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1页
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2页
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3页
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4页
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学习小数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学情分析:小学三

2、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历小数的形成过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读、会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意义,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四、教法、学法:教法: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选择了创设情境法、谈话启发法、发现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学法: 在学法方面,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

4、式。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因此让学生用观察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类推法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立以下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大约5分钟)1.小猴子带了一元五角去买学习文具,由于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请大家帮忙判断,它可以买那些商品?出示商品价格(请学生把商品价格用元、角、分表示,并判断小猴子的钱能买那些商品)。2.区分整数和小数。引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

5、活,初步感受小数的现实意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大约8分钟)1、读小数生活中处处有小数,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请大家读一读屏幕上的小数。 小结小数的读法。2、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小数是怎么写的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猜想、大胆尝试的精神。(三)小数的意义(大约17分钟)1、理解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大约5分钟)A、观察图,发现数学信息,并把找出的价格表示成几元几角几分。5.98元表示5元9角8分 0.85元表示0元8角5分 2.60元表示2元6角0分 B、观察、交流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

6、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利用商品价格,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感悟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2、生活中在哪里还见过小数? 学生可能会说,自动铅笔笔芯0.5mm你是否见过?mm是什么单位?(长度单位)你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引出: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小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次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同时自然地过度到下一个知识点。3、理解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12分钟) A、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是

7、几分之几米?既然1分米可以用0.1米来表示,3分米可以用多少来表示?那么8分米呢?B、观察讨论,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表示的什么?(多少分米) 【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和8分米的不同呈现方式,可以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也为下一环节过渡。C、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现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1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100 那么8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该怎么表示?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23厘米写成小数

8、是多少米呢?(0.23米)D、观察讨论,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表示的什么?(表示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四)巩固练习(8分钟)你们想去小数王国么?有信心接受挑战么?1、 请你当小法官。(1)34.76读作三十四点七十六。 (2)3元5分用小数表示是3.5元。(3)1.35米,就是135厘米,也就 是1米3分米5厘米。 (4)8.88元这三个“8”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2、练习读数和写数(长颈鹿、鸵鸟的身高,一个鸵鸟蛋的重量等)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不但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而且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小数在生

9、活中无处不在!同时渗透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理念。(五)课堂小结(2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对这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六、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像0.26、1.35和3.7这样的数叫小数。5.98 读作:五点九八 0.85 读作:零点八五十分之几 一位小数 百分之几 两位小数1分米=1/10米=0.1米 1厘米=1/100米=0.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23厘米=23/100米=0.23米【设计意图】:板书直观明了,既让

10、学生学会小数的读法,又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七、布置课外作业作业留了两类题型,是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全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八、课后反思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有效突破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但是没有完全依懒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有序的板书,使学生学完新知后,还可以自主地再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回忆及巩固。 在整个教学中我感到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整节课容量

11、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如果整合教材,该简要简、该详要详,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学生才能对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2、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或者说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预设不到位,造成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变动。3、语言表述不够精简。一是对学生的提问及知识传授的语言不够精简,再是对学生的回答,即使学生的回答已经非常到位,也存在不必要的重复现象,即造成教学时间的流失。4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板书是为了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

12、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材料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蒋海霞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的内空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想法,与在座的老师们一起交流一下。一、说教材小数的

13、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包含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发两个板块。此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其它知识做好铺垫。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两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关于小数的知识,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

14、但是对小数的含义还是比较模糊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理解小数的含义,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熟悉的超市图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会区分整数与小数。探究过程安排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注重了新旧知识了衔接,降低了本节课的教学难度。三、教学目标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学习,初步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也在生活中对小数有一些感性认知,在学习本课时的知识时,通过不断的加强小数与分母是10、100的分数的联系,同时借助探究与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通过具体

15、的情境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2、通过分析、联想、对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读、写一位小数。体会到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要求正确的用小数表示,并说说其具体的含义。 课前准备: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四、教法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理念呼唤新教法,新理念下的教学方法设计不仅仅是设计教的方法,更要考虑学的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

16、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五、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老师问题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自主探究从而理解小数的含义。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在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创造性学习的境界。六、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板块:(一)联系生活,发现小数。(二)自主探究,读写小数。(三)合作学习,理解小数。(四)拓展练习,应用小数。一、创设情景,发现小数。(出

17、示)观察生活中的数,区分整数与小数,初步认识小数。设计意图:(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该建立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在这里我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环境引出小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搜索生活中的数区分整数和小数,帮助学生形成对小数的初步印象,这些小数都是学生自己搜集的,学生感到亲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认识小数点,会读写小数。(出示)读小数练习读小数总结读小数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学生的自主练习,是学生有效的掌握小数的读、写的方法,及时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读写小数的方法。)三、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出示)合作学习,理解小数1、 理解以元做单位的小数、讨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例:书

