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设计说明(甫丰路E)_第1页
电力工程设计说明(甫丰路E)_第2页
电力工程设计说明(甫丰路E)_第3页
电力工程设计说明(甫丰路E)_第4页
电力工程设计说明(甫丰路E)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工程概述2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初步设计审查及执行情况2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主要编制依据和相关的规范标准2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5.照明设计3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供电及控制系统35. 1. 1 电源3 HYPERLINK

2、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无功补偿3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5. 1.3控制系统35.2照明设计3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5. 2.1照明方式3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5. 2.2路灯设置35. 2.3管线敷设35. 2.4综合排管4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绿色照明设计45. 2.6防雷接地4 HYPERLINK

3、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道路照明设施防盗措施4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5. 2.8机电抗震设计42.9 其他5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6.市政道路电力、通讯设计5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电力通道设计5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电力排管设计5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

4、cument 管道铺设5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6. 1.3施工考前须知5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6. 2通讯通道设计6 HYPERLINK l bookmark40 o Current Document 6. 2.1通讯排管设计6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6. 2.2管道铺设6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通讯检查井6 HYPERLINK l bookma

5、rk46 o Current Document 6. 2.4施工考前须知67.其他考前须知电气工程设计说明.工程概述本工程为甫丰路道路及管线工程,位于大丰街道。甫丰路呈“南-北”走向,道路起点 (X=28875. 383, Y= 19308. 774)与南丰大道三巷(已设计)相交,终点(X=29038. 368, Y=19308. 774) 与规划道路南丰大道四巷相交,全长约162.985米,实施长度约126. 117米,道路红线宽为 20mo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20km/h。道路为城市支路,功能定位为:与支路 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

6、功能为主。.初步设计审查及执行情况1、设计说明“电力”工程改为电气工程;取消“初步设计审查及执行情况” 一栏。 回复1:己根据意见修改,详见电气工程设计说明。2、设计说明5.2.4 “综合管廊”改为综合排管。回复2:己根据意见修改,详见电气工程设计说明。3、材料表补充数量,电气工程应与交安工程配合,认真核实综合杆类型及数量。回复3:己根据意见修改,详见电气工程主要数量表。4、综合管线断面图要与给排水专业综合管线断面图统一,标识出其他管线相对位置。 回复4:己根据意见修改,详见电气工程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5、木工程与另外两条道路共用箱变及综合机箱,箱变及综合机箱数量、容量要统一。 回复5:己根

7、据意见修改。.主要编制依据和相关的规范标准(1)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2)甲方提供的规划用地红线图;(3)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市政分册;(4)由成都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实测本工程带状地形图(测绘工程编号:QT2019-213);(5)成都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提供的本工程地勘报告:(6)其他调查和提供的有关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7)主要规范及规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修订版))CJJ37-20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U;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8、范GB50052-200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15;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12;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GB/T 24907-20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1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 50374-2018;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51158-2015;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建筑物防雷

9、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成都市公园城市智慧综合杆设计导那么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设计内容概述甫丰路道路及管线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20km/h,人行道流量较低道 路。道路横断面为:3m (人行道)+3. 5m (非机动车道)+7m (车行道)+3. 5m (非机动车道) +3m (人行道)=20m本次电力工程主要内容:照明设计电力通道设计通讯通道设计5.照明设计供电及控制系统5. 1. 1电源由于本工程附近原没可利用电源点,故新设置一 80kVA市政专用箱变。在甫丰路与南丰 大道

10、四巷交接处设置一个综合机箱,从本次新建市政箱变低压出线柜引出电源。综合机箱内 局部仓设计,分别为总配电箱、路灯配电箱、信号机箱、网络汇聚机箱、智能交通配电箱为 道路照明、交安、智能交通等提供电源。本工程负荷等级为城市三级用电负荷,设计路灯照 明负荷0.6KW,考虑后期道路路灯及红绿灯接电等预留,计兜总负荷为20KW。无功补偿所有路灯均设单灯功率补偿,要求功率因数到达0.9以上。5. 1.3控制系统(1)为适应城市自动化管理的开展需要,本工程在配电柜的低压出线回路设置相应的控 制接口,可与远方成套控制装置相连接。户外路灯配电柜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2)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新型节能技术,根据电力网

