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八上期末物理试卷小明骑着自行车在道路上前进,他以自己为参照物,感觉路边的树在后退。小明认为的“树后退” (选填”是”或”不是”)事实,树相对自行车后退的速度大小 自行车相对树前进的速度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手拿住拴着石子的绳子,使石子在空气中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手还必须不断地用力拉着绳子,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 (选填“改变”或“保持”)石子的运动状态。小明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吹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由图可以看出高音区在 侧

2、(选填“A”或“B”)。小明钓鱼时,如图所示,通过一根带钩的细线提起一条鱼,鱼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鱼对人 (选填“有”或“没有”)拉力的作用。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如图是某汽车的速度仪表显示的瞬时速度(不需要估读)。大小为 m/s。如图所示,平面镜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 30,一只小球在 A 点,它在镜中成像的原理是 。当小球从 A 向 B 移动,小球的像 移动(选填“水平向右”、“竖直的下”或“斜向下”)。两个实心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之比为 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如图甲所示,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可知不同色光

3、的折光能力不同,则 光的折光能力最强。图乙中,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a 、 b 两点分别是这两种色光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在图乙中作出它们的折射光线 。 图甲 图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 5N 、质量分布均匀的铁圆环被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下,画出其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是两艘龙舟竞渡,甲、乙龙舟的长度分别为 L1 和 L2,设它们都是匀速运动且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v1v2。从甲的“龙头”追上乙的“龙尾”开始。到甲的“龙尾”离开乙的“龙头”为止,甲龙舟比乙龙舟多运动的路程是 ;这段时间为

4、。(两空都用题中出现的字母表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B老师的讲课声在传播过程中,声速逐渐变慢C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D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1.2m B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3N C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 0.5m3 D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1.0103kg/m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是: A.手影的形成B.月亮的“倒影”C.玻璃幕墙光污染D.美丽彩虹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单位转换:1t=1t1000

5、=1000kg B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C给氧气钢瓶充氧气时,钢瓶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D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加减砝码仍不平衡,调平衡螺母使之平衡关于弹簧测力计,错误的说法是: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对指针进行调零B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时候要避免指针、弹簧与测力计外壳摩擦C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或者水平方向上去拉动物体,才能测量拉力大小D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的性质制成的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 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 16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 A 5cmf8cm B 8cmf10cm C 1

6、0cmf16cm D 16cmf20cm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 7.9103kg/m3,一块孔隙度是 90% 、边长为 1dm 的正方体泡沫钢质量为 A 0.711kg B 0.79kg C 7.11kg D 7.9kg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 A 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 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选用透明玻璃作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将平面镜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像的位置不变C采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来判断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D若玻璃

7、板厚 2mm,可以看到两个等大的虚像如图所示,两车追尾撞击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车先撞击甲车,甲车后撞击乙车B甲车撞击乙车的力大于乙车撞击甲车的力C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两车形变程度不同D甲车撞击乙车的力的方向和乙车撞击甲车的力的方向相同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BCD请回答以下问题:(1)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结果是 cm。(2) 如图乙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 N。小明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

8、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把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1) 甲图中游码没有拨至零刻度线处导致乙图中测量结果错误,小明可以根据甲、乙两图可得出小石块的质量是 g。(2) 小明在量简里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读出液面刻度线示数,如图丙,再取出小石块,发现量简内剩余水的体积为 20mL .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m3,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3) 按第(2)小题操作的程序,会使小石块密度测量的结果偏 。原因是 。小明和小强起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 小明将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

9、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选填“最短”或“最长”),这时刻度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由此可以测量出凸透镜的焦距。(2) 换一个焦距为 12cm 的凸透镜,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 将透镜 B 放在凸透镜 A 与蜡烛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 A 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 B 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4) 随

10、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方法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一辆货车长 16m。从甲地往乙地运送货物,中途经过全长 400m 的隧道,若空车和货物的总重为 3.5106N。求:(1) 该货车总质量为多少 t?(2) 从车头进隧道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行驶 26s,货车的平均速度多少?质量为 30g 的空瓶子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 190g。若先在瓶中放质量为 400g 的合金块再装满酒精,总质量为 526g,酒=0.8g/cm3。求:(1) 瓶子的容积是多少?(2) 此合金块的密度为多少?答

11、案1. 【答案】是;等于【解析】小明与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因此以小明为参照物,树在运动即”树后退”,树与小明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树后退”是事实;因为运动是相对的,因此树相对自行车后退的速度大小与自行车相对树前进的速度大小是相等的。2. 【答案】改变【解析】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石子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 【答案】B【解析】铜片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因此高音区在 B 侧。4. 【答案】细线;没有【解析】通过细线提起鱼,鱼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细线也会对鱼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鱼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此

