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参数手册01_第1页
化学参数手册01_第2页
化学参数手册01_第3页
化学参数手册01_第4页
化学参数手册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 化学参数手册01 与水形成的化合物 注 解 Na* NaOH,H2 用于烃和醚的去水很精彩;不得用于人和卤代烃 CaH2 Ca(OH)2,H2 最佳去水剂之一;比LiALH4缓慢但效率高相对较平安.用于烃,醚,胺,酯,C4和更高级的 醇(勿用于C1,C2,C3醇),不得用于醛和活泼羧基化合物 LiALH4* 只使用于惰性溶剂烃基,芳基卤(不能用于烷基卤),醚;能与任何酸性氢和大多数功能团(卤,?基,硝基,等等)反应.使用时要当心;多余者可渐渐加入乙酸乙酯加以破坏. BaO或Cao Ba(OH)2或Ca(OH)2 慢而有效;主要适用于醇类和醚类,但不易用于对强碱敏感的 化合物 P2

2、O5 HPO3,H3PO4,H4P2O7 特别快而且效率高,高度耐酸,建议先预干燥.仅用于惰性化合物(尤其适用于烃,醚,卤代烃,酸,酐) 牛顿/米2(帕斯卡) 公斤力/米2 公斤力/厘米2 巴 标准大气压 毫米水柱4oC 毫米水银柱0oC 磅/英寸2 (N/m2)(Pa) (kgf/m2) (kgf/cm2) (bar) (atm) (mmH2O) mmHg lb/in2,psi 牛顿/米2 (帕斯卡) 1 0.101972 10.197210-6 110-5 0.98692310-5 0.101972 7.5006210-3 145.03810-6 公斤力/米2 9.80665 1 110-

3、4 9.8066510-5 9.6784110-5 110-8 0.0735559 0.00142233 公斤力/厘米2 98.0665103 1104 1 0.980665 0.967841 10103 735.559 14.2233 巴 1105 10197.2 1.01972 1 0.986923 10.1972103 750.061 14.5038 标准大气压 1.01325105 10332.3 1.03323 1.01325 1 10.3323103 760 14.6959 毫米水柱 0.101972 110-8 110-4 9.8066510-5 9.6784110-5 1 73

4、.555910-3 1.4223310-3 毫米水银柱 133.322 13.5951 0.00135951 0.00133322 0.00131579 13.5951 1 0.0193368 磅/英寸2 6.89476103 703.072 0.0703072 0.0689476 0.0680462 703.072 51.7151 1 注:1. 1工程大气压(at)=1公斤力/厘米2. 化学名 别名 化学名 别名 化学名 曲酸 5-羟基-2-羟甲基-1,4-吡喃酮 柠檬酸 2-羟基丙烷-1,2,3-三羟酸 焦性没食子酸 1,2,3-苯三酚 烟酸 吡啶-3-甲酸 水杨酸 2-羟基苯甲酸 巴豆醛

5、 2-丁烯醛 肌酸 N-甲基胍基乙酸 山梨酸 2,4-己二烯酸 月桂酸 十二烷酸 草酸 乙二酸 肉桂酸 苯丙烯酸 马来酸 顺丁烯二酸 甘油 1,2,3-丙三醇 富马酸 反丁烯二酸 安眠香酸 苯甲酸 乳酸 羟基丙酸 二甘醇 一缩二乙二醇 乌洛托品 六亚甲基四胺 肥酸 己二酸 没食子酸 3,4,5-三羟基苯甲酸 香草醛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糠醛 呋喃甲醛 糠醇 呋喃甲醇 茴香醛 对甲氧基苯甲醛 蚁酸 甲酸 儿茶酚 邻苯二酚 适合干燥的物质 不适合干燥的物质 吸水量(g/g) 活化温度 氧化铝 烃, 空气, 氨气, 氩气, 氦气, 氮气, 氧气, 氢气,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0.2 氧化钡

6、有机碱, 醇, 醛, 胺 酸性物质,二氧化碳 0.1 氧化镁 烃, 醛, 醇,碱性气体, 胺 酸性物质 0.5 氧化钙 醇, 胺,氨气 酸性物质, 酯 0.3 硫酸钙 大多数有机物 0.066 硫酸铜 酯, 醇, (特殊适合苯和甲苯的干燥) 0.6 硫酸钠 氯代烷烃,氯代芳烃, 醛, 酮, 酸 1.2 硫酸镁 酸, 酮, 醛, 酯, 腈 对酸敏感物质 0.2 0.8 氯化钙( 氯代烷烃,氯代芳烃, 酯, 饱和芳香烃, 芳香烃, 醚 醇, 胺, 苯酚, 醛, 酰胺,氨基酸,某些酯和酮 0.2 (1H2O) 氯化锌 烃 氨, 胺, 醇 0.2 氢氧化钾 胺, 有机碱 酸, 苯酚, 酯, 酰胺, 酸