11、负荷及电压波动情况,实时调节,在 上半夜稳压、下半夜降压减流,要求节能效率不低于20%,保证了灯具的正常工作,有效地 延长了灯具使用寿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时控段,以实现不同车流量和人流量的不 同照度要求,到达节能的目的,同时均匀度没有变化。该系统配备完善的远程通信接口,具 备四遥功能,可供路灯管理单位远程监控。(3)供电系统按照不同用电性质实现用电计量采用集中计量和分度计量相结合的方式。 5. 2照明设计5. 2.1照明方式本设计道路常规照明光源采用LED路灯,道路照明灯具采用高压热铸铝外壳、耐腐蚀性 能好的灯具。所有灯具应具有专业的蝙场型配光曲线,半截光型灯具。光源色温4000-50

12、00K, 光效N1301m/W,显色性Ra700每一灯具内自带电容补偿装置,补偿功率因数应达0.9以 匕 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环境污染严重、维护困难的道路和场所,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1P65。灯具电气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11*3。在各照明出线回路设置合适 的断路器以实现干线末端短路电流的保护。灯杆采用合杆设计,样式由业主单位确定,合杆 结构样品由路灯厂家生产后需上报交管局、市政管理处等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灯杆要 求采用热浸锌喷塑防腐,防腐蚀年限不少于30年,并能抵抗40米/秒风速。杆型采用八棱型, 灯杆检查门下沿距离法兰面60cm,门洞高度为35cm,宽度为12cm,检查

13、门处灯杆内径不小 于22cm;路灯检查门采用防盗检查门,且按路灯数量的10%配各路灯检查门备品。每盏.路灯 号牌材质、颜色、规格、安装等与工程所在城区其他道路路灯号牌一致。根据成都市城市街道建设技术规定(试行)要求,各类杆件应按照“能合那么合”的 原那么进行合杆。本工程杆件类型包括:路灯、信号灯(交安)、智能交通(交通管理)、天网 (公安)、5G (通信)等,分为四层。5. 2.2路灯设置(1)道路照明根据道路和场所的特点及照度要求,道路照明采用双侧对称单挑灯 杆照明方式。(2)本工程路灯设置在人行道上,灯杆基础中心距路沿石0.5m。道路灯杆高度为9 米,采用60W的LED路灯光源,灯杆间距约

14、30米。(3)依据上述灯具布置进行照度计算,结果如下:道路侧平均照度:10Lx,人行 道侧平均照度:51x;总均匀度:20.4;眩光限制阀值增量:10%;节能指标:0. 286W/m2 o(4)道路照明灯具与高压线距离应满足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9-2012)表5. 3. 10的规定。5. 2. 3管线敷设(1)道路照明回路的中性线的截面与相线相同。所有回路采用三相供电,灯具接 线按U、L2、L3相别顺序接线,力求三相平衡。(2)路灯线路采用YJV-0.6/1KV全塑电缆,三相四线制供电,电缆沿综合管网路灯配 电管线敷设:在每个路灯后方、过街路口及电缆转角、分支位置设置电缆

15、手孔井。过街 埋管数量同时考虑其它线预留。道路两端及与其他非设计范围道路相交,相交处应做到 管线互通,如该位置无建成道路,那么应做延伸处理。电缆敷设应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 计标准(GB 50217-2018)表5. 3. 5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允许 最小距离的规定。(3)路灯分支线采用BV-3x2. 5mm,三芯电线采用密闭型T接端子引往灯杆检修门 内保险进线口。5. 2. 4综合排管根据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那么,本工程沿道路两侧侧分带敷设综合 排管,人行道处综合排管采用4根125cpvc管+2根蜂窝管的组合方式,车行道、管 道过街处综合排管采用6根6 lOOcpvc管

16、+3根蜂窝管的组合方式。其中照明线缆沿路灯 排管敷设,弱电线缆沿蜂窝管敷设,不同管道采用不同色彩区分。5. 2.5绿色照明设计(1)路灯采用LED路灯,灯具的功率因数补偿均为单灯就地补偿,功率因数不低于 0. 90(2)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新型节能技术,根据电力网负荷及电压波动情况,实时调 节,在上半夜稳压、下半夜降压减流,要求节能效率不低于20%,保证了灯具的正常工 作,有效地延长了灯具使用寿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时控段,以实现不同车流 量和人流量的不同照度要求,到达节能的目的,同时均匀度没有变化。该系统配备完善 的远程通信接口,具备四遥功能,可供路灯管理单位远程监控。(3)供电系统按照不

