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及方法_第1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及方法_第2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及方法_第3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及方法_第4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及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及方法我们都知道,高考作文的命题意图很明确,它不是为了检验学生的文学创作才能,也不是要求学生写出可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而是为了能够检验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所以高考作文要求不会太严格,太苛刻,但要求学生有命题者意识却是不容置疑的。所谓“命题者意识”,其实就是要有审题意识。在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的“内容”项中,就作了很明确的说明,其中内容项中的“切合题意”为一等文,“符合题意”为二等文,“基本符合题意”为三等文,“偏离题意”为四等文。由此看来,审题准确,是高考作文成功的第一步。自1999年话题作文出现后,近7年来,高考作文基本上由话题作文一统天下。2005年高考作文全国共有15

2、套试卷,其中就有14套选择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这并非巧合,而是话题作文本身的优势所决定的。从话题作文的命题轨迹来看,话题作文已经走过了“限制开放完全开放内容限制”四个阶段,越发显得规范与成熟。而且作文题目主要是由“材料+提示+话题+要求”四部分组成,也基本形成了话题作文的统一模式,其中“开放”,主要体现在文体开放,立意取舍的开放,而“限制”更多的是体现在提示与要求的限制,联系现实内容的限制。因此,话题作文的审题必须把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审题过程。(一) 、审好话题的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比喻型材料,寓意型材料,一般材料型

3、。1、找到突破口,审好比喻义。比喻型话题作文,找出其材料的比喻义,就是审好材料的突破口。例如:一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通过审材料,我们发现,话题“沙子”是比喻型,这是个典型的比喻型的话题作文,对比喻型的话题材料,我们在审题时就要挖出材料的“比喻义”,如“远处的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鞋里的沙子”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的缺点和前进路途中的小困难”,“随时倒掉沙子”比喻“随时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因此,这个题目是要让我们阐述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小困

4、难和自身的小缺点,那么我们就要随时改正这些缺点和困难。 又如: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目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这也是一个比喻型的材料,这个话题中的“水仙花”就是一种隐喻,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因此,这个题目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可以联想到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21世纪科学技

5、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如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道德却在进一步堕落,审美情趣进一步下滑,那将是人类的灾难。2、多角度审视,挖掘其寓意。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挖掘材料的寓意,是审好寓意型话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某人喂了两只鸡,一只爱唱,一只喜静。每天,一听到“咯咯嗒”的叫声,主人就从爱唱的那只母鸡旁边拾到一个鸡蛋,因此主人喜爱它,喂它精致的饲料。一天,主人从鸡笼旁经过,刚好看见那只喜静的鸡在草窝里产蛋。蛋一落地,它便起身不声不响的离去,而那只爱唱的鸡却大摇大摆地走到蛋旁,“咯咯嗒”地叫个不停,主人至此如梦方醒。请以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就是寓意型的材料,这时,我们就

6、需要多角度审视找寓意。审视出“喜唱者”寓“不勤恳工作,成绩面前你争我夺”,“喜静者”寓“淡泊名利,不求荣耀显达的情怀;不善于宣传自己”,“主人”寓“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要实地考察。”通过审视寓意,我们的思路打开了,联系生活,我们既可阐述“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淡泊名利,不求荣耀显达的人”又可阐述“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还可阐述“在生活中,我们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要过于看重成绩”等。又如: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接受阴影,才会有阳光的明媚与灿烂;拒绝阴影,只会是阴天,不会有阳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想要阳光,拒绝见阴影,这显然是难以办到的。那么该怎么办呢?请以

7、“阳光与阴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通过审视“阳光与阴影”这个话题,可以悟出,有两个方面的要素要把握好。话题既是关系型,又是寓意型,要把握好关系型,就要在作文中阐述好“阳光”与“阴影”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即既要拥抱“阳光”又不回避“阴影”。要把握好寓意型,就要在作文中透过阳光和阴影这一表面现象,联系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现状来提示出它的深意,比如“接受阴影”寓“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有阳光的明媚与灿烂”寓“有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有事业的成功与辉煌”等,这样,作文的立意才不会偏离,也才会有深度。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好一般材料。一般材料作文,是指材料中既没有明显的比喻义也没有深刻的寓意

