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BY:YMCarina_第1页
【原创】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BY:YMCarina_第2页
【原创】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BY:YMCarina_第3页
【原创】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BY:YMCarina_第4页
【原创】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BY:YMCarin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家界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学院:XXXX专业:XXXX学号:XXXX姓名:XXXX第一部分: 实习报告提纲实习目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观测、分析张家界:地质条件与特征;地貌类型、特征、成因;气温、气压、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及气候垂直分布规律、成因和水文特征;植物、土壤分布规律、成因;分析武陵源区发展的优缺点及其民族特色发展的前景,思考武陵源风景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实习实间:2010年5月12日 至 2010年5月15日实习地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实习路线东方红宾馆黄龙洞武陵源十里画廊天子山索溪峪袁家界百龙天梯森林公园金鞭溪黄石寨听报告会宝峰湖

2、看演出东方红宾馆宝峰湖实习内容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河谷地貌、台地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张家界的山地气候;张家界的水文特征;张家界的土壤和植被等。张家界的旅游区域规划及其风土人情。报告正文武陵源概况武陵源的地质、地貌概况武陵源的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武陵源区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概况武陵源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交通分布发展概况武陵源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实习总结与收获第二部分: 报告正文一、武陵源概况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山脉中段 HYPERLINK /view/993407.htm t _blank 桑植县、 HYPERLINK /view/993404.htm t _blank

3、 慈利县交界处,隶属张家界市。由各具特色的四大风景区组成,分别是 HYPERLINK /view/109333.htm t _blank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90.8平方千米,中心景区面积264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6.8平方千米。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石英砂岩沉积于海岸地带,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这地区最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20世纪80年代初武陵源重新被发现。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

4、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属国内外罕见,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层峦叠嶂。峭立的岩峰、苍茫的林海、秀丽的山溪、幽深的洞壑“三千峰林八百水”汇聚成这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区有比较原始的生态系统,3000多座形状奇异的山峰,800多条沟谷,还有变幻的云海、神秘的溶洞、奔泻的瀑布,集中国名山的雄、奇、险、秀、幽、野于一身,有“天下奇峰归武陵”的美誉。由于造化之功,武陵源既有浓郁的浪漫情调,又富有神秘色彩。峰石参差,沟壑纵横,岫峦飞动,形成错落有致,高低有序,层次丰富的风景空间序列,呈现出跌宕动感的节奏和韵律。在群峰中以天子山、 HYPERLINK /

5、view/110559.htm t _blank 黄狮寨等高台地为中心,形成“百鸟朝凤”、“众星拱月”之势。如从索溪峪经植物园、回音壁、南天门至天子山,一路峰峰挺秀,石石标新,美不胜收。登上天子山高台之后,豁然开朗,近峰远岫饱览无遗,云烟霞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武陵源以其奇奥、全面的自然景观,崭露头角,饮誉中外。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虽然它没有古老悠久的开发史,没有帝王祭祀,历代圣贤题留的碑雕石刻,没有举世公认的墨客骚人的诗文捧颂,似乎不无遗憾。但却更给人带来惊奇与新鲜。武陵源完全属于它自己。它无需人工粉饰雕琢,淡抹浓妆,它向人们展示的是它那带着洪荒时代,具有原始野性的本色。正是它那独特

6、的风格、卓绝的风范、美学特征和科学价值,一举成为人类的科研宝地,览美天堂。可以说武陵源是地球惠赠给全人类的最珍贵的遗产。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为国内外罕见,具有不可比拟、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等特点而成为奇艳超群的景观。其峰峦如林,造形奇特。区内石英砂岩柱峰有3103座,千米以上峰柱243座,这些峰林造型独特,高低参差,风格各异,构成蔚为壮观的奇观胜景,以骆驼峰、醉石峰和五指峰最为代表。或险峻高大,或淑秀清丽,阳刚之气与阴柔之姿并存,令人赏心悦目。最高峰为兔儿望月峰,海拔1264.5米;境内长2000米以上的沟谷32条,总长达84.6千米,最著名的是金鞭溪、 HYPERLINK /v

7、iew/117343.htm t _blank 神堂湾、十里画廊等峡谷。在峰林峡谷之间,还有数十处溪泉湖瀑,且久旱不断流,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武陵源的水景类型齐全,包括溪、泉、湖、潭、瀑等,异彩分呈,有“秀水八百”的美称。鸳鸯瀑布从几百米的高处飞流直下,声势极大,甚为壮观。武陵源森林茂盛, HYPERLINK /view/2338722.htm t _blank 武陵松分布广泛,数量极多,有“十万八千松”之称。在山水之间还有丰富的溶洞群,其中黄龙洞深15千米,有大厅13个,走廊96条,瀑布3处,阴河1条,石笋众多,形态各异,令人称绝。武陵源以“奇峰、幽谷、秀水、深林、溶洞”享有盛誉,称为武陵源

