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_第1页
《最后一课》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_第2页
《最后一课》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_第3页
《最后一课》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_第4页
《最后一课》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后一课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一堂课能彻底改变一个小孩的学习态度,一堂课甚至能改变这个小孩一生的命运。你相信吗?不信,就看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 2、分析标题 看了题目,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一节什么课?谁上的?听课的是谁?为什么是最后一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回答问题。 (1)一节什么课:其实是半天的课,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初级班的拼音。总的来说,就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2)谁上的:韩麦尔先生(3)听课的是谁:有小弗朗士、他的同学、镇上的人。 (4)为什么是最后一课:普法战争是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法国最终战

2、败,与普鲁士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东部地区,赔款亿法郎。这两块土地被普鲁士接手后为了表明所属权,只允许教德语。本文写于年,普法战争刚结束两年。 3、补充作者及写作背景 “梅塘之夜”:一八七九年,以左拉为首的这六位作家,他们在梅塘别墅的一次聚会时,左拉提议各人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这六人中,都德写了最后一课,莫泊桑写了羊脂球,其他人也各写了一篇,合集成为梅塘之夜。此时,莫泊桑其实还是一位无名小辈,但是凭借羊脂球,立刻声名大作。 三、初识小弗朗士 1、请大家读第1至6节,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请结合语句来回答。 贪玩、不爱学习、不谙世事、天真幼稚,但也有一定

3、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 2、“我”的名字叫小弗朗士。 3、采用第一人称的作用:便于展开心理描写,并用这样的一个小孩去展现最后一课的情景,更真实生动,也更具震撼力。 4、全文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这样一个贪玩、不爱学习、不谙世事、天真幼稚的孩子在最后一堂课上会如何表现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第7至16节(“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他穿上那套漂亮的衣服”),找出描写小弗朗士心理活动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这样的心理。 1、心慌教室里静悄悄 原以为会很喧闹,当着大家的面进教室,感到难为情而心慌。 但是他还没有意识到到底为什么这

4、么反常,甚至粗心到没有意识到老师态度的反常:很温和,一点也没有训斥他。 2、平静、吃惊老师穿戴很正式隆重;教室里有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3、最吃惊、诧异课堂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郝叟,细节描写。 通过小弗朗士对教室气氛、同学、老师及镇上人的观察及心理,我们也仿佛感受到了“最后一课”庄严、悲愤的气氛。 2、万分难过、懊悔经过韩麦尔先生的介绍,(“柔和”包含了对祖国、对同胞、对学生的无限深情;“严肃”中包含了对亡国的深沉的悲痛。)才知道这是最后一节法语课。称呼发生了变化:普鲁士兵、坏家伙。对侵占自己国土敌人的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心理独白独立成段,并且加上感叹号,突出表现了 韩麦尔先生的话在

5、小弗朗士的感情上引起的强烈共鸣和反响。 还有很多感叹号:对失去学习机会的痛苦、对以前没有好好学习的懊悔,对韩麦尔先生的尊敬同情。 5、一个不谙世事的天真幼稚的孩子懂得了对侵占国土敌人的恨:读相关的语句。 一个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孩子懊悔以前荒废的光阴:读相关的语句。 一个看到课本头就疼的孩子居然把课本当作舍不得分手的老朋友:读相关的语句 一个经常被老师惩罚经常挨打的学生居然为再也看不到他而痛苦:读相关的语句 从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逐渐觉醒逐渐懂事。 三、韩麦尔先生 1、小弗朗士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失去故土的残酷现实;同学们的表现;镇上人的表现;韩麦尔先生。 其中谁对他的

6、影响最大?韩麦尔先生 2、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全部感情体现在四个字一个称呼上“可怜的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看课文哪几处提到到了,小弗朗士为什么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 (1)“可怜的人”(联系上下文,尤其是下文) 单独成段。他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却不得不被敌人逼着离开,他该有多痛苦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2)“可怜的人” 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老师的这种心理因为上文讲过的话而更显得急切无奈。上文讲了什么话呢?找出韩麦尔先生的话语。 读出韩麦尔先生的责备:学生,学习偷懒拖拉;家长,不重视学习;老师,教学偷懒。小弗朗士可怜在年龄还很小,还

7、没有学好祖国语言,就要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机会,而去学习敌人的语言,还遭到敌人的嘲笑。 读出对法国语言的赞美:找出有关语句:几个“最”,最美,最明白,最精确。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比喻句:监狱使人失去自由,任人宰割;打开监狱大门,使人重新获得自由。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语言是民族、国家的象征,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作斗争,求得自由和解放。 读出对沦陷区人的担忧:身为法国人,却要被强制丢弃自己祖国的语言,而去学敌人的语言。这不能不说是沦陷区人们的悲哀和痛苦。更让一些有识之士担忧的是,如韩麦尔先生,一旦小孩子真的只说德语,而忘了法语,他其实也就

