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1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2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3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4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案授课时间2021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章节名称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教学目的通过对绪论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新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学生能够领悟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自身使命,通过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教学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2.如何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3.明确学习“思想道德与

2、法治”课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1.如何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2.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回答了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时代之问。内容上主要遵循了这样的逻辑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从具体内容上来看,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部分的教学应重点介绍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说

3、明新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参与者和生力军。第二部分“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部分的教学应主要围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的:“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盼,为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指明了道路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三部分“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这一部分的教学应重点介绍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大学生要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

4、践中锤炼,德法兼修、德才兼备,从而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依据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目为一个教学模块展开教学,共安排2课时为宜。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把握“新时代”这个概念,首先必须认清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一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

5、、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两个“前所未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则是进入新时代的直接性的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6、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是衡判时代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四个发展史”“五个是”,对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

7、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就是进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就是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就是进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进入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就是进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8、。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就是进入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新时代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时代变了,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

9、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时代变了,第一要务没有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993年,邓小平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发展起来以后面临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解决发展起来以后面临的问题,也只能靠发展。当然,这里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

10、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时代变了,初心使命没有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同志前往上海和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实际上就是向全党发出了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重要宣示。这个初心和使命,不会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改变。2.满怀信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习近平总

11、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我们要深入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满怀信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

13、体超过4亿人。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中国人民更有自信、更有底气地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改的是初心、不负的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开始就是为改变穷苦人民命运而带领他们进行革命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经过艰苦奋斗,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14、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放眼世界,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是人类减贫历史上空前的壮举,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5、,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彻底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前,我们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康庄大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更加充分地向世界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三重

16、要义”(1)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之“法”在于坚定信念、志存高远。所谓“法”,即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导方针和思路引领,解决的是青年成长成才方向指引和人生航向的问题。“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只有心中有了坚定的信仰,脚下才会有更强劲的力量。广大青年一定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唯有如此,青年干事创业的步伐才能铿锵有力。反之,信念一旦丢失、理想一旦丧失,青年干事就犹如太空漫步般迷茫而不知所措,飘飘然而无力。坚定信念,首要和根本的是牢固树立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

17、,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2)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之“道”在于修身养性、道德养成。所谓“道”,即万物变迁循环中亘古不变的规律,在个人层面体现的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三观”是青年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源泉,是青年干事创业的价值基础和道义起点,是青年必须系好的“第一粒扣子”。青年人成长成才固然要靠过硬的本领,但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

18、意志品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并始终践行正确的“三观”。(3)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之“术”在于脚踏实地、砺能笃行。所谓“术”即技术和方式方法,所要解决的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道路和实践路径问题。这个路径就是要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要坚持在实践中“砺能笃行”。如果说理想信念是描绘蓝图,是“河对面的风景”,那么“砺能笃行”就是实践路径,是渡河的桥和船。“砺能笃行”,前提是“能”,关键在于“行”。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大青年要实现立志做大事的目标,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躬身于干事创业的伟大实践。“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大事”不是空喊口号

19、,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和伟大实践。人们常说,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的努力。“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青年要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对想做、喜欢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4.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

20、切期盼,为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指明了道路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路径,也是青年一代能否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评价标准,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1)立大志,把握人生方向。远大志向是人生航向的“指明灯”,是建功立业的“方向标”,是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树立远大志向,才能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顺应时代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坚定与时代同向同行的信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时代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书写无悔于时代的青春篇章。要在服务国家社会中成大业,

21、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积极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2)明大德,擦亮青春底色。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古代先贤圣哲无不追求和推崇高尚的道德境界,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先进模范、时代楷模等典型人物,无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新时代青年只有明大德,才能擦亮青春底色。一是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要在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表率、树榜样,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在先进文化的传承中培根铸魂、启润心智。三是要做正

22、确价值标准的坚守者,要明辨是非曲直,形成并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增强道德定力,不为外部所扰、不为世风所魅、不为利欲所动。四是要做道德修为的示范者,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积极的道德实践中明德修身,立德铸魂。(3)成大才,练就过硬本领。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理想之“魂”必须附于才干之“体”方可彰显价值意蕴。新时代中国青年成大才,要学经典、明真理,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观察事物、认识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潜心求知问学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

23、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要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具备过硬本领,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要重全面、求发展,既要有强健的体魄,又要有健康的心理,既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又要有丰富的知识本领,既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新时代中国青年成大才,还要具备开放的视野,能够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聪明才智。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敢试敢闯,在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实训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的技能本领。(4)担大任,肩负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青年必须

