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第2章中国民族民俗风情_第1页
导游基础第2章中国民族民俗风情_第2页
导游基础第2章中国民族民俗风情_第3页
导游基础第2章中国民族民俗风情_第4页
导游基础第2章中国民族民俗风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 游 基 础课 程 内容导游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第1章 中国历史文化第2章 中国民族民俗风情 第3章 中国四大宗教 第4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5章 中国古代建筑第6章 中国古典园林第7章 中国饮食文化第8章 中国著名风物特产第2章 中国民族民俗风情 学习目标引例2.1 中华民族风貌2.2 中国民俗文化 本章概要 单元训练 单元考核2.1 中华民族风貌2.1.1中华民族概况民族概念广义: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或在习惯上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狭义: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

2、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赫哲族等(1)族称和人口 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56个。 (2)中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东南密、西北疏。 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3)语言体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大语系 2.1.2 中华民族的语言与文字现代汉语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存在着汉民族共同语的各种地域变体,这就是“方言”。根据汉语方言的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八大方言区 。 2.2 中国民俗文化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遍布于任

3、何地区、任何人群最基层、最本原的文化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趋同性生活行为模式。 民俗文化的种类物质民俗文化生产民俗(稻作、蚕桑、渔猎、工商等)生活民俗(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精神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宗教信仰、神灵信仰、祭祀、禁忌等)娱乐游艺(口授语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 等)社会民俗文化家族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组织民俗礼仪民俗(婚育寿丧等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岁时节令民俗 2.2.1汉族民俗汉族即华夏,“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原之人。古人常以夏与蛮、夷等对称。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

4、之一。分七大方言区,即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汉族民俗概况物质文化民俗(衣食住行、器用等)服饰中国服饰民俗体现的类型:依据性别年龄形成的服饰习俗(男女老少)因季节不同形成的服饰民俗(春夏秋冬)因用途不同、职业不同形成的服饰民俗(职业装) 饮食千张包 小窝头以米面为主,各地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建 筑构造不同显示不同的民俗风格;功用和规格不同形成各异的民居格局;因造型和工艺不同展示民俗特色;广东开平碉楼祁县乔家大院建 筑建 筑交通交通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漂流黄河之中四川抬滑竿民间工艺美术品剪纸、泥塑、面塑、风筝、花灯、竹编等。冰雕艺术风筝草编生产活动与劳动工具下列图片中展现了什么类型的民俗

5、景观?精 神 文 化 民 俗人生礼俗传统时代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礼仪习俗形式,它们具体表现在婚姻、生育、寿诞、待客等各种场合之中。 节日庆典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在历法所定的年岁、季节交替的节日期间,举行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注入或文化的、或政治的、或经济的内涵,相传相袭,年复一年,一些节气、节日由此逐渐演变成民俗节日。节日民俗的形成,适应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主 要 传 统 节 日 节日名称 过节时间 主要活动 春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十五元宵过小年或交年、除夕、贴门神和春联、放爆竹、拜年、闹元宵。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扫墓、插柳、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斗

6、鸡、吃蛋等习俗,并与传统的寒食节合而为一。 端午节(重午、端五、端阳)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竞渡、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系香袋。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祭月、赏月、饮桂花酒、吃月饼、吃团圆饭。 中国的民俗节日,从春节等重大的节日到众多的地方性节日,期间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民间乐舞,赛龙舟等民俗游艺活动,伴随着人们观灯、踏青、赏月、登高等游乐活动,使忙里偷闲的人们得到片刻的欢娱;至于民歌、小戏等民俗艺术更是琳琅满目,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惬意。民间信仰与祭祀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各地百姓仍留有许多宗教观念和行为,构成了各有特色的宗教信仰民俗形式。崇奉祖先 多神崇拜尚红贵黄 吉祥观念与吉祥物

7、兆卜民俗 禁忌民俗 2.2.2部分少数民族民俗1)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最多。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满 族 服 饰朝 鲜 族 服 饰 “洗头节”是朝鲜族的传统习俗,每到农历六月十五日,黑龙江朝鲜族同胞进行沐浴等活动,祈求丰收健康。 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西北大草原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热情勇武的民俗风情蒙 古 族 服 饰蒙 古 族 服 饰世 界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昆 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8、。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特别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广泛流传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和北疆的伊犁地区。东不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在哈萨克语中,东不拉有特殊的含义:东是乐器弹奏之声,不拉是给乐器定弦的意思。 热瓦甫:新疆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弹拨乐器。热瓦甫琴身木制,头弯、柄细,丝弦缠品、半圆音箱、用驴、羊或蟒皮蒙面。柄与音箱连接部两侧一对羊角形哈萨克族回族西南、华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西藏、云、贵、川、两广、海南等;节日文化、人生礼仪、衣食住行、歌海荡漾、舞影婆娑,如一幅幅古朴醇厚的风俗画.藏 族青稞酒酥油茶壮族风情白族服饰苗族服饰傣族服饰傣族民居傈僳族服饰土家族服饰中华民族风貌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族民俗风情 中华民族的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