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科大《知识产权法》课件_第1页
内蒙科大《知识产权法》课件_第2页
内蒙科大《知识产权法》课件_第3页
内蒙科大《知识产权法》课件_第4页
内蒙科大《知识产权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产权法课程架构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四编 商标法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涵义知识产权的词源Intellectual PropertyIP、IPR “智慧财产权”、“智力财产权”无形产权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涵义伯尔尼公约著作权(版权)知识产权的两大支柱巴黎公约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涵义知识产权的概念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法理专著、法律,乃至国际条约,都只是从划定范围出发来明确知识产权这个概念的。 主要倡导者是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左夫,之后比利时的著名法学家皮卡弟对

2、此概念加以规范。皮卡弟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它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涵义知识产权包括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以及相关的权益。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和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一)狭义的知识产权范围狭义的知识产权一般包括著作权(包括邻接权)、商标权和专利权三个部分。一般而言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著作权,包括邻接权;一类是工业产权,主要指商标权和专利权。二、知识产权的范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二条第八款之规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规定;我国现行立法

3、之规定;(二)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简称WIPO公约,共21条)第2条(8)款 “知识产权”包括: 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 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 关于人们努力在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 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 关于工业品式样的权利; 关于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的权利; 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一切其他来 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一条确定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范围: 1、版权与邻接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

4、图设计权(拓朴图)权; 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主要为商业秘密权)。我国现行立法之规定4、对商品装潢、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原产地标志等,由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规定。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2、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 、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 、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3、对商号的规定,主要由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和 民法通则加以规范。我国现行立法之规定 8、我国对于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作为特殊知识产权的规定。(如“商业形象权”)5、对商业秘密,则主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规定。6、 集成电

5、路布图设计权由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保护条例规定。7、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我国现行立法之规定广义狭义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著作权(作者权 传播者权)专利权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权商标权(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权三、知识产权的特征(一)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所谓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知识形态的产品。1、智力成果与载体的关系2、智力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知识产权的排斥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知识产权专有性和排斥性的例外(三)知识产权的地域

6、性1、知识产权地域性的产生2、知识产权地域性的打破3、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地域性(四)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权利,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限。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有效期,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便进入公有领域,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可以自由使用。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二)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4、因救济智慧成果。1、

7、因创造智慧成果;2、因使用智慧成果;3、因交易智慧成果;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特点第一,知识产权制度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有了内在的、紧密的联系。第二,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设计都是和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展需要紧密联系的。第三,知识产权制度表现出一体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第四,知识产权法是不断创新、修订较为频繁的法律规范体系。三、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始于清朝末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2年)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3年)中日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3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大清著作权律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制定了一些知识产

8、权法律,皆因政局动荡而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三、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历史与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国民党旧法统,着手建立包括知识产权法在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中国加入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0年6月3日起)WIPO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85年3月19日起)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989年10月4日起)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中国是首批签字国之一)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92年10月15日起)世界版权公约(1992年10月30日起)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

9、复制日内瓦公约(1993年4月30日起)专利合作条约(1994年1月1日起)四、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1、著作权法律制度2、专利权法律制度3、商标权法律制度4、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一、知识产权客体不断扩张知识产权的客体,即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对象,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模拟版权、电子版权时代、网络版权时代缓存的性质问题、著作权人的网络传输问题、作者身份的认定问题、ISP的法律责任问题分析化学和生物工程技术二、知识产权主体呈现多元化知识产权主体是知识产品利益归属者,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在现代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过去

10、的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从特定主体扩展到了不特定主体,从对个体保护到对一定范围内的群体利益保护发展。权利主体多元化现象的出现,促使知识产权制度去更多地关注对多元权利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的法律保障。三、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演进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宏观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知识产权的取得、利用等行为进行审查、监督、协调、服务等活动的总称,是知识产权制度区别于其他财产权制度的标志之一;另一个层次是指在微观领域的权利人特别是企业层面的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转移、使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培育知识创新能力,以创造财富提高竞争力,促进组织发展的管理活动和过程。三、知识产