8、,因此,在审这类材料时,就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教育家夏丐尊告诫青年人:当你读错一本书的时候,不要以为你只读错一本书,因为你同时也失去了读一本好书的机会。1+1=?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感悟不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得出不同的人生算式。请以“人生算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针对这类一般材料,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观点从材料中感悟,提炼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观点。 又如: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进行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

9、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05年广东高考)话题“纪念”为独词式话题,同2001年全国高考话题形式相同,无论写作的拟题、内容,还是文体,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了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此话题的写作应注意审清所给的材料,它不仅仅是引出话题,而且也明确了写作的方向。所写文章不要把纪念写成怀念,要注意纪念和怀念的区别,这可从材料“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中得到启示。(二) 审好话题的提示语。不要忽视话题的提示语,提示语是材料与话题之间的一道桥梁,对上面的材料做补充说明,起启发考生思考、激活考生思维的作用。只要考生根据“提问”,沿着话题与材料同指的“方向”展开

10、联想,构思作文就行。例如:“双赢与智慧”话题作文的提示语: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双赢的智慧”,着重点在“双赢”,而不是“智慧”,有些考生以“智慧”为题,专写“智慧”,彰显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的聪明,或者写一个人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这些都没能正确把握题意。“双赢”是双方都赢,你赢我也赢,你好我也好,而不是“赢双”,一方赢两份。又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提示语: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11、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段提示语在提醒考生“答案不止一个的”同时,要放宽眼界,开拓思路,尽快从具体的图形分析理解中走出来,考生一旦清醒,就会把握住“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三)、审清话题的类型1、审话题的限制范围话题的范围是指出题者给出话题的外延,等于给我们的写作画上一个无形的圈,我们所有的创作活动只能在这个圈内。如“心灵的选择”多了修饰语“心灵”,话题的外延缩小,这就决定你所选择的事件,都须有内心活动,思想的参与,精神的指示。如果不假思索的写职业的选择、人生的选择就判偏离题意。

12、2、审话题的关系。关系型话题具有思辩色彩,很受命题者亲睐。命题形式有“XX和(与)XX”“XXXX”,具体地说,因素间的关系大致有因果关系、取舍关系、并列关系、辩证关系等。必须辨明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结合材料、提示语准确立意。A、因果关系。如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感情亲与疏影响对事物的判断。儿子与邻翁都提出相同的建议,但老人因儿子(亲)就认为聪明,因邻翁(疏)就怀疑偷窃,造成对事情认识的偏差。如果忽视种种因果联系,撇开“亲疏”谈“认知”或撇开“认知”谈“亲疏”都不行。B、取舍型。例如:某网站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痛苦

13、,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把不小心打烂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c.考场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话题实际上是问遭遇挫折该怎么办?可以直面挫折化解痛苦,也可以无限放大痛苦,这样的话题就要作取舍:遭遇挫折应化解痛苦。C、辩证关系。如话题“他人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简单地承认或否认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偏激的不可取的。正确的看法应该是:既要自身的努力(内因),也要他人帮助(外因)。D、并列关系。如: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

14、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05年全国题)这是一道关系型的话题作文,构思时要二者兼顾。明确哪些东西需要“忘记”,哪些东西需要“铭记”。“忘记”或“铭记”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二者有时是并列关系,“忘记”和“铭记”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发展,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有时是条件关系,比如要“铭记”历史教训,就需要忘记一些仇恨,忘记一些争斗。(四)审清话题的要求写作要求也是话题作文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审要求,就是指审文体、字数等。如请以“忘记和铭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