24、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新时代、新矛盾、新使命、新方略、新征程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从而坚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奉献青春的信心和决心。要大力发扬奋斗精神,克服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思想,积极应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不怕困难、不惧风雨、不言失败的顽强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气魄胸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弛而不息。要勇攀科技高峰,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技支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书写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

25、担大任的壮丽青春篇章,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两种基本的社会规范。一方面,道德与法律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二者的区别可归结为:第一,产生的条件不同。道德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它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而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第二,表现形式不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原则性强,抽象、模糊。而法律

26、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动,为了善而去追求善。而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就不对主观过错进行惩罚;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领域,一般也由道德调整。但是,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第四,作用机制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如法庭、监狱、警察等保障实施的。第五,内容不同。道德一般只规定义务,

27、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如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提示人们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人们索要报酬的权利。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另一方面,道德与法律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手段,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二者的联系表现在:第一,法律是弘扬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某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一类是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公正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

28、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可能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导致“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标准,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又是一致或接近的,因此法律的实施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到重大作用。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首先,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不以道德为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其

29、次,道德对法律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孟子离娄上指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律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道德对法律有补充作用。那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能起到补充的作用。第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非常重要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相反,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也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

30、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法治保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灵活,可以弥补法律调整的短板,与法律一道共同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

31、,可以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使思想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切实遵循;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增强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大学时期是人的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本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第一

32、,学习本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新时代,为当代大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发展和成才目标理应与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相一致,这就要求大学生了解人的本质与发展,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走向,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与发展前途,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与规范等。作为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本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与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以及党

33、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这可以帮助大学生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成才。第二,学习本课,有助于大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生命力最旺盛,体力精力最充沛,但也是人生旅程中遇到问题最多的时期,诸如理想与现实、友谊与爱情、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怎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陆续摆在大学生面前,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回答。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思考人生的意义、探讨人生的价值、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完善的人格、

34、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对崇高目标的向往,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实践与提高的过程。为大学生开设这门课,就是从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线,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第三,学习本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更好地成才立业。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竞争。为了迎接新世纪对知识与人才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必须致力于全面发展。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完善的人格、崇高的品质、良好的素质,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经得住考验。因此,本

35、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必须在注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高等教育在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时,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包含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内容,是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着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法治素养也是人的基本素质,包括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能力等。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不是先天具备、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长期的修养才能获得和提高。学习这门课,大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掌握启迪智慧、修身

36、养性、陶冶情操的方法,为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从而更好地成才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教 案授课时间2021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章节名称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关于人生及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科学认识“人的本质”“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等问题,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能自觉与各种错误的人生观作斗争,并树立起正确的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让学生懂得只有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正确的人生观,做实践的主体、做生活的强者,为中

37、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就出彩人生。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重点)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重点)3.高尚的人生追求。(重点)4.正确评价人生价值。(重点)5.成就出彩人生。(重点)教学难点1.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难点)2.辩证对待人生矛盾。(难点)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第一节第一目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阐述,使学生对“人的本质”有科学的认识。其次从理论层面阐述“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明确应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

38、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一节第二目阐述“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确人生观的三个主要方面。最后阐述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第一节是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与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内容的逻辑起点,为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节具体阐述何为正确的人生观,即应确立怎样的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应保持怎样的人生态度、应掌握怎样的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以及应如何把握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第三节第一目阐述大学生应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正确看待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是人生观的具体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

39、义。第二目将错误人生观单独列出,旨在使学生认清错误人生观的实质,警惕并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第三目“成就出彩人生”旨在使学生明确在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下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的途径,即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以奋斗为青春底色,书写新的辉煌业绩。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节为教学模块展开教学,第一节教学时长为1课时,第二节教学时长为1课时,第三节教学时长为2课时,共4课时。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人和人的本质有科学的认识。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

40、的问题。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关注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强调从社会关系出发去把握变化着的人的本质,为人们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认识人的本质,只能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更不能依靠所谓神的启示。正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境

41、遇,在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实践人生,通过现实的生活逐渐地感悟人生,形成了相应的人生观。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自己的人

42、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教师需要讲清楚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这一问题,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这一问题,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一问题。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选择。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

43、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

44、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3)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相互影响、紧密联系: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4.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2)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对于人生观的形

45、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一个人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他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左右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影响他的人生态度。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就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科学对待人生境遇,以实际行动创造有价值的人生。5.高尚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一高尚的人生追求,熏陶、感染了一代代革命者和建设者,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应使学生明确,要把为国家

