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早期选种方案和建立高产核心群的方法_第1页
奶牛的早期选种方案和建立高产核心群的方法_第2页
奶牛的早期选种方案和建立高产核心群的方法_第3页
奶牛的早期选种方案和建立高产核心群的方法_第4页
奶牛的早期选种方案和建立高产核心群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奶牛的早期选种方案长期以来,由于发展奶牛首先是发展头数的需要, 对母牛群的早期选种工作尚未受到育种工作者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加入WTO, 奶牛的育种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今后稳定牛只数量,提高单产水平是奶牛发展的必然趋势。奶牛场采取了淘汰一些低产的成母牛, 并选择优秀后备母牛留养的措施,以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然而如何淘汰低劣牛只, 选留优秀母牛参加生产和扩繁, 成为奶牛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我们对奶牛群早期选种方案进行了探讨, 并在天津市两个较大型的奶牛场实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1. 调整母牛群结构,制定成母牛群的早期选种方案 要制定奶牛群的选种方案首先必须调整好奶牛的牛

2、群结构。我们把一个奶牛场中牛群的年龄和胎次比例称为牛群的年龄结构,而把牛场中核心群、生产群和淘汰群的比例称为牛群的遗传结构。对成母牛群而言,在一般情况下, 其年龄结构为:1-2胎母牛占成母牛总数的40%, 3-5胎母牛占40%, 6胎及其以上母牛占20%, 老弱病残母牛应当淘汰。其遗传结构为:核心群占成母牛的30%, 生产群占60%, 淘汰群占10%。对成母牛群每年都应按上述结构比例进行调整, 以保证牛群结构的动态平衡。牛群的年龄结构和遗传结构应相辅相成, 年龄结构可以根据母牛的实际年龄或胎次结合产奶量进行调整。遗传结构的确定比较复杂, 必须按照系谱资料、本身生产性能和外貌表现综合考虑进行调整

3、, 从而确定核心群、生产群和淘汰群。天津市奶牛育种站每年向各奶牛场公布上年度各奶牛场的生产性能信息资料。得到数据后, 奶牛场可根据牛群中头胎牛的系谱资料和平均产奶水平, 选择50%的优秀头胎母牛作为预选核心群, 对进入预选核心群的牛再进行体型线性评定, 根据结果淘汰部分体型不合格的牛, 约保留30%的头胎母牛列为核心群。同时再对以往核心群牛进行评定, 淘汰年老体弱或生产性能较低的牛只, 将其并人生产群或淘汰群, 确保核心群牛占成母牛总数30%的动态平衡。将头胎牛产奶水平排在平均数减一个标准差(X-)以下的母牛,作为预选淘汰群, 约占头胎牛的16%, 然后对预先淘汰群的母牛逐个分析产量低下的原因

4、, 将确属于遗传水平低下的母牛列为淘汰群, 淘汰群约占头胎牛总数的10%。列入淘汰群的头胎母牛并不一定马上淘汰, 而是将其并人以往淘汰群, 视其生产性能表现及经济效益定出逐步淘汰计划。可以看出,根据头胎母牛生产水平淘汰的牛保持在10%左右, 另外10%-15%为老弱病残被迫淘汰, 从而使牛群总的更新率保持在20%-25%。生产群的牛包括除核心群和淘汰群以外的所有母牛, 也包括核心群中因年老、体弱而将要淘汰的母牛, 约占牛群总数的60%, 生产群的牛同样也处于动态平衡中。2. 认真制定选配计划,使后备母牛群血统脉络清楚在选配计划中应坚持以优配优, 以优改劣的配种原则, 即核心群的母牛,选择最优秀

5、的种公牛配种, 生产群的母牛也应尽量选择优秀种公牛配种。对核心群的母牛,除考虑其产奶水平外, 在配种计划中,应特别注意体型结构的改良,逐个评定其优缺点, 制定出个体选配计划。对生产群的母牛, 可分两种情况对待, 一部分因调整更新从核心群并人生产群的母牛,仍按原配种计划进行;另一部分是根据头胎母牛产奶量列人生产群的母牛, 可用较优秀的年轻种公牛配种, 因其精液价格便宜, 受胎率高, 遗传品质比较好。对于淘汰群的母牛, 可选用价格低廉, 受胎率较高的公牛精液配种, 也可选肉用公牛的精液配种, 使其后代转入肉牛生产。3. 根据成母牛群遗传结构和后备母牛群生长发育规律, 确定后备母牛的早期选种方案后备

6、母牛的早期选种方案应从其父母的遗传品质和后备母牛个体生产发育情况两方面考虑。其父母的遗传品质可参照成母牛群的选种选配方案确定。后备母牛的个体发育情况,则应在建立后备母牛的生长发育性能测定制度的基础上, 确定选种标准。我们认为后备母牛的早期选种应着重在6月龄前确定, 以便尽早明确牛只的培育方向。若确认为留种的母犊牛, 应采取乳用牛的培育方案;若确认为淘汰牛, 则可出售或转入育肥,以尽量减少后备母牛的培养费用。具体选择时期和标准如下:3.1 初生时期核心群的后代母犊, 除个别有遗传缺陷或畸形外, 全部选留。淘汰群的后代母犊,全部淘汰。生产群的后代母犊, 视其初生重大小, 选择平均数减0.5标准差(