8、“五绝”。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共有淡雅宁静的田园风光七处。沙坪田园两溪抱流,田园平缓上升,直到与如屏画的峰峦相衔接。村宅点缀,绿树四合,翠竹依依,炊烟袅袅,勾勒出浓烈的抒情氛围,令人陶醉。峰顶多为三面悬崖深谷的台地,常为山民安居扎寨之处,最为有名的有黄狮寨、鹰窝寨、锣鼓寨、躲官寨等。武陵源,俨然是一幅由茂密森林、多姿溪涧、变幻烟云和淳朴的田园风光所构成的浑然一体的立体长轴画卷,堪称集自然科学价值和原始野性美学价值于一身的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二、武陵源的地质、地貌概况1、地质地貌武陵源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

9、运动感。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基地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时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之一。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云台观组和黄家墩组成,地层显示滨海相碎屑岩特点。岩石质纯、层厚,底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出露于向斜轮廓,反映出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和基本条件。而外力地质作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内外地质重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武陵源区位于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以中

10、外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为主,以“湘西型”岩溶地貌景观为辅,兼有大量的地质历史遗迹的风景名胜区。地域偏僻、人迹罕至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这块土地保存了近乎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优美风景环境、生物环境及生态系统。区境属泥盆沉积地层,以红砂岩、石英岩为主,还有部分石灰岩区域,地势天子山最高,索溪峪最低,水流从天子山、森林公园流向索溪峪,构成地貌发育的差异。2、奇特多姿的地貌景观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有十几米到四百多米不等。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质纯、石厚,石英含量为75%95%,岩层厚520米。具间层状层组结构,即厚石英砂岩夹薄层、极薄

11、层云母砂岩或页岩,这一层结构有利于自然造型雕塑,增强形象感。岩层裸露于向斜轮廓产状平缓,增加了岩石的稳定性,为峰林拔地而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显示等距性特点,间距一般15到20余余米,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峰林地貌形态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基于上述因素,加之在区域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抬升、倾斜,流水侵蚀切割、重力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营力的作用下,山体则按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峰林显示出高峻、顶平、壁陡等特点。砂岩峰林地貌形成演化历史 :(1)孕育期 4亿年前沉积石英砂岩,2.5亿年前沉积形成石灰岩。至2亿年前的中三叠世晚期,本区地壳全面上升成为陆地。6500万年前的喜

12、马拉雅运动,形成区内海拔1000-1200m(天子山一期)及海拔800m(天子山二期)两级剥夷面。(2)幼年期 由于地壳间歇抬升,石英砂岩的盖层岩石被剥蚀掉。流水沿几组节理下切,形成以索溪为轴的水网,将古剥夷面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初始方山及条状山脊,其边缘沿节理切削成岩柱的雏形。代表性地貌有天子山、袁家界、腰子寨及黄狮寨等方山台寨。(3)壮年期 区域性掀斜抬升作用导致侵蚀基准面进一步下降,河流深切及向源侵蚀交替进行,水网密度增大,使初始方山台寨,岩柱进一步增高,并且由于沿垂直节理出现边坡式重力崩塌,进而塑造出各种分离兀突的砂岩峰林地貌。代表性地貌有:峡谷、岩柱、峰林、峰墙、天生桥、天门等。(4)晚

13、年期 壮年期后,地壳处于稳定状态,砂岩峰林使地区继续出现崩塌,河谷更加开阔。由于侵蚀基准面较稳定,河流以侧蚀作用及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岩峰、岩柱高度逐渐被剥低,体积变小,个体数量变稀。本区索溪峪一带及河流下游地段的一些地貌景观,就属于晚年期。它们有:骆驼峰(孤峰)、仙女献花(峰林)、采药老人(石柱)、猛虎啸天(孤峰)、索溪峪(开宽河谷)。 构造溶蚀地貌武陵源构造溶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分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千米,可划分为五亚类就,堪称为“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窝、溶斗、溶沟、溶槽、石芽、埋藏石芽、石林、穿洞、漏斗、落水洞、竖井、天窗、地下河等。

14、溶洞主要集中于索溪峪河谷北侧及天子山东南缘,总数达数十个。以黄龙洞最为典型,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在洞穴学上具有游览和探险方面特殊价值。岩溶洞穴地貌的形成条件:(1)二迭系和三迭系厚层灰层,是溶洞形成的物质基础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中最典型的黄龙洞与九天洞,均发育于二迭系三迭系石灰岩中,该套地层连续沉积,厚度巨大,产状平缓,其间夹有若干层抗化学侵蚀能力较强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粉砂岩等,有利于岩溶洞穴多层结构的形成。(2)地台型共轭垂直节理,为洞穴的形成开辟了道路由于共轭垂直节理发育,渗入地下的酸性水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将裂隙、节理两侧的灰岩缓慢溶蚀。正是这种“蚂蚁啃骨头”的作用,顽强地在灰

