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临柜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_第1页
浅析银行临柜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_第2页
浅析银行临柜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_第3页
浅析银行临柜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_第4页
浅析银行临柜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银行临柜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 一、银行临柜业务操作中的法律风险的表现(一)挂失业务中的法律风险1伪造身份证件挂失。伪造身份证件挂失,通常伪造者与存款人比较熟悉(如家里外来的小工、保姆等等),他们采取一定的途径获取存款人的身份证、存折余额等信息,利用自已的人像伪造客户的身份证,前来冒名挂失密码、存折,并挂失期满,取款潜逃。临柜人员很难识破。存款人把银行告上法庭后,法院的判决理由一般是以银行未能尽到核实挂失人身份的义务,导致该笔存款被他人用假身份证挂失冒领,应承担主要责任。2无法出具身份证前来挂失。由于存单和身份证件一起被盗,客户心急如焚要求挂失,而且无法提供证件,银行临柜人员往往以客户不能

2、提供身份证件不予挂失。结果存款被冒领,客户对银行做法很愤慨,诉诸法院,要求赔偿损失。其理由是:储蓄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储户可以用口头或者函电形式申请挂失,但必须在五天内补办书面申请挂失手续。”。法院会据此判决银行负有连带责任。(二)大额现金支付中的法律风险1大额储蓄存款冒领。存款人失落或被盗存单、存折,冒领人前来领取大额款项,虽然大额现金支付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办理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储蓄单笔提现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柜台人员应请取款人出示存款人及取款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经储蓄机构核实后方可支付。”。但有的网点未严格执行,不少临柜人员即使对领取走5万元以上现金,在领款人未提供存款人

3、身份证件的情况下,也会予以付款。因此,导致存款被冒领,银行承担法律责任。2大额借款户贷款转存支现。大额借款户贷款临柜办理通常由借款户人一手操办,先将贷款转到个人结算账户,再从个人结算账户支取现金。但借款人没有出面办理,大额支现时也未出示借款人的身份证,又未在取款凭条上签字。当借款户贷款出现风险时,借款人以未领取和使用贷款为由,拒绝还贷,给银行带来法律纠纷。3企业大额现金支取。企业以向市场上购料为由,或超范围支取大额现金,然后将此笔现金存入法人代表个人结算账户。当企业出现涉税、法人代表挪用公款及洗钱案件时,由于违犯大额现金管理规定,银行被无端卷入诉讼案件。(三)查询、冻结存款余额中的法律风险1接

4、受非客户本人查询存款余额。由于交易双方存在着款项拖欠现象,且交易双方都知道对方的账号,交易一方往往以冒充对方家属名义查询其账户余额。有的柜员把关不严,予以查询,从而造成法律纠纷。 2综合业务系统未进行冻结。人民法院依法对存款户进行冻结,银行临柜人员也按规定程序办理了冻结手续。但到人民法院依法扣划款项时,却发现存款已被领走。原来临柜人员在办理冻结手续时,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却没有真正冻结,造成银行承担损失的责任。(四)出具验资询证函的法律风险 1虚假验资。银行往往过分关注自身效益,注重存款,忽略了验资的法律责任。临柜人员没有认真审查验资资金的来源,有的验资款从验资公司或其他企业账户转入,验资结束后

5、,验资款转回验资公司或其他企业。一旦企业搞不法经营,司法部门倒查银行验资的合法合规性时,银行会陷入法律纠纷。 2验资的临柜操作不合规。存入验资款时,临柜人员没有核对注册验资资金汇缴人与出资人的名称是否一致。验资结束后,未经工商部门核准的,在未出具工商部门的不予核准通知书的情况下,就给予付现;已核准的,有的验资款没有转入其基本账户,而是被提取现金,导致了很大的风险后患。(五)柜员帮助客户填写凭证存在的法律风险1柜员帮助客户填写银行背书。由于有的柜员对汇票背书连续不甚了解,帮助客户错填银行背书,导致该汇票背书不连续,无法兑付,客户要求银行赔偿相应损失。2帮助客户填写挂失申请书。有的临柜人员在客户存