7、性气体, 醛 氢氧化钠 胺 酸, 苯酚, 酯, 酰胺 碳酸钾 醇, 腈, 酮, 酯, 胺 酸, 苯酚 0.2 钠 饱和脂肪烃和芳香烃 烃, 醚 酸, 醇, 醛, 酮,胺, 酯, 氯代有机物, 含水过高的物质 五氧化二磷 烷烃, 芳香烃,醚,氯代烷烃,氯代芳烃, 腈, 酸酐, 腈, 酯 醇, 酸, 胺, 酮, 氟化氢和氯化氢 0.5 浓硫酸 惰性气体,氯化氢, 氯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基本不能与其它物质接触 硅胶(6-16 目) 绝大部分有机物 氟化氢 0.2 200 分子直径 分子直径 0.18 117 分子直径 分子直径 0.18 分子直径 分子直径 0.18 250 一般未精制的甲醇

8、含有0.02%丙酮和0.1%水。而工业甲醇中这些杂质的含量达0.5%1%。 为了制得纯度达99.9%以上的甲醇,可将甲醇用分馏柱分馏。收集 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许多,依据对无水乙醇质量的要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若要求98%99%的乙醇,可采纳下列方法: 利用苯、水和乙醇形成低共沸混合物的性质,将苯加入乙醇中,进行分馏,在 用生石灰脱水。于100mL95%乙醇中加入新奇的块状生石灰 若要99%以上的乙醇,可采纳下列方法: 在100mL99%乙醇中,加入 金属钠虽能与乙醇中的水作用,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但所生成的氢氧化钠又与乙醇发生平衡反应,因此单独使用金属钠不能完全除去乙醇中的水,须加入过量的

9、高沸点酯,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生成的氢氧化钠作用,抑制上述反应,从而达到进一步脱水的目的。 在60mL99%乙醇中,加入 由于乙醇具有特别强的吸湿性,所以在操作时,动作要快速,尽量削减转移次数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同时所用仪器必需事前干燥好。 一般丙酮常含有少量的水及甲醇、乙醛等还原性杂质。其纯化方法有: 于250mL丙酮中加入 将100mL丙酮装入分液漏斗中,先加入4mL10%硝酸银溶液,再加入3.6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振摇10min,分出丙酮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钙进行干燥。最终蒸馏收集55 一般苯常含有少量水和噻吩,噻吩和沸点 噻吩的检验:取1mL苯加入2mL溶有2m

10、g吲哚醌的浓硫酸,振荡片刻,若酸层号蓝绿色,即表示有噻吩存在。 噻吩和水的除去:将苯装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相当于苯体积七分之一的浓硫酸,振摇使噻吩磺化,弃去酸液,再加入新的浓硫酸,重复操作几次,直到酸层呈现无色或淡黄色并检验无噻吩为止。 将上述无噻吩的苯依次用10%碳酸钠溶液和水洗至中性,再用氯化钙干燥,进行蒸馏,收集 美国讨论人员日前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通过对老鼠进行的试验和讨论发觉,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在雄性体内能传承到第四代后代。这一结论是讨论人员将两种影响生殖力量的毒剂注入已怀胎母鼠体内、对其后代进行讨论得出的。 文章中,讨论人员还指出,动物体内的毒素可能对遗传疾病有肯定的影响,目前人们

11、往往将遗传疾病归咎于基因突变。 “这为讨论(遗传)疾病供应了一种新途径,”华盛顿州立高校生殖生物学中心主任迈克尔斯金纳说,“我们信任这一现象将被广泛接受。这一现象也将是讨论遗传疾病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毒素可连续影响四代的现象以前从未消失过,尽管人们早就知道射线疗法及癌症化疗会影响生殖力量及下一代。其中,射线疗法可能引起“种系”基因突变,即睾丸和精子细胞的DNA发生突变。而实际上,这种情形发生的概率特别少。 斯金纳的讨论小组说,他们所进行的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非突变。而是在“甲基化”变化过程中,化学毒剂影响到了DNA。 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来源:unknown :unknown 目

12、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很多系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 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 难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把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学问,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毒物的分类。 1. 金属为类金属 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 化合物等。 2.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 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

13、,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 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 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 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4.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 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 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实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 芗帘健妆健? 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 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

14、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剧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 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 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 1. 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 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

15、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闻 壁进入血液循 环而被运输到全身。通过呼吸道汲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 汲取越快。 2. 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汲取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 脂溶性毒物经表皮汲取后,还 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集中和汲取,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汲取。 3.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汲取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 食、 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 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三、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1.毒物被汲取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到全身 当在

16、作用点达到肯定浓度时,就可发生中毒。毒物在体内各部位分布是不匀称的,同一种毒物在不同的组织和 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对集中于某组织或器官中,例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苯多分布于骨髓及类脂质。 2.毒物汲取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肯定转变,称之为毒物 的生物转化 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 或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转化可归结为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经转化形成毒物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3.毒物在体内可经转化后或不经转化而排出。毒物可经肾、呼吸道及消化道途径 排出,其中经肾随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径 尿液中毒物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亲密相关, 常通过测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谢物,

17、以监测和诊断毒物汲取和中毒。 4.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渐渐增加,这种 现象就称之为毒物的蓄积 此时毒物大多相对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对这些蓄积部位可产 生毒作用。毒物在体内的蓄积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四、对人体的危害: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物一 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之为亚急性中毒。接触毒物不同,中毒后 的病状不一样,现将中毒后的主要症状分述如下: (一) 呼吸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特殊是刺激性毒物,一旦 吸入,轻者引