15、岩中开凿出迂回曲折的洞穴地貌。(3)地壳的间歇性抬升,形成了溶洞的多层式结构(右:张家界黄龙洞图片)无论是黄龙洞还是观音洞,都呈现多层式结构。黄龙洞的“四层”特点,标志着自晚第三纪以来,至今经历了四次明显的地壳间歇性上升运动。剥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志留系碎屑地区,见及三亚类;碎屑岩中山单面山地貌分布于石英砂岩峰林景观外围的马颈界至白虎堂和朝天观至大尖一带;鲤鱼脊V谷中山地貌,分布于湖坪、石峪、黄家坪等地;碎屑岩低山地貌,分布于中山外缘,山坡较缓,河谷呈开阔的V型。河谷侵蚀堆积地貌本类型可分为山前冲洪扇、阶地和高漫滩。前者分布于沙坪村,发育于插旗峪施家峪峪口一带;索溪两岸发育两级阶地,二级为基座阶地

16、,高出河面3-10米;军地坪喻家嘴线高漫滩发育,面积达45平方千米。三、武陵源的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 1、气候 武陵源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这里终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至15摄氏度左右,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带,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左右,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左右。一年之中,最冷为2月,月平均气温在1.6至2摄氏度之间。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29至32摄氏度左右。全年降雨量1200至1600毫升,年降雨日140至180天,无霜期260至300天。 武陵源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为每年的3月到6月,到了6月下旬,武陵源开始进入夏季,直至9月上旬。

17、武陵源的夏季,平均气温在22至26摄氏度之间,最高时也不过32摄氏度左右。此时,许多地区酷热难当,而这里却一派清凉,是避暑消夏的理想处所之一。武陵源的秋季,大约从9月中旬开始,终于11月底,共约80天。月平均气温12至15摄氏度。这时天高气爽,云量、气压等均较适中,山野峰峦间的景色,极富层次感,如油画般壮丽。因此,此时往往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武陵源的冬季,气温虽然较低,但也不十分寒冷,从头年12月上旬到翌年2月底,这段时间月平均气温为3至4摄氏度,降雪多为1月下旬到2月上旬,如逢降雪到这里旅游,因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定会让人激动不已。 2、土壤武陵源土壤的垂直分布地带明显,索溪峪东部、天子山南

18、部海拔5001000米的土壤多为黄红壤,母质石灰岩,碱性反应。西部(含森林公园)海拔5001000米以上土壤为砂岩黄土壤,黄棕壤,母质石英砂岩,为砂岩的化合物,土壤疏松,酸性反应缓坡为风化淤积土壤,土壤表层腐殖质积聚,有机质含量高,因此,天然林发育良好。 3、水文张家界市境内溪河纵横武陵源区水系以澧水和溇水为主,澧水干流在桑植县南岔以上有北、中、南三源。北源为主干,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中源出八大公山东麓;南源出永顺县龙家寨,三源在龙江口汇合后往南经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最后流入洞庭湖,干流流贯全市的长度是313公里,流域面积8135平方公里。境内修建了储水库多个,为当地用水,用电提供足够的来源。

19、溇水是澧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湖北鹤峰,向东南流经桑植、慈利注入澧水,干流全长250公里,在全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河流穿行于石灰岩高山深谷之中,基岩裸露,坡陡流急,全河80%属于峡谷区。总落差400多米,是湖南省水流面积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此外境内还有一部分河流流向沅水,流域面积1428平方公里。市境内大于5平方公里的河流212条,其中一级支流48条,二级支流101条三级支流54条四级支流8条。 4、动植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于1982年,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6.98%,武陵源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8%,公园以独特的石英砂峰林地貌著称,

20、集雄、奇、幽、野、秀为一体,是缩小的仙境,扩大的盆景。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全市有野生动植物4000多种,生活着大鲵(娃娃鱼)、云豹、猕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珙桐、银杏等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有天然植物园、动物王国之称。2001年张家界实施了中国第一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性法规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对景区实施最严格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25年来,从国营林场到森林公园,从森林旅游到生态旅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逐步打造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四、武陵源区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概况1、自然景观张家界国家森

21、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9月25日经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前身为国营张家界林场,位于张家界市西北部,总面积7.2万亩,这里保存着长江流域五千年以前的自然风貌。全境峰连际天,远山隐秀,悬瀑溅珠,凝红流翠,山奇、水奇、石奇、峰奇、树奇,是一片神奇的世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集中,景点繁多,共有136个景点,分布在黄石寨、金鞭溪、琵琶溪、鹞子寨、畲刀沟和袁家界等景区内。其中,金鞭溪的金鞭岩、紫槽潭、千里相会,黄石寨的天书宝匣、定海神针、天桥遗礅,琵琶溪的夫妻岩,袁家界的迷魂台,天下第一桥,腰子寨的层岩涌塔,被称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十大绝景。天子山风景区天子山原名青岩山,因

