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四)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四)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四)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四)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四)肝胆病证胁痛1胁痛的治则是什么?实证宜理气活血,虚证宜滋阴柔肝。胁痛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肝 胆 脾 胃 肾 胁痛与胆胀临床表现的主有区别在于哪一点? 部位不同,前者疼痛在两胁肋,后者疼痛在右上腹。患者男性,50岁。自觉胁肋掣痛,心急烦口躁,头痛目赤,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胸闷不安,溺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胁痛,辨证:肝胆湿热,治法清热化湿,理气通络,方剂龙胆泻肝汤患者钟某,女,46岁。反复胁痛五年,每因烦躁时症状加重, 伴郁闷气短,纳呆,腹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经一个多月的恰当治疗后,病情好转,胁痛减轻,无腹泻,但仍时觉胁部悠悠疼痛, 心中烦热

2、,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而弦。诊断:胁痛,证候:肝阴不足,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方剂: 一贯煎。黄 疸 黄疸的发生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 脾 胃 肝 胆 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时的治法是什么? 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黄疸的基本病机是什么?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患者张某,男,40 岁。1994 年 7 月 12 日就诊。患者一个月前因公至南方出差,常暴饮暴食,劳累奔波,自觉神疲乏力。20天后自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脘腹满闷,小便黄,目白睛黄不明显,纳呆, 当地医院诊断“感冒”,经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但身体仍觉异常疲乏,且双目白睛微黄,患者因工作忙,四天后始就诊。现症见身目发

3、黄如橘,发热不扬,身重体倦,口苦,恶心呕吐,纳呆,溺黄少,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弦滑。诊断:黄疸,证型:湿重于热,治法:除湿化浊,泄热除黄,方剂: 茵陈四苓汤。 患者男性,岁,因身目俱黄两天入院。现症见身目俱黄,发热口渴,恶心欲吐,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黄疸;证型:阳黄热重于湿,治法:清热利湿通腑,方剂:茵陈蒿汤加减。积聚1、积证与聚证各有何特点?答:积证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为脏病,聚证是无形,聚散无常,病无定处,病属气分,为腑病。2、简述聚证食滞痰阻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主方。答:聚证食滞痰阻型的临床特点为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

4、甚,苔腻,脉弦滑,治疗是:导滞通便, 理气化痰,主方为六磨汤。3、聚证的肝郁气滞型与积证的气滞血阻型临床特点及治疗有何不同?答:聚证的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特点是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 脘胁之间时有不适,苔薄脉弦,治疗是疏肝解郁,行气,消聚,主方是逍遥散。积证的气滞血阻型的临床特点是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 胀痛并见,苔薄白,脉弦,治疗是理气活血,通络消积1、王某,男性,32 岁。连续数周每晚进餐后,出现腹中胀满疼痛, 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时有呕吐,恶心厌食, 嗳腐吞酸,大便秘结 2 日未解,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滑弦。中医诊断:积聚(聚证)症候分析:食滞肠道,气机不畅,

5、气聚不散,出现诸症。食积化热则口干口苦。舌脉为食浊阻滞之象证型:食浊阻滞治法:理气化浊,导滞通腑方剂:六磨汤加味大黄 10 后下、枳实12、槟榔 15、沉香9、木香 8 后下、乌药12、ft 楂 12、莱菔子 15、神曲 10、竹茹 122、赵某,男性,59岁,发现腹部积块近半年,近半个月来发现积块明显增大,硬痛不移,消瘦乏力,纳呆,时有低热,舌质紫暗,见瘀斑,脉细涩。中医诊断:积聚(积证)症候分析:积成日久,气血凝结,脉络阻塞,血瘀日甚,故见积块明显增大,硬痛不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故见消瘦乏力,纳呆;气结血瘀,营卫不和,故见低热;舌脉为瘀血内阻之征。证型:气结血瘀治法:祛瘀软坚,补益脾胃

6、 方剂:膈下逐瘀汤、 六君子汤药物:党参 15、茯苓 15、白术 12、炙甘草 6、法夏 12、橘皮 9、当归 9、川芎10、桃仁12、红花8、赤芍药12、五灵脂10、延胡索12、乌药 12、牡丹皮 12鼓胀鼓胀是由于酒食不节等所致 肝脾肾损伤,而致气血水瘀结腹中而成。鼓胀在邪盛时可出现神昏、出血的变证。黄某,男,45 岁,患者腹胀反复发作 2 年,近周来腹胀加重,腹大胀满, 脉络暴露,胁腹刺痛,面色暗滞,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稀烂,2-3/日,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鼓胀证型:湿热蕴结兼血瘀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刘某,女,42 岁,患者反复腹胀