18、起呼吸 姥字 ,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见引起呼吸系统 损害的毒物有氯气、氨、二氧化硫、光气、氮氧化物,以及某些酸类、酯类、磷化物等。急性中毒: 1. 急性吸吸道炎刺激性毒物可引起鼻炎、 喉炎、声门水 肿 气管支气管炎等,症状有流涕、喷嚏、咽痛、 人 、咯痰、胸痛、气急、呼吸 困难等。 2. 化学性肺炎 肺脏发生炎症,比急性呼吸道炎更严峻。患者有剧 咳嗽、 咳痰(有时痰中带血丝)、胸闷、胸痛、气急、呼吸困难、发热等。 3.化学性肺水肿 患者肺泡内和肺泡间布满液体, 多为大量吸入刺激性气体引起,是最严峻的呼吸 道病变,抢救不准时可造成死亡。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皮肤、粘膜青紫(紫绀), 剧

19、咳,带有大量粉红色 沫痰,烦躁担心等。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铬及砷化合物,可引起鼻粘膜糜烂、溃疡甚至发生鼻中隔穿孔。长期低浓度吸入刺激性气体或粉尘, 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重得可发生肺气肿。某些对呼吸道有致敏性的毒物,如甲苯 二异氰酸酯(TDI)、乙二胺等,可引起哮喘。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和四周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分布于全身皮肤、肌肉、内脏等处) 组成。有毒物质可损害中枢神经和四周神经。 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的毒物称为“亲神经性毒物”。 1. 神经衰弱综合症 这是很多毒物慢性中毒的早期表现。患者消失头痛、头晕、 乏力、心情不稳、记忆力减退、睡眼不好、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20、。 2. 四周神经病 常见引起四周神经病的毒物有铅、铊、砷、正己烷、丙烯酰胺、 缺 烯等。毒物可侵害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表现有?动障碍,四肢远 端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减退或消逝,反射减弱,肌肉萎缩等,严峻都可消失瘫痪。 3. 中毒性脑病 中毒性脑病多是由能引起组织缺氧的毒物和直接对神经系统有选 择性毒性的毒物引起。前者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氮气、甲烷等;后者如铅、 四乙基铅、汞、猛、二硫化碳等。急性中毒性脑病是急性中毒中最严峻的病变之一,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嗜睡、视力模糊、步态蹒跚,甚至烦躁等,严峻者可发生脑 疝而死亡。慢性中毒性脑病可有痴呆型、精神分裂症型、震颤麻痹型、共

21、济失调型等。 (三)血液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毒物能引起血液系统损害。如:苯、砷、铅等, 能引起贫血;苯、巯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细胞削减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 硝基苯)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制造血机能,引起 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削减,发生再生碍性贫血;苯可致白血症已得到公认, 其发病率为0.14/1000。 (四) 消化系统:有毒物质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很大。 如: 汞可致毒性口腔炎,氟可导致 “氟斑牙”;汞、砷等毒物,经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肠炎;铅中毒,可有腹绞痛;黄磷、砷

22、化合物、四氯化碳、苯胺等物质可致中毒性肝病。 (五) 循环系统常见的有:有机溶剂中的苯、有机 着 药以及某些刺激性气体和 窒息性气体对心肌的损害,其表现为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心率快等;急性中毒可消失休克;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等等。 (六)泌尿系统 经肾随尿排出是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最重要的途径,加之肾血流量 丰富,易受损害。泌尿系统各部位都可能受到有毒物质损害,如慢性铍中毒常伴有尿路结石 ,杀虫脒中毒可消失出血性膀胱炎等,但常见的还是肾损害。不少生产性毒物对肾有毒 性, 尤以重金属和卤代烃最为突出。如汞、铅、铊、镉、四氯化碳、六氟丙烯、二氯乙烷、溴甲烷、溴乙烷、碘乙烷等。 骨骼

23、损害:长期接触氟可引起氟骨症。磷中毒可引起下颌转变,严峻者发生下颌骨坏死。长 期接触氯乙烯可导致肢端溶骨症,即指骨末端发生骨缺损。镉中毒可引起骨软化。 眼损害:生产性毒物引起的眼损害分为接触性和中毒性两类。接触性眼损害主要是指酸、碱 及其它腐蚀性毒物引起的眼灼伤。眼部的化学灼伤救治不准时可造成终生失明。引起中毒性眼病最主要的毒物为甲醇和三硝基甲苯。甲醇急性中毒者的眼部表现模糊、眼 球压痛、畏光、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症状,严峻中毒时可导致复视、双目失明。 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为中毒性白内障,即眼晶状体发生混浊,混浊一旦消失,停止接触不会自行消退,晶状体全部混浊时可导致失明。 皮肤损害:职业性疾病中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是职业性皮肤病,其中由化学性因素引起者占多数。 引起皮肤损害的化学性物质分为:原发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感物。常见原发性刺激物为酸类、碱类、金属盐、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