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楼梦》两个关键神话_第1页
解读《红楼梦》两个关键神话_第2页
解读《红楼梦》两个关键神话_第3页
解读《红楼梦》两个关键神话_第4页
解读《红楼梦》两个关键神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读红楼梦的两个要点神话要认识曹雪芹给予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我们就要从小说开头的两个神话下手。因为在这两个神话中,曹雪芹为贾宝玉艺术形象注入了最重要的几个文化基因,它们决定了贾宝玉的个性、看法和命运。一个是女娲补天神话。女娲补天神话是说两个人争斗,失败者撞断了天柱,于是女娲炼石补天。据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往日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斗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再据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九州裂;天不兼覆,坠(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唐朝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当其(女娲)末年也,诸侯

2、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不论是共工与颛顼争帝,还是共工与祝融大战,总之是两个男人争斗,失败者撞断了天柱,弄得火山迸发,大地震,洪水泛滥,结果一个女人来炼石补天,拯救了这个世界。红楼梦中关于“颂红”、“怡红”和对男性为中心社会的极度绝望的深层次主题,就植根于此。但是曹雪芹在这个传统补天神话基础上做了一些延伸,从而转移了要点。这个改变决定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文化基因。说是女娲炼石补时节多炼了一块,弃之不用。因为此石通了人性,于是生出了各样故事来。这样,虚假的部分在小说中就成为老神话的新要点。女娲是神,她

3、锻炼出来的石头一定块块都是合格产品,都是足以补天之用的。因为她计算不精的错误,多炼了一块,不但不让它补天,还弃之于山下。女娲可说是一错再错。所以这块石头有补天之才,却无补天之命。而这个不公正的命运是女娲也就是“天”造成的。连脂砚斋都为它鸣不平:“当天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甲戌本夹批)曹雪芹借责备“天”来抨击当时的社会环境不让这些真切有才华的人去为社会专心,而是将他们任意扔掉。这块石头“自经锻炼以后,通了灵性”,有了人的要求,“遂自怨自叹”。怨谁呢?自然不但是怨自己命苦,也包含着对天的埋怨和不满。所以所谓“无材补天”,其实是无命补天!另一方面,从石头要求一僧一道带他到“红

4、尘”去“受享几年”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理解,石头尽管没可以补天,被扔在了山下,可那边依旧属于天堂世界。从传统的世俗的眼光来看,天堂总比人间好,而这块石头居然其实不满意生活于这个“天堂”,非要求下凡!所以它与世俗看法的格格不入就没有什么可奇异的了。这样一来,补天神话就为贾宝玉注入了两个文化基因:一个是石头对“天”也就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叛,对传统价值观的鄙视。这就是贾宝玉为何不爱读经,反而爱读西厢记、牡丹亭之类被主流社会以为不入大雅之堂的书本;不肯走宦途之路,不肯和贾雨村这样的为官作宦者交往,反倒愿意和社会地位极低而人格高洁的戏子成为好友,对处于半奴隶状通灵玉蒙蔽遇双真态的丫鬟怜悯、爱惜的根根源

5、因。这在当时那个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末世中拥有极大的进步性。另一个文化基因是,这块石头固然经过女娲锻炼,灵性已通,但是毕竟外观和质地“粗蠢”。第一回短短十几行中,“粗蠢”出现两次,“蠢物”和“质蠢”各用了一次。此后石头被和尚点化为一块晶莹美玉,成了贾宝玉出生时含在嘴里的那块通灵宝玉,成了他的命根子。所以它是真石头,假宝玉。它既有“晶莹美玉”充满灵性的一面,又有“粗蠢石头”愚笨俗气的一面,贾宝玉性格中明显的玉石双重性就是由此而来的。用现代看法来看,在人类进化的阶梯上,从猿到人,经历了兽性、人性两个阶段。我们将一些歹人干坏事叫做“兽性大发”。而人性发展到高级阶段,人性中最美好的那些已经