6、单、存折挂失时,把有关要素全部告知客户,甚至直接帮助客户填写挂失申请书,导致存款被冒领。二、防范银行临柜业务操作中法律风险的对策(一)加强有关法律学习,提高临柜人员的法律意识要从治本抓起,一是要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教育,树立员工依法经营、合规操作的观念,使其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患于未然。二是要经常性进行岗位培训,提倡学业务、比技术,在员工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员工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二)采用有效措施,规避法律风险在临柜业务操作中,如考虑到风险的存在与发生的可能性,事先采取措施回避风险因素,或主动放弃和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多数情况下,存在

7、的法律风险是可以规避的。1确认存款人的身份,规范挂失。目前,关于办理挂失手续的法律依据是人民银行1993年3月1日发布的储蓄管理条例,该条例颁布已经十多年,有一定的滞后性。如要求储户准确无误地提供存折的开户时间、22位账号、存款余额,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储户事先摘录开户信息,序时记载余额。因此,在储户无法准确提供相关存折信息时,确认存款人的身份是规避法律风险的主要手段。一是开户客户信息要完整齐全录入。临柜人员要详细录入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电话号码、家庭详细住址等。二是掌握身份证的关键识别事项。2控制大额支现,规范操作。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大额现金支付管理办法、反洗钱管理暂行办法、人民币管理条例等一

8、系列管理办法和条例,对大额支现进一步加强管理,临柜人员要加以贯彻落实。一是了解你的客户。了解客户账户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大额支现是否存在着异状、可疑交易。二是手续要合规。三是使用转账结算。临柜人员要充分利用大额支付系统这一快捷、安全、高效的结算工具,并向客户做好宣传,减少大额支现。3依法合规查询、冻结存款余额,规范办理。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给予非法查询个人储蓄存款或单位存款的,对存款人或其他客户造成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失以及其他民事责任。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发布的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银发20021号)第四条中对于金融机构应依法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存款余额的情形作了严格规定。

9、有权查询单位、个人存款的执法机关是指:人民法院、税务机关、海关、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监察机关(包括军队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其中,最后三个部门无权查询个人存款。除此以外,任何人都无权查询单位、个人存款。同时,临柜人员按规定办理冻结存款手续时,应复查综合业务系统已否真正予以冻结。4规范出具验资询证,谨慎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对金融机构为企业出具不实或者虚假验资报告资金证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为避免违规,临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合规开立、变更、撤销验资账户。要严格按照出具

10、验资询证函的操行流程,认真审查验资资金的来源,汇款人与出资人的名称必须一致。验资结束后,验资单位凭工商部门核准登记证,把验资款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验资单位未经工商部门核准的,凭工商部门的不予核准通知书,对撤销的验资资金应退回原汇缴出资人账户。5遵循银行法律、法规,防范风险。临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银行内部规章制度。(三)建立法律安全体系,控制法律风险一是银行要聘请专职或者兼职的法律顾问,要配备专职律师,所有对外文书、合同、制定的规章制度都要经过律师审核,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二是客户与合作银作发生了不可避免的经济纠纷,应尽一切可能减少社会的负面影响。 浅谈临柜操作风险的特点、成因

11、及防范措施林小燕在银行业经营管理中,较早引起重视的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但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更为复杂的金融产品问世,业务量成倍的增长,职工的不断变动,信息科技的更新换代,银行业面临更大的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由此被列为金融风险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笔者较长时间从事临柜业务,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农村合作银行临柜操作风险的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一、临柜操作风险的几个特点(一)服务客体的直接性。银行临柜员工的业务操作与客户面对面,具有直接性,因此,操作差错所造成的后果非常直接,几乎是一站式的,没有中间环节可以过渡,非此即彼。最常见的如由于没有规范操作或疏忽造成的现金差错、帐务差错、票据差错,