22、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武陵源武陵源的四大景区之一。它东起天子阁,西至将军岩,南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绵延盘绕近四十公里,总面积近百平方公里,至高点天子峰海拔1262.5米,最低海拔534米。因宋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在此率众起义,自称“天王”,后来殉难于此,故名天子山,更有“峰林之王”的美称。 HYPERLINK / t _self 张家界旅游网天子山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240天,冰冻期6080天左右,为台地地貌类型。从地质上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在以900米标高以上,为二迭纪泥质石灰岩。900米以下为泥盆纪原层砂岩、石英砂岩,均成水平展状分

23、布。由于砂岩垂直节理发育,加上外营力的长期使用,从而出现两侧壁立的峡谷和板状石峰的奇特地貌。 HYPERLINK / t _self 张家界旅游网天子山处于武陵源腹地,地势高出四周。置身天子山主峰,举目远眺,视野辽阔,透视线长,层次丰富,气象万千,方圆百里景观尽收眼底。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索溪峪风景名胜区西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相连,北与天子山毗邻,总面积160平方公里。索溪峪又名索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有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山奇、水秀、桥险、洞幽”的特点使索溪峪成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的一颗明珠。 索溪峪的山千姿百态。是由于印度板块北移,地壳拱起,经过亿万年的流水切割、浸蚀

24、,最后崩塌构成了一个犬牙交错、万石耸立、沟堑纵横的奇特地形。几千座奇峰造型逼真,惟妙惟肖。索溪峪群落般的柱状石英砂岩蜂林地貌,在国内外尚属罕见。索溪峪的山美,水更美,随处可见流泉飞瀑,时而可闻溪水叮吟。从6峪19壑的众多泉眼中渗出的千万条小溪,经干溪、王家溪、茶溪、董家溪、白虎溪、施家溪和黑槽溪等7条支流汇入索溪,贯通整个风景区,最后向东流入澧水。 主要景区景点有:西海、十里面廊、水绕四门、百丈峡、宝峰湖、黄龙洞等,形成了地下、地面和高山等3个景观层次。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位于张家界市南,距城区仅8公里,是张家界地区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也是张家界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天门山因天门洞而得名,三国

25、时期,公元263年,天门洞訇然而开,被吴帝孙休视为吉兆,天门山由此而得名。 天门山主峰海拔1518.6米,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张家界是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190多平方公里,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和湖南旅游风景名胜区。天门山隆起开始于燕山运动,再经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再经风雨剥蚀,造就成为凌空独尊、举世罕见的喀斯特台型地貌。天门山山势高绝,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一年四季景象变幻万千。山顶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植物资源丰富,有着很多国家保护的珍贵植物品种,更有珍稀罕见的原始高山珙桐群落。天门山山顶面积近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逾90%,其间古树参天

26、,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举步皆是,处处如天成的盆景,宛如仙境,被人誉为绝美的空中花园。2、人文景观博物志云:“天门郡有幽山峻谷”,慈利县志载:“姐妹山,离城百七十里,三峰鼎立,秀入云端,遥望若婵娟状。”这些都说明了武陵源区是一个历史背景丰富的风景区。这里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张家界市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白族为主的17峰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最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因而这里有着纯朴而浓厚的湘西民族风情。神奇的风光与独特的风情吸引了数千万的中外游客,使旅游业成为张家界市的经济支柱。土家文化(1)土家简史:关于土家族族源问题,我国史学家提出了“多源说”:普遍认为土家族族源不止一端,

27、倾向于多源合一。从民族理论观点来看:张家界土家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融合濮人、楚人等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秦统一中国后,在巴人居住地区设置了黔中郡慈姑县。汉承秦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析慈姑县置零阳、充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属天门郡。唐宋时期,属澧州慈利县。从汉代至宋代,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因而导致土家先民举行了多次农民起义,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元明清时期,朝廷设置桑植宣慰司、柿溪宣抚司、慈利宣抚司和茅冈长官司等土司机构,以土酋向姓、覃姓为宣慰使、宣抚使,统治土家、白族等少数民族,维护封建统治。明清时期,朝廷在土家地区边缘地带设置永定卫大庸所、九溪卫麻寮所

28、和安福所,以土酋为千户、百户,土民为隘丁,隶属湖广都指挥使司。清代雍正年间,朝廷在土家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裁撤了永定卫和九溪卫。拨慈利县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及八都、九都、十四都一部和茅冈长官司置永定县;以桑植宣慰司、上峒长官司、下峒长官司及安福所地置桑植县。“改土归流”以来,土家祖先繁衍了众多后裔,形成了张家界土家族主体。(2)土家艺术:张家界土家族的民间艺术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工艺美术等,民族特点比较显著。土家族传统音乐三大宝库包括民间歌曲、传统器乐、戏曲音乐。民间歌曲分为武陵山歌、城镇小调、劳动歌曲、风俗歌曲等。传统器乐有打镏子、围鼓、咚咚喹、绷绷拖、吹木叶等。打镏子又叫打