8、忘记自己的祖国法国。 可怜的人:这么热爱祖国的语言,这么热爱祖国,这么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交给学生,这么害怕我们会忘记祖国语言,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教我们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理解更深了。 第三课时 一、复习 二、两个“可怜的人”让小弗朗士理解了老师是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语言,理解了老师的担忧害怕。小弗朗士越来越理解老师。其他同学也理解吗?从何处可见?不但理解了,还表现在行动上。 字帖像“小国旗”:细节描写,老师的良苦用心,让自己的学生明白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承认敌人的统治。国旗昭示着这块土地的主权所有。 气氛:专心、安静。以声衬静。细节描写。在韩麦尔先生

9、的感召下,孩子们对祖国语言越发地热爱,对最后一课无比地珍惜。 我的心理:嘲笑讽刺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法国人学德语的愚蠢。 三、“可怜的人”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可怜? 神态:瞪着眼睛看出小院子、课桌和椅子、胡桃树、紫藤、学生,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家园对学生的无比依恋之情。 处境可怜,被迫离开校园,离开家园。 2、通过这三处“可怜的人”,小弗朗士用自己的心从不同角度理解了平时惧怕的韩麦尔先生,也与韩麦尔先生在心灵中越走越近。让我们在小说最高潮的部分进一步了解韩麦尔先生。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最后几段(“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最后)。任选一句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句,体会他的心情。 脸色惨白:神态描写。

10、最后一课即将结束,内心极为痛苦。 “我我”:语言描写,声音断续,内心极其痛苦悲愤,乃至于说不出话。 “我的朋友们”:既含有学生,也含有镇上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也成为朋友,之所以称学生为“朋友”,是因为韩麦尔先生认为学生和自己在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方面是一致的。 使出全身的力量:动作描写。因为这个动作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 “法兰西万岁”:对祖国的热爱,相信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反抗侵略,一定会取得胜利,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无声的手势:课结束了,要面对残酷的亡国现实了,包含了对国土沦丧的无比痛苦之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依恋之情。 用韩麦尔先生一个无声的手势结尾,表达的感情更为深沉,更

11、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因为这个动作包含了韩麦尔先生复杂的心情,让人回味不已。此时无声胜有声。 请一个同学带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节。 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小弗朗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高大? 心理描写,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失去祖国的悲愤、痛苦的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不仅是一位法语老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所以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不但同情老师,理解老师,还情不自禁地赞美老师,歌颂老师。 4、你觉得当小弗朗士告别韩麦尔先生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为以前没有好好学习懊悔,一定不会忘记法语忘记是法国人,安慰老师 也正是在韩麦尔先生的影响下,正是在这最后一

12、节课,小弗朗士逐渐觉醒逐渐懂事,他懂得了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懂得了好好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懂得了对统治祖国敌人的恨。难怪他说,“我真永远忘不了”相比开头,他的变化多大呀! 四、小说的主人公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观点一:小弗朗士是主人公。全文以他的口气来叙述,他经历了最后一课的全过程,并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观点二:韩麦尔先生是主人公。小弗朗士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才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观点三:听课的法国人都是主人公。全文要表现的是法国人民在亡国丧地的残酷现实面前团结起来,热爱祖国的动人场景。 五、这是一百多年前发生在法国的动人的最后一课,七十多年前在我们中国也发生过最后一课。那是日本

13、侵略军攻占上海、上海沦陷后郑振铎上的最后一课。这两节最后一课,相隔一个世纪,又是在不同的国度,但是无论是学生的表现,教室的气氛,老师的心理,都有让人惊奇的相似。这是巧合吗?不是。是他们对祖国的感情相同,是他们的爱国精神相同。失去国土的人会分外珍惜热爱祖国的语言,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怎么能不加倍热爱? 口头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见得便是杀身成仁的志士。无数的勇士,前仆后继的倒下去,默默无言。 默默无言的人们,却坚定的作着最后的打算,抛下了一切,千山万水的,千辛万苦的开始长征,绝不作什么为国家保存财产、文献一类的借口的话。 上海国军撤退后,头一批出来做汉奸的都是些无赖之徒,或愍不畏死的东西。其后,却

14、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维持地方的人物出来了。再其后,却有以救民为幌子,而喊着同文同种的合作者出来。到了珍珠港的袭击以后,自有一批最傻的傻子们相信着日本政策的改变,在作着东亚人的东亚的白日梦,吃尽了独苦,反以为同甘,被人家拖着共死,却糊涂到要挣扎着同生。其实,这。类的东西也不太多。自命为聪明的入物,是一贯的料用时机,作着升官发财的计划。其或早或迟的蜕变,乃是作恶的勇气够不够。或替自己打算得周到不周到的问题。 默默无言的坚定的人们,所想到的只是如何抗敌救国的问题,压根儿不曾梦想到“环境”的如何变更,或敌人对华政策的如何变动、改革。 所以他们也有一贯的计划,在最艰苦的情形之下奋斗着,绝对的不作苟全之

15、梦;该牺牲的时机一到,便毫不踌躇的踏上应走的大道,义无反顾。 十二月八号是一块试金石。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从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的明白。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的死在水里。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的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己

16、经到丁。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的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住,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的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

17、,开始照常的讲下去。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的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的不停的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

18、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的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的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辗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向东向西,徐徐的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