17、同用电性质实现用电计量采用集中计量和分度计量相结合的 方式。(4)合理选定了灯具仰角,防止了眩光和光污染,保证了人行舒适度。(5)灯具间距较大,与行道树成模数排列,既美观又不影响树木生长。(6)路灯交安管线采用共路由共井的集约化设计,节约了资源。5. 2. 6防雷接地(1)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备的以下金属局部均应接零或接地保护:变压器、配电柜(箱、屏)等的金属底座、外壳和金属门;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拦;电力电缆的金属铠装、接线盒和保护管:钢灯杆、金属灯座、I类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其他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接地作法详国标接地装置安

18、装14D504; PE线 需做重复接地,每根杆设置镀锌扁钢(50X5 L=2500)作重复接地极,要求实测接地电 阻RW4欧,接地形式采用TN-S。2.7道路照明设施防盗措施道路照明供电线路的人孔井盖及手孔井盖、照明灯杆的检修门及路灯户外配电箱,均应 设置需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闭锁装置,照明管线加设防盗卡尺。电气检查井的井盖应有“五 防”(防噪声、防跳、防盗、防坠落、防移位)措施。2.8机电抗震设计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须进行抗震设计:(1)配电箱(柜)、通信设备的安装螺栓或焊接强度应满足抗震要求。(2)当配电柜、通信设备柜等非靠墙落地安装时,根部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或焊 接的固定方式。(3)

19、配电箱(柜)、通信设备内的元器件应考虑与支承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元器 件之间采用软连接,接线处应做防震处理(4)缆线在引进、引出和转弯处,应在长度上留有余量。(5)接地线应防止地震时被切断的措施。(6)检杳井支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且支架的安装螺栓或焊接强度应满足抗震要 求。(7)线缆在检查井内应留有余量,假设管线穿越抗震缝,应在抗震缝的两端设置支撑节点并与结构可靠连接。5. 2. 9其他(1)说明中与图纸不符合之处,以图纸为准。(2)所有电气设备应选用国家现行的技术先进的产品,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3)施工时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实施。6.市政道

20、路电力、通讯设计6. 1电力通道设计本工程电力通道均采用排管形式敷设。电力排管设计(1)本次设计范围为10KV及以下电缆,采用管道方式敷设。道路电力排管位于道路规 中西9. 5m。(2)本次道路电力排管敷设于道路单侧,电力管道采用3X4排12孔中200的CPVC电缆管。 CPVC电力管产品环刚度不得小于l()kpa。管道敷设于人行道下,电力排管、电缆井的接地线 须焊接连通形成整体电气通路。电力排管敷设应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 -2018)表5. 3. 5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允许最小距离的规定。(3)根据规范耍求每隔50-60m设置一座电力检杳井,在间距150

21、 x200m处预留过街支 管。电力检查井做法电力电缆井设计图,为方便工程施工及运行维护,在道路两端设置过街 管道,两侧采用检查并连接。1.2管道铺设(1)在车行道下时需混凝土满包,排管顶埋深20. 8m:如0.5mW埋深V0.8m,须在排 管周边加小10的构造钢筋,纵横间距取200mm,周边钢筋不能与底部钢筋连通形成环路,钢 筋保护层厚度25mm,混凝土标号改为C30;当埋深VO. 5m时需通知设计另行加强处理。在绿 化带、非机动车道下时,排管顶埋深一般NO. 7m。(2)金属边框及预埋件钢号Q235B,双面T型角焊缝,焊缝厚度5mm,焊条E43XX型, 其性能应符合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

22、B/T 5117-2012)的要求,焊缝质量级别为三 级:预埋铁采用热浸锌,涂层干膜总厚度不小于150 Hm。(3)电缆并设置间距50m左右,电缆井井盖为五防井盖,电缆井盖均采用6800重型专 用双层铸铁井盖【参照国标97s501-2小800重型球墨铸铁井盖(A)执行】,并应满足成都 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以及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球 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杳井盖(DB510100/T 2032016)的相关要求。内盖采用6=10mm 钢板。电缆井内均须设防坠网。道路上电缆井顶面标高与周边路面平齐;非机动车道上电缆 井采用隐形井盖;绿化带中电缆井顶面标高应高出绿化带0