46、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大学生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生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对祖国和人民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6.保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

47、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游戏人生,否则就会虚掷光阴,甚至误入歧途。(2)人生当务实。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一事无成。(3)人生应乐观。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生活。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能因为没有满足自己的期望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消极悲观、畏难退缩,甚至颓废堕落、自暴自弃。(4)人生要进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学生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不能贪图安逸、满足现状、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48、,否则人生就会失去应有的光彩。7.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1)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也要看他所对应的职责及尽力的程度。任何人不论从事何种劳动,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积极为社会进步作贡献,就应该对他的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

49、评价。(2)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人的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统一,一定条件下,两种生产劳动成果还可以相互转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3)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离不开人的自我完善。人生自我完善的过程,既是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8.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应使学生懂得珍惜当下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大学生自身社会经验偏少、知

50、识储备不够,容易通过主观的想象认知自身的条件。应使学生明确,在自身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要客观认识自己,准确把握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自身条件。(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应使学生明确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增长才干、增强本领,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充分准备,奠定扎实的基础。9.辩证对待人生矛盾(1)正确对待得与失。如何认识和对待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矛盾,对一个人走好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有重要影响。首先,不要过于看重一时的“得”。一个人如果总是满足于一时的“得”,往往会停步在小小的成功和已有的成绩之上,放弃接下来的努力,以致造成最后的失败。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

51、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创造的人们。其次,不要惧怕或斤斤计较一时的“失”。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到了不一定是好事,失去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一定意义上有舍才有得。在失意之际坚持不懈,在坎坷之时不断努力,方能有所收获,实现人生目标。最后,要跳出对个人得失的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只能部分地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每个个体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只有跳出对狭隘个人利益的计较,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真诚奉献,才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2)正确看待苦与乐。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真正的快乐只能由奋斗

52、的艰苦转化而来。应使学生明确,要准确把握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努力做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开拓者。(3)正确看待顺与逆。在顺境中,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应使学生明确,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可能是双面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有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人生价值才能够实现。(4)正确看待生与死。如何认识、对待生与死,体现了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他的实际生活。应使学生牢固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珍爱生命、珍惜韶华,在服务人民、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发

53、掘出生命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努力给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更大的意义。(5)正确看待荣与辱。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中国古人向来注重荣与辱,并通过“知耻”来进行道德评价和判断。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大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荣辱观,明确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界限,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容走好人生之路。10.反对错误人生观应使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选择并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实践中完善自我、创造人生的美好价值。(1)反

54、对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引发自私自利、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应使学生明确,人应当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应当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合理合法获取金钱。生活中还有许多远比金钱更有意义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寻。(2)反对享乐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应使学生明确,健康有益的、适度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人的正当需要,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育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在人生的努力奋斗中去获得成功与快乐。(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

55、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应引导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团结合作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11.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应使学生明确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1)与历史同向。应使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尊重并顺应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时代责任感,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2)与祖国同行。通过回溯历史,学生应明确,只有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

56、生价值。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自身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同发展。(3)与人民同在。应使学生明确,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社会实践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应使学生明确,只有让所学服务于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并且踏踏实实地去劳动创造,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教 案授课时间2021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章节名称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学习理想信念的理论知识,坚

57、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契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3.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4.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教学难点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难点)2.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难点)3.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难点)4.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

58、合。(难点)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主要讲授的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当中。大一新生正处在原来的奋斗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新的目标还未完全确立的关键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对于解决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学习方向不够明确和学习动力不够充足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章的教学内容遵循了“从思想到行为”的逻辑结构,即通过对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等理论知识的建构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等思想意识的确立、探讨理想变为现实的途径和方法等实践行动的指导。本章从内容上来看包括三节。第一节主要讲述

59、“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本节从理论上厘清理想和信念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提升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理论认识,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的前提。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理想和信念的科学内涵以及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教材侧重从理想信念与个体人生关系角度来论述理想信念的意义,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现了理想信念更为宏大、震撼的意义,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历史意义讲好理想信念的意义,有助于让学生深刻领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第二节主要讲述“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本节依据信仰信念信心的知识逻辑,旨在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不断增强中国特

60、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贡献青春力量中绽放青春之花。本节的重点是讲清楚要坚定怎样的科学理想信念和信心。第三节主要讲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本节讲的是如何实现理想的问题,讨论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从国家、民族发展和个人成长关系角度,讲清楚为什么“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而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青年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实践中,分析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