6、达到神性的高度。中国自古以来流行玉敬重,在贾宝玉身上就表现为玉性。而石性则是人性中一般的那些,包含一般人所拥有的弊端。贾宝玉是“真石头”,所以他也有这些弊端,就不足为怪了。贾宝玉对待茜雪、金钏、晴雯、司棋、袭人等那些事,正表现出他假宝玉那一面。曹雪芹正是经过这些石性写出了贾宝玉不是神,他是个一般人,也拥有一般人的短处。这些短处最突出的是什么呢?是贾宝玉身上相同深深地烙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落后成分,主若是封建宗法制度对人的心灵的伤害与约束。所以贾宝玉对父亲母亲的错误不但不敢有任何公开抗争,甚至连想都不敢想。贾宝玉不是巴金笔下的觉慧。贾宝玉有抗争,但他不是斗士,更不是英豪,他不行能那样。贾宝玉身

7、上有极其宝贵的神性,也有一般人的人性及其弊端,玉性与石性俱在,自然玉性多于石性。这正是曹雪芹忠于现实的难得之处。第二个神话是曹雪芹虚假的还泪神话。也有些学者把它叫做(仿)拟神话也许亚神话。这个神话中神瑛侍从和女娲补天所炼的那块石头拥有哲学和艺术上的同一性。“瑛”字意思是“似玉之美石”,很美,像玉,但是实质上还是石头。并且神瑛侍从与那块补天之石相同,也不愿在天为神,“凡心偶炽”,下凡成了贾宝玉。所以这两个神话的共同之处是,石头是因为女娲所炼才通了灵性的,神瑛则在警幻仙子手下工作,所以都表现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理念。但是还泪神话不是补天神话的翻版或简单增补,它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从关于贾宝玉的文化基因角

8、度来说,主若是明确了他在天堂的身份和工作:他在西方灵河岸旁警幻仙子手下工作,固然是神,但是级别较低,是个侍从,就是服务员。为谁服务呢?为花花草草浇水。从绛珠小草变为一个女孩来看,这个神话的核心是:示意神瑛侍从服侍着众多女性。神瑛侍从固然成了荣国府贵族公子贾宝玉,但他在包含好多丫头在内的少女们眼前,依旧饰演着“侍从”的角色。他住在“怡红院”,写诗填词题名“怡红公子”。“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代表女性,“怡”是快乐,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怡红”就是使女性快乐。这就是贾宝玉的第三个文化基因。曹雪芹经过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要表达的是,男性要为女性创立一个可以发挥才华的优异环境(包含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9、使女性生活得快乐。这类对女性尊敬、将女性置于与男性相同地位甚至更高的“怡红”看法,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空前的,即使在当时18世纪中期的欧洲也处于前沿。红楼梦第一回,经过脂砚斋的回前总评,曹雪芹表示这辈子见过好多异样女子,行止看法都比他强得多,所以要为“闺阁昭传”,为这些德才出众的女性立传,就是“颂红”。我们只要观察一下红楼梦的全部人物就不难发现,凡是同一辈分者,男的一律不如女的。贾府地位最高的是老祖宗贾母,是贾府第二代硕果仅存者。她年轻时比王熙凤还可以干,并且人格明显比她好。贾府第三代“文”字辈最能干的不是一味好道的贾敬,也不是内不会治家外不擅用人的贾政,更不是老色鬼贾赦,而是那个小事不论却特别注意抓大事的王夫人;贾宝玉不但是第四代“玉”字辈的优异代表,也是贾府全部男性中的佼佼者,但和平辈的姐姐妹妹们一比,他就逊色了,连他自己也常常自叹不如。有时,比方元春探亲时作诗,全靠黛玉充当枪手,宝钗也明目张胆地帮着作弊,加上元春只顾和贾母、王夫人等说话,没认真监考,贾宝玉这才蒙混过关。第五代的贾蓉,和秦可卿的远见卓识、才华、名誉,那就差得无法比了。所以曹雪芹要“颂红”。但是那些拥有补天之才的女性不但无补天之命,并且都以悲剧命运了却一世,从而表示这个社会(天)一定消亡。于是曹雪芹在“悼红轩”中写这部红楼梦,要让这个社会最此后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悼红”。所以,以贾宝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