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麻花围巾地编织过程_第1页
双面麻花围巾地编织过程_第2页
双面麻花围巾地编织过程_第3页
双面麻花围巾地编织过程_第4页
双面麻花围巾地编织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面麻花围巾的编织过程:1.起针4的倍数;织2上2下-4行2.第5行,边上还是2上2下,再织4和4的麻花(左4针上,右4针下交叉-关键是上针的还是织上针,下针的还是织下针)3.第6行继续2上2下4,织6行后,重复2和3图解麻花是很经典很普遍的把戏,相信每个织友都织过的.渔网花,挺适合织围巾的,学起来比拟简单,织起来也比拟快。所以,那些想织围巾送给男朋友,但是又没有经验的女生们,赶快来学吧!渔网花的根本针法很简单,如果是片织那么就是始终织下针也就是平针,如果是圈织就是一行下针一行上针。下面是织渔网针的具体步骤,以片织为例。第一步:反面织一排下针,翻到正面就是反针;第二步:边的打法忽略先织一针下针

2、;第三步:这一步就是关键所在!把针插入前一排织的上针中,拉出来,把线绕到这一针后面,但是不掏出来,然后再插入到左边这一针,从底下掏出来,再顺势把左边的这一针退出来。依此针法第二步和第三步交叉进展。现在是片织,所以反面仍然是织下针看到没有,这里是两针的,把这两针一起织一针的地方照常织下针完成反面后翻到正面重复前面的步骤,但是要错一针总结:先挑针,再绕针,最后掏针。附图:编织自己的心情,送给自己最爱的人!在冬天,我们经常编织各种围巾来保暖。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用棒针编织毛线围巾的教程图解,想学毛线编织的朋友一起来学习吧。一、准备工作所需材料:毛线集贸,商场都有卖、两根棒针最好是粗的那种,织起会比拟好

3、看,同时比拟省事。二、开始绕线1、先将线在1号签上打个结。注意:不要太大,普通的系一下就可以了。为的是防止毛线在开头处散开。2、用右手将毛线一圈圈缠在第一根签上。过程如图1。注意:不要太紧。要以能插进另一根毛线签为宜。给男生织的围巾,30针就够了即右手缠30下。3、开始织围巾。一般上下针会比拟好看。平针也可以,但是不够美观。上下针其实就是先织一针上针即平针,再一针下针的重复织法,所以叫做上下针。只要掌握了上针下针的织法,就差不多算会织啦!4、织到想要的长度后,如果是女孩子,就可以加一些须须。如果是男生,就不用啦。手把手教你织围巾把戏织法交叉罗纹针4针倍数加2针第一行:正面反复织“2针上,2针下

4、,最后剩2针时都织上针第二行:反复织“2针下,2针上,最后剩2针时都织下针第三行:“2针上,右交叉即向下2针并1针但不从棒针上脱下,再对第1针织下针,然后才把这2针从棒针上脱下,重复以上针法,最后剩2针织上针。第四行:同第二行织法一样重复上面四行的织法就是交叉罗纹针手把手教你织围巾-2方法跟前一个差不多起针:4针倍数加2针 图中为26针第1行:反复织2针上,2针下,最后剩2针时都织上针.第2行:反复织2针下,2针上,最后剩2针时都织下针.第3行:上针(从上面的线往下戳) 向下2针并1针, 线绕上来(就象2针上2针下时,上下过度一样,把线绕上来,下次并针的时候线是绕过右手的针的,也就是加了一针),再下针向下(从下面的线往下戳)2针并1针.再把线绕上来,重复,最后两针前 线绕上来,绕一针,最后两针都是织上针第4行:同第2行织法一样.重复上面4行的织法.菱形围巾钩织方法 织围巾起针法十五,保加利亚式起针的技巧2012-03-17 20:04 884 织围巾起针法十五,保加利亚式起针的技巧 先看针法的把戏 起针开始 保加利亚针法,学会了?一种针法,一种技巧,一种美丽织围巾起针法十五,保加利亚式起针的技巧先看针法的把戏起针开始起了23针感谢女孩提供的编制方法织法:一共23针,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