7、 3 年,两周来腹胀加重,觉脘腹痞闷,得热则舒,口不渴,喜欢热饮,尿少,肢体困重,舌淡红白腻苔,脉沉细。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一周前做腹部B 超示“肝硬化, 大量腹水。“诊断:鼓胀证型: 寒湿困脾治法: 温化寒湿,健脾利水方药:实脾饮头痛风寒头痛的主证是什么?答:头痛连项背,恶风寒,遇风尤甚,口不渴,常喜裹头,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头痛的病因病机有哪几方面?答:引起头痛的主要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和内伤不足。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时气、寒湿、热邪致寒凝血滞,络道被阻,或风热上炎,侵扰清空,或湿邪蒙蔽清窍,清阳不展而致外感头痛。内伤头痛,常因情志失

8、凋,郁火上扰,忧郁恼怒太过,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逆上犯于头则头痛。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内伤不足,脑窍失养,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伤于脾者,或气血生化无权,气血亏虚脑髓失养而致头痛;或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致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而发为头痛。伤于肾者,肾精亏损,髓海空虚而致头痛。 此外,跌仆外伤,或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瘀血头痛。 3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如何辨别?外感头痛表现为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头痛较剧,多为掣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表现为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头痛较轻,多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

9、遇劳则剧,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张某,男,42 岁。反复头痛数年,久治不愈,头痛多有针刺感, 常在夜间发作,以两侧为重,并伴有失眠多梦,性情急躁易怒,面色晦暗,溲黄,大便如常,唇舌暗红,脉细涩。根据病案资料,分析并写出该病的诊断、证型、治法、代表方。诊断:头痛。证型:瘀血头痛。治法:活血化瘀。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刘某,男,40 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晕, 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根据病案资料,分析并写出该病的诊断、证型、治法、代表方。诊断:头痛。证型:肝阳头痛。治法: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眩晕眩晕的病机特征。眩晕的病机实质是本虚标实,本虚

10、乃心、肝、脾、肾气血阴精之虚, 标实系风、火、痰、瘀之邪实。眩晕与头痛有何区别和联系?(1)主证方面:在内科范围内,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二者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2)病因方面:头痛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3)辨证方面:头痛偏于实证居多,而眩晕则以虚症为主。 3试述“无痰不作眩”和“无虚不作眩”的含义。 “无痰不作眩”出于丹溪心法。是由于过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脾失健运,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所致。证以眩晕而头重如蒙为特征,属本虚标实之证,并提出以治痰为先的方法。“无虚不做眩

11、”出于景岳全书,主要是指先天不足,久病伤肾,气血亏虚,房劳伤精,以及老年肾亏等原因造成体内精、气、血的亏虚,以致髓海不充,清窍失养而形成的眩晕病症。证以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为特点,属虚症,故提出治以补虚为主。患者王某,女,60 岁。诉头晕目眩 2 年,伴见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头重如裹,神倦乏力,心悸少寐,面色光白,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请分析本例的诊断、辨证、治则治法与方药。诊断:眩晕;辨证:气血亏虚,痰浊上蒙型。治则:补虚泻实,攻补兼施,以补为主。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燥湿祛痰。 方药:归脾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略)患者张某,男,57 岁,干部。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

12、红目赤, 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心悸,腰酸膝软,头重脚轻,小便黄赤, 舌质红,脉弦细而数。请分析本例的诊断、辨证、治则治法与方药。诊断:眩晕;辨证:风阳上扰。治则:补虚泻实,攻补兼施,以补为主。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略)中风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可概括为哪六个字? 答: 中风病的发病主要病机可概括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风火)、痰(风痰、湿痰)、风(肝风、)、气(气逆)、血(血瘀)。中风病中脏腑与痫病、厥证的鉴别要点。答:中风病中脏腑与痫病、厥证均有相同点是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其不同点在中风病中脏腑昏迷时间较长,清醒后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痫病的患

