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6 老山界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6 老山界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6 老山界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6 老山界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6 老山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七年级(下册)语 文老山界陆定一学习目标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抓住记叙文的要素,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3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曾任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背景链接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三万六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穿过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兵410个团河无数地主武装围追堵截,于193

2、5年10月,胜利到达峡北,与峡北红军会合,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瑶( )山 惊惶( ) 攀( )谈苛( )捐杂税 骨( )碌( ) 酣( )然 落( )下 呜咽( ) 矗( )立 点缀( ) 盛( )饭字词注音yohungpnkgluhnlychzhuchng词语解释攀谈:矗立:酣然入梦:捉摸:闲谈。耸立,高高地直立。畅快地入睡。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整体感知倾听课文录音,通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事情的起因(1):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事情的经过(232):红军指战员历经艰险翻山。事情的结果(33):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

3、细读感悟第一部分首段有何作用?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三十里高”表明老山界地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为下文蓄势。细读感悟第二部分面对如此难走的老山界,红军战士又是怎么翻越的呢?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清红军战土的行踪。时 间 变 化当天下午至天黑:山沟山脚天黑后至黎明前:山脚山腰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雷公岩山顶登上山顶至下山:山顶山下 地 点 转 移细读感悟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加以归纳。走路难“向上看.就在脚底下”“陡极了.只有一尺多宽”,山路险峻。处境难“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机关枪声很密”,伤员病员多,敌人追击。吃饭难“肚子

4、很饿,气力不够”,粮食奇缺,肚子饥饿。睡觉难“之”字拐的路只有一尺来宽,一不留神就会骨碌下去了,露宿峭壁,半夜冻醒。细读感悟走路难:“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没有丝毫胆怯。睡觉难:“横着心躺下去”,毫无怨言。吃饭难:“鼓着勇气前进”,忍饥爬山。处境难:“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讥笑敌人飞机的无能。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细读感悟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读出军阀对当地瑶民的一贯欺压,这更反衬了作者在文中揭示的红军为民谋幸福的主旨。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

5、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句子赏析她说她现在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老百姓。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运用了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相结合的写法,既给人以语言质朴简洁之感,同时又增强了感染力,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细读感悟联系语境,品析第9段中“生怕”“显眼”两词的表达效果。 “生怕”是“很怕”的意思,“显眼”是“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的意思,用这两个词,强调我们的部队严禁拆瑶民的篱笆做火把,充分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句子赏析赏析:“许多”

6、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接起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奇观”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夜色、高山、人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也表现出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的革命精神。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细读感悟第22段中采用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写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

7、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定点观察 由上而下细读感悟作者调动了哪几种感官来描写半夜醒来时的感受?请分别举例加以说明。触觉视觉听觉“才觉得寒气.打着战”,写寒冷。“天上闪.宝石”“黑的山峰. -口井,写山高。“耳朵里

8、.在澎湃,写幽静。句子赏析赏析:“缀”字传神而又具有立体感,好像人工装点在上面似的,突出夜之深、景之美,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感受自然景色的丰富情感。用“巨人一样矗立”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山谷,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矗立”形象地说明困难像拦路虎阻挡在面前,但是直立、高耸的老山界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对长征必胜的信念。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句子赏析赏析:“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写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

9、醒次数之多;“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可见寒风刺骨;“像山泉在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山泉的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像波涛在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象地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鸣咽,像波涛在澎湃。细读感悟不是。这里的“抢”是“抢先”“争先”之意,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生动场面。“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是否说明红军纪律不够严明?细读感悟第三部分作者在文章中细致地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

10、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说翻越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这样说有何目的?翻越老山界的困难够大的了,但与红军长征路上以后所遇到的困难比确实又小得很,这就很好地衬托了红军战土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合作探究文章主要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事情,文中为什么花了不少笔墨写宣传部的同志与瑶民攀谈的事?表明红军的革命宗旨,处理好民族关系,争取瑶民支持,减少行军困难。1合作探究“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坚强的意志”指什么?2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坚定信念。写法赏析在记叙文中,要把一件事的来龙

11、去脉叙述清楚,就必须善于安排结构。老山界是侧重于写事的记叙文,它要写的翻山经过,结构比较单纯,并且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时间地点的推移也是一致的。因此作者把“事”作为记叙的线索,顺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安排结构。显然这种最基本最常用的顺叙法,既适合这篇文章的内容,也符合叙事的传统,作者易于掌握,读者也喜闻乐见。1.结构安排巧妙。写法赏析用顺序的方法叙事,最忌平淡呆板。老山界的叙事,做到了有抑有扬、忽虚忽实、又张又弛、且开且合,因而全文波澜迭起,妙趣横生,令人越读越有兴味。2.波澜设置合理。写法赏析老山界的叙事能够做到明白晓畅、引人人胜,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同作者的表达有密切关系。这篇叙事文在运用语言方面十分出色。它通篇都是朴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