29、挤钹,用于结婚、节日等喜庆场合,是土家人最喜欢的器乐合奏,故有“土家三大乐:摆手、哭嫁、打挤钹”之说。打镏子的乐器有头钹、二钹、马锣、大锣四件乐器,曲牌有喜鹊闹梅、粑粑哈和野鹿含花等。咚咚喹是土家族人独特的竹管乐,用长15厘米、管周3厘米的小竹凿孔而成。管壁开三孔,设一开口活片作吹孔。咚咚喹曲牌有拉帕克和咚巴哈等。土家舞蹈有摆手舞、铜铃舞、梅嫦舞、跳马舞、跳丧舞、板凳灯、高花灯和泼水龙灯。摆手舞是土家族独特的舞蹈,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土家语称大摆手舞为“麦则赫”,有祭祀舞、农事舞和战舞三大部分;土家语称小摆手舞为“舍巴日”,在阴历正月初三至十五举行。铜铃舞是土家族祭祀舞,出自“梯玛

30、法事”动作。梯玛表演时,身穿八幅罗裙,左手握八宝铜铃,右手拿司刀,边唱边舞,表演“牵马”和“打秋千”等动作。民间戏剧有茅古斯、傩愿戏、目连戏、花灯戏、阳戏等。茅古斯是土家原始戏剧,具有舞蹈雏形。表演的演员有老茅古斯和小茅古斯,他们扎着稻草,头上扎着用棕叶编的五条辫子,土家语称为“拔普卡”。茅古斯内容有“打猎”、“示雄”和“播种”等动作。傩愿戏被誉为中国戏剧史的“活化石”,剧目分为傩坛正戏和傩坛外戏,有开路将军、干生赶考和姜女戏等剧目。土家曲艺有三棒鼓、渔鼓、丝弦、九子鞭、莲花闹、金钱板、讲善书等。打三棒鼓队伍由3人组成,一人打锣,一人打鼓,一人抛刀,正规艺班唱天仙配、孟姜女、梁祝姻缘和壮丁苦等

31、。渔鼓道具为长一尺多的竹筒,一头用蛇皮蒙紧。唱词代表曲目有回娘家、说唐、水浒和红军大战十万坪等。工艺美术有土家织锦、挑花、绣花、印染、制陶、雕刻和编织等。土家语称土家织锦为“西朗卡普”,是土家妇女在织机上织成的,有200多种图案。挑花是土家姑娘按照布纹经纬十字交点用与底布颜色相反的线挑成图案,有龙凤呈祥和吉祥如意等。雕刻分为木雕、石刻,雕刻工艺品有雕花床、桌、椅、门、窗等。(3)风俗习惯:张家界市土家族人虽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但仍保留了独特的风俗习惯。衣食居住:土家老年男子穿满襟衣,头裹青布巾;中青年男子穿对襟衣,裤脚缀梅花条。土家老年妇女包青布帕,穿矮领满襟衣;中年妇女穿右开襟矮领衣,裤脚缀

32、3条梅花边,穿绣花鞋。土家族人的小吃有炒米、团馓、糍粑、蒿子粑等,饮料有米酒、包谷酒、甜酒、百根冰酒、猕猴桃汁等。土家族人爱吃酸辣食品、腊制食品、豆制食品和火锅菜等。土家地区富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有土司衙署、祠堂、摆手堂和民居,土家民居有转角楼和封火墙房屋。婚育丧葬:土家婚姻形式有姑表婚、姨表婚、转房婚、填房婚、招郎婚、交换婚、搭伙婚、单偶婚等。近现代以来,婚嫁要经过求婚、订婚、拜年、结婚和回门五大程序。土家男子求婚时,请媒人提亲。订婚时,男方备酒肉、粑粑和钱物到女方家里定亲。订婚以后,男方带着腊肉方、腊肉肘和白酒到女方家里拜年。嫁前一年,女方家里准备西朗卡普、床单、椅、箱等陪嫁物品。新娘在嫁前半

33、月哭嫁,母亲及姐妹陪哭。婚礼分两天进行:第一天由女方家里举行“戴花酒”礼,这天下午,男方派接亲队伍到女方家里迎亲。女方用方桌把他们拦在门外,男方执事和女方内管盘答“拦门礼”词。第二天天亮时,接亲队伍将新娘接到新郎家。在礼生主持下,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先和夫妻对拜之后,步入洞房。婚后三天,新婚夫妇带着猪腿等礼物到女方家里拜谢岳父、岳母,俗称“三朝回门”。土家妇女婚后怀孕叫“有喜”。婴儿出生以后,其父抱着鸡到岳父母家“报喜”。外婆家里约定“看月”时间。届时,外婆等亲友带着鸡、蛋、摇窝、大米等礼物到产妇家里吃“祝米酒”。土家族人丧礼由道士主持。停葬期间,孝子请人打丧鼓、唱孝歌,举行出殡等仪式。民族节