7、X-0.5)以上的母犊留养, 留养率约为70%。初生时期留养的母犊应占成母牛群总数的35%左右。3.2 断奶时期(或3月龄)由于各奶牛场断奶时期不同, 最好把第二次选择统一在3月龄。核心群的后代母犊, 除个别发育不良或死亡外,全部留种, 淘汰率一般为1-2%。生产群的后代母犊, 选择体重、体高都在平均数以上的留种,留种率基本上为45-50%。3月龄时, 母犊应占成母牛群总数的28%左右。3.3 六月龄时期3-10月龄是后备母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母牛在这一时期骨骼肌肉生长迅速, 绝对增重逐渐上升, 奠定了生产性能类型和体型外貌的基础。特别是这一阶段的母犊,消化系统发育很快,瘤胃体积增大, 功

8、能逐渐完善, 胸围和体高的增长都处于整个生长发育的最高阶段。此外, 多数奶牛场都在3月龄断奶, 母牛的适应性好坏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得到充分表现,因此, 6月龄对后备母牛的选择几乎是决定性的, 在其以后,母犊牛的淘汰率就极低了,这时期的选种,应视其胸围、体高和体重三个性状的相对发育情况而定, 留种率约为90%。6月龄时,母犊应占成母牛群总数的25%左右。对这一时期的牛群,应及时分析其生长发育状况, 随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 以实现早期配种的目标。3.4 配种时期配种时期的母牛, 除个别有繁殖障碍外, 一般全部留种繁殖。但达到配种体重的年龄仍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应记录这一性状的个体表现, 以便为核

9、心群的选择提供参考。为操作使用方便, 我们参照荷斯坦牛生长发育规律, 结合天津市奶牛群生长发育状况,将上述后备母牛早期选种方案列表如下:表 奶牛后备牛早期选种方案选择时期核心群后代生产群后代淘汰群后代留养母犊占成年母牛的比例初生时期留养率100%初生重38kg以上的留养留种率为:70-75%留养率为:035%-37%3月龄时期留养率98-99%生产群后代体重达90kg、胸为100cm、体高90cm以上者留养,留养率为45%-50%。27%-29%6月龄时期无论核心群还是生产群的后代,凡是体重达到160kg、胸为125cm、体高102cm以上的留养,留养率为90%。25%左右15-16月龄(配种

10、)时期除极个别因繁殖障碍淘汰外,均予留种20%-25%注:由于各地区牛场饲养管理水平有所不同,表中的具体选择标准和选择项目,可根据本场牛群的实际情况,参照使用。4. 小结4.1 奶牛早期选种方案应分为成母牛群的早期选种和后备牛的早期选种两部分讨论。这两部分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成母牛的早期选种方案主要依据头胎母牛的生产水平和体型结构, 将其分为核心群、生产群和淘汰群,其比例为3:6:1。后备母牛群的早期选种方案, 则要根据其父母的遗传品质和后备母牛的个体发育情况两方面分阶段而定。4.2 成母牛群的早期选种工作是逐年进行的, 首次选择的准确性可能在今后的选择过程中得到确认和验证。后备母牛各阶段的

11、选择对每个个体来说, 终生只有1次, 是不可以重复的,因此应坚持多留精选原则。另外, 各阶段留养后备母牛的数量还要考虑到奶牛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母牛群的年更新率。我们认为, 各时期母犊的留养数占成母牛总数比例分别为:初生时期35%-37%, 3月龄27%-29%, 6月龄25%左右, 6 月龄以后母牛发育若没有特殊情况, 一般不淘汰。4.3 为使奶牛群遗传结构得到快速改进, 除准确选择成母牛外, 成母牛群的选配计划也是关键之一。在制定选配计划时,应坚持以优配优,以优改劣的原则,使后备母牛群的血统脉络清楚,便于制定后备母牛的早期牛选择方案。4.4为了实施后备母牛的早期选种方案, 奶牛场应建立后备母

12、牛群生长发育性能测定制度, 后备母牛生长发育性能测定项目应尽量简化, 使其既便于生产操作又能对选种选配及饲养管理起到指导作用。我们认为, 初生阶段只测初生重;3月龄要测量体重、胸围和体高;6月龄测定体高和胸围,体重可估测;15-16月龄可根据体高和胸围的相对发育情况估重, 主要是记录初配年龄。对各项记录,每年至少要统计分析一次, 得出表型参数, 以便为确定各阶段母牛选择的标准提供依据。建立高产牛群的方法调整好奶牛的牛群结构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对解决这一问题尚无统一的方案。我们认为,确定高产奶牛的牛群结构,既是经济管理问题,又是育种技术问题.一个奶牛场全部牛中成母牛和后备牛的比例,

