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_第1页
2022年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_第2页
2022年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_第3页
2022年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_第4页
2022年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性关节炎(痛风)讨论进展 淄博市中医医院 刘允辉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关文献进行复习,明白古代、现代 中医医家对痛风的熟悉、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特色外治,对其体会 进行总结,为临床供应参考;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 ;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讨论进展 高尿酸肾病 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反常,血尿酸上升所引起肾 脏损害,可以表现为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结石三种 情形;其中,急性尿酸肾病,常因过高的尿酸负荷超过肾脏的清除能 力,尿酸结晶沉积于集合管、 肾盂和尿道, 产生肾内、甚至肾外梗阻,导致少尿性急性肾衰; 慢性尿酸盐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伴有痛

2、 风关节炎和痛风石; 早期可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其后逐步显现肾 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上升,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着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肾病发病率显著逐年增高;因 此,寻求包括中医药方法在内的高尿酸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 要意义;痛风( 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削减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 / 和伴有肾脏、皮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上升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

3、中高脂肪、高蛋白 成分增加, 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 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 超过 0.3%,50 岁以上干部、学问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 1%左右;痛风 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楚, 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 学习;依据痛风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国医学“ 痹证” 范畴,但古 人又熟悉到痛风发病有别于一般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故又分出 白虎历节、历节病、痛痹等名称,并有不少诊治专论而且疗效确定,可见痛风在中医早有熟悉;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过去中医对痛风 的熟悉与实践仅限于临床, 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带有臆测性、是零碎 的、不系统的;1 病因与病机的熟悉 1.1 古代中医医

4、家的熟悉 中医古代医家对痛风的熟悉可以追溯到内经,其间多归于“ 热 痹” 的范畴,其名首见于 素问 四时刺逆论,其中仍提出了热痹形成 的机理为“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热,是热痹显现的以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屈伸不利,伴有 发热为临床表现的痹病;故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属于“ 热痹” 的范 畴;【 1】汉代以后,有关“ 历节病”、“ 白虎病”、“ 白虎历节” 等描述与本病的 临床表现基本合拍;如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其临床表现表达为:“ 诸肢节疼痛,身体九王赢, 脚肿如脱”,“ 关节痛不行屈伸”,“ 其痛如掣”,“ 皆饮酒汗当风所致”,并提出以白虎加桂

5、枝汤治疗; 外台 秘要 卷十三对本病的病因病机、 症状表现更有详尽的描述: “ 风寒暑 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此受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 于筋骨,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就彻髓,痛如虎 之啮;”;到了金元时期,朱丹溪就提出相同的病名“ 痛风” ;如丹溪心 法曰:“ 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 其痛处赤肿灼热,有痰、风热、风湿、血虚 又有痛风而痛有定处,或浑身壮热, 此欲成风毒;” 又云:“ 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 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外搏热,血得风 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就痛甚,行于阴也;” 认为痛风之

6、病,乃 血热而风湿入侵、 瘀浊凝涩;肢节疼痛是主要症状, 发作痛特点为“ 痛 有定处,其痛处赤肿灼热” 、“ 夜就痛甚”;【 2】虽然此处痛风与现代痛风 的概念仍不完全一样, 但至少已将现代之痛风包括其中; 明代李 梴医 学入门就认为:“ 形祛瘦者,多因血虚有火;形肥勇者,多因风湿生 痰,曰历节风;甚如虎咬,曰白虎风;痛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痛 多痰火,肿多风湿”;【 3】到了清代的林佩琴, 又将痛风归于痛痹之中,如类证治裁 痛风指出“ 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其痛有常处 此因 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就化热攻痛,至夜更甚; ” 可见前辈医家对痛风的 相关熟悉与记载是很丰富的;1.2 现代中医医家的

7、熟悉现代不少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通过广泛实践, 对痛风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特点、辨证论治上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与熟悉;吴 生元【4】教授依据多年诊治痛风的临床体会,熟悉到该病的发作是由 于风寒湿邪阻痹经脉,夹内在痰湿相互交作,邪气不得外散,郁遏化 热于皮肤腠理而导致急性关节肿痛; 由于寒热交错,在里为寒湿阻痹,经脉气血不通, 在表为痰湿郁热蕴结不得外散,而发此病;王秀莲【5】认为痛风多发于形体肥胖者,大凡肥胖者脾虚,加之膏粱厚味,脾虚 运化不利,代谢失常,聚湿生痰,脾虚不能疏土,湿浊内停,代谢产 物蓄积,留注四肢关节;同时痛风亦好发中、老年人,肾气渐虚,易 外邪侵袭,加之肾虚水液代谢失调,瘀

8、滞气血不行,脾、肝、肾功能 低下,水津输布气血运行失常,生痰生瘀,痰瘀交结,而体内生理病 理产物又不能准时排出,造成浊气积累,蓄积体内,滞结筋骨,凝滞经络而发痛风;方建萍【6】认为痛风属湿浊毒邪内郁化热之热痹;不仅由感受湿热之邪而引起, 风寒湿邪郁痹日久, 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亦致热痹;钟洪【7】等认为原发性痛风其本在脾,其标在 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而发病;王乙黎【8】就认为无论是六 淫诸邪仍是痰浊、瘀血对本病而言,最终均可归结为“ 毒”,其邪毒的 滋生主要来源有三:一是饮食偏嗜致毒;二是“ 六淫之毒”;三是七情 化毒;而朱良春【9】之熟悉就更有见地,他第一提出“ 似风非风”

9、 论点;认为“ 痛风” 其名为风而实非风,症似风而本非风,乃为浊毒瘀滞使然 也;即痛风是由于浊毒滞留血中,不得泄利,初始未甚可不发痛,然 积渐日久,愈滞愈甚,或逢外邪相合,终必瘀结为害;或闭阻经络而 发骨节剧痛;或兼夹凝痰变生痛风结节;久之,痰浊瘀腐就见溃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致僵肿畸形;由于郁闭之邪最易化热,其证又多兼 热象,如湿浊蕴热, 煎熬尿液,可见石淋尿血; 浊毒久稽, 损耗脾肾,寒热杂错,壅塞三焦,而有关格险恶之症; 凡此种种皆浊毒瘀滞为殃,非风邪作祟之症;2 中医临床治疗的讨论概况 2.1 辨证论治 中医的临床特色在于辨证论治, 但由于目前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辩证分型尚未统一,故临床报道的分型也因人而异;娄玉钤【10】教授将本病分为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 痰瘀痹阻和肝肾亏损型进行辨 证治疗;张笑平【11】等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痛风的证候分类加以补充而进行辨证分型;脾虚湿浊型, 相当于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湿热蕴结型,相当于急性期及肾盂尿酸性结石,单个关节突 然红肿热痛,昼轻夜重、拒按、喜冷敷;痰瘀阻滞型,相当于间歇期(除去关节畸形与肾功能不全、痛风肾)关节肿胀刺痛,肌肤麻木不 仁;湿毒充满型,相当于已见肾功不全者,主要见有神疲乏力,四肢 困重、口臭多涎,甚或欲呕,少尿;肝肾阴虚型,相当于已见关节畸 形者,主要见有筋脉拘挛,关节畸形,口干少饮,头昏耳鸣;吴启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