34、日:土家节日有过赶年、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晒龙炮和七月半吃新节等。土家族人在阴历二十九过赶年,月小在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这一习俗是为纪念明代土家先民抗倭胜利。农历六月六晒龙袍是为纪念明代土家族覃垕王起义。(4)土家语言:湘鄂渝黔800多万土家族人称自己的民族为“毕兹卡”,称自己的语言为“毕兹萨”。湘鄂渝黔边区还有40多万土家族人会说土家语,土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永定区罗塔坪、桑植县陈家河和慈利县岩泊渡等地土家族人会说土家语;永定区茅冈和慈利县溪口镇等地土家族人能用土家语哭嫁、唱山歌。(5)土家景点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位于市城区南庄坪,是一座集旅游观光、文艺表演、餐宿于一体的景点。土家

35、建筑代表作有土司城堡、摆手堂、土家山寨等,特别是冲天楼,高48米,分九重十二层,是中国最高、最大的木质结构吊脚楼。土家儿女每天都在摆手堂为游客表演精彩的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打镏子、傩愿戏等文艺节目。土家风情园被誉为“中国土家族第一园”。2002年,冲天楼和千人茅古斯获得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2004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AAA级旅游景区标牌。秀华山馆:位于张家界市城区教场路,是中国第一家土家人家庭博物馆,是富有土家特色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土家文化缩影”,因此,获得了国家AAA级旅游景点证书。秀华山馆基本上囊括了大湘西土家族明清时期的木雕家具、土家服饰、土家银器、根雕等,尤以

36、土家族滴水床和明代五彩石雕闻名于世。张家界老院子:张家界市城区唯一遗存的古建筑“老院子”位于西溪坪街道办事处,是典型的毕兹卡民居,为清代雍正年间田家老屋始祖田起瑗修建。张家界老院子是地质学家田奇王隽故居,是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读过书的地方,是张家界老院子旅游公司于2003年投资开发的,是按AAA级旅游区(点)标准修复的。张家界老院子风格是四合天井式的封火墙土家建筑,共有30多间,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天井、厅堂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院内由土家艺人和俊男靓女表演土家歌舞、土家工艺及颇有情趣的土家婚俗。张家界老院子是不可再生的土家文化旅游景观,故被湖南省政府于200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家

37、古镇苦竹寨:位于桑植县利福塔镇,距九天洞2.5公里。土家古镇苦竹寨建于唐宋,盛于明清,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码头、商贾云集的古集市、艄公荡魂的逍遥宫、明清社会的万花筒。”古老的封火墙、低矮的吊脚楼,向游客展示着土家族人的聪明才智,一条条青石板,一声声咚咚喹,诉说着土家古镇曾有的辉煌。苦竹寨关帝庙巍然屹立,古戏台保存完整。整座古镇以古色古香的乡土风貌、浓郁独特的土家风情,展现出一轴民俗风情画卷。苗族文化张家界市毗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土家、苗族聚居区,主要聚居在上河溪、廖家村、上洞街、利福塔、桥自湾、大坪、沅古坪、枫香岗及阳和土家族乡等乡(镇)。(1)苗族来源:苗族自称“果雄”。

38、“苗”的名称源于尧舜时期的“三苗”。汉书曾载:“三苗本有苗氏之族”。东汉以后,历史文献常把苗族称为“盘瓠蛮”。宋代朱辅在溪蛮丛笑首次把“五溪蛮”分为“苗”和“傜”。元明清时期,大湘西苗族属“红苗”。关于苗族族源,中国学者提出了三苗说、五溪蛮说和驩兜说等。但是,多数学者主张“三苗说”。自夏禹战败“三苗”后,“三苗”溯沅水而上,向武陵山脉迁徙,这是大湘西苗族的最早先民。后经历朝战乱,迁徙武陵山区各地。元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在苗族聚居区设置州、县及土司机构、卫所机构,实行“流土并治”政策。桑植县苗族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汉臣系辰溪府泸溪县人氏,于明代迁来九溪卫安福所,旋转迁桑植”。慈利苗族始迁祖

