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第2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考历史课件_第1页
专题3第2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考历史课件_第2页
专题3第2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考历史课件_第3页
专题3第2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考历史课件_第4页
专题3第2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考历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汉初治国理念:无为原因政策目的影响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恢复生产、安定人心积极:经济恢复,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消极:王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威胁边境知识链接 汉初“无为而治”指导思想:黄老之学“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知识链接汉武帝:有为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主父偃)加强君主专制:中外朝;(桑弘羊)货币官铸、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

2、缗(赵过)推广代田法(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创建新儒学1. 新儒学的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道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代表作: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创建新儒学内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三纲五常”,提倡孝道2. 新儒学的内容深化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

3、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深化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春秋繁露卷十一(2)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加强君权,同时对统治者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卷十二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 春秋繁露卷八(董仲舒)又言:“古

4、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汉书食货志上深化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3)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仁,天心。 春秋繁露卷六缓和阶级矛盾深化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4) “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相阴阳。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春秋繁露卷十二 孝弟者,所以安百姓也,力者,勉行之,身以化之。天地之数,不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

5、,必有教化。 春秋繁露卷十一 加强君权,维护统治知识链接 关于君臣关系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子忠孝篇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创建新儒学特点实质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借助天上的神权来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3. 新儒学的特点及实质三儒学

6、成为正统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1. 原因:三儒学成为正统2.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政治思想教育起用儒学家参政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教官:五经博士教育机构:(中央)兴办太学 (郡县)设立学校(儒学成为任官授爵的标准) (教育为儒学所垄断)(民间开始独尊)三儒学成为正统3.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积极消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不利于各种学术思想争鸣,扼制了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它的神学色彩导致两汉后来长期迷信泛滥(2016.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

7、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体验高考C【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是由孔子整理而成的,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五经”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所以B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以D项的说法错误。(2014.24)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体验高考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材料及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特点的相关内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