13、者在昏迷的同时有抽、叫、涎,清醒后如正常人一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而厥证昏迷时间较短,经过救治清醒后,没有后遗症。中风病中经络与中脏腑如何鉴别?答: 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仅表现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而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歪僻不遂。两者鉴别的关键点在有无神志的改变。1 朱 ,男,62 岁,右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一月余,经治疗后现仍步履行艰,口角歪斜,言语謇涩,流涎不止,神疲肢倦,舌淡暗有瘀点,脉弦细。请回答:诊断、证型、治法、方药。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 桃仁 红花 川芎

14、 地龙 赤芍 鸡血藤、蜈蚣) 2患者关某,男,58 岁,形体肥胖,有“高血压病”病史,某日傍晚饱餐饮酒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即送来急诊,症见昏愦无知, 鼻鼾痰鸣,气粗口臭,左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两手握固,牙关紧闭,大小便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查:体温为 38,呼吸为 28 次分,心率为 116 次分,血压为 277173kPa,双瞳孔大小不等。经头部 CT 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即行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经过 3 天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稍稳定即被送入住院部继续治疗。入院治疗约 10 天,患者神志渐转清或时寐时清,喉间痰鸣,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脉弦滑。请

15、回答:患者被送至急诊时,你对该病人作出的诊断?如何辨证? 中医救治的方法、方药?入院后患者神志渐为转清,是否意味患者病情进入恢复期?此阶段应如何辨证施治?诊断:中风病(中脏腑) 证型:痰热内闭清窍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方药:先用安宫牛黄九灌服或鼻饲,再予羚羊角汤加减治疗应辨证为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治宜化痰通腑,醒神开窍。方药用星萎承气汤加减治疗。此阶段仍然是急性期,治疗上应重点注意观察神志、瞳神、气息、脉象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还须勤翻身,防止褥疮发生。疟疾请简述疟疾与感冒伤寒的鉴别要点?请简述一般疟疾与瘴疟的鉴别要点?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分型加以说明?祛邪截疟

16、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在确定诊断为疟疾后即可截疟。在此基础上,具体的病症分述如下:正疟应配合和解表里;温疟应配合清热疏表;寒疟应配合辛温达邪;热瘴治宜解毒除瘴,清热保津;冷瘴治宜解毒除瘴,燥湿化浊;劳疟治应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疟母治宜软坚散结,祛瘀化痰,并应酌情配合补益气血之剂, 虚实兼顾。病例分析:某男,27 岁,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请分析其证候,病名,提出治疗方药。证候分析:疟邪侵入,伏于半表半里。若疟邪与营卫相搏,正邪相争, 而引起疟疾的症状发作,疟邪入与阴争,阴盛阳虚,

17、阳气被遏故致呵欠乏力,寒战鼓颔;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则壮热,头痛面赤;热盛伤津,故口渴引饮。终则邪气伏藏,热蒸肌肤,腠理疏松,故遍身出汗,热退身凉,发作停止。病初苔多薄白,化热则见苔黄腻,疟脉自弦,弦紧主寒盛,弦数主热。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方药: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某男,症见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痠痛,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 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则神昏谵语,病者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弦数请分析其证候,病名,提出治疗方药。证候分析:此型是在ft瘴地区,感染瘴毒,邪郁于内,或蒙闭心窍, 发为瘴疟。其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瘴毒疫邪侵入,由于素体阳盛,或热重于湿,或湿从化热,而

18、成热瘴。因热毒内盛,故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肢体痠痛,热毒上冲则头痛,面红目赤。热毒内蕴中焦,致使胃气上逆,则胸闷呕吐。热盛伤津,故烦渴饮冷,大便秘结。热移于膀胱,则小便热赤。热毒上蒙心窍,神明失司,故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弦数,均为热毒内盛之征。故其病为热瘴。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方药:清瘴汤加减。肝 癌 1肝癌病位在肝、胆,与脾胃脏腑密切相关,总病机为正虚于内, 邪毒凝结。肝癌应与 黄疸、胁痛和鼓胀鉴别。肝癌与黄疸如何鉴别?黄某某,男,36 岁,1988 年曾患黄疸型肝炎后治愈。1994 年 11 月因上腹肿物、右胁痛、食欲减退来诊。体查无黄疸及腹水,肝大右胁下 1.5cm,剑突下 5cm,B 超示“肝癌图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