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二版)第四章教学课件_第1页
《旅游概论》(第二版)第四章教学课件_第2页
《旅游概论》(第二版)第四章教学课件_第3页
《旅游概论》(第二版)第四章教学课件_第4页
《旅游概论》(第二版)第四章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旅游概论(第二版)第四章ppt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课前讨论随着许多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旅游作为一种课堂外的现代教育形式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家庭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纷纷鼓励孩子出门旅游。具有秀美风光和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院校,特别是为数不多的一流名校更是备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200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精心挑选全国重点中学 45 名优秀学生,组成“未来法律人夏令营”,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实力,树立学校形象,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本校。全国有相当一部分省市

2、“高校游”已成气候。认真阅读材料,请讨论 :你对高校开发旅游的认识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也就是说,此处的开发所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开发是手段,而利用则是目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能够为来访旅游者提供满意经历的旅游对象物,其最终目的则是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功能。要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人们必须根据其目前接待条件的欠缺状况进行必要的初始开发和建设,否则便无法使其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或无法使其旅游吸引力得到

3、有效的发挥。 对于很多现实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已为旅游业长期利用的现实旅游资源,同样也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再生性开发。这种开发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巩固或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二)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三)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四)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一)生态旅游的内涵1生态旅游的定义2生态旅游的动机3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4生态旅游开发的地域5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点(二)生态旅游提出的时代背景1高度城市化2旅游的大众化3生态环境认识科学化(三)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

4、类型1大气资源2水资源3旅游气候资源4空气负离子资源5植物精气资源6空气细菌含量7环境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8宁静优雅的环境(四)我国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 湖泊生态景区。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 森林生态景区。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 草原生态景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 海洋生态景区。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 观鸟生态景区。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 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长白山等为代表。 漂流生态景区。以湖北神农架

5、等为代表。 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2统一规划,有序开发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五、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一)中国十大名胜与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中国十大名胜风景区2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二)国线景点、主题旅游年与旅游精品专线1中国旅游国线景点2中国主题旅游年(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 AAAAA 旅游景点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中国 AAAAA 旅游景点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课前讨论2001 年 12 月中旬,曲阜“三孔”管理部门为了以新面貌迎接中国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对孔府、孔

6、庙、孔林进行全面卫生大扫除,买来升降机、水管、水桶等工具,对文物用水管从上至下直接喷冲,或以其他工具直接擦拭,至使 “三孔” 古建筑彩绘大面积模糊不清。据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报告称,在旅游公司租赁的景区内,古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漆彩绘脱漆现象。其中孔庙最为严重,损害严重的有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两侧掖门、东西庑、大成殿、寝宫等。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保护好旅游资源?一、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基本资产,如果开发和利用得当,可以用之不尽,从而可造福子孙万代。但是实际上,人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工作中

7、,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很容易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这种破坏轻则会造成旅游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其原有的吸引力 ;重则有可能导致这些旅游资源遭到损毁,从而危及该地旅游业的存在基础。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世界各地发生的大量情况所证明了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本身就意味着破坏,但不能为了“保护”这些资源而一味地反对对其开发;换言之,我们不能将开发与保护两者对立起来。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地利用这些资源,使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服务。在这个问题上,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保护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利用,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也不应有根本的冲突。二、旅游资源的衰败破坏(一)自然衰败1灾变性破坏2缓慢性风化(二)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1建设性破坏2管理性破坏3战争破坏4旅游开发经营性破坏三、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一)自然保护区1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2国际保护网络中的中国自然保护区3世界地质公园中的中国自然保护区(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历史文化名城(四 ) 博物馆及馆藏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