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季人教版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2022秋季人教版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2022秋季人教版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2022秋季人教版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2022秋季人教版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第一部分(第16段):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文章开篇,通过引用名言熟语和运用类比的方式,引出话题。“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熟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两句话,都借助空间来描述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作者借此将抽象的精神世界与具体的空间概念关联起来,并由“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这样的类比,提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问题。之后,作者继续用类比的方式,从实际居住的“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并不富余,也算小康了”,自然地引出为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题。第二部分(第718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

2、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人的一生经历悲欢离合,情感自然丰富复杂,喜怒哀乐亦是人之常情,所以如何处理爱和恨的对立、交织需要智慧。作者认为,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人的福气就大;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人的精神就悲戚压抑。所以要洒扫庭院,清扫负面的精神垃圾,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人的一生有很长的时间在工作,“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所以工作的幸福度,关系到精神的品质。而一下子就能找对行业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人们费时弥久,才能剥除事业外壳上金钱、地位等赘生物,寻找到所热爱的事业。所以规

3、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这间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在作者看来,没有独立思想、人云亦云是人们常犯的错误,这间小屋要安放我们自己的见解、思想,即鼓励人们形成独立的思想、精神。第三部分(第1920段):总结全文,发出倡议。最后,作者由建筑精神的小屋,扩大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并以“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这样的句子结束全文,扩大了文章的格局,给人带来阅读的回味和思想的回荡。1.以文学性的笔法说理。善用文学性的笔法进行描绘、阐述。如作者想要阐述关于个人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她不借用常规意义上的学术概念或术语,而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说“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

4、屋”,用一种文学的、感性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论题。这样的笔法,比一般的说理更感性,也更有文采。2.善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1)运用了大量比喻。例如,“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等等。这些比喻大大增强了材料的形象性,使要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2)善于运用对比来突出观点。例如,写第一间小屋时,作者假设了爱多和恨多的不同情形,“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等等。这些对比,把问题的正反面都展现出来,强化了对精神的三间小屋

5、内涵的阐释,使人印象深刻。3.“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花八门,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作者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这样大中求小,小中见大,衬托呼应,是作者行文的机智。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作者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本文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议论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个人精神生活的思想。1.作家

6、作品。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国家一级作家。17岁赴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预约死亡以作者在医院的经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代表作有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等。2.文体知识。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议论性散文具有抒

7、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自惭形秽(hu)襟怀(jn)广袤(mo)宽宥(yu)游弋(y)轻觑(q)金戈铁马(g)窗棂(lng)矗立(ch)惊骇(hi)濡养(r)灰烬(jn)积攒(zn)几案(j)坍塌(tn)麾下(hu)驰骋(chng)抽丝剥茧(b)2.根据拼音写汉字。困(厄)形xio(销)骨立鸠占qu(鹊)巢李代桃jing(僵)相得益zhng(彰)3.解释下列词语。(1)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2)宽宥:

8、宽恕,原谅。(3)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4)游弋:在水中游动。(5)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6)轻觑:轻视,小看。(7)濡养:滋养。(8)麾下:将旗之下,文中指手下、手中。(9)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10)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显著。(11)坍塌:倒塌,崩塌。(12)矗立:高耸地立着。(13)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所。(1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起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建构个

9、体精神世界的观点。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3.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建构个体的精神空间。【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为“精神的三间小屋”赋予的精神内涵及给予我们的生活启示。2.品析文章精美而深刻的语言。【教学过程】导入一: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我们人类个体在其间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多么短暂。然而,人类的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导入二:同学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大?(学生回

10、答)雨果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胸怀坦荡,它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家园,人的精神世界又应该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毕淑敏的观点。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3.作者链接。(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梳理字义。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明确】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二部分(第718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第一层(第79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

11、的小屋。第二层(第1014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三层(第1518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第三部分(第1920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二)分析课文,层层紧扣1.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2.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明确】第一间精神小屋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然

12、后用几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3.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明确】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然后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4.在描绘第二间小屋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结合文意回答,文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明确】“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鸠占鹊巢”指的是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13、5.第三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明确】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我们的精神住所中没有自己的悲哀,借此告诫人们不能迷失自我。6.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明确】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收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地,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的人。7.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明确】“如果真是那样

14、,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我们的精神,将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8.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精神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9.文章最后两段,作者是如何总括全文,集中发表议论的?【明确】第19段,作者首先指出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接下来用一组排比句加以说明,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美好人性和健康人格的期盼。第20段,作者最后提议:当自己的精神小屋牢固而美丽后,还要增修新舍,矗立起精神

15、的大厦。(三)欣赏构思,鉴赏语言1.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说“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明确】不矛盾,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花八门,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小中见大,衬托呼应,是作者行文的机智。2.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形象的?【明确】词语、成语的运用(找出你认为运用得好的词语及成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找出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文章结尾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大家打算在这座精神大厦里还安放些什么呢?老师提示:我们的精神大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盛放我们的爱心、事业心、自身个性,一切代表真善美的正能量之类的东西都可以放置。预设:宽容、理想、希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