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40张)_第1页
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40张)_第2页
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40张)_第3页
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40张)_第4页
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4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汇报人:xxx目录CONTENTS1234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表述变化、新增内容、课程理念)(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各级结构、内容变化)(内涵、标准、关系)5课程实施(总结构、新增内容浅析)PART 01前 言1、前言新增内容1、前言的表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2、”,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2、增加: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2、课程理念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意“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让学生了解自然

3、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011版:2022新版:注:新版已将此部分合并入第2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新版增加内容,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侧重点,提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2、课程理念5、发展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构建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4、。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集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2011版:2022新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动机,就谈不上育人、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新课标中,在发挥评价功能方面,要求关注学生个人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期末评价中,试卷的难度设置上要如何把握、设置;比如中考难度系数在0.6以下,等于有一半的学生不及格,那会有很多学生丧失对该学科的兴趣。PART 02课 程 目 标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

5、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增)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表述变化)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某个一级主题内容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该主题的核心素养要求。新增: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全部物理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物理观念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物质观、运动和相互作用观、能量观(观念形成、观念应用)问题、证据、解释、交流核心素养(新增)核心素养(

6、维度)(要素)PART 03课 程 内 容课程内容2022年版2011年版物质1.3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尺度物质1.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1.4 新材料及其应用(该模块下删除,调至2022年版课标跨学科实践主题内)运动和相互作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能量实验探究(新增)4.1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4.2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跨学科实践(新增)5.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5.2物理学与工程实践5.3物理学与社会发展5个一级主题,18个二级主题,89个三级主题:分级呈现,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各有侧重。1、各级结构(1)一级主题结构每个一级主题下面有三块内容:“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在“内容要求”中

7、呈现二级和三级主题。一 级 主 题二 级 主 题三 级 主 题1、各级结构(2)二级主题结构二级主题下面有三级主题,有的三级主题后面用“例”做了解释。每个二级主题下都有活动建议。不是刚性要求,但可以作为教学参考2、内容变化(1)“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主题的主要变化(1)原“1.4 新材料及其应用”的内容移到跨学科实践主题中。(2)原能量主题中关于“3.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内容移到跨学科实践主题中。(3)增加“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内容要求。(4)把“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改为“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5)在“能用速

8、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后面增加“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但不意味着其他没有类似描述的知识点就不要求计算。2、内容变化(2)关于实验探究:共21项学生实验,测量类9项,探究类12项有13项跟2011版课标完全相同,8项不同2、内容变化(2)关于实验探究:2022版2011版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学生可以发现、提出问题:如电阻会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力要求提高)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能力要求提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3项在实验内容方面作了调整有1项新增探究液体压强和什么因素有关(3)关于

9、跨学科实践(1)设置“跨学科实践”主题的目的跨学科主题的学习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0%。(约15课时)跨学科实践主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这10%的课程内容,示范性地在主题下、任务下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学生能感悟的现实问题学习物理知识,渗透核心素养目标,而不是以知识点为中心,讲知识、记知识、套知识、练知识,利用这10%的示范性教学,撬动另外90%课程内容的改革,达到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2、内容变化(3)关于跨学科实践(2)物理课程标准“跨学科实践”主题的特点凝练了二级主题(3个)和三级主题(9个),形成内容要求结构。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

10、内容变化(3)关于跨学科实践(2)物理课程标准“跨学科实践”主题的特点把原知识内容主题的有些要求移到跨学科实践中。(教学中要当做新授课内容来讲,不能当做应用知识来讲)原“1.4 新材料及其应用”二级主题内容全部移动到“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中。原“3.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级主题的部分内容移动到“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中。2、内容变化(3)关于跨学科实践(3)跨学科实践教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跨学科实践教学中怎样体现该教学的特点?有引领:在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引领下设计教学。有议题:有一个跨学科实践的议题,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问题。有任务:把学习活动分解为若干明确的任务,可以是学习新知