39、张岭于清代从吉首巴金寨迁来。永定区苗族龙姓、石姓于清代从沅陵县迁来。(2)风俗习惯:苗族风俗习惯比较独特。苗族男子头包青布巾,穿对襟衣,多为花格布衣,衣扣为7颗;裤短而大,青布裹腿。女子以花格帕包头,穿满襟衣,袖大而短,无领,胸前及袖口绣花;裤脚短而大,镶花边和栏杆,穿蓝色布袜,戴项圈、耳环、髻簪、手镯等银饰。苗族人爱喝油茶,爱吃腌肉、腌鱼、腌青菜等。购买猪肉、牛肉或鲜鱼后,切成小块,用盐腌之,和以米粉,装入坛中,密封其口,倒在浅水盘内,半月变酸,味美可口。苗族聚族而居,数十户为一村寨。住房有平房和楼房两种,多为瓦屋。一般为三开间,少数为五开间,正中一间堂屋供奉祖先。苗族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婚姻

40、有父母包办、自主婚姻两种形式。未婚男女通过节日集会、歌会和赶场等形式相互结识,建立感情,双方情投意合后才定终身大事。经过订婚、过礼,择期举行婚礼。新娘出嫁的前一天,男家派出新郎和同宗兄弟数人,挑着糖、酒、猪肉和糯米粑粑等礼物到新娘家迎亲。第二天,新娘出门由兄弟背,迎亲和送亲队伍陪伴,步行、坐花轿或坐车到男方家。新娘进门后,踩竹筷,饮合婚酒,但不拜堂。婚礼欢饮一日,入夜后,新郎、新娘不能同宿。待客人散尽或新娘回娘家门后才能同居。因此,有句苗族谚语说道:“新婚之夜陪宾客,男女不许同床歇。”苗人死后,实行棺殓土葬,请苗祭师作法事、绕棺、堪舆择地。苗族节日有农历正月调年、三月三歌舞节、四月八集会、六月

41、六歌会、七月七鼓会、七月十五芦笙节和立秋赶秋节等等。苗族尚巫信鬼,崇拜多神,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祭祀活动有椎牛、椎猪、接龙、祭祖等五、武陵源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交通分布发展概况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武陵源成立20年以来,已经从一个穷乡僻壤,交通堵塞,舟车隔绝,人民刀耕火种,生活艰苦,几个区县的“边角余料”发展成为国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武陵源区也凭借自己的特殊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自己的旅游业。自1988年设市至今,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199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2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境外游客15.15人次,增长

42、3.99倍。实现旅游收入9.46亿元,增长44.3%。2005年全区总共接待中外游客1001.5万人次,同比增长8.9%。其中境外游客105.2万人次,在总人次中区管门票站接待人次数为36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吴家峪接待客人217.76万人次,同比增长27.5%;水绕四门接待以偶可4.45万人次,同比增长55.4%;张家界森林公园接待游客56.88万人次,同比下降2.9%黄龙洞接待游客98.3万人次,同比下降4.4%宝峰湖接待游客56.88万人次,同比增长6.7%;观光电车男接乘客79.28万人次,同比增长14.9%;天子山索道接乘客150.2万人次,同比增长0.9%;黄石寨索道接

43、乘客96.86万人次,同比下降3%。2005年全区共实现门票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5.31%,实现旅游总收入29.28亿元,同比增长13.321%。2007年,武陵源区总共接待中外游客1287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其中境外游客9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3亿元。2、交通分布发展概况铁路运输 张家界火车站于1983年开始营运,1992年7月1日新站房奠基开工,1993年12月26日竣工投入使用。新站房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27平方米,有供旅客候车休息座位1114个,并设有软席候车室、贵宾候车室、空调候车室、母子候车室。张家界火车站目前已开通直达北京、广州、长沙、无

44、锡、湛江、襄樊等大中城市的列车,并通过石长线与京广铁路相通。每年的旅游旺季,各地还会开通直达张家界的旅游专列。 航空运输 张家界荷花机场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官黎坪办事处荷花村,距市区5公里。该机场是“八五”期间国家在湖南省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1985年9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立项,1991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1994年8月正式通航。至1999年底,张家界荷花机场已开通长沙、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宜昌、济南、杭州、常州、大连、重庆、武汉、成都、郑州、福州、汕头、珠海、厦门、香港、贵阳等地的航线、航班。1999年月举办的“穿越天门”特级飞行表演使张家界荷花机场蜚声国内外。 公路运输 随着旅

45、游业的不断发展,张家界市的公路运输事业也得以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站场为枢纽,沟通城乡、辐射5省市17个区县的交通运输网络。今年,张家界至常德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使来张家界旅游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另外,连接景区五个门票站的环景区公路正在报批,有望在今年动工兴建。根据区情实际,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世界旅游精品,要将我区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现在国务院审批的武陵源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10)正在实施。六、武陵源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一)全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及对策1、全市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1)两县的经

46、济发展速度长期滞后于两区 建市以来,由于资源、区位、经济结构、政策等相对弱势,两县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滞后于两区。1991-2006年,慈利县的GDP年均增长率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低3.88和3.12个百分点,桑植县比永定、武陵源两区也分别低了3.33和2.57个百分点。 在建市初期的十来年时间里,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是相当大的。1991-2000年,慈利县的GDP年均增长率为8.39%,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低4.67和4.52个百分点;桑植县为8.85%,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低了4.21和4.06个百分点。 “十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张家界市开始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