12、立即涉及到对方客体,甚至多个客体,并迅速流传于社会,影响极差,解决过程波折、纠结,社会负面影响较大,造成银行声誉受损。(二)覆盖范围大。临柜操作风险覆盖范围,几乎占据了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层面,贯穿整个经营管理流程。特别是容易发生在一些业务规模大,业务结构复杂的尖端业务领域,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直接造成损失,影响面广。(三)具备可防可控性。临柜操作风险多半来源于内部,主体为人为因素,具备较强的可防可控性,与合规管理关注事前、事中风险控制的工作重点是不谋而合的,防控效果也明显优于其他风险因素,具备研究、探讨、治理的价值。 二、临柜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没有树立“管理为业务服务,业务为客户服务”的

13、市场观念。在管理上存在“本末倒置”的不严谨的制度条例,管理效果要求不高,只追求单一化的结果,没能实现“双赢、三赢、多赢”的良好效应。有些管理制度把临柜操作作为最后一站,而非首要考虑。在制度实施后没有考虑谁是弊端的承受者?谁又是受害者?例如在实行社会化押运后,由于后台规定的领送款时间差,而且规定有领款不能有送款后,造成其中一个小时里客户的权益和需求很难得到保证,同时造成临柜操作人员左右为难的纠结心理,而且还将造成超库存限额的情况普遍存在,这样,一则增加资金安全隐患;二则影响效益;三则发生内部案件机率增加;四则造成客户投诉,客户流失,影响声誉。风险的积聚直接影响内控合规经营。 (二)后台为前台服务

14、的观念淡薄。管理是随着业务发展需要而发展完善的。前后台有时二者和谐统一,有时也会成为对立面,势必产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如没得到妥善解决,负面情绪没得到有效释放,久而久之终将成为业务发展、管理道路上的“拦路虎”,成为风险点。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能否在考虑后台管理风险的同时,更考虑前台的操作风险和操作压力。如在临柜时总能听到类似这样的话:“你的名字签得工整一些好吗,要算差错的。”这种后台管理要求,往往引起客户的不理解,甚至有的当场翻脸、拍案,造成不情不愿的局面。管理上的考核、后台的管理,都是前台业务健康发展的保证,但也需从量度上适当微调,从人性化出发实施管理软着陆,不要将内部管理的有关要求转嫁到客户

15、层面。 (三)临柜人员素质是形成操作风险的根本所在。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二是业务培训学习不够;三是没有充分利用相关设备,对于相关设备的应用流于形式。大多显而易见的操作差错是因以上三种情况而导致发生。比如在办理一笔挂失业务时,临柜操作环节可能出现的几个风险:1.大堂经理没有做好指导工作,在填写挂失单时造成帐户余额与系统余额不一致,没能做到“赢在大堂”。2.居民身份证核查的风险。由于身份证有效期太长,有的无法辨别是否本人,再加上操作人员不认真而产生风险。操作过程中有时只通过身份证鉴别仪,没法确认身份证的真伪,或者只在7271作单笔核查,身份证的真伪是鉴别了,又

16、没有照片,而因联网核查时信号不好等诸多原因,造成不规范操作,导致冒领赔付等风险。3.由于业务不精只挂失存折,没有同时挂失银行卡,造成卡折并用户的经济损失。4.当客户在临下班前后赶到网点挂失时,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计后果的推诿,造成没有及时挂失导致的经济损失。 (四)忽视行业自律,过度考核,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业务持续性成长,造成新的风险。有的网点将管理放在了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为追求业务发展和取得新突破,博取客户的青睐,不惜违反苦心制定的内控制度,任意扩大灵活度,从而导致新的风险点产生。 三、加强临柜操作风险防范的对策(一)将合规风险管理横向发展推广的同时,切实有效引导其向纵深发展,深入

17、到临柜一线业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和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其做法可以是:1.总行设立合规管理部门,但分支行层面不一定设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而是在各业务线设立合规员岗位,也可由各线负责人兼职,承担所属部门的合规管理职责。2.签订合规风险管理书面承诺书,使每位员工都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合规管理负责。3.保证报告、汇报路线的畅通,及时发现、了解、解决风险隐患和问题。建立涵盖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监控、风险决策等在内的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二)加强业务系统操作平台建设,做好金融新产品的推广、评价工作,增强相关辅助设施的利用率。较为完善的操作系统是降低操作风险的有力保障,近几年我行在这方面己经

