴作用: 从心理层面分析其怪异行为,提供心理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