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扬州慢节选教学设计课题 扬州慢单元一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习目标1.了解姜夔及其作品。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3.体会本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词,提高阅读诗歌阅读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现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吟咏,体会本词的音韵美。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送出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热爱之情。重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了解本词最突出的手法特点。难点体味黍离之悲感

2、情,了解本词最突出的手法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在优美的语言中进入情境。创设情境,铺设情感场,在诗意氛围中走进本词。讲授新课一、文化常识最爱是扬州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

3、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作者简介: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他与辛

4、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朗读指导:语速慢,较舒缓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人因路过扬州,目

5、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解题:词牌名,是作者的自度曲注宫调并填旁谱。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此语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赞:“元帝多村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萧,自度曲,被歌声。”应勘注曰:“自隐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为歌诗声也。”苟悦注曰:“被声,能播乐也。刀臣喷注臼:“度曲,谓歌终更援其次,谓之度曲。 二、诵读诗词,理解词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

6、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三、文白对译原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译文: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

7、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原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四、新知讲解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 感慨今昔其他人的评价 有黍离之悲如何理解小序中的“黍离之悲

8、”?“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知人论世: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词人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找出使用的典故?作用?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作用:词

9、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找出典故?作用?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作用: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联想: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0、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用典: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出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以初春枝头的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 。这里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指杜牧的才华。纵然有写“豆蔻”、“青楼梦”那样的春风词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的深情。前面“重到须惊”为一层,这里“难赋深情”又进一层。 找出词中的所有典故,并概括其作用?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作用:1.形象更加鲜明,增加了文采。2.以昔日的繁华来反衬今日的荒凉,使词更加沉郁,内容 更加丰厚。有力

11、的表达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无限感伤。四、合作探究:词 作 小 结上片全写眼前实景,写出劫后扬州长期以来的萧条景象。下片怀古伤今,抒发了诗人的“黍离之辈”。词作主旨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课堂练习给下列加线字注音。(1)荠麦( j ) (2)戍角( sh ) (3)黍离( sh ) (4)豆蔻( ku )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B )A荠麦弥望 弥:满。B自度此曲 度

12、:构思。C豆蔻词工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这里指杜牧写诗的技巧和才情。D难赋深情 赋:写作。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六、拓展提高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和扬州慢两首词皆吊古抚今、吟咏古人、即景抒怀,所写内容和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特点:风格不同,意境大迥辛词: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姜词:一个悲吟颓废瞻顾徘徊辛词:一个追念英雄欲保境安民一展雄才姜词: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辛词:一个叹国土沦丧江山易手忧国忧民姜词:一

13、个惜美人芳草风流尽去感时伤世七、作业布置上网查找宋词发展之史,认识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特点,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一千字。学生大声朗读,识记。学生识记、整理、归纳。对于慢词学生应该比较陌生,课下预留作业,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解。之后教师再做补充说明。听录音,初读诗词,整体感知诗词句读。理解诗词。以小组为单位鉴赏诗词。追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有步骤、有秩序册进行学习、思考。学生先说内容,教师再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课上进行自主练习。完成课堂练习训练。积累相关知识。完成作业夯实基础了解关于李白的相关文学的常识。积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归纳相关知识。听录音,把握诗词的音韵节奏,有利于正确理解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