18、得到了较大提升。加强系统操作平台建设既能解决临柜业务拥堵现象,又摒弃许多繁杂不适合当前业务操作的陈规陋章,真正弘扬了轻装上阵第一线的精神,杜绝操作风险的产生。在新的金融产品推广过程中,应该认真倾听客户需求和关注市场反应,逐步修改完善,使产品无论外观到实用性都更符合市场需求,在同行中更具有竞争力。我行在2009年推出了一款定期一本通,经一年的实际应用后,有些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如体积太大不利于保管,各条存款信息之间间隔太密看不清,取款信息内容过于简单看不懂,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引起客户与临柜人员发生争执,而导致精力分散引发操作风险。因此,既要做好金融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考核,也要评价深入挖掘产品的价

19、值潜力,提出优化方案,使产品更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另外,要更多地、合规地使用印鉴核对、身份证联网核查等辅助设备,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降低操作风险。(三)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金融监管走向严苛是一种必然趋势。要针对易发生风险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临柜操作的授权、交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以及现金箱保管、盘库查库等一些常规基础工作,抓好对业务处理权限的控制,严控操作人员越权操作;加强会计辅导检查工作,实行会计岗位责任制;实施会计定期检查、突击检查、重点检查、个别检查、报表检查等多种方法,把基础管理工作抓好,降低乃至扼制操作风险。(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内控合规氛围,培育真正的合规文化。文化

20、的底蕴来源于学习,学习的途径便是接受教育。要强化法制制度培训教育,并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在员工中开展象这次这样的内控与合规征文及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我的岗位风险点在哪里”的大讨论。同时结合相关规定,使各类员工通过多种方式,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农合行发展结合起来,这样便产生了真正的动力,达到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这一目的。在银行临柜业务对私业务中,损坏换卡、挂失补卡、重写磁条、密码重置四类高风险业务是比较特殊的业务,其中一个环节是填写特殊业务信息核对表。对于这个环节,有些客户可能对于信息表中的一些必答项和选答项问题回答比较模糊,而我们的柜员有时看到客户如此着急,也就急匆匆地给办了。殊不知,这种行

21、为是坚决不可取的,它会引发潜在的风险。 那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当然不能一味地拒绝办理业务,我想,一般客户在银行卡丢失后都会比较恐慌,担心会被别人盗用,来柜台办理业务时会有点混乱,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让客户立即口头挂失,再告诉其不用担心,慢慢回忆,有时还可以加以提醒。或者可能有的人不愿意,这时就应该告诉他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别人就有可能盗用他的银行卡,以此引起他的重视。还有一个就是关于身份证件的核对和核查问题。笔者曾经在处理业务时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一客户在开户时提供的身份证件上的头像和本人看起来不太像是一个人,可客户却一口咬定就是他本人,并声称如果我们拒办业务要投诉我们。在这种情

22、况下,我首先尝试利用身份证件查询到其有一张合肥本地的卡,接着根据这个卡号查询其近期的交易记录,碰巧在近期有一笔交易记录在我们银行。于是便叫主管调阅出当时的监控录像,发现果然不是同一人。虽然说这只是一种巧合,但是如果我们当时轻易妥协,不法分子就会得逞,那么受害者的利益由谁来保证呢?通过这些事例,给我们的启示:在临柜业务中只要我们本着为客户服务,对客户负责的态度,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银行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产品的特殊企业,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资金经营获取利润。在经营活动中,银行应保障经营资金安全,经得起重大风险,

23、保证随时可以取得可用资金,使客户对银行保持信任,并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就是经常提到的银行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防范各种银行经营中遇到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是银行保证其信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随着金融改革力度大,科技运用拓宽,管理难度加大,服务要求提高,银行风险点也不断增多,虽然银行管理者已经把更多的重点和精力放到了风险管理上,但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营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不断发生,近年来各银行都出现了不少操作风险案例。一、操作风险的的定义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完善或者