11、权管理模式的演进我国现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机构重叠,不利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推行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四、知识产权法哲学的嬗变传统罗马法并没有把智慧财产作为考察的对象。知识产权的发展本身也经历着从“权力”向“权利”的变化近年来,学者们所探讨的知识产权法哲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知识产权法的法律诠释方法;国家在“私法自治”下干预知识产权的根据;知识产权与基本人权的冲突和互动;当代社会的无形财产理论基础和制度体系的重构;知识产权的本体、主体与客体;知识产权法立法考量的尺度和标准;知识产权产生的哲学理论基础及知识产权的正当性等方面。第二编 著作权法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概述一、著作权的

12、概念作品是著作权的前提和基础。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版权:copyright, authors right狭义上指作者权,广义上包括邻接权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财产权不同于其他财产权(物权、债权、工业产权)(一)著作权的客体是没有形体的思想或情感的表现(二)著作权作为一种财产权,不同于作为普通财产权的物权二、著作权的法律特征三、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与“出版特许权”相联系的保护阶段著作权的起源或萌芽阶段在此阶段,对著作权的保护仅体现在“出版特许权”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著作权。(二)与“著作权财产权”相联系的保护阶段著作权的形成

13、阶段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全称为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的法安娜法是版权制度的第一次飞跃 18世纪末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版权法,是版权制度的第二次飞跃(三)与“著作人身权”相联系的保护阶段著作权的完善阶段法国1793年的作者权法强调作者权既应包括财产权,也应包含精神权利;而且,精神权利应该放在首位。(四)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化阶段现代版权保护阶段1878年,一些国家成立了“国际文学艺术联合会”,这个组织成立后就起草了一份关于版权保护的文件,这份文件后来成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52年9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各

14、国通过世界版权公约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知识产权协议确立了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我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古代著作权概念的萌芽2.大清著作权律3.建国初的著作权保护4.80年代的著作权制度5.著作权法的颁行古代著作权概念的萌芽石刻(拓碑)印章的影响(拓碑图、印章图)雕版印刷(例图)活字印刷(宋毕升,1450年谷登堡)(例图)出版业的发生使作者产生利益要求著作权制度产生要求:技术条件、文化环境、利益需要、相关的经济政治基础、思想观念、法律传统拓印印章元代明代雕版印刷雕版经折式装祯卷轴式装祯制成品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旋

15、风装祯雕版印刷制作成品活字印刷印刷版活字印刷单字活字印刷成品活字印刷毕升像西维摩诘所说经大清著作权律1910年,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通例、权利期限、呈报义务、权利限制、附则,5章55条需向民政部注册、缴费、交纳样本奠定我国著作权法的基础,树立人们的著作权观念 建国初的著作权保护1950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保护作者、兼顾各方1953关于结症任意翻印图书现象的规定:整体上,行政保护,不作为民事权利,废除版税,稿酬低,是政府对作者的生活补助和创作的奖励(鼓励)80年代的著作权制度稿酬制度的突破民法通则的确认相关的知识产权法的颁行著作权法的颁行1990/9/7七届人大15次会议通过,次年6月日实施,

16、经济、政治、观念的突破1992年10月加入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2001年10月九届人大24次会议通过修改 第二节著作权法概述一、著作权法的概念1、著作权法的概念:调整因著作权的产生、控制、利用和支配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我国著作权法的渊源:宪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刑法,单行法规,行政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3、我国著作权法的适用范围二、著作权法的基本立法原则1、维护作者权益的原则2、鼓励作品传播和促进文化繁荣的原则3、协调作者权益与公众利益相平衡的原则4、符合著作权国际保护基本要求的原则第二章 著作权的客体第一节 作品概述一、作品的概念1、作品,是

17、指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2、作品,是信息状态的智力成果,思想或情感的表现。3、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4、作品,可以用法律所允许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5、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不是思想或情感,而是赋予思想或情感以文学、艺术外观的表达形式。二、作品的构成要件(一)独创性(二)可复制性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一、一般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