47、发展速度上表现为“两县加快,两区趋缓,差距缩小”。2001-2006年,慈利、桑植两县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24%和9.96%,而永定、武陵源两区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87%和10.05%。虽然速度上的差距在缩小,但由于两县的发展速度仍明显慢于两区,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2)两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两区 从人均GDP看,差距明显。2006年,慈利县的人均GDP只相当于永定区的50.2%、武陵源区的22.6%;桑植县仅相当于永定区的39.8%、武陵源区的17.9%。武陵源已跻身全省先进行列,永定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慈利、桑植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在全

48、省94个县市(不含市辖区)中分别处于第59和74位。 从人均财政收入看,悬殊巨大。2006年,慈利县的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永定区(含市本级)的35.9%、武陵源区的9.5%;桑植县仅相当于永定区的28.4%、武陵源区的7.6%。 从居民收入水平看,差距较大。2006年,慈利、桑植两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永定区(武陵源区未进行抽样调查,估计应高于永定)的88.7%和79.9%。慈利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永定区的96.4%、武陵源区的79%;桑植县仅相当于永定区的64%、武陵源区的52.5%。 2、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资源与政策因素 区位方面,永定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

49、、文化中心,拥有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优势无法比拟;慈利县是全市东大门,也拥有铁路、高速公路的便利;桑植县地处西北一隅,关山阻隔,交通闭塞;武陵源区被三个区县环抱,需借道进出。 旅游资源方面,武陵源区世界一流,得天独厚;永定区景点多、品位高(拥有天门山、茅岩河、土家风情园等4A景点),更是全市的游客集散地和核心旅游服务区;虽然桑植县的民俗风情和红色旅游、慈利县的温泉和人文资源丰富,但与两区相比,明显处于弱势。 耕地资源方面,永定、慈利占优,桑植处于明显劣势。2006年末,永定人均耕地面积1.06亩,慈利1.03亩,武陵源0.99亩,桑植只有0.77亩,而且桑植、武陵源水田较少、旱地较

50、多。 其他资源方面,慈利的水电资源,大理石、磷、镍钼、煤、石煤等矿产资源,杜仲、乌柏等林药资源丰富;桑植的水电资源,天然气、铁、煤、硅石等矿产资源,黄柏、木瓜、黄莲、五倍子等林药资源丰富;永定区的水电资源、铁、镍钼等矿产资源丰富。 政策方面,张家界以旅游立市,凭旅游兴市。建市以来,全市全面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作为核心旅游区的武陵源和作为游客集散地、核心旅游服务区的永定,必然享受到省、市的政策倾斜,这是两县无法比拟的。 (2)经济结构状况 从产业结构看,两县明显处于劣势。首先是第一产业比重偏高。2006年,慈利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

51、高12.3和19.9个百分点,桑植县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高7.5和15.1个百分点,这是制约两县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06年,慈利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低17.9和41个百分点,桑植县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低11.8和34.9个百分点,两县在全市旅游经济迅速发展中得到的实惠较少。三是工业和建筑业规模偏小。虽然两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永定区,但总量和人均规模上仍处于劣势。桑植县与永定区人口相当,而其工业增加值只有永定区的42.9%,建筑业增加值只有永定区的51.9%。慈利县虽是全市的工业大县,其工业增加值仅比永定区多出13%,但人均工

52、业增加值只有永定区的74.9%;其建筑业增加值只有永定区的54.1%,人均建筑业增加值仅为永定区的35.9%。可见,两县第二产业比重较高,是建立在第三产业弱小的基础之上的。 从需求结构看,两县的三大需求均弱于两区。一是投入少。2006年,慈利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永定区的49.5%、武陵源区的26.3%,桑植县是永定区的60.3%、武陵源区的32%。二是市场相对低迷。2006年,慈利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永定区的42.3%、武陵源区的32.3%,桑植县是永定区的37.6%、武陵源区的28.7%。(见图5)三是出口甚微。全市货物出口均微乎其微,但服务出口(接待境外游客)规模不小,而受益的主要是武陵源和永定两区。 从城乡结构看,两县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两区。2006年,慈利县的城镇化率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低14.14和24.41个百分点,桑植县比永定、武陵源两区分别低18.74和29.01个百分点。 (3)产业支撑力度 从1990-2006年四个区县各产业发展态势看,两县经济获得的产业支撑力度较弱,尤其是在第三产业和建筑业上处于明显的弱势。与永定区相比,两县各产业的增长速度全面处于弱势;与武陵源区相比,慈利仅在工农业,桑植仅在农业上具有优势,而这两项都不是武陵源倚重的产业。 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县区共同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