24、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操作风险是银行需要处理的最基础的风险之一,也是必须严格管理的。作为商业银行,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始终注重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严格按操作流程加强对业务的合规性检查,实行了严格的风险提示与报告制度,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二、操作风险的内容和种类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和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员工内部欺诈、内外勾结)、关键人员流失等情况。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又分为流程设计不合理和流程执行不严格两种情况。而系统因素引起的操

25、作风险包括系统失灵和系统漏洞两种情况。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外部欺诈、突发事件以及银行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等情况。其中,属于操作性风险的包括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中的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和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中的流程执行不严格的情况。显然,操作性风险不能等同于操作风险,但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大、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 因此,加强基层银行风险点管理,强化风险监控和案件预警机制,实现防案关口前移,是当前银行防范案件的重要课题,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三、当前基层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的具体表现对于我行来说,操作性风险更多的体现在柜员的日常业务操作之中,因为柜员不按制度

26、规定的业务操作、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就有可能造成损失风险。1、管理风险点。基层负责人法纪观念淡薄或根本不知道相关规定,管理水平低、要求低,检查监督不力,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授权管理中,越权办事严重,授权流于形式,密码失控,大额取现业务、错账冲正业务没有按规定进行授权审批,对重要空白凭证和印章保管不严,跳号使用重要空白凭证,重要空白凭证账实不符。不按要求及时对账或对账流于形式,库存现金超限额等等。2、操作风险点。由于柜员责任性不强,警惕性不高,专业水平低,违反规定操作,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未按规定使用印、押、证,对重要物品领取和交回未及时登记;对账不合规,报单给客户自带,无登记签收手续且入账不

27、及时;业务对账未坚持双人对账的原则;柜员密码管理存在漏洞,有的未按规定更换密码,有的柜员调离时未及时注销等等。按其表现形式分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操作风险。3、科技风险点。由于科技开发、管理、应用与业务发展和人员素质不同步,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一是科技开发与程序更新不同步导致新的风险点。如科技部门的业务系统模块更新,但缺乏相应的规范操作,条件也限制了许多操作程序不能全部在模拟系统测试,测试无法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的数据测试,造成程序上线运行后出现问题导致风险。二是科技管理不到位形成许多风险点。如数据大集中后,业务数据增长快,对过去的数据不能及时清理,影响主机运行效率,影响营业。对过期数据的清理周期

28、、保存、备查等问题尚未明确规范,给查询造成困难,对客户的查询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4、新业务风险点。由于银行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与经营管理和业务素质不同步,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一是员工的素质无法满足新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新业务上线周期短,而上线前培训时间少,造成新业务上线后操作风险增加,另外临柜人员调动比较频繁,达不到综合柜员要求的人员去办理综合柜员制业务,容易产生风险隐患。四、操作性风险的防范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银行的正常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所以只能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和防范风险。加强银行操作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

29、意义,是银行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和防范操作性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思想认识,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要对基层支行柜员强化操作风险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每个业务和环节中,无数案例证明风险产生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柜员的风险意识过于淡薄,同事间长期以信任代替制度而引发的。为此,所有员工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意识。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筑道德防线,特别要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对有思想情绪和轻微不良行为的员工,重点关注并落实帮教措施,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操作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内控中的重点环节的认识,认真学习各项业务

30、,熟悉掌握岗位技能;三是通过召开案例分析会以及各网点组织员工学习等方法,通过广泛的案例分析从思想上触动员工的风险意识,从业务上的风险估计来培养所有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职业敏感性,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柜员的操作行为中去。2、加强制定和完善各种业务规章制度,狠抓制度落实。金融风险与金融机构“相伴终生”,任何模式下都有风险存在。制度设计者的责任就在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制度漏洞,把趋于完善做为终极目标。防范操作风险,首先要结合业务操作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业务规章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在日常操作中针对临柜操作中易疏忽的问题反复强调,使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贯彻到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说现金业务,只要我们在平时加强业务技能的练习,在办理现金收付时严格做到“先收款,后记帐;先记帐,后付款”,办理业务时做到一笔清,就能减少差错,在源头上堵住违规情况的发生;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