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教案_第1页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教案_第2页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教案_第3页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教案_第4页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8PAGE8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范本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桃花源记,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陶渊明)在这篇文章中,他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风俗淳朴、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谐安宁的“世外桃源”,描绘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生活场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所写的归园田居这首诗,去诗人所生活的田园去看一看,去感受他所追求的那种和谐安宁、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板书题目)二、了解作者在研读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了解一下作者陶渊明的生平。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明确:陶渊明,又叫陶潜,东晋末年伟大诗人

2、。曾几次做官,又几次辞官,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县令,但他只做了81天就辞官,直到63岁去世再未出仕做官,彻底归隐田园。他有这样一句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这种不愿在污浊官场混迹,想要保持高洁、独善其身的文人情怀对后世文人影响很深,譬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与此一脉相承。也正是因为他生前的这种气节,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板书)。同时,还有人叫他“五柳先生”,这是因为他写了五柳先生传一文。三、学习朗诵了解了诗人的生平情况,现在就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怎样。诗经中的典型句式一般是四言,朗读节奏是什么(“二二”节拍)而这首诗是几言句式(五言)所以,它的朗读节奏是“二三”节

3、拍。好,今天早上我们已经听过名家的朗读了。现在请一位同学试着模仿,来诵读这首诗。请注意:要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停顿,读出情感。有谁能自告奋勇地读一读呢(生读)同学们,刚才他读的怎么样是不是读出了情感呢(生答)(学生点评完后教师总结)所以今后大家朗诵诗歌时一定要注意节奏的停顿变化,读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个字的读音:羁(j)鸟恋旧林:羁马笼头,羁鸟,笼中鸟。守拙(zhu)归园田:拙笨拙,守拙,在这首诗中,是爱丘山,固守住节操,不随波逐流的意思。暧(i)暧远人村:暧暧就是昏暗,模糊,光线暗淡的意思。那么,大家猜猜这大概是什么时候呢(傍晚,黄昏,夕阳西下时)久

4、在樊(fn)笼里:樊笼比喻官场生活。如此比喻,可见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四、疏通诗意(1)好,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解决其它的疑难字词,疏通这首诗的大意。(2)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吗,请提出来。(生问)那么谁能够帮助解答这个问题呢?咱们有惑就需要解惑。(生答)(3)这首诗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一些重要的字词意思请同学们再熟悉熟悉,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五、分析内容刚才我们一起理解了整首诗的大意,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主要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而写的呢(归)那么,本诗围绕这个“归”字又主要写了“归”的什么内容明确:归的原因,从何而归,归向何处,以及归后的田园生活。问:那归的原因是什么呢

5、?明确:厌恶官场,喜爱田园。问:哪些诗句说明了诗人的这种态度呢?请找出来。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又问:可是这些诗句中并没有出现官场、田园两个词呀,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呢?明确:尘网、樊笼喻指官场,旧林、故渊喻指田园,羁鸟、池鱼喻指官场中人。“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养在池塘中的鱼。问:这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都失去了自由,受到束缚)那么这反映了诗人身在官场时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没有自由,痛苦不堪)六、鉴赏语言(1)诗人身在官场是这样的感受,他归向田园后又是什么感受呢他所生活的田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请

6、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诗句。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2)我们一起将这些诗句朗诵出来。(师生齐读)(3)这里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4)这种农村生活景象都是最常见的,十分普通,可是在诗人笔下怎么就显得这么的美丽呢?请大家鉴赏这些诗句的美感,深深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学生答,教师引导、补充)明确: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十余”、“八九”,这两个约数,显示出主人的生活应该是十分简朴的,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有一种满足感。b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春天,榆树柳树浓荫覆地,夏天,桃花李花互相争艳,弄姿堂前,素淡与绚丽交相成趣。尤其是“荫”和“罗”两个动词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它们几乎是含情有意的,是一幅色彩纷呈的图画。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你看那暮霭中隐约可见的远处村庄,还有那轻柔漂浮在村落上空的炊烟,是不是有着浓浓的乡村气息啊?画面一下由前四句近景拉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慢慢拉开,充满农家风味的草屋也融入到这深远的背景之中,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同时,“暧暧”、“依依”都是叠音词,又使诗歌具有了一种音韵美。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拓展阅读: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原文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8、。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赏析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想要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第二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的美好。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1)句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自

9、己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里写的是诗人一直以来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适俗韵”,说的是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丘山”则表示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加上“少无”,“丘山”前饰以“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2)句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将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说成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的糊涂,才不经意间入仕的,心中有很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么长时间,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眷恋。“三十年”应是“十三年”,指作者出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诗的五、六句借比喻自己想念旧居,厌恶在外

10、做官。这是诗人弃官归田的原因,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向往田园新生活。其中“羁鸟”、“池鱼”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旧林”、“故渊”比喻田园。诗的七、八句以“开荒”、“守拙”点题,写自己从此真正回归园田,过上平静安祥的农家耕种生活,透露出对官场的厌弃与蔑视态度,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一种不妥协的抗争行动。诗的九至十六句借对村居景色的描绘,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欣慰。“方宅”四句状写自家庭院的景物,这是近景,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这是远景与中景,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

11、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的轻松与喜悦。这里语言质朴真淳、清新隽永,音节铿锵,极富自然之情趣,引人悠然神往。最后四句写居室之乐,以出樊笼、返自然呼应开头,结束全诗。“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由绘景转入叙事,由状物转入写人,表现出诗人无官一身轻的悠闲自在。最后一句写诗人一旦冲出罗网、回归自然的无限欣喜之情,道尽归田之乐。“返自然”既指归耕田园,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又指回到原来的自然本性,过上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是点题之笔,有力地揭示了诗的主旨。整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