18、模型作品著作权法第三条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一)文字作品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二)口述作品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

19、品1、音乐作品2、戏剧作品3、曲艺作品4、舞蹈作品5、杂技艺术作品1、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2、戏剧作品戏剧: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3、曲艺作品曲艺:是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4、舞蹈作品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 5、杂技艺术作品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1、美术作品2、建筑艺术作品1、美术作品绘画: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

20、2、建筑艺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是通过各种建筑的实体与空间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统一组织和处理,使建筑物既有实用功能,又达到人们审美要求的一种综合性的造型艺术。包括建筑组群规划、建筑形体组合、平面布局、立面处理、内外空间组织及装修、材料、色彩、绿化的考虑等。(图例)2、建筑艺术作品(五)摄影作品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 。(七)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1、工程设计图:是

21、指为拟建工程的实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安排提供依据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它包括制定一整套工程项目技术文件,如各项技术经济依据、计算书、图纸、模型、预算、说明书及其他资料。(图例)2、产品设计图:是从明确产品设计任务起到确定产品的具体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总称。通常包括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及其说明。(图例)(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3、地图:地理素材的“取舍”和“判断”是地图的独创性。(图例)4、示意图:是指借助于简单的点、线、几何图形和注记等符号来说明内容较为复杂的事物及其原理,或为显示事物的具体形状或轮廓而绘制的略图或草图。

22、包括电路图、工艺流程图、机器设备图、工程项目图、统计图等。 (图例)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模型作品模型作品:是指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二、特殊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三)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作品(一)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计算机程序包括源程序(源代码)和目标程序。同一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应当视为同一作品。文档,指用自然语言或者形式化语言所编写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用来描

23、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一)计算机软件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三)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作品 通过网络传播的作品往往都是一般作品已经涵盖的形式,而网络传输本身应是一种传播、再现利用作品的方式,其独到的表现形式应受邻接权的保护,故在此不应将传播方式当成作品来加以介绍 第三节 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二)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三)时事新闻(四)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著作

24、权法第四条、第五条)著作权法第四条第四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该规定已经涉及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由于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所以哪些作品应依法禁止出版、传播,只能按照宪法以及出版法等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予以认定。那么,它的实际意义在于,著作权人在行使著作权时,应履行一定的义

25、务,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二)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法律及类似文件,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不属于任何个人智力创作成果,而且是要求人们普遍了解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以,对法律、法规及其官方文件的复制、传播和使用不应受到限制。 (三)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四)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此类作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已为人们所普遍运用,并且其本身就是为了人们加以运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因而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 第三章 著作权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一

26、、著作权人的概念著作权主体即著作权人,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照法律规定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主体可分为创作作品的作者和作者以外的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两大类。二、著作权原始主体(一)作者(二)被视为作者的其他著作权人(三)外国作者(一)作者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2、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3、外国人、无国籍人作为作者4、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一、作者5、受让人可以成为著作权的财产权主体。6、在特定的条件下,国家可以成为著作权人。(二)被视为作者的其他著作权人

27、我国著作权法明文规定了法人甚至非法人的其他组织均可以被视为作者,享有原始著作权主体依法所能享有的一切权利。(三)外国作者1、外国作者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这里所称的在中国境内出版又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形:(1)外国作者从未发表过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2)外国作者的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30天内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3)外国作者未发表过的作品,经授权改编、翻译后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也视为该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三)外国作者2、著作权国际保护所要求情形之一。这是指外国作者的所属国或经常居住地国家与中国有缔约或共同参加国际公约的关系,导致其作品受中国著作权法

28、保护。3、著作权国际保护所要求情形之二。这是指外国作者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成员国或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导致其作品受中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三、著作权继受主体(一)概念和分类著作权继受主体是指通过法定的事实或行为的发生,自著作权原始主体那里,取得了部分著作权的其他人,这些继受主体所享有的权利是以他人原有著作权合法存在为前提的。分类 1、继承人 2、承受人 3、受赠人 4、受让人 5、国家(二)特殊类型的继受主体除上述五类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继受主体外,还有原件所有权可转移的作品原件所有人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原件所有人,也可成为我国著作权法律关系中的继受主体。我国著作权法第18条规定:

29、“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第二节 不同类型作品的著作权主体确认一、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演绎作者对演绎作品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2、演绎作品必须保护原作品完整性,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修改作品的内容和观点;3、应当在演绎作品中指明原作者姓名,向原作品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构成合作作品的要素:(1)共同创作的合意,指两人以上的作者对共同创作作品的行为及后果有的认识,意思表示一致。(2)在创作过程中合作人贯彻合作创作的意图,均有意识地使他们的创作成果相互照应、衔接、协调和统一,

30、即有共同创作的行为。但是,不要求共同写作。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2、合作作品包括可以分割使用的作品和不可分割使用的作品。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13条)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实施条例第9条)著作权法第十三条第十三条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

31、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实施条例第九条第九条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汇编作品,是经过对搜集的材料的筛选与排列集合而成的作品,常见的汇编作品有百科全书、辞典、文集、选集、报纸、期刊、年鉴、数据库等。 四、电影及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

32、,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五、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职务作品的认定2、一般职务作品及其权利归属3、特殊职务作品及其权利归属1、职务作品的认定(1)作者同单位之间必须具有劳动法或者类似劳动法法律关系;(2)作品必须是履行单位工作任务的结果。(3)即使其内容与单位的工作业务范围有关,也不是职务作品。2、一般职务作品及其权利归属(1)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2)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3)职务作品完成两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

33、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4)作品完成两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3、特殊职务作品及其权利归属(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七、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

34、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八、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一、发表权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的含义(1)为公众所知发表(2)发表的形式(出版、广播、展览、表演、放映、演讲、网络传播等)(3)发表的唯一性(4)发表受到第三人权利的制约二.署名权姓名表示权,作者在其创作的作品(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资格权方式有:真名、假名、匿名。作者不署名,不

35、等于没有或放弃署名权和其他著作权未参加创作者的署名?思考!冒名。署名家之名侵犯他人姓名三.修改权对已完成的作品予以改变,含因作者思想、感情的改变而修改和仅对表现形式的修改。对原作品的完善,创作的继续,修改权属于作者。有时可由他人行使修改权不是绝对的。不能对抗物权(美术作品、建筑作品物权)。出版部门。四.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即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观点、事实和感情不被改动、曲解、阉割、丑化作品收回权理由正当,不危害公益和他人。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一.复制权复制,是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最基本的著作财产权一般指以同样形

36、式指成作品的权利,广义上还包括以不同于作品原来形式表现该作品的权利。平面到立体的复制。二.发行权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发行与复制相连,发行是复制的必然结果,复制发行统称为出版。三.出租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四.展览权公开展览权或战士权,将作品原件或复制件向公众展示的权利。如美术作品、文艺手稿的展览。展览时要注意著作权与物权或人身权(肖像权、隐私权)的重叠,展览权属原件所有人享有。五.表演权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公开表演其作品的权利。 (公开表演作品及用各种手段

37、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表演权可以自己行使,许可他人行使,或转让给他人。六.放映权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七.广播权著作权人依法通过广播、电视等无限发射、有线发射或与前者类似的技术手段传播作品的权利。主要适于文字、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电影电视以及录象制品等。八.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1996年12月20日WIPO在“有关版权和邻接权问题的日内瓦外交会议”上通过WIPO版权公约和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公约九.摄

38、制权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摄制(拍摄)指通过新的创作或相应的技术加工,将原作演绎表现为视听作品(电影、电视、录象等)。十.改编权改编指以原作为基础,对原有形式解剖和重组形成新的作品形式,是再创作。文字作品视听作品,同一形式的文字作品的缩编,小说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改编权是对原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权利。他人为商业性使用改编已有作品应取得著作权人许可。改编者享有著作权,但依赖于原作,需授权。十一.翻译权翻译权是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以其他各种语言文字在表现的权利。翻译属于演绎创作,翻译作品是新作品对各种语言文字而言,翻译权是独立的;不同的法律地区有同一语言的