18、上将5.98元改写成5元9角8分设计意图:(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另外,让学生采用与同伴交流的形式,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并且与旧知识紧密联系,降低了新知识的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1) 出示米尺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进行简单练习。2) 理解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进行简单练习。设计意图:(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探索的过程。放手让学生探索,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在新知的教学开始,不探索知识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习题设计方面1、练习二十一

19、的第1题2、让学生填一填、小法官,巩固本节课知识。设计意图:(教师将枯燥的练习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中,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人情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小数的读写及含义)五、课堂小结浅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简单反思自己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情感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0.40 , 29.90 , 160.81 叫做小数1分米= 0.1米1厘米=0.01米3分米=0.3米3厘米=0.03米18厘米=0.18米1米31厘米=1.31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蒋海霞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

20、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以前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前面的几何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教材只是把建立角的概念放在“初步“的水准上,这就要求教学时,既要巧妙地避开角的概念,又要揭示出角的本质属性。为中高年级继续学习角和其它几何图形奠定基础。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可见,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实际上是在直

21、接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二、学情分析: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制定了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二)能力方面:培养学生

22、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三)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难点是: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识规律,采取了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等教学手段,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知亲手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

23、进行考虑:四、教学过程:(一),我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二),出示一张圆形纸,让学生观察有没有角,启发学生用圆形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我不讲怎样折,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折。再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比较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然后让学生用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从而揭示了角的本质属性。(三),鼓励学生用图钉和硬纸条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也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做。然后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活动自己的角,边活动纸条边观察: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这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认识静态中

24、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使他们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在学生的所有操作活动中,我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教具为自己动手,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多感官并用,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操作的主体作用,力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意识。(四)、利用多媒体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直观、形象的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优化课堂教学。1、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

25、的几何图形。作为一名教师重在授之以“渔“,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使其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本节课中,从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是教学的关键。如何把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这又是教学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分两个层次进行突破。(1),从活动角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教学中,让学生从观察生活的角、折角、做活动角,然后从活动角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抽象呢?为此,我设计了由活动角到角的几何图形抽象过程的动画。用点来代表图钉,用一条直直的线来代表这根纸条,再用一条直直的线代表另一根纸条。这样,变抽象难懂的知识为直观的画面材料,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角

26、与角的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认识。而且,用线代表纸条的连续过程,也孕伏了“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这一几何概念。(2),从学生已经感知过的实物中再次抽象出角。在学生初步形成角的概念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感知过的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利用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上的角的形状,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去掉,再次抽象出几何角。让学生观察这些角虽然大小不同,方向不同,但都有什么共同特征?这时画面上同时闪动所有角的顶点,然后闪动各自的两条边。帮助学生再次抽象概括出所有的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就实现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2、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化

27、难为易。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其思维活动需要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持。而让学生直观感知不管边伸长还是缩短,角的大小始终不变,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做到。比如用实物演示,首先角的两边伸长缩短的教具难以制作,其次是演示时角的位置方向大小容易变动,不易比较。于是,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通过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跟纸条张开的大小有关,再提出疑问:角的大小跟纸条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这时,我设计了把活动角的两根纸条伸长和缩短的动画,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没有?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看到,不管纸条伸长还是缩短,角的大小始终不变,说明角的大小与纸条的长短无

28、关。这样,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总之,教学中我本着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思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在生动、活泼、和谐、合作的氛围中,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设计中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446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

29、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学情简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3、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获得主动发展,并使学习

30、过程富有个性化。4、目标预设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在与相同加数连加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问:同学们,节假日你们喜欢去游乐场么?今天我们去游乐

31、场看看,怎么样?生:好师:(出图1)游乐场里可真热闹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小飞机、过山车,师:这么多好玩的,那我们先看看小飞机好吗?1、师:(小飞机)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2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具体采用以下模式: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1)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2)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用加法算用乘法算222=623=63333=1234=1244444=2045=20(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五、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3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数学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2、教材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

34、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学生来说“乘法”这个概念较难建立,因此需要在大量的具体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意义。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的意义做准备。然后,例1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学生用小棒摆出的作品。这样编排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继续学习乘法打下基础。3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

35、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4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三、说教学思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第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究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第二环节是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巩固乘法的含义和读写。第三环节是引导帮助