11、识的,也可以是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有物化:最终要有实物或文本成果,如装置、模型、方案、调查报告等。2、内容变化(3)关于跨学科实践(3)跨学科实践教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跨学科实践既然是“跨学科”,为什么还要立足本学科?所谓“跨学科”,主要是“跨出”本学科知识的事业,把物理学科的知识跟日常生活、工程技术、社会发展等主题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和具体解决真实的现实问题,这是物理课程跨学科实践的主要内容。要实现物理学与上述主题的结合,就需要掌握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因而应该立足于物理学本学科。2、内容变化(3)关于跨学科实践(3)跨学科实践教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跨学科实践教学应怎样体现减负增

12、效原则?在减负方面,应该使跨学科实践成为物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在原课程基础上增加一块新的内容,因此,跨学科实践既有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有新知识的建构,跨学科实践应与其他主题教学一体化设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穿插在其他主题中进行。在增效方面,应该利用跨学科实践的教学内容、方式的优势,把跨学科实践中的教学经验,迁移至其他课程内容主题,增强整个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2、内容变化PART 04学 业 质 量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表述,是学业水平考

13、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2、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描述即为学业质量标准。 课标中,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质量描述的文本共分为四个自然段,不设小标题,依次描述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 每一段中,用分号来分开对各个要素的具体描述。2、学业质量标准 能认识物质的形态、属性及结构,认识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 磁,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掌握所学的 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事物, 把所学概念和规律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解释常见自然现象和解决常 见物理问题,能

14、综合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决熟悉情境下的 简单物理问题,具有初步的物理观念。(1)物理观念2、学业质量标准 在熟悉的情境中,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实际问题; 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中,能对活动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推理, 得到物理结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物理概念、规律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得到结论; 能依照证据形成自己的看法,具有利用证据进行论证的意识;在获取信息时,有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的意识,能从物理学视角对生活中不合理的说法进行质疑并说出理由,发表自己的见解。(2)科学思维模型结构科学推理2、学业质量标准 能针对一些现象,发现并提出要探究的物理问题,能

15、根据经验和 已有知识作出猜想与假设;能针对提出的问题,运用控制变量法等制 订比较合理的科学探究方案,会正确使用学生必做实验所涉及的实验 器材,并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会正确读取和记 录实验数据,能排除简单的实验故障;能根据实验目的整理信息,会 用简单的图像或表格描述信息,能通过信息比较或图像分析发现其中 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因果判断,形成结论并作出解释;能表述物理问 题,会用物理学术语、符号、图表等描述探究过程,说明探究结果, 撰写简单的科学探究报告。(3)科学探究问题证据解释交流2、学业质量标准 能初步认识科学本质,体会物理学对人类认识深化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能保持对自然的好

16、奇、对物理学的兴趣,具有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坚持原则,又能与他人合作;知道科学探索、技术应用及成果发表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 发展的责任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4)科学态度和责任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3、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的关系核心素养物质学业要求目标要求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业要求能量学业要求实验探究学业要求跨学科实践学业要求学业质量PART 05课 程 实 施1、“课程实施”总结构2022版:课程实施2011版: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 1.过程性评价 2.学业水平

17、考试(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新增内容2、关于学业水平考试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的学业成就,为初中毕业和升学提供重要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评价理念。(1)考试性质和目的2、关于学业水平考试 注重导向性:学业水平考试要强化育人导向,体现考试评价对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注重科学性:学业水平考试要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等,保证命题框架、试题情境

18、、任务难度等符合相关要求;试题要符合教育测量学的指标,重视 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注重规范性:强化命题流程规范,严格试题质量评估,建立质 量监测机制,确保命题框架合理、试题命制规范、内容准确无误、情 境问题恰当、语言表达清晰、考试结果真实有效。(2)命题原则2、关于学业水平考试 内容结构:应全面考查核心素养,命题范围应包括课程内容五大主题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合理规划相应试题的比例; 题型结构:注重发挥不同题型的测试功能,题型搭配合力,分值比例适当; 难度结构:依据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等确定试题的难度,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设置合理,题量与考试时间相匹配,阅读量适中。(3)试卷结构3、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通过培训,引导教师关注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变化,认识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整体思路、结构框架及各部分内容间的关系;让教师对课程标准形成总体认识,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实施教学、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 注重增强教师以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的意识。3、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将其学科教育思想统一到落实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来。培训中应注意落实学科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改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