39、多个翻译权。十二.汇编权著作权人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增删、选择、组合、回击编排的权利(编辑权)。演绎权: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编辑等的演绎,原作著作权和演绎者的派生著作权汇编权和汇编者权。十三、其他著作财产权注释权和整理权注释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应取得著作权人授权,对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的注释,不受限制。注释人对其注释享有新的著作权。我国特色。整理权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作品或材料予以条理化、系统化加工的权利。第十条之17“其他” 第五章 著作邻接权 第一节 著作邻接权概述一、著作邻接权的概念1971年10月在日内瓦缔结保护录音制品录制者防止被擅自复制公约,自1973年7月生

40、效。1974年5月在布鲁塞尔缔结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的信号公约,自1979年生效。二、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著作邻接权与著作权同属于知识产权范畴,而邻接权是由著作权派生出来的从属权利,它是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传播作品的形式所作的独创性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作者享有的著作权是传播者享有的邻接权产生的前提,但没有邻接权的保护,著作权的保护显然不够完善。二、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二者的区别:第一,二者的权利主体不相同;第二,二者的保护对象有区别;第三,二者的权利内容不同;第四,二者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不同。 第二节 著作邻接权的内容一、出版者权出版是指生产制作作品的复制品,

41、并将其提供给社会公众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出版,是指作品的复制和发行。出版者权是出版者对其复制、发行的作品复制品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的统称。(一)版式设计权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限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二)出版者的其他权利1、图书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2、作品文字修改权3、报刊出版者的投稿选登权4、报刊出版者的作品转载、摘编权5、图书出版者的重印、再版作品权(三)出版者的义务1、订立图书出版合同2、按照出版合同的约定质量、期限出 版图书3、图书出版者的重印、再版义务4、依约支付报酬5、出版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二、表演者权(一)表演者的精神权利(二)表演者

42、的经济权利(三)表演者的义务(四)表演者权的期限(一)表演者的精神权利1、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表演者既可以是单独的表演者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演出单位 (二)表演者的经济权利1、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2、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3、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4、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三)表演者的义务1、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

43、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3、使用无著作权的作品演出,应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并不得歪曲和篡改作品的原意。4、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国境内的表演,根据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受著作权法保护。(四)表演者权的期限1、表演者的署名权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权,不受时间限制。2、表演者的经济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三、录制者权(一)录制者的权利和义务(二)录制者权的保护期限(一)录制者的权利和义务1、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录音录像制作者作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

44、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3、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一)录制者的权利和义务4、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5、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著作权法第41条第2款著作权法第41条第2款第四十一条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

45、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月日。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二)录制者权的保护期限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月日。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国境内制作、发行的录音制品,根据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对其制作、发行的录音制品享有的权利,受著作权法保护。 四、播放者权(一)广播组织者权的客体 (二)广播组织者的权利和义务(三)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权的保护期(一)广播组织者权的客体节目,是

46、指在广播或电缆传播范围内,由广播或电缆传播播送者向公众提供的声音、图像序列或音像序列,该序列依不同情况为广大公众或部分公众所收听、收看。(二)广播组织者的权利和义务1、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3、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时,应当分别向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办法由国务

47、院规定。(二)广播组织者的权利和义务5、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该音像载体。(二)广播组织者的权利和义务6、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三)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权的保护期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月日。外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根据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受著作权法保护。第六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的利用一、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一)著作权许

48、可使用的含义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有权在一定的期限和区域内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和行使部分著作权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5至17项的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作品的复制、发行、出租等13项著作财产权,这些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自己行使,也可授权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通过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来获取相应的经济报酬。(二)著作权许可使用的特点其一,著作权许可使用并不改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其二,在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关系中,被许可人被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范围,受到许可合同约定的严格限制,不能超出授权许可使用的期限,也不能超出许可使用的地域,否则将导致权利行使无效的法律后果。其三,在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法律