12、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而鱼对人没有拉力的作用。5. 【答案】运动快慢;【解析】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图象可知速度表指针指在 90 位置处,即速度为 90km/h 即 25m/s。6. 【答案】光的反射;斜向下【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光的反射;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因此当小球从 A 向 B 移动像的运动如图所示 因此可得小球的像将斜向下运动。7. 【答案】1:1;1:8【解析】同种物质,同一状态下密度相同,故两个实心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之比为 1:1;体积之比为 13:23=1:8,质量之比为 m1:m2=V1:V2=V1:V2=1:8。8. 【答案

13、】紫;【解析】由图象可知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紫光偏折角度最大,因此紫光折光能力最强;由图象可知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紫光偏折角度最大,因此焦距短,红光偏折角度最小,因此焦距最长,如答案图所示。9. 【答案】【解析】过圆环的重心即几何重心,做竖直向下的箭头,并标明力的大小即可,如答图。10. 【答案】L1+L2;L1+L2v1-v2【解析】以乙龙舟为参照物,从甲的“龙头”追上乙的“龙尾”开始。到甲的“龙尾”离开乙的“龙头”为止,甲龙舟比乙龙舟多运动的路程是甲龙舟与乙龙舟的总长,即 L1+L2;以乙龙舟为参照物,则甲龙舟的相对速度为 v1-v2,则时间为 t=sv=L1+L2v1-v2。11. 【答案】C【

14、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故错误;B老师的讲课声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声速不变,响度减小,故错误;C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变了弦振动的频率,进而改变了音调,故正确;D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错误。12. 【答案】D【解析】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 即 0.8m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 即 0.05kg 左右,受到的重力为 G=mg=0.05kg10N/kg=0.5N,故B不符合题意;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 5dm3 即 510-3m3,故C不符合题意;水密度是 1.0103kg/

15、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 1.0103kg/m3 左右。故D符合题意。13. 【答案】A【解析】A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玻璃幕墙光污染是一种典型的镜面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14. 【答案】B【解析】单位换算过程应为:1t=11000kg=1000kg 故A错误;物质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 V=m 可得,水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

16、故B正确;给氧气钢瓶充氧气时,钢瓶内气体质量变大,体积不变,由 =mV 可得密度变大,故C错误;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只能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不可调平衡螺母,故D错误。15. 【答案】C【解析】A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是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不在零点的就要校零,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弹簧测力计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或者水平方向去拉动,故错误,符合题意;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拉力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16. 【答案】A【解析】物体到凸

17、透镜距离为 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 f10cm2f 即 5cmf2f 即 f8cm,综上 5cmf8cm。故A符合题意。17. 【答案】B【解析】正方体泡沫钢体积为 V=(0.1m)3=10-3m3 其中钢材的体积为 10-3m3(1-90%)=0.110-3m3 泡沫钢质量为 m=V钢=7.9103kg/m30.110-3m3=0.79kg 故选B。18. 【答案】D【解析】A选用透明玻璃作平面镜既可以看到镜中蜡烛 A 的像,又可以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 B,方便确定像的位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将平面镜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对称轴

18、没变,因此像的位置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 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都可以成像,2mm 的玻璃板较薄成的像会重合在一起,因此只能看到一个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19. 【答案】C【解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撞击过程中不分先后是同时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D错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两车形变程度不

19、同,故C正确。20. 【答案】D【解析】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21. 【答案】(1) 1.30 (2) 4.6 【解析】(1) 由图象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 1.00cm 刻度对齐,末端与 2.30cm 对齐,因此待测物体长度为 2.30cm-1.00cm=1.30cm。(2) 由图象可知,测力计分度值为 0.2N,因此可得物体 A 的重力为 4.6N。22. 【答案】(1) 77.2 (2) 210-5;3.86103 (3) 小;将小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石块表面会残留一定的水,导致测得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由 =mV 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偏大,则测得的密度偏小【解析】(1) 由图甲可知游码位于 1.2g 处,由图乙可知砝码加游码的总示数为 50g+20g+5g+3.4g=78.4g 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78.4g-1.2g=77.2g;(2) 由图乙可知小石块与水的总体积为 40cm3,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40cm3-20cm3=20cm3=210-5m3;小石块的密度是 =mV=77.2g20cm3=3.86g/cm3=3.86103kg/m3 23.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