13、以及成母牛中年龄胎次的比例,称为牛群的年龄结构;一个奶牛场中核心群、生产群和淘汰群的比例,可称为遗传结构。年龄结构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而遗传结构是牛场的育种潜力。为使牛群逐年更新而不中断而成母牛群的年龄胎次应有合适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6胎以上占20%。老弱病残牛应淘汰,以保持牛群高产稳产。但是,在调整好年龄结构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有适当的遗传结构。下面就建立高产奶牛牛群结构的方法从不同角度作以探讨:1.根据头胎牛产奶量制定逐步淘汰计划奶牛的头胎产奶量与以后各胎产奶量之间有极强的正相关,评定奶牛的育种价值一般以头胎产奶量为依据.牛群

14、更新率一般20%-25%,每年除因老弱病残或死亡淘汰一部分(约占10%-15%)外,另外10%牛只应根据头胎产奶水平高低来决定,但淘汰工作应逐步进行,如此,淘汰低产牛后,牛群产奶水平可提高多少呢?设某牛群头胎产奶量平均为6400kg,标准差=600 kg,产奶量的遗传力h2=0.3,根据表1得知当淘汰率为10%时,留种率户为90%,选择强度i=0.195,则:选择差s =i=0.195x600=117(kg),这时牛群头胎平均产奶量为6400+117=6517(kg)遗传进展为R=ih2=0.1956000.3=35.1(kg)。即下代牛群头胎牛平均产奶量可望达到6517+35.1=6552.

15、1kg.因这种淘汰工作是逐年进行的,因而对牛群产奶水平的提高幅度比上述预计的还要大,可见,这种选择是十分必要的。2.建立核心群核心群是带动全群发展的核心,是指导后备牛选留标准的重要依据。从刚完成头胎产奶量的牛群中,根据产奶量高低,选择50%作为预选牛进行体型线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去掉部分体型不合格的牛,约保留30%的母牛作为核心群。此时核心群中在不同年胎胎次中的比例为1-2胎占7.5%,3-5胎占10.5%,6胎以上占12%,核心群牛除因年老和死亡外,一般不淘汰。怎样计算核心群的遗传进展呢?例如,某牛群平均头胎产奶量为6400kg,标准差为=600kg,产奶量的遗传力h2=0.3, 根据表1

16、得知,当留种率p=50%时,i=0.798, 选择差s=i,s=0.798600=478.8(kg)。核心群的头胎平均产奶量为6400+478.8=6878.8(kg),核心群下一代的遗传进展为R=ih2=0.7986000.3=143.6(kg),下一代牛群头胎产奶量水平可望达到6878.8+143.6=7022.4(kg)。因此,从确定牛群遗传结构角度出发,一个奶牛群的组成应为:核心群30%,生产群60%,淘汰群10%。3.从经济效益角度确定后备牛的留养数影响牛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牛群平均产奶量,鲜奶价格,鲜奶成本,后备牛培养费等。过去一般奶牛场都是用成母牛折旧费来支付后备牛的培养费,

17、但因物价的上涨,后备牛的培养费比以前要高得多,所以用成母牛折旧费来支付后备牛的培养费是不够的,还必须动用成母牛生产的当期利润。因此,必须以成母牛帐面价格和折旧率及母牛生产当期利润,测算经济承受能力,确定后备牛的留养数。设成母牛总数为N,平均单产为A,鲜奶价格为F,鲜奶单位成本为Y,利润总额为S,则: S=NA(F-Y)。设成母牛平均帐面价格为D,折旧率为P,折旧总额为Q,则Q=NDP。设后备牛年培养费为T,能够承受的后备牛饲养总数为n,则n=(S+Q)/T。例如某奶牛场有成母牛1000头, 平均单产为7000kg, 鲜奶价格为2元/kg, 鲜奶单位成本为1.85元/kg,成母牛平均帐面价格为6

18、500元,成母牛平均折旧率为15%,后备牛年培养费为3866元,后备牛平均投产月龄为26个月,那么,最多能承受饲养多少头后备牛?每年留养多少头犊牛?计算如下:成母牛总利润S=10007000(2-1.85)=1050000(元)成母牛折旧费Q=1000650015%=975000(元)后备牛年培养费T=3856(元)可培育后备牛总数为n=(1050000十975000)/3856=525(头),即该场应有奶牛1525头,其中成母牛1000头,占65.6%;后备牛525头,占34.4%,成母牛与后备牛的比例约为2:1,每年应留养楼牛数为525头/26个月12个月=242头。4.从育种技术的角度确定后备牛的质量牛群每年可繁殖成活犊牛的计算方法:设成母牛数为N,产犊间隔为G,犊牛成活率为P,则每年可繁殖成活母犊牛数为:n =N/G365P/2例如,某牛场有1000头成母牛,平均产犊间隔为390天,犊牛成活率为90%,则每年可繁殖成活母犊牛数为:1000/39036590%/2=421头可见,每年可繁殖421头犊牛,但实际只能留养242头,留种率只有57.5%,淘汰率为42.5%。那么怎样确定留养的犊牛呢?首先,核心群牛的后代,除个别发育不良外,全部留养。留养数为:300/3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