49、关系中,由于被许可人获得授权行使的只是利用作品的使用权,因此在遭受第三人对其行使著作权的非法侵害时,不能以被许可人自己名义作为独立的权利主体向侵权人提起诉讼,除非被许可人所获得的授权是排他的独占专有使用权,例如专有出版权。(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2、许可使用的权利性质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和期间4、付酬的标准和办法5、违约责任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二、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转让作品原件的转让(一)著作权转让的含义是指拥有著作财产权利的著作权人,将其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之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有偿地转移给他人的法律制度。(

50、二)著作权转让的特点(三)著作权转让合同著作权转让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拟转让著作财产权的作品名称2、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3、转让价金4、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5、违约责任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三、著作权的其他转移形式1、自然人作品著作权的继承2、法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第二节 著作权的限制一、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作品的合理使用,是指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经济权利。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可以扩大适用于对于邻接权人的权利的限制。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

51、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

52、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二、法定许可使用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范围内对作品进行某种使用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应当

53、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1)许可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2)使用作品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3)著作权人未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4)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经发表的作品的,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二、法定许可使用1、报社、期刊社相互转载中的法定许可使用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自使用该作品之日起个月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

54、主管部门制定、公布。二、法定许可使用2、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1)声明不得对其作品制作录音制品的,应当在该作品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时声明。(2)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自使用该作品之日起个月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公布。二、法定许可使用3、广播电台、电视台法定许可使用权4、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法定许可使用。(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著作权

55、法第二十三条)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著作权法第四十五

56、条第四十五条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三、强制许可使用强制许可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著作权主管机关根据情况,将对已经发表作品进行特殊使用的权利授予申请获得此项使用权的人,并颁发“强制许可证”。 第七章 著作权的管理 第一节 著作权行政管理 一、著作权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行政管理分中央和地方两级。 国家版权局 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 二、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1、国务院著作权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版权局的主要职责是:(1)在全国范围内贯

57、彻实施著作权法律、法规,制定与著作权行政管理有关的办法;(2)负责查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侵犯版权行为的案件;(3)批准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涉外版权代理机构和著作权纠纷处理机构,并监督指导其工作;(4)负责涉外版权管理工作;(5)负责代表国家享有著作权权益的管理工作;(6)负责指导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7)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其他著作权管理工作。二、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地方版权局或版权处的著作权行政管理职责,主要包括:(1)监督本地区内的著作权法贯彻落实情况,了解实施著作权法过程中本地区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并向当地政府和国家版权局及时反映情况;(2)针对本

58、地区发生的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涉外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3)负责本地区内的著作权法律知识普及、宣传和教育工作,建立提供咨询服务的窗口等。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概述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是指,经著作权人授权,通过代表著作权人的集体组织,对外以集体组织的名义授权他人使用作品并收取报酬再分发给著作权人,以及由集体管理组织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的诉讼或仲裁活动的著作权管理模式。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我国目前已成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 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著作权的保护期 一、著作权的取得实质条件:法律

59、对作品的要求,即法律以文艺作品的产生为取得著作权的唯一法律事实。(有的要求载体以固定)形式条件:指作品完成后是否附加条件而享有著作权。有三种情况:(1)自动取得原则(无手续原则);我国(3)加标记取得有条件的自动保护,广泛。(2)登记取得(清末、民国、台湾有过)。现各国改进、简化,仅用以确权。二、著作权的期限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反映作者和作品之间不可更改的人格利益联系,保护其不受限制。著作财产权反映权利人通过对作品的利用带来经济收入的可能性,法律赋予作者因控制、利用和支配作品的商业性使用而获益的权利,但有时间的限制社会性。各国对著作财产权的时间限制规定不一。二、著作权的期限1、公民、

60、法人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 2、公民的作品,发表权的期限为作者终生及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3、公民的作品,经济权利的期限为作者终生及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二、著作权的期限4、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经济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5、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经济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