36、学生自己总结对乘法的认识。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思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激趣引新,让学生亲近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概念的引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在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场景。“看,游乐园多热闹!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有坐摩天轮的,玩过山车的,还有坐火车的后,这时我再问“谁能观察的更仔细些?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数量上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摩天轮有5节吊厢,每节吊厢坐4人;过山车有6排座位,每排坐2人;小火车有4个车厢,每个车

37、厢坐3人;有3个桌子,每个桌子摆了3把椅子。最后再提出“儿童”乐园里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谁能试着提一个?”(二)探究体验,让学生经历乘法第一步:建立乘法的表象通过看图提问和列加法算式解决问题,从中积累对相同加数相加的感性认识,为学习乘法作知识迁移。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并举出这样的例子,比一比看谁说的长,教师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说得越长越好,假如学生说5+5+5等学生说完后老师马上抛出问题:谁能完整地重复一遍!学生可能说着说着停下来,因为他说得太长只记得加5,却不知道几个5相加,可能有的学生会重复,教师可以趁势利导问你是怎样记住的,学生要想记住必须数一数他说了几个5。整个过

38、程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我们自己的需要。第二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当学生对几个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写20个5相加,然后交流写算式的感受。学生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会发现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了,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很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啊”的想法,这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创造简单形式来表示20个5相加。然后交流、评价各种写法,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是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

39、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上面知道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表示比较方便,如何表示呢?教师讲解6个3相加,可以在3和6的中间写乘号,告诉学生叫乘号,然后让学生观察乘号像什么,可能学生会说像错号,像汉语拼音里的x。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说把加号变斜就是乘号。这样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深理解。下面教学乘法算式的读写法。6个3相加等于18,所以36=18,也可以写成乘法算63=18。让学生试着读出乘法算式。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此步骤是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发挥主体图的作用,再次回到主体图,让学生说说前面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再一起改写前面的加法算式,并重点说明什么样

40、的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具体含义。最后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哪种写法简便。(三)应用拓展,巩固乘法的意义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概念被我们抽象概括出来了,此时须有一个及时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的知识在发展中飞跃,学生的能力在巩固中得到发展。我在这一环节主要采取直观反馈、推理判断等形式,巩固乘法意义。练习九的第二题,用于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课前我制作了卡片,并适当丰富内容。采用“开火车”形式练习,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接着完成46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一题。这两题都是情景运用

41、,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情景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次体会乘法的意义和巩固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四)课末总结,梳理乘法课末小结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教师通过提问:“求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注意什么?按什么顺序读乘法算式?”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小数的

42、初步认识小学说课稿一、联系实际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

43、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

44、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二、立足发展说策略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

45、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在教学中我营造的是一种平和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把数学教学定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三、情境互动说流程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板块:(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3分钟(2)联系实际,探究新知;25分钟(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9分钟(4)引导学生总结。3分钟第一版

46、块: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完全可以把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第二板块:联系实际,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骤是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首先情境引入:小明搬新家,要买一张新书桌,接到*的任务,和朋友小红一起到超市里去挑选,测量并记录下书桌面的长和宽。这时,课件出示:测量结果书桌面的长5分米,宽4分米。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

47、力集中到“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分别是几分之几米”的问题上来,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得出结论:5分米就是10分之5米,4分米就是10分之4米。这时,教师明确的告诉学生:10分之5米还可以写成另外的形式0.5米,教学读数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读,有困难教师再做指导。“那么,10分之4米你能用小数表示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先说一说,再读一读。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在教学时做到了有扶有放,收放自如,达到认知的迁移的目的。然后插入“想想做做”里的第一个习题。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加深对一位小数的理解,完成“十分之几米”到“零点几米”的认知过渡,建立起关于小数的数感。第二步骤是认识整数部分

48、不是0的小数学生在上一个环节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这里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挑选好书桌后,在超市里买了一些文具,分别是:铅笔3 角,学生尺7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先提出问题:这些钱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吗?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促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对比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最后达成共识:3角就是0.3元;7角就是0.7 元;1元2角就是1.2元;3元5角就是3.5元。这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又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锋,思维的共

49、享,达到了学习互补的目的。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第三步骤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我设计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然后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简单数学概念的能力,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又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人翁精神。第三板块: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一个练习:抢答抢答1:

50、实物投影出示商店里各种物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说出小数。抢答2:出示一组分数,说出小数。这里故意出示一个分母不是10的分数,引起学生的讨论交流,明确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第二个练习:看图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第三个练习:你能帮助他们吗?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得出结果。第四板块: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一、联系实际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

51、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

52、和整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

53、难点。二、立足发展说策略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