23、.3m。(4)管道铺设应有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手孔,管道坡度应为5%。 6%o,如道路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5)排管敷设时,当电缆路径沿道路时,每隔20m设置电力标志块。每个检查井的位置 设置一根DN65的PVC-U管,就近接入市政雨水井,坡度0.5%,并考虑雨水倒灌的措施。(6)电力排管、电缆井的接地线须焊接连通形成整体电气通路,施工完毕后须经监理验 收后方能回填。回填土应对称进行,高差不超过500mm,回填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非机动 车道不低于0.9,车行道不低于0.96。(7)本工程适用的环境作用等级为I-B,碎结构含碱量W3kg/m3,地震设防烈度7度, 结构

24、设计使用年限50年。电力通道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平安等级为二级。(8)非机动车道外的管道及井按荷我5kPa的均布荷我或1. 5kN的竖向集中力分别计算, 作用在一块构件上,取其不利者;车行道上的排管及井按城-A级荷载设计。(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车行道上的结构按120kPa,其它的结构按lOOkPa设计。(10)当沟槽地基无法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时,为保证结构的平安,应对沟槽地其进行 换填处理,换填要求参照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1. 3施工考前须知(1)排管接地完成后,须经监理验收后方能回填。排管边距井底及边应不小于20cm。(2)连接浅井、转角井、T型井等处须

25、能揭开,以便放电缆。可揭盖板均采用加金属边 框型。(3)电力通道施工时,施工单位须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校核道路及电力排管(浅沟)的实 施标高。(4)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或图集执行;不明之处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2通讯通道设计本工程通讯通道均采用排管形式敷设。2.1通讯排管设计(1)本次设计通讯管线,均采用管道方式敷设。16米红线道路通讯排管位于道路规中 东 9. 5mo(2)本次道路通讯管敷设于道路单侧,通讯管道采用3X4排12孔中110的PVC-U管。管道 敷设于非机动车道下。通讯排管敷设应满足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 50373-2 019)表4. 0. 4通信管道、通

26、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的规定。(3)根据规范要求每隔100米设置一座通讯检查井,在间距150nl-200m处预留过街支管。 通讯井做法参考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T5178-2017)中的砖砌小号手孔井。为方 便工程施工及运行维护,在道路两端设置过街管道,两侧采用检杳井连接。(4)电力电缆排管和通讯排管交叉处,通讯排管埋深再降1050mm,交叉处采用金属隔 板分隔,通讯排管两端检查井H=3000mm。2.2管道铺设(1)路基段,管道埋设于管线控制带内,路面至管道包封顶的埋深20. 7m,横跨车行道 处,管顶至路面埋深20. 8m (具体埋深应结合路面情况)。(2)为防止管道

27、的下沉和变形,本次全线沟底做10cm厚的C15素混凝土管道基础:全 线管道做C25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为10cm:穿越机动车道及埋深缺乏0. 7m时采用 10的 构造钢筋保护。(3)管道铺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手孔,管道坡度应为5%。 6%0,如道路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4)在塑料管道周围20cm范围内应采用过筛细土夯实,20cm以外可用原土分层夯实。 严禁采用石块、渣土或其它物料回填。压实系数非机动车道不低于0.9,车道上不低于0.95。(5)通信管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上的结构按lOOkPa 设计,在车道上的结构按120kPa设

28、计。(6)当地基无法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时,为保证结构的平安,应对地基进行换填处理,换填要求参照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7)本次设计结构平安等级为2级,地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通讯通道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平安等级为二级。(8)管道材料要求:双壁波纹式塑料管最小平均内径90mm,最小层压壁厚1.0mm,最小 内层壁厚0.8mm, H.物理力学及环境性能应满足YD/T 84L 3-2008中相关规定;蜂窝管内孔 尺寸32mm,最小内壁厚1.8mm,最小外层壁厚2. 4mm,且物理力学及环境性能应满足YD/T 841.7-2008中相关规定。(9)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同侧建设时,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 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 2019表4. 0. 4 的规定,排管横穿道路预留过街支管的间距为200m。2. 3通讯检查井根